善良教育在小学教育的养成途径
时间:2022-07-17 09:23:48
导语:善良教育在小学教育的养成途径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善良品质古往今来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崇尚善良也是中国人几千年来的主导价值取向之一,因此,善良教育有着久远的历史。然而,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善良教育出现了缺失,尤其是在小学教育中,这种缺失极为明显。继续发扬善良教育的传统,培养学生的善良品质,已成为现阶段基础教育尤其是小学教育的迫切要求。
关键词:善良;善良教育;小学教育
一、善良教育的概况
(一)德国的善良教育。德国的善良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著名哲学家柏拉图提出的“善的理念”。他认为善是积善于世、造福于世的根本动因。18世纪法国启蒙教育家卢梭从性善论的角度提出教育的任务应该使人“回归自然,恢复天性,摒弃恶发扬善”,提出道德教育的三个任务:培养善良的情感、善良的判断和善良的意志。[1]后来德国哲学家康德继承了卢梭的观点,指出教育的任务在于将潜藏于人性中的善性激发出来。[2]二战后德国的善良教育内容上包含爱护动物、保护环境、同情弱者、宽以待人、反对暴力;教育方式上采用道德渗透与惩罚相结合。这种建立在对历史深刻反省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教育体系实质上是对人性的重新认识与思考,是值得我们深入学习与借鉴的。(二)我国古代的善良教育。中国的善良教育最早可以追溯到老子《道德经》中的“上善若水”,荀子的“积善成德”也倡导宽容与善良。儒家核心思想“仁爱”充分的体现了善良教育的内涵与本质要求。孟子旗帜鲜明地用性善进行了概括,还指出人人先天具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以及是非之心四个善端,但是仅有善端不够,还需要通过教育扩充善性。“四书”之首《大学》开篇说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从要求发扬光大人的善性到治民爱民再到各司其职、尽善尽美,这是对善良教育的要求由低到高、内涵由简单到复杂、教育对象由个人到群体社会的过程,最终体现儒家封建道德的至善境界。另外,我国古代的一些童蒙教材也涉及了善良教育,如王应麟的《三字经》,开篇即“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可见,我国古代很多文人义士都很重视对人的善良教育,并将善良教育与伦理道德教育相融合,提到了很高的地位上。
二、小学生善良教育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大多数的小学生能够做到尊老爱幼、乐于助人、践行善良,道德水平正在逐步改善和提高,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各种深层次的原因,也存在和出现了一些值得深思的道德问题:(一)现代社会功利主义思想的侵蚀。市场经济如同一把“双刃剑”,在促进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人们价值观的扭曲,诸如功利主义、个人主义及消费主义思想的泛滥。出现如:“善良在这个社会是无用的”、“金钱至上”、等价值观。在学校教育系统里,教育机构、教育者们更关注的也是升学率和学生成绩的高低。这些现象的出现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学生对人生境界、美好品质的向往和追求。[3]同时,在日常生活中,暴力色情文化及冷漠思想也无孔不入,好奇心强且分辨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较差的小学生受到各种负面思想的侵蚀是无法避免的。(二)家庭教育的失衡与不当。小学生主要是指7到12岁的儿童,这个时期儿童的认知尚处于发展的早期阶段,并在小学三年级左右是思维发展的关键期。关键期内进行善良情感教育的效果是最明显的。家庭是学生接受善良教育的启蒙学校,家庭环境中的某些不当教育和环境中的不良因素,是造成小学生难以开启善良心性和践行善良行为的重要原因。(三)学校关于善良教育缺乏力度。“九层之塔,始于垒土”,小学教育在整个教育系统中处于基础性的关键地位。在小学阶段,对学生加以善良情感的直接教学与渗透教育,对学生未来善良品性的发展将起着奠基性的作用,然而现阶段的小学教育中,学校对善良教育重视的力度严重欠缺,教育的方式欠妥,并没有发挥善良教育在小学阶段的启蒙作用。这种缺失性表现在过分注重智育轻视德育,过分注重考试分数对学生发展的影响,忽视善良教育体系的构建,教育的形式化严重,以及部分教师师德缺乏,这些现象都严重阻碍着善良教育的前行。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心灵的感性和同情心都是在童年时期形成,如果童年蹉跎,那么所荒废的就永远无法弥补”[4]。抓住关键期,培养小学生的善良品质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亟待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努力形成善良教育合力。(一)重视家长的榜样示范作用。首先,在接触社会之前,小学生的心性单纯,尚未形成善恶邪正的观念。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会逐渐对家长的言行进行效仿。因此,家长首先要确保自身拥有并保持一颗善心,且为人处事心存善念,让子女在潜移默化中明白善良是一个人理应具备的基本品质,引导他们学会用善良、爱心、友好去对待和处理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麻烦。其次,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指出,习俗水平(9-15岁)的儿童会尊重大多数人的意见和惯常的角色行为,重视顺从和做好孩子。这个时期的孩子认为每个人应当承担社会的义务和职责。家长在与周围的人群相处时要保持和善之心,要遵守公共秩序、严守各项法律法规,提高小学生的责任意识。家长要善于借鉴德国善良教育的内容和方法,让小学生在种植植物、饲养动物的过程中关爱生命、践行善良。同时,家长还要注重向善的家风建设。创造健康友善的生活环境,让小学生和家长在相处的过程中共同营造温暖和善的家庭氛围。(二)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学校是促进和改善小学生道德发展水平的主阵地,对小学生善良品质的形成和改善有着导向、激励和约束的作用。针对上述学校教育中善良教育的缺失性表现,现提出如下建议:1.重视教师素质的培养。小学教师要遵从“以善立身、以善育人”的教育理念,切实重视自身对善良品质的认识与反思。学校可以将教师的善良素养纳入教师专业发展考核的行列,完善师德评价体系。通过深入开展学习教育活动,树立良善教师的先进典范,使广大小学教师能充分体会善良品质的神圣价值,通过教师的示范榜样作用,使小学生能在潜移默化中快乐的接受善良教育的熏陶。2.通过德育教学培养小学生的善良意识。首先,思想品德课和道德课无疑是对儿童进行善良教育的最直接和最佳途径,是培养小学生善良品性的基本阵地。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师应当有目的、有计划的利用课内外崇尚善良美德的事例对小学生进行善良教育。其次,间接的道德渗透也是激发小学生善良意识的重要途径。课内外和各种校园活动都是渗透善良教育的良好途径。同时,教育者应对学生的各种善良行为给予及时的评价,激发学生对善良情感的进一步追求。最后,全校共同优化校园环境。和善的校园文化氛围对儿童的善良品质起到一种提示和暗示的作用。在优美的校园环境中,小学生会自觉地做到与人为善、和谐共处。3.通过美育挖掘学生的向善之心。美育并不是一个具体的学科教育,但却是全面发展教育的具体实施。美育可以提高小学生辨别美丑与善恶的能力,有利于克服不正之风,端正社会风气。美的本身反映着善的内容,特别在社会美中,善的因素占据着极大的成分。因此,对小学生的善良教育应当运行在美育的过程中,通过发现美、创造美来提高小学生发现善良、感受善良和践行善良的能力,从而挖掘小学生的向善之心,更好的进行善良教育。
四、共建社会形成尚善之风
社会是一个大家庭,培养小学生的善良品质,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这个社会里的所有机构、全体成员都要重视善良教育,并能意识到对儿童进行善良教育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努力营造浓厚的善良文化氛围,让小学生积极向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东方的优秀传统文化日益引起西方发达国家关注的时候,在全体中国人民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过程中,尚善价值取向的追求是符合当今中国国情和实际的。中国的善良教育道路任重而道远,需要克服太多的问题与矛盾,但是培养小学生的善良品质的教育任务是刻不容缓的,我相信随着国家的不断前进与发展,随着全体公民善良意识的挖掘与觉醒,我们的善良教育也会出现新的曙光。
参考文献:
[1]邓玉函.论卢梭教育思想中的道德自由原理[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29(34).
[2]杨秀香.论康德幸福观的嬗变[J].哲学研究,2011(02).
[3]华敏.当代大学生善良品性的缺失与回归[J].教育探索,2009(11).
[4]石中英.教育哲学导论[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作者:吴婷 单位:淮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 上一篇:互联网+下远程教育发展策略
- 下一篇:多元模式下小学教育资源配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