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堂辩论实践
时间:2022-11-19 04:10:47
导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堂辩论实践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课堂辩论对于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合作能力等具有一定的作用。本文结合教学实践,从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辩论的程序与步骤以及开展课堂辩论时应注意的问题两个方面进行论述,为小学心育工作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课堂辩论;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小学生
不少研究表明,当辩论作为一种教学方法运用到课堂教学过程中时,它具有培养逻辑思维能力、提升思维品质的作用,而且还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穆湘兰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辩论模式研究》一文中指出,课堂辩论模式为学生展现学习的自主性提供了舞台,同时课堂辩论模式的应用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养成平等、开放、进取等优秀的心理品质。但这样一种对于学生思维等方面能力要求较高的课堂活动要如何应用到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呢?就此,笔者做了一系列的尝试和探索。
一、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堂辩论的程序与步骤
(一)选择辩题
选择合适的辩题是成功开展课堂辩论活动的首要条件。首先,辩题要有可辩性。不是所有的主题都能拿来作为辩题,只有学生对于这一问题确实存在争议才具有辩论的意义。其次,辩题要赶得上“流行”。相比之下,关于网络和追星的辩题比道德两难的经典辩题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因此可以尝试从他们感兴趣的问题或者从具体的情景案例出发,寻找可辩的主题。比如,手机是现代小学生必备的“助手”,我在个别咨询中发现,不少五六年级的学生对于家长经常干涉自己使用手机不满。我在“恼人的家规”一课中设计了“使用手机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这一辩题。由于这是学生们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因此他们都积极投入到辩论中,他们通过辩论发现,问题的关键在于掌控手机的人的自我控制力以及使用手机的方式,课堂辩论取得预期的效果。
(二)准备阶段
都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课堂辩论的精彩程度与赛前的准备情况密切相关。准备阶段主要包括赛前的规则熟悉、小组分工以及资料的收集整理三个部分。考虑到小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程度,在辩论赛的规则上我们需要做一定的改变。规则要易懂,且讲解规则时最好能现场简单模拟。笔者经过几次实践调整,发现目前较常用的规则为:全班分为两个阵营,分别为正反两方,每个阵营再分为四个小组,分别担任一、二、三、四辩,全班共有八个小组。比赛的第一阶段八个小组都要派一名成员来发言;第二阶段可以自由起立进行辩论,但前提是一定要等别人发言结束才能站起来继续发言;第三阶段是由学生们自由谈谈这次辩论带给自己的收获。这个规则不仅保证了学生都有机会参与课堂辩论活动,而且考虑到小学生的总结发言能力有限,用依次发言取代了总结发言。在小组分工这部分,教师的指导不可缺少。在两个阵营的八个小组里,教师需要罗列出完成赛前准备任务的各种人员以及他们负责的工作,比如组长(负责小组人员具体分工,督促组员按期完成任务)、资料整理员(负责整理找到的资料)、资料收集员(负责找一些例子来巩固本小组的论点)、主辩手(在第一阶段代表本小组发言)等等,来帮助学生进行具体分工。资料的收集整理是整个小组都应该参与的工作,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分步进行:首先,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先确定论点,接着找例子;或者各自去找资料,然后集中起来整理论点。这一阶段对于刚接触辩论的小学生来说可能要花比较多的时间,我在实践过程中尝试让学生来观看辩论赛的视频,以帮助他们对此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三)实施阶段
这个阶段是课堂辩论阶段。参照调整过的辩论规则,我一般将这个阶段分为三个环节,即依次发言、自由辩论和反思深化。一般的流程为:依次发言(每组1分钟,共8分钟)—自由辩论(共14分钟)—反思深化(共8分钟)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虽然不是课堂的主角,却担任着重要的角色。教师是主持人,需要设计好简明而精彩的开场词,激起学生辩论的激情;教师是评委,需要认真倾听每一人的发言,用心观察每一位辩手的表现;教师是计时员,需要把控辩论的时间,做好组织协调工作;教师是最佳辩手,需要在赛前了解两方的准备情况,在某一方处于明显劣势时,机智协调,推进辩论顺利开展……
二、开展课堂辩论时应注意的问题
(一)博采众长
课堂辩论不应成为心理课堂的唯一活动,满满占据课堂的45分钟。在心理课中,有些活动必不可少,有些活动相辅相成。例如,暖身操活动可以活跃课堂,拉近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必要的暖身活动在催化团体动力和营造良好的班级团体气氛方面起到了不可取代的效果。情景案例分析中,不管是对语言创设的情境的分析,还是对视频提供的情境的探讨都比课堂辩论具体生动得多,因此如果能与课堂辩论一起使用,两者相辅相成,带给学生的心理体验也将更加深刻。在“网络是把双刃剑”一课,我曾经在课堂辩论后的反思环节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小学生见网友的具体案例,让学生结合辩论去分析这个案例,效果较好。
(二)循序渐进
课堂辩论对于学生思维、合作等各方面能力有着较高要求,我们常希冀他们能奉献一场精彩的辩论,并为学生在辩论的各个阶段出现的问题忧虑不已,而忽略了其实帮助他们很好地参与课堂辩论的过程本身也就是在培养他们的这些能力。课堂辩论的组织开展需要循序渐进。一方面,可以尝试简化课堂辩论的赛程,例如,一方面,只让学生写出自己的观点和理由并进行自由辩论,然后在点评时指出辩论过程中的最佳表现者,以此引领学生熟悉辩论过程,了解如何进行辩论;另一方面,可以在平时进行相关能力的训练,如在课堂中训练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
(三)适时适度
课堂辩论虽然对于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合作能力、表达能力等有重要的作用,但并不代表它适合用在所有的主题中,也不表示它可以在所有的学段开展。中年级可以尝试自由辩论,高年段可以进行完整辩论,此为适时;精选课题,小学的心理课一般两周一次,一学期九次课左右,课堂辩论的次数建议控制在三次以内,此为适度。
(四)重视反思
课堂辩论,最精彩的部分自然为辩论。但如果止步在辩论,那么这场辩论便失去深度。反思,能让“辩论”余音绕梁,让好的论点更加深入人心,让学生们对于辩题有更好的理解;反思,能让“辩手”精益求精,让他们学习别人好的辩论技巧,反思自己的缺点,取长补短,不断成长。重视反思,就要给反思留出充足的时间;重视反思,就要重视实践,可以给学生布置相应的拓展作业。例如,在“追星行为要理性”一课中,在学生进行“追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的论辩后,笔者先让学生分享自己在辩论过程中的收获,然后给学生留了拓展作业,让他们写一写自己的追星计划或者为自己的偶像写代言词,将在课堂中学到的理论化成具体的行动计划。如何利用课堂辩论来提升教学效果,是一个不断摸索的过程。如何改进辩论的规则使它更适用于小学课堂,如何组织课堂辩论,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堂辩论,这些都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和优化。
参考文献
[1]沈晓敏.提升课堂辩论深度的教学策略——以社会学科课堂教学为例[J].课程教材教法,2014(34):99-104.
[2]刘亚丁.辩论式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J].当代教育科学,2008(15):25-27.
[3]穆湘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辩论模式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9):168-169.
作者:邵倩雯 单位:福建省厦门市瑞景小学
- 上一篇:浅析小学教育中创新培养
- 下一篇:镇精准扶贫工作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