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观的转变
时间:2022-02-06 05:22:13
导语:小学教育观的转变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在课程改革过程中,小学教师需要相应地改变自己的教学观,适应当前的教学理念,关注学生个性化的发展,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还需要注重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让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形成。本文主要论述小学教育观存在的问题以及形成的原因,并且提出了改进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教育观;教学改革;转变
教育是国之根本,而小学教育更是学生整个学习阶段的基础,在这阶段教师不仅要注重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体系,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了实现这样的教学目的,教师就需要改变自己的教学观念,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主体性的体现,给学生提供教学发挥自己能力的机会。教师要转变自己的教学角色,让学生在探索中完成知识的建构。
1小学教师教育观念存在问题
1.1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目前有许多有资历的小学教师,这些教师从事了多年了多年的小学教育,已经形成了自己固有的教学模式,因此教师很难改变自己的想法,对一些新的教育理念视而不见,坚持自己的一套教学方法。而这些老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还是只关注自己教的过程,而忽视了学生学的过程,因此在课堂上不关注学生的反应,不注重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这样就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1.2教学过于注重升学:一些教师的教育观是以学生的升学为目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将知识趣味性的一面呈现出来,学生就会被动学习知识。学习的内容也主要是一些应试教育的内容,没有关注音、体、美等课程的学习,整个学习过程索然无味,对于大部分学生学起来比较吃力,这就不利于学生以后的发展。
1.3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传统的教育观对学生评价的时候只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教师认为只有成绩好的学生才是好学生,因此造成学生在小学阶段接受的教育是片面的,学生不能自由发挥自己的兴趣爱好,一些对美术、音乐有天赋的学生都被传统的教育里面所扼杀,造成所有的学生都千篇一律,没有自己的特色。
2存在问题的原因
目前小学教育观出现这些问题,并不是某一方面的原因造成的,而是由多方面的原因共同作用的。
2.1教师结构不合理:目前小学教师队伍结构严重不合理,整体呈现出年龄偏大、学历较低的问题,这些教师的教育理念落后,对于新的教育理念不愿意去接受。而一些年轻教师的比例较少,整个教学队伍出现了青黄不接的现象,这样就造成学生从小没有受到现代化的教育理念的引导,学生的思维方式、学习习惯就存在着很大的问题,这对学生以后学习都是十分不利的。
2.2教师教育理念落后:目前许多小学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还是让学生去死读书,不注重学生理解消化的过程,用老一套的教学方式来教学生,在教学中不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学生提出一些新颖的问题,不是解决学生的疑惑,而是对学生搪塞,告诉学生“这不是学习的重点”。这种极端无趣的教学理念必然就造成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不能体会自己分析、探索所获得的乐趣,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也难以形成。
3转变途径分析
3.1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对自身教育观改变的过程中,首先是需要尊重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到知识的建构过程中。学生在学习中有疑问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一步一步进行分析,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此外,这种启发式的教学方式还能够帮助学生养成善思考、善分析的学习习惯。比如在学习小学数学“分数的加法与减法”这部分内容的时候,在学习之间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对“整数、小数的加法与减法”这部分内容进行复习,让学生找到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分析计算的异同点,通过比较分析,学生在进行新知识学习的时候就能避免一些错误,提升学习效率。
3.2注重学生的动手探究:在教学过程中,对于一些比较难以理解的知识点,教师不是让学生去死记硬背,而是让学生去动手探究,在动手中学生就能够了解知识的产生过程,这样就便于学生理解记忆。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教师需要给学生提供一些帮助,引导学生解决一些困难,保证学生探究过程的顺利进行。比如在学习“圆锥和圆柱”这部分内容的时候,在学习过程中,许多学生对圆锥体积计算公式不理解,对圆锥体积公式中的1/3不理解。此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自己去动手动手进行分析探究。让学生自己制作两个底面相等、高度相等的圆柱和圆锥,然后在圆锥里面放满沙子,然后将圆锥中的沙子导入到圆柱中,然后观察沙子在圆柱中所占的体积。经过这样的动手探究过程,学生就增强了对这个公式的理解,学生在运用的时候就可以联系自己的动手操作来进行应用,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也会相应提升。
3.3注重合作学习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需要注重学生合作学习方式的形成,在合作过程中学生可以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即使是一些不正确的看法,通过讨论学生就可以知道自己的错误,然后主动进行改进。在小组合作中,还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互补,鼓励学生之间相互合作,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比如在学习完“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以后,教师就可以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来总结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图形的区别和联系,如何对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进行判断。学生在小组讨论的时候就会将自己的疑惑提出来,在讨论中解决这些疑惑。经过讨论学生对这两种图形就会加深认识,然后教师在总结的时候,学生就能够积极配合教师,整个课堂的教学气氛就变得活跃起来,学生也享受了知识建构的乐趣。综上所述,小学教育观必须要进行改变,将一些人性化、现代化的教育理念引入进来,关注学生自主探究过程,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对学习产生持续的兴趣,这才是教育的根本目的。
作者:周全旺 单位:山西省襄汾县南贾镇中心小学校南贾小学
参考文献:
[1]陈威.“实践取向”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
[2]马桂英.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教育管理改革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4,17:90.
[3]李佩芳.小学教育改革的途径与启示[J].河南科技,2013,11:266-267.
- 上一篇:幼儿教育信任危机表现与应对措施
- 下一篇:农村小学教育现状及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