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教育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时间:2022-03-09 09:16:54
导语:学生教育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教育实习是高等师范院校培养高素质师资的必由之路。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实习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教学能力,而且在一定意义上解决了部分小学学校师资缺乏的问题。但是由于实习生角色的转变、自我定位不准、缺乏实际经验及实习学校的不重视等原因使得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在教育实习过程当中涌现出了许多问题。本文着重从教育实习存在的问题入手,分析了导致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小学教育;教育实习;问题;解决对策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教师这一因素。因此教师素质的高低在一定的范围内影响着教育水平的发展。近年来实施的新课程改革,给了教师更多的权力,同时也承担了更多的责任,这就要求教师转变角色,教师不再是传统观念上的课程实施者,也是课程的组织者、设计者。因此要求教师有更高的专业素养,来更好地开展教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对于教师来说教育实习是教师成长的第一步。教育实习是高等师范院校的高年级学生到中小学参与中小学的教学和管理工作,通过教育实习检验自身在高等师范院校所学的知识,将理论知识指导实践,以此来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和管理能力的过程。这是高等师范院校培养合格师资的重要环节,也是师范院校学生走上工作岗位之前的必经之路。
1小学教育专业学生教育实习中存在的问题
1.1专业认同感不强,自我定位不准确
实习是影响师范生专业认同的重要因素,刚上大学开始,很多学生对自己所学的小学教育专业不满意,甚至认为小学教育专业没出息,没有出路,导致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在学习期间不能很好地正视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实习时不能认真地进行教育实习工作。还有部分实习生对自己在实习期间担任的教师这一角色认识不清,无法从自身实际的学生角色转变为教师这一角色,对实习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1.2缺乏经验,与实习学校教师、学生不善交流
大部分高等师范院校由于在实习之前对实习生的教育教学实践性活动能力培养较少,加上在实习前对实习生的培训过于简单,使得实习生在实习学校的日常教学活动中缺乏经验。而且,实习生本身还是学生,在实习前未过多地去接触社会,对人生的经历比较少,阅历浅薄。在实习期间不能很好地在实习学校去应对一些社会化的问题。
1.3不被实习学校重视,自我落差感强烈
由于在实习之前甚至实习期间,部分高等师范院校和实习学校没有对实习生在实习期间的工作进行统一的安排管理,使得实习生在实习期间所教授课程与自己在高等师范院校所学课程知识不符,导致实习生在实习期间不能发挥自己所长,将自己所学的理论运用于实践的过程之中;甚至有部分的实习学校不让实习生在实习期间上课,而是另外安排实习生的工作,比如:改作业、刷油漆等。还有部分实习学校的指导教师对实习生不够重视,甚至是忽视实习生。
2影响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实习质量的原因
2.1高等师范院校本身的原因
2.1.1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过于理论化,实践性不强
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及专业素养对实习学生来说,是顺利完成教育实习工作的基础。尽管实习生在实习之前已经具备了很多的专业知识,为后来的实习工作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但在实习过程中,很多学生在教学技能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如课程内容设计能力、课堂教学实践技能、班级管理以及活动组织能力不强。很多实践性的课程是在实习之后才安排。实习生在校期间,学校的很多课程安排不合理,本该在实习之前的课程却安排在实习之后。
2.1.2学校对学生的教育实习重视程度不够
尽管在实习前很多院校在教学计划中都对教育实习作了专门的安排,但是,很大程度上高等师范院校对教育实习的重要性认识存在不足之处。很多学校都把学生的教育实习只是看作一个不太重要的教育实践活动。其次,在实习培训时未对学生介绍实习的重要性,导致学生对实习认识不清,不能很好地开展实习工作。最后,对于实习的考核过于表面化,高等师范学院对学生的教育实习的考核,主要通过学生的书面总结、报告之类的材料来了解学生的实习情况,但是对于具体的、真实的实习情况并不关心、了解。
2.1.3管理制度不健全,落实不到位
目前,小学教育专业教育实习中一般采用集中的位置实践管理模式。它在一定的条件下有助于教育实习工作的组织管理,但在某些方面却很难保证实习的质量。带队教师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在不同的学校对实习生进行了解、管理,使带队教师对实习生的管理不能落到实处,只能通过与实习学校的小组长进行联系,间接地管理。而且,部分带队教师局限于本身不善于管理学生的特点,不会管理学生,导致实习工作松散。
2.2实习学校方面的原因
2.2.1实习学校指导教师工作热情不高
高等师范院校师范生的教育实习是师范生将自己在高等师范院校所学的理论转化、运用于教学实践的过程。师范生是这一实践活动的主要力量,是未来教师的新型力量。指导教师指导着实习生的教育教学工作,是这一实践活动的主导力量,他们的指导对教育实习工作的展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教学实习中,写教案、试讲、听课、总结、作业的批改等都离不开指导教师的指导,指导教师的认真负责,会提升教育教学实习的质量。然而,在实践过程部分学校的指导教师没有强烈的责任感和工作积极性不高。
2.2.2实习学校在思想上不愿意接受实习生
就目前情况来说,每所中小学校都把本校的教学质量和升学率作为重点。部分学校领导和教师都认为,让实习生去教课,是拿自己的学校、班级做实验,会直接影响到教学的进程和质量。所以,一般不让实习生上课,就算有时候因为实习学校教师太忙让实习生上课,也会另找时间把实习学生讲过的课,再重新讲一遍,来确保教学质量。所以,有些学校为了避免费时、费力,就会很少甚至不安排实习生讲课,大多数情况只是让实习生听指导教师上课,给学校、办公室打杂。
2.2.3专业、工作量分配不合理,学生在实习学校处于被动状态
在实习中,实习学校一般的做法就是,把实习学生分到不同的教研组和办公室,由一些教师来具体负责实习学生的实习情况。部分指导教师是根据自己的工作情况来对学生进行指导和管理,对此有些指导教师就会把自己的工作甚至是关系好的同事的工作量附加给自己的实习生,产生工作量分配不合理的现象;对于实习学校的指导教师来说,实习生的考核成绩对他们没有任何影响,所以对于实习生的指导教师来说对实习生的评价只是单纯地凭借自己在生活中、教学中的认识而做评价,存在很大的随意性与无目的性。
2.3实习生自身方面的原因
2.3.1实习生的综合素质不高
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教师素质的高低是影响教育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教师只有通过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教学素养及能力才能更好地开展教学,提高教学质量。高等师范院校的实习生是未来教师的雏形,对此,应该加强实习生的教学素养及能力。但是在实习期间部分实习生素质不高,会严重影响到教育实习质量。对于实习学校来说,他们更愿意接受综合素质比较高的实习生。
2.3.2实习生角色的转变不正确
实习生在实习前一直是学生的身份,对教师是尊重、敬畏的态度。可是在实习期间忽然间由学生角色转变为教师角色,角色转变未适应。实习生要以教师的形象出现在实习学校,不能将平时的陋习带入学校,甚至传授给小学生。但是由于实习生自身的实际状况加上实习学校对实习生与学校正式教师的不同态度与待遇及实习生对自身的定位,使得实习生在实习的过程中未能很好地、正确地转变角色。
2.3.3教育理论和专业技能无法转化为实践技能,服务于实习
小学教育专业的教育教学实习是把所学的理论综合运用于教学实践,并以此提高自己的能力的过程。可是,由于部分实习生在高等师范院校本身不够扎实的教育理论和不过关的专业技能,还有,高等师范院校课程设置上缺少实践性强的课程。使实习生本身在理论上、专业上都具有一定的欠缺性,无法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技能、运用于实践过程之中。因此,在教育实习的过程中会出现知识脱节,甚至不会将知识讲授给学生的现象。
2.3.4对教育实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学生自己对教育实习本身了解欠缺,虽然高等师范院校在教育实习前,都会对学生进行动员、培训,加强对实习生教育实习的理论引导。然而,许多学生对什么是教育实践,如何开展教育实践和一些很实际的问题不清楚,没有掌握教育实习的真正目的及重要性。另一方面,很多高等师范院校安排的教育实习的时间是在大三下学期和大四上学期,这一段时间很多学生都在进行复习考研,还有部分学生处于毕业季前的迷茫期。因此,对于实习重要性理解不清或不愿理解。
3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在实习中存在问题的对策及建议
3.1加强实习生对本专业的正确认识,提升专业认同感
高等师范院校应加强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态度,在注重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还要关注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当前形势下,实习生参与教育实践性的热情不强,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对实践工作不够重视,甚至一些学生对自己的专业知识的重要性认识不正确。所以,高等师范院校应该让学生从自己的专业出发充分认识到小学教育这一专业对全民素质提高的基础性作用,还应该通过专业所设置的课程出发发展自身的专业能动性,让学生自己了解小学教育专业的重要性,使师范生从自身专业出发给自己未来的发展设定一个明确的定位。
3.2做好实习前的培训工作,加强实习生对教育实习重要性的了
教育实习是入职前的教师在职前对自己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的重要阶段,同时也是检验实习师范生对学科理论知识掌握情况的重要途径。实习生在实习之前首先要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系统地构建知识框架。因此,作为师范生教育的实践课程,教育实习必须受到很大的重视。对于在实习生实习之前召开的实习动员大会,要端正学生对教育实习的态度,从内在加强实习生对教育实习重要性的认识与理解,从内部改变学生的实习态度,使之从中了解教育实习对自身未来发展的重要性。
3.3建立实习保障制度,提高指导教师的积极性
高等师范院校的师范生教育实习是师范生将所学的基本理论综合应用于教学实践的过程。实习生在这一实践过程占主体地位,指导教师则在这一实践活动中发挥着主要的作用,他们对实习生工作指导的态度直接影响着教育实习工作的进行。因此可以加强实习的保障制度,提高指导教师的积极性。
3.4明确指导教师和带队教师的任务职责,提高指导工作效果
明确指导教师的义务职责,能够提高指导工作效果。指导教师是师范生开展教育实习活动的组织引导者。带队教师的有效指导,可以促使实习生更好地适应实习生活;实习学校的教师对实习生言传身教,可以使实习生获得更实用的知识。为此,高等师范院校应该激发教师参与实习指导工作的积极性,明确教师职责,为教育实习的开展创造一个稳定的前提;学校应该从管理者出发引导教师转变观念,认真指导实习生。
3.5改革高等师范院校课程设置,加强实践技能培训,促进实践技能的提高
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高等师范院校实践性的重视。高等师范学院也加强了对学生实践性能力的塑造,打破了以前专科学校垄断专业化、实践性的面貌。然而,部分学校还是重理论、轻实践,不能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当中。因此,高等师范院校应该增加实践性课程的开设,促进学生的实践能力的提高。进而,促进教育实习很好的发展。教育实习是学生把理论知识应用于学校教育教学实际的实践活动。但该理论是否能够顺利实施,必须通过理论到实践的过程。教育实习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基础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环节。教育实习是培养学生实际教育教学能力的一门综合性实践课程,21世纪的教师教育对师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明日教师,今日做起。高等师范院校必须扎扎实实地抓好教育实习,全面提高实习质量,才能培养出适应21世纪教育需要的合格师资。
作者:赵文刚 单位:天水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参考文献
[1]马荣.高师教育实习的历史、问题与对策[J].龙岩师专学报(月刊),2009(11).
[2]钟祖荣.现代教师学导论———教师专业发展指导[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8.
[3]教育部师范司.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4]张博伟.教育实习指导教师角色与指导策略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3.
[5]李俊.高职顶岗实习学生思想教育问题探讨[J].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4).
[6]王艳玲“.实习支教”热的冷思考———兼议高师教育实习改革[J].教育发展研究,2009(4).
- 上一篇:小学教育实践能力培养现状及原因分析
- 下一篇:小学科学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