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中教育惩罚问题探究
时间:2022-06-13 03:55:51
导语:小学教育中教育惩罚问题探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教育惩罚作为一种教育方法一直都被运用于学校教育之中。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逐渐发生变化,使得教育惩罚成为一个受到争议的话题,其消极影响也在不断地扩大。因此,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合理使用惩罚的教育手段,从而让其发挥出真正的意义。
一、教育惩罚概述
首先对于惩罚的理解,不同的字典和文献有着不同的解释。但综合来看,可将惩罚的概念概括为:惩罚就是指个体或者团体针对个人的过错行为,有意识的剥夺其某些权利[1]。在此基础之上理解教育惩罚的概念就是指:学校教师或者管理人员对个体或者集体的不良行为给予否定或者一定的批评处分,目的在于制止某种行为的发生[2]。由此看来,教育惩罚的含义包含着四个要素:首先惩罚的目的是为了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其目的是教育性的;其次,惩罚的主体是具有惩罚权力的教师;第三,惩罚的对象是产生不良行为的受教育者。教育惩罚其实是一种合理的惩罚,是影响学生良好发展的一种教育方法。
(一)教师对教育惩罚内涵的理解不到位
教师对教育惩罚概念理解的不到位是导致小学教育惩罚问题的一个基本原因。由于部分教师对教育惩罚的片面认识和理解,使得他们只看到了教育的惩罚性,而没有认识到惩罚的教育意义。因而,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他们时常会将教育惩罚等同于体罚,认为通过体罚的形式,教师可以震慑住学生,就能够达到服从权威的目的。类似这种不到位的认识,很难使教育惩罚发挥出有效的作用。
(二)教师的惩罚行为存在偏差
教师的惩罚方式存在偏差,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师不敢对学生进行惩罚。由于受到外界舆论的压力,不少教师对于教育惩罚存在顾虑,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敢使用。教育惩罚对于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若教师在该惩罚的地方不对学生进行惩罚,会影响学生的教育效果。二是教师对学生进行了过度的惩罚。所谓过度惩罚就是指教师在惩罚的过程中由于没有把握好度,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一定的损害,并对其今后的学习和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
(三)教师缺乏有效的惩罚技巧
教育是一门技巧性很强的活动,对于惩罚教育来说同样如此。然而,事实上却是部分教师在教育惩罚上缺乏技巧,在惩罚方式的选择上不但单一而且机械化,与学生缺乏沟通,出现了不公正的惩罚行为,导致学生出现了逆反甚至厌烦的情绪,严重影响了良好的师生间关系。
三、小学教育中正确运用惩罚的策略
(一)树立正确的教育惩罚观念
树立好正确的教育惩罚观念是实施有效的教育惩罚的前提和基础。为此,教师必须首先要明确惩罚是为教育目的而服务的,是为了实现学生的全方面发展,不要为了惩罚而惩罚,要正确运用教育惩罚手段和方法。在实践过程中,惩罚也要以一定的“爱”为情感基础,深入到学生中去,与他们进行沟通与交流,适当倾听他们的心声,深入他们的内心世界。有些时候,运用情感教育的方式往往比硬性的惩罚更加有效,也更能深入人心。
(二)遵循正确的教育惩罚原则
教育惩罚并非随意实施,无原则可循,在实际的教育惩罚过程中,教师要善于遵循正确的原则,具体包括:第一,尊重性原则。学生作为一个个体,有着属于人类最基本的尊严。因此,教师对学生进行惩罚教育时,不能伤及学生的自尊和人格,要以尊重学生为前提。第二,公平公正的原则。惩罚一定要保证公平公正,只有这样才是惩罚的结果具有可行性,才能令学生信服。为此,可以制定统一的规章制度和标准,从而保证惩罚的公平有效的执行。
(三)擅于运用适当的惩罚技巧
运用适当的惩罚技巧能够使惩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具体来说即在惩罚前懂得给学生一个解释的机会。有些时候学生并非有心犯错,在惩罚前给予他们一定的机会解释可以避免错误的惩罚而导致学生的逆反心理的出现。在惩罚过程中让学生来选择惩罚方式,这就意味着教师给予了学生一定的选择自由权,能够获得学生更多的理解和尊重[3]。同时在学生犯错之后要及时给予惩罚,不然事后再进行惩罚就难以达到相应的效果,对学生的教育印象也不够深刻。
四、结语
教育惩罚作为小学教育不可或缺的一种教育手段,在现代社会受到了严重的挑战和非议,但其作用依旧不可忽视。新时期,为了更好的迎接这些挑战,解决小学教育中教育惩罚中的问题,教师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惩罚观念,并遵循正确的教育原则,同时还要掌握适当的惩罚技巧,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全面发挥出惩罚教育的效果和作用。
作者:孙雪妮 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 上一篇:体育文化发展现状及对策
- 下一篇:大学体育文化审美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