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小学教育儿童文学课程的设计

时间:2022-04-05 11:22:00

导语:师范小学教育儿童文学课程的设计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师范小学教育儿童文学课程的设计

在中国现代教育的诞生期,儿童文学曾是一支改变中国教育性质的生力军。[1]小学语文教育本着与欧美接轨、与国际接轨的思路,呈现出与儿童文学充分融合的局面。但是随着政治运动以及科学、理性思想的冲击,儿童文学逐渐淡出小学语文教育的视野。新世纪以来,随着新课程改革方案的推出,“儿童文学是小学语文教育最重要的课程资源”的理念再一次被业界“发现”和“强调”,小学语文“儿童文学化的趋势成为一种必然趋势”[2],大量的儿童文学作品被选入到新编教材和必读书目中,与此同时,儿童文学作为课外阅读或延伸读物正被大量应用、出版。2005年,北京师范大学王泉根教授主持的教育部课题“儿童文学与中小学语文教育”开始将儿童文学与中小学语文教育的整合作为研究对象,对作为课程资源的儿童文学的开发、教育目标以及教育策略进行了探索性研究。2008年,朱自强教授又旗帜鲜明地指出:“小学语文教育要想长足发展,必得走儿童文学化这条路。”“一方面,教材选用儿童文学”,“另一方面,采用的教学方法也应该是儿童文学的方法”[3]。这种立足于儿童本位的文学教育观,正如一场微雨冲击着长期以来语言教育和文学教育“混合式”的小学语文教育模式,撼动了一直以来都为传统力量认同的小学语文教育中“文学教育是语言教育的手段”的思维定势。我们分明感觉到,这场微雨的势头正在逐渐加大,儿童文学的教育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渗透进小学语文教育的全方位。高师小学教育专业的教学定位应该充分考虑现行小学教育对人才的要求,同时也应该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对现行小学教育的引领作用。我国小学语文教育正经历着一场翻天覆地的改革,在这一改革中,作为实施教育教学的最基层的小学语文教师,他们的儿童文学素养如何,直接决定着这场改革的成败。这对培养小学语文教师的高师小学教育专业的教育教学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全面提升小学教育专业文科方向学生的儿童文学素养成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提升未来语文教师的儿童文学素养,这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包括具有厚实的儿童文学理论功底和研究精神,具有广阔的儿童文学视野,具有较强的策划组织儿童文学阅读活动、创作活动以及表演活动的能力。显然,依靠现有的一门课程《儿童文学概论》是无法完成这样的教学目标的,构建全新的儿童文学课程体系迫在眉睫。笔者认为,构建高师小学教育专业儿童文学课程体系,应该遵守层递性、实践性、综合性、地域性等重要原则。

一、层递性

课程体系,从一般意义上讲是指一个专业所设置的课程相互间的分工与配合,但从更广义来说,一类方向课程的匹配组合也应该列入课程体系的研究范畴。课程结构是课程体系的结构形态,它的确立是一项极其复杂和繁复的课程设计活动。课程结构确立的依据是课程目标,它是课程目标的一种表征形式。基于此,“课程结构的确立首先需要从既定的课程目标出发,以课程目标为尺度寻求具有不同价值的课程类型与课程目标的对应性,即在课程目标的情形下确定具有不同价值的课程类型与具体科目在学校课程体系中所拥有的位置,并清楚地界定他们之间的关系。”[4]围绕儿童文学课程的教学目标,课程体系应该呈现三重结构:儿童文学基础理论课程→与小学语文教学密切相关的儿童文学课程→儿童文学兴趣延伸类课程。第一层面是儿童文学基础理论课———“儿童文学概论”,要求学生对儿童文学的基本原理、各类文体的基本特征以及中外儿童文学发展潮流概观有所了解,并树立正确的儿童观;第二层面是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整合类的课程,如“中外儿童文学精品选讲”、“儿童文学阅读与指导”、“儿童文学创编与指导”、“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教育”等,这类课程不仅要求学生对小学语文课本中出现的经典作品要有所了解,同时要掌握指导儿童文学阅读与创作的方法,理解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教育是“一体两面”的关系,儿童发展是其出发点和归宿点;第三层面的课程是兴趣延伸课,分别从儿童文学专题研究,儿童文学与其它学科的整合以及地方特色等方面设课,如“童谣研究”、“西方童话史”、“中西儿童文学比较研究”、“中国古代神话研究”、“儿童文学与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图画书的欣赏与创作”、“内蒙古儿童文学研究”等,为学生日后成为专家型的小学语文教师做理论储备。这三个层面就好比大树的干、枝和叶,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丰盈。以包头师范学院为例,2009年儿童文学教育专业的教学方案就有相对系统的、层次分明的儿童文学课程体系。(见下图1)该课程体系就充分地考虑了儿童文学课程体系的层递性:第一层面的课开在第二学年的第一学期;第二层面的课开在第三学年;第三层面的课开在第四学年。

二、实践性

小学教育专业的儿童文学课程是“形而上”和“形而下”的统一,尤其是“形而下”的特质更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从“形而上”的视角看,儿童文学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学科,理论的深度与前沿是支撑儿童文学课程的重要一面;从“形而下”的视角看,儿童文学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教学的终极目标是为了学生能够更好地胜任小学语文儿童文学的教育教学。实用型、应用型是对这类人才的特殊要求。小学教育专业的文科方向的学生与文学院培养的儿童文学专业方向的研究生有根本性的不同,儿童文学理论水准固然是这类人才应该具有的基本素养,但自身的儿童文学阅读鉴赏和创编的能力,以及指导小学生进行儿童文学教育教学活动的能力更是不容忽视的。因此,课程的实践活动是构建小学教育专业儿童文学课程体系时应该充分重视的环节。以包头师范学院为例,实践训练在课内课外相结合、校内校外相结合的理念指导下逐渐形成实践训练的“三步走”模式。实践训练的“三步走”是指将实践训练贯穿于课内教学活动、课外社团活动和校外儿童文学活动体系当中。首先,在课内教学活动环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教师教学的基本理念。在《儿童文学概论》课程里设计了“等你参与”环节,内容包括:1.试讲一次课;2.参与一次讲故事比赛;3.参演一个儿童剧;4.创作一部作品(一首儿童诗歌、一个童话或寓言故事)。全体学生都必须参与,每位学生任选其中一项即可。同时还开设了实践性极强的课程,如“儿童文学阅读与指导”、“儿童文学创编与指导”。以“儿童文学阅读与指导”为例,这门课程的教学内容至少应包括文学阅读学的基础理论、常见文学阅读方法介绍、小学语文常见文体的阅读方法研究。这类课程都会留出部分课时给学生专门进行小学课堂儿童文学阅读或创编的模拟演练。其次,组织儿童文学社团活动,渲染儿童文学教育教学研究氛围。社团活动的内容主要包括儿童文学创编和儿童文学表演。儿童文学创编主要依据现行小学教材中最常见的文体进行训练,选择典型的作品进行仿写,选择典型的作品改编成课本剧,同时鼓励学生自由创作和研讨。儿童文学表演则是儿歌联颂的编演和儿童剧的编演,同时包括讲儿童故事的训练。再次,鼓励学生走出校园,服务社会。校外儿童活动主要包括深入小学学校进行展演,定期在书店进行“故事姐姐讲故事”活动,以及与相关部门合作进行儿童文学活动。比如,与《内蒙古少年报(蒙文版)》编辑组合作完成一个新栏目《儿童文学园地》,将中外优秀的儿童文学短篇译成蒙文。再如,与内蒙古民间文艺联合会合作进行蒙古族民间童话的翻译。通过实践活动“三步走”的训练,使学生真正能够将理论知识充分地转化为实践能力,树立起面向小学和面向社会的服务意识。实践性是小学教育专业儿童文学课程的特色,也是今后强化和创新的最基本的方向。

三、综合性

“随着20世纪学科发展由分化走向整合,开设综合性课程已成为世界课程改革的基本走向。”小学教育也应该“加强跨学科的综合课程的建设”,打破学科间的壁垒,“以社会现实问题或小学教育教学中的问题为中心,大胆地进行学科间知识的重组,构建有综合特色的新的课程知识结构体系。”[5]其实,很多学科本身都具有综合性的特质,儿童文学更是如此。“儿童文学本身兼容心理学、教育学、历史学(童年学)、人类文化学、生物学、民间文学、美术艺术等多学科的内容”[6]。因此,儿童文学课程体系的建设也应该体现学科整合的理念:在已有教学资源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以文学教育为轴心,以儿童教育学和儿童心理学为基本面,辐射美术教育、音乐教育、童年学、人类文化学等多个学科的课程新体系。这种学科间的整合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是从文学课程自身的教学出发,整合其它学科的教学资源;二是通过不同学科的整合形成新的课程。从文学课程自身的教学出发,整合其它学科教学资源的理念,在方卫平、王昆建教授主编的《儿童文学教程》、王泉根教授主编的《儿童文学教程》、朱自强教授著的《儿童文学概论》中都有所体现。他们分别将美术教育、音乐教育、童年哲学、儿童教育学、儿童心理学等领域的成果融入儿童文学教学中,在儿童学的广角视阈下,突破文学教育的局限,力图打通相关学科,在更宽泛的视野中重新审视儿童文学。从不同学科的整合出发,可以开设一些新课程,如“儿童文学与儿童教育”、“儿童文学与小学生心理健康”、“儿歌的创作与表演”、“儿童剧的创作与表演”、“图画书的欣赏与创作”等。这类课程开设的难度较大,首先在于可以参照的现成教材或论著基本没有,同时具有综合学养的教师又极难培养。因此只有将现有的教师资源组合起来,不同学科的教师共同研究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从专题课做起,逐步形成固定的选修课程。小学教育究其根本,无论是语文教育、数学教育、艺术教育或者其它教育,都是围绕儿童来进行,都是以儿童为本位的教育活动,其学术依托自然也应该建立在儿童学的基础上。儿童学是一门将医学、儿科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结合起来,综合地探究和解决当今儿童面临的各种问题的综合科学。综合性是其最显在的特质。小学语文教育的“儿童文学化”包含着“文学化”和“儿童化”两个方面。其中“儿童化”的实现由于其显在的跨学科特质,前进的步履必将呈现较为曲折复杂的情形,然而,对于推进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改革其又是极为重要的。因此,在现阶段,依托儿童学的视域,打通相关学科的屏界,构建综合性的小学教育专业儿童文学课程体系是十分必要的。然而,将具有学科整合特点的课程体系从纸质媒介转化为实际的操作还有一段相当长、也相当艰辛的路要走。

四、地域性

中国自古有“因材施教”的说法,是指针对学习的人的志趣、能力等具体情况进行不同的教育。考虑到同一地区的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在成长环境以及今后作为小学教师实施教育行为的环境的相似,是否也可以提出“因域施教”的说法。服务基础教育和服务地区发展是小学教育专业的专业定位基础。不同地域的生源、今后服务的对象以及教育发展的基础环境都有所不同。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培养有地域特点的小学教育专业的人才,让教育参与地域文化的传承和建设,也应该是小学教育专业儿童文学课程设置必须考虑的关键点之一。

笔者认为,实现课程建设地域化的主要途径有两种:一是在教学内容中融入地域儿童文学作家作品的介绍;一是开设专门的地方特色课程。这两方面的推进都依赖于国内现有的民族、地域儿童文学研究成果。然而,在现阶段,民族和地域儿童文学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只有极少数的地区如上海、广东等地出版了地域儿童文学史,因此教师团队积极参与研究民族、地域的儿童文学是实现课程建设地域化的前提。比如,包头师范学院儿童文学教学科研团队在2006~2009年期间完成了内蒙古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当代内蒙古儿童文学研究”,其成果形式是15万字的书稿,随后,在此基础上,2009年即在教学方案中增设了“内蒙古儿童文学研究”的选修课,课时为18学时,该课程分发展概况、文体研究和个案分析三个教学部分。此外,在《儿童文学概论》课程的教学中,教师都尽量使用蒙古地区作家的作品来举例,使学生对内蒙古儿童文学创作逐渐产生亲和感。通过这些教学环节的实施,不仅让学生对内蒙古儿童文学发展现状有了一定的了解,更重要的在于,充分地发挥了高校为内蒙古儿童文学的传播与研究推波助澜、为内蒙古儿童文学创作的发展壮大储备人才的作用。另外,在课外实践活动中,应增设地域性较强的活动,如翻译和传承各少数民族的童谣、民间童话等。比如,包头师范学院就有一部分蒙汉兼通的蒙古族学生参与了自治区文化抢修工程的工作以及蒙古族童谣和民间童话的翻译工作。将来,这部分学生会在本地的蒙古族小学进行教学实习。除了完成小学教育专业教学实习的基本任务外,他们还将承担向小学生传播蒙古族童谣和民间童话的任务。通过这一系列教学活动的设计,不仅培养了有地方特色的小学教育人才,更重要的是使教育参与地方文化的传承得到实现。

国家的未来在儿童,儿童的培养在教师,小学语文儿童文学教育的教师培养在高师小学教育专业。正如王泉根教授所言,“高校儿童文学教学研究的新领域、新拓展正在那些由中师、普师、幼师、教育学院等或因合校、或因升格而重组的新兴师范院校、大学里面;随着中等师范学校系统在新一轮教育改革中的改制(淘汰或被师院合并),儿童文学教学研究必将在新兴师范院校找到用武之地,这是儿童文学学科建设一个极其重要的新的生长点。”[2]时代的需要呼唤着小学教育专业儿童文学课程的发展,儿童文学课程体系的建设也必将对小学语文的教育教学改革产生积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