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质量保证机制分析论文

时间:2022-02-09 10:18:00

导语:中小学教育质量保证机制分析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中小学教育质量保证机制分析论文

(一)

目前,我国中小学教育,基本上实施的是走读制。这一特定的办学模式,应该说是历史发展的一个必然。然而当斗转星移,社会与经济发生重大变革,使家庭、社会、学校对孩子的教育作用发生了新的变化后,强化学校教育的历史呼喊,要求我国中小学教育应适时地由走读制走向以寄宿制为主导,实现办学模式的新变革。

从教育现状看,首先是家庭教育的严重缺失。

在我国广大农村,剩余的青壮年劳动力大都奔赴沿海各省和发达地区,或进城务工。留守在农村的儿童,少年,大多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看护。农村生活条件的改善,“隔代疼”的传统习俗,形成了多位老人疼爱一个孩子的局面。这批年龄在60多岁上下的老人,又成长于特定的年代,文化素养整体上较低,且还要忙于子女丢下的农活。他们对于孙辈,大多在生活上呵护有加,无暇也无力为孙辈们创造出有利于他(她)们成长的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在城市,入学儿童、少年的父母,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他(她)们也多忙于自己的事业,把看护孩子的任务交给老人。上学,老人送;放学,由老人接回家中。孩子一回家,就关起门来做作业,或由孩子自己看电视,玩游戏,上网……。即便是居住在同一栋楼,同一单元,同一楼层的孩子,也难以自由交往,沟通。长期生活在这种成人化的环境中的孩子,易于早熟,会过早地泯灭童心而成人化,甚或出现心理变态。他(她)们中的父母,有的也非常重视对自己孩子的教育,但又苦于“工作”与“交往”的压力,身不由己,使之对孩子的教育常出现“打一天鱼,晒三天网”,抓抓放放,紧紧松松,缺乏教育的连续性与一致性。有的面对已有了“问题”的孩子,做父母的也想挤出时间多关注一下自己的孩子,可真关心起来,又因为缺乏教育孩子的知识与能力,不知从何处入手,常常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束手无策。最后只得无奈地摇摇头,发出了“现在的孩子真难教育”的感叹。

其次是多元化社会环境对孩子的负面影响。

孩子的心灵天性单纯,就像一张张纯洁的白纸。他(她)们天性“好奇”,对色彩斑斓中的大千世界的形形色色,极感兴趣,且又天性地善于模仿。而展现在孩子面前的斑斓世界,在经济大潮与多元文化的背景下,他(她)们只要一走进社会,一打开电视机,一翻开杂志,一点击网络……就会遭遇道德滑坡所裹挟的凶杀、色情、欺诈等光怪陆离的泥沙的冲刷,使得单纯得不辨真、善、美与假、丑、恶,更无预防、抵制能力的幼稚心灵被侵蚀、吞噬……

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下,我们不难发现如下的场景:

孩子放学回家,迅速地卸下书包,拿起扫帚主动地扫起地来。他扫着扫着,老师的“我们应从小养成爱劳动的习惯,学会料理自己的生活,帮助爸爸、妈妈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比如……”话语又在耳边响起。想到这里,他越干越欢。这时,刚下班的孩子妈妈,一进门就发现孩子不在做作业而是在扫地,便急冲冲地从孩子手中夺过扫帚,大声地说:“谁要你扫地,只要你发愤读书,将来考个好大学,妈妈累死了也心甘情愿。快去做你的作业去。”于是,孩子便一脸困惑地拎着书包走进了自己的房间,打开书做起作业来。不一会,奶奶走进孙子的房间,一看孙子又扒在桌上写作业,便心疼地说:“孩子呀,你刚从学校回来,就又扒在桌子上做作业,这样会把身子累坏了的。俗话说,一条螺丝一条路,哪能个个上大学?你奶奶没有读书不也过得很好吗。身子要紧,快去歇歇!”听了奶奶这番劝说,孩子更觉得茫茫然,不知所措了。

面对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的严重缺失,学校、家庭、社会教育异向、异质、异步,出现诸如报刊上披露的孩子的种种变态行为,也就不足为怪了。

直面如此现实,要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创造出好的教育环境,势必就要求承担教育主体作用的学校,能为托起明天的太阳付出更多的努力。尽管学校教育不能替代家庭教育与社会影响,人们更渴望能迅速建立起优化的家庭、社会、学校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然而从理想走向现实,却是一个不太短的过程。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强化学校的教育职能,又是社会发展的一种必然要求。

从未来社会分工看,尽管随着城乡一体化,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但人的全面发展与个性特长的发展并不是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的。正如科技的发展必呈现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一样,人的社会分工也必然是既高度综合又越来越专业化。学校,是由专业教师组成的专门从事教育的机构,它同在整体上并非由专业人员组成的家庭教育与非专业职能的社会影响相比,对孩子的教育作用无疑要大得多。

现代科学的发展,又进一步昭示我们:幼儿与小学阶段是人的智力发展与良好习惯养成的关键期。抓住这一关键期,全面开发孩子的智力,发现孩子个性潜能,培养其良好的行为习惯,就能为孩子的终生发展奠定坚实的宽厚基础。过了这一关键期,等孩子长大了,就像冷却了的铁水变成了一块铁砣子,再改变也就困难多了。

据此,如把孩子成长的关键期教育交给学校,由学校融教育、教学与生活管理于一炉,遵从教育科学,对儿童、少年实施全面系统而持续的教育,在中小学实行寄宿制也就势在必行。从我们全新学校多年来的教育实践看,是会取得较为理想的教育成果的。从这个角度看,在中小学实行寄宿制,比在高中、大学因学生远离家庭而只好由学校提供食宿,显得尤为重要。

如能这样,不仅能为有效地提高中小学教育质量提供必要的保证,而且为更多的年轻家长解除了后顾之忧,从而能集中精力从事自己的专业,并增开了新的就业渠道。

若此,一方面要求各地方政府应根据需要与可能,大力倡导寄宿制,并趁新一轮中小学布局调整的机会,充分运用已有资源,增设寄宿制学校,同时积极支持与鼓励民办中小学实施寄宿制。并认真组织开展科研,积累经验,为从主体上逐步实现由走读制向寄宿制的转变,作出理论与实践上的准备。另一方面则要求各级各类师范院校,应从中小学教育这一发展的新趋势出发,增开新的专业,培养能指导、促进学生自主生活与养成良好习惯等方面的专业师资。

(二)

实行小班教育,已被当今发达国家(如美、英等)作为提高基础教育质量适应现代化社会人才需求的一项重要对策,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就对控制和缩小班级规模作出了相应规定,出台了相应政策。我国香港为适应港人对基础教育质量的渴求,于本世纪初就在40所学校中试行了小班制。直面知识经济的发生发展,国人对“普九”亦由量的“年限”教育,转向对质的“有一定质量”的年限教育与优质教育的诉求。随着人口的负增长出现的生源萎缩,中小学教育布局实行新的调整,教育资源相对充裕,在我国大、中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便对传统的班授制实行了新的变革,使被称为“精品教育”的小班制渐露风采。迄止去年上海市就在40%的小学中实行了小班制,北京市也在16个区县145所学校中试行了小班制。

所谓小班制,笔者认为即是为有效实施“适合于所有人”的教育,以利促进每一位学生主动获得应有发展,而使班级额较小的一种班级建制。

现行中小学教育,特别是九年义务教育,应是“适合于所有人”的教育。这种教育的有效性,集中表现在所有学生的发展上。每位学生是否获得了与每个个人发展相一致的“应有”发展,这是衡量义务教育质量高低的唯一标准。这里所强调的发展的“应有”性,一是就其发展内涵而言,是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是否达到了全面和谐的状态。这同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提出的“一般性发展”,在其内容上是基本一致的。二是就其发展程度而言,在现实发展水平上,是达到了“课标”中提出的“保底”的合格,还是良好或优秀,甚或是“不封顶”的优异?三是就发展的性质而言,是否实现了预设性与生成性,现实性与发展性的有机统一。四是就其发展的个体而言,每位学生是否达到了他应该达到的水平,即根据“课标”的要求与自身的可能性,使自己的发展处于前苏联的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的水平上,最终使之“成为他自己”,“变成他自己”。

显见,实施“适合于所有人”的教育,促使每一位学生主动获取“应有”发展,应是小班制区别于传统班授制的本质特征。从这个视阈看,小班制的实行,是对传统班授制教育模式进行的一场深刻变革。实现这一变革,势必就要对现行的越来越大的“大班制”进行班额限制,使之成为“小班”。这种“小班”小到什么程度,应从“有效”与“可能”的两个视角进行调适,即既要确保教育的有效性,又要考虑实施的可能性。从笔者所在的全新学校连续四年试行小班制,从笔者所看到的小班制实验研究的成果报告看,一般以25人左右为宜。

实施这样的小班制,就为老师更有效地关注全体学生,进行因材施教,实现教育平等;为师生互动,生生合作,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为每位学生主动获得“应有”发展,创设了必要的优化环境。可见,小班制更是有效提高教育质量的一大举措。

既然,小班制已成为国际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及因生源萎缩而出现教育资源相对充裕,又为实施小班制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了可能。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就应抓住这一机遇,积极推进小班制。及时深化对传统班授制的改革,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深入探索在小班制的条件下,全面追求教育的高效性的途径与策略,为全面有效实施小班制提供出新的平台。

(三)

小班制的建立,虽为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实行因材施教提供了很好的平台,但要充分发挥这一平台的作用,重要的应在全面追求教学的有效性的前提下,深化教学改革。为此,就应:

1.进一步确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

这不仅要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与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的思想,把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与最后归宿,并将其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确保学生在发展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而且还应把追求“高效”作为发展的灵魂,统帅其学生发展的全过程。

2.全面建构有效的发展目标体系。

教学活动是一种目的性和意识性很强的活动,每一活动的都应是为了实现确定的预期目标。把一个一个目标有效的、分层次地串起来,形成一个体系,就会为教学的有效性提供一个有力的支持。这就要依据“课标”的要求(体现着国家对国民素质的共性的整体要求),具体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及生活体验(体现学生的实际),制定出“下要保底,上不封顶”的多级目标体系。这样,既能为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展示出激发学生兴趣和动力的愿景,也会为教学的有效性提供出客观的评价标准。在遵循“全人发展”(即学生的发展是全人的发展而不只是某一方面,如智力,或某一学科,如英语的发展)的前提下,制定学科的学段、学年、学期、章节(单元)与课时目标的过程中,本着(定)性(定)量相成,刚柔相济,预设性与生成性,现实性与发展性共生的原则,逐级分解其目标,使每一个相邻的下级目标都是对上一级目标的细化、具体化,最终具有可操作性与可测性,并使之形成持续优化的体系。

3.科学重组教学内容。

在永使学生处于“最近发展区”的有效发展目标的指引下,首先是分析使用的教材,进而科学的处理教材,并根据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与对社会、生活的体验,进一步拓展教学资源,最后确定适当的教学内容,并予以科学的重组,即遵循人的认识规律与教育规律,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重新组织教材。应该指出,在处理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时,应本着“内容决定形式”的原则,把精力首先集中在对教学内容的重组上,使之科学、严谨。

4.选用有效的教学策略。

任一教学内容,都会有一定的呈现形式。科学严谨的教学内容与优化完美的表现形式相结合,才能使教学收到理想的效果。从这个视角看,有效教学也是一套策略。所谓“策略”,用钟启泉先生的话说,“就是指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或教学意图而采取的一系列具体的问题解决行为方式。”为有效实现教学目标,就教学过程而言,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与对象,选择相应教学准备、教学实施与教学评价的策略,但就教学层次而言,由于差异的绝对性,处在同类同级同班的学生,不仅不可能有完全相同的“现有发展水平”,也不可能都处在同一个“最近发展区”。而且,即使起点的层次是相同的,但在后续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复杂的原因造成发展的内容与速度的不一致,又会导致出新的差异。这新的差异又会为每个学生的后续学习提供出不同的平台。显见,要真正促进每一位学生都获得“应有”的发展,就必然要选择适合于每个学生发展的教育,视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具体情况,重组教材,选择教学策略。于是,“分层教学”、“分类指导”、“个性化教学”、“异步教学”等应运而生。尽管这种种教学策略(当然也是教学理念)提出的背景和赋予的内涵不尽相同,但就其本质而言,仍与我国孔子实施的“因材施教”是基本上相通的。

在班级授课制下,如何有效实施因材施教?我国现行的通法是,直走中间,照应两边。即在确定的教学目标指引下,依据班级多数学生的实际组织教材,选定教法;再给“吃不饱”的学生烧点小灶,增加些营养;给“消化不良”的学生服点“消酵母”,促进消化。然而,受课堂教学时间的限制,难以照应好“两边”,于是又出现了第二课堂,以期对两边的学生多一些照应。如能这样,当然会增强教学的有效性。但从笔者长期的思虑和实践看,要从根本上解决班级授课制下的因材施教,就应在一定的范围内(如一所学校)实施动态性的“跑班制”。

所谓“跑班制”,就是在学校实行均衡分班的基础上,根据本校同级学生的学习品质,学科“现有发展水平”与“最近发展区”,按照不同层次把同一学科分成若干个班(如数A、数B、数C等),然后把处于同一层次上的学生按学科分在同一个班级中,经过一段时期(如一学期)学习后,再依据新的“现有发展水平”,进行班级调整。这样,在一个较大的学段中(如初中),每位学生所处的学科班级便是流动的、变化的。

这种“跑班制”,易于在规模较大的学校中实施。对于规模较小的学校,可在小班制的背景下,以分组的形式,实行分层教学,分类指导。

若此,就需对“跑班制”的分班(或分组)与实施因材施教,进行理论与实践的深入研究,以期使“跑班制”成为促进学生获得应有发展的重要制度。

如果说,寄宿制的普遍施行,为孩子在成长“关键”期接受规范化学校教育,提供了基本保证;那么小班制与跑班制的有效实施,就会为学校面向全体学生,实施因材施教创设出全新的教育平台,从而为每位学生主动获得“应有”发展,提供出有效的保证机制。尽管这一保证机制的内涵远不止这么三个方面,但是要确保中小学教育质量的持续上升,实施上述变革,看来已是必不可少的。

摘要:“未来合作与竞争取决于民族素质”的共识,使得人们对中小学教育由“量”的诉求转向“质”的渴望。这就要持续深化对中小学教育机制的变革,以建构起确保教育质量不断提升的有效机制。

直面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严重缺失与对未来社会分工的构想,强化学校的教育职能就成了必然选择。因此,中小学教育应由走读制为主走向以寄宿制为主导。若此,就应为实现这一转变作出必要的努力。

小班制,是实施与“每个个人发展相一致”的教育,提高基础教育质量的必由之路,须深入组织对其进行理论与实践的探究,并根据需要与可能,积极加以推进。

在全面追求教学的有效性的前提下,选择“适合于所有人”的教育,实施因材施教,动态性“跑班制”应是基本的教学策略。与时俱进,建构起与“每个个人发展相一致”的教育质量保证机制,深化上述改革无疑是必要的。

关毽词:寄宿制;小班制;跑班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