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感训练语言知识结合论文

时间:2022-05-21 09:13:00

导语:语感训练语言知识结合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语感训练语言知识结合论文

毫无疑义,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是组织和指导学生学习语言,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然而,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基本途径究竟是传授语言知识,还是语感训练,如何正确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等问题还不时地困扰着我们。对此,我想谈点肤浅的体会。

(一)

经过多年的教学实验,我们深深地体会到指导学生吸收和积累语言、习得和积淀语感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基本途径;语言知识则是一种必要的辅助手段。为什么这样说呢?刘国正先生在《一己之见》一文中有过这方面的论述。他说:语言能力是多种因素的综合体现,语言知识只涉及其中的一端。他又以婴儿学语为例,说明“人们学习母语,不是从知识到能力,不是依靠知识的先导,而是依靠多次的模仿和艰苦的磨练。到一定学习阶段,学习语言知识是促进,是‘添花’,却不是必由之路。”语言知识教学的投入与收效的反差也证明了这一点。为此,洪镇涛先生提出,从本质上看,语文课不是一种知识体系,而是一种能力建构。学生语言能力的形成,主要靠语言实践。可见,构建学生语言能力的主要途径不是学习语言知识,而是注重语言实践,即在听说读写的实践中,通过“感受——领悟——积累——运用”的正确途径不断“吸收和积累语言,习得和积淀语感,从而形成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注:摘自洪镇涛、陈伯安《构建学习语言语文教学新体系》)

那么,语言知识还要不要讲呢?当然要讲,而且必须讲好。因为它虽然不是构建语言能力的主要基础,但它是构建语言能力的必要的辅助手段。语言知识,主要指语音、文字、词汇、语法、修辞、逻辑和文章的阅读及写作等基础知识。“它们反映了语言运用的一些规律,学习这些知识……可以增加掌握语言的自觉性,获得检验正误的普遍准则;减少乃至避免表达的疏漏和混乱。”(注:摘自刘国正《一己之见》)因此,掌握一定的语言知识,可以赋予语言能力更多的理性观照,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形成确有积极意义,正因为这一点,《语文教学大纲》明确地将语言知识定为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但是,我们更要明确传授语言知识的目的是什么。要明确,语言知识的传授只能是语文教学的凭借和手段,是为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服务的。“因此,不能把传授语言知识当作教学的终极目的……而要把语言知识当作深化、强化学生对课文言语的感应、领悟的武器,使之服务于语感的培养。”(注:摘自王尚文《语言教学的错位现象》)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主要途径是语感训练,传授语言知识是必不可少的辅助手段,在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应注意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在语感训练中传授语言知识,借助语言知识训练语感。

(二)

语感训练包括语感实践和语感分析两个方面:语感实践,是让学生自己去接触、感受语言材料和运用语言说话、作文。这方面的训练,可通过指导学生朗读教材、扩大阅读面、听广播、看电视、举办辩论会、写“语感随笔”和“杂记”等方式进行。语感分析,则是分析语言的运用,即在一定的语境中作语言例析。这方面的训练,则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联系语境和学生的生活知识积累,加以点拨和指导。通过语感训练,学生便可习得和积淀语言的分寸感、和谐感和情味感。我们说在语感训练中传授语言知识,主要是指在语感分析中传授语言知识。

语言知识是枯燥无味的,脱离了具体语言环境的语言知识更没有价值。要使语言知识的传授“变得更可亲、更有用,而不是让人‘敬而远之’”(注:摘自章熊《语言与思维的训练》),我们就要将语言知识的传授与语感分析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语境例析中获得语言知识,要使学生不仅能辨认这里用了什么句式,这里用了什么修辞格,这里用了什么论证方法等等,还要在具体语境中,领悟这里运用这种句式,这种修辞格、这种论证方法的妙处。这样才能生动活泼地传授语言知识,变静态语言为动态语言,变“死”的语言为“活”语言。

例如在教《白杨礼赞》一文时,我曾引导学生比较“白杨树是不平凡的树”和“白杨树不是平凡的树”两句话的语意轻重,在比较中,我讲解了肯定句和否定句的概念,并通过反复朗读这两句话,使学生体会到肯定的语意一般重于否定的语意,从而悟出作者为何选用两种句式的意图和情感。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不仅获得肯定句与否定句的有关语言知识,而且领悟到茅盾先生热情赞扬白杨树,赞扬北方军民坚持抗战的民族精神,加深了对文章主旨的理解。

又如:在教《看戏》中的“歌词像珠子似的从她的一笑一颦中,从她的优雅的水袖中,从她的婀娜的身段中,一粒一粒地滚下来,滴在地上,溅到空中,落在每一个心里”这段时,如只要求学生掌握这里运用了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那就没有什么意义,如能像下面这样设计问题:①歌声是无形的,怎么能像珠子似的“一粒一粒地滚下来?”②心脏不是耳朵,声音怎么能“落”进去?③这四个加点的词能互换位置吗?为什么?等,通过点拨,学生就可品味出这本应诉诸听觉的歌声在叶老笔下是如何变得可见可闻可触可感的。这不是将“死”的语言知识教“活”了吗?

(三)

敏锐的语感是语言能力的最高表现,是语言学习的最后成果,而语言学习的过程则是借助语言知识,切身感悟语言意蕴和语言规律的过程。因此,将语感训练与语言知识的传授结合起来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借助语言知识进行语感训练,真正发挥语言知识对语言能力培养的作用。

语言知识包含的内容很多,借助语言知识训练语感的方法也很多,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训练方法。

1.借助标点知识,训练学生语言运用的情味感

标点符号也是作者表情达意的载体之一。在某些语境,语言文字难以表达的意思和情感,却由标点符号把它表现得淋漓尽致。细究起来,各种标点在语言中都积极参与了情感的表达,所以改动一个标点或增删一个标点,语言的语调和语气都会改变,表达的情感也会不同,因此,我们可借助标点符号的知识,指导学生去比较、推敲、品味,培养语言的情味感。

例如《最后一课》的结尾有这么一段话:

“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散学了——你们走吧。”

这段话连同三个破折号,表达了韩麦尔先生内心的苦痛。教学时,我们可借助破折号的有关知识,引导学生在朗读中品味,感觉韩麦尔先生断断续续的语态和欲言无声的神情,领悟这位爱国知识分子难以言传的亡国之痛。

又如《故乡》中,“我”与中年闰土相见一段的标点符号更是潜台词丰富:“我这时很兴奋,但不知道怎么说才好,只是说:‘啊!闰土哥;——你来了?’……而闰土分明地叫道‘老爷!……’”

“我”的话虽短却用了五种标点,充分表现出“我”见到久别之友的欣喜、激动之情以及因闰土的变化而产生的惊异、悲凉的感慨;闰土的答语只有两个字,却用了“!”和“……”两种标点,把他欲言又止、欲近不能,欣喜与悲凉相交织,敬慕和隔膜相杂揉的心情全部含蓄地暗示出来了。教学时,我们就可借助这五种标点的表情功能,让学生对语言进行比较揣摩,悟出“我”和闰土的复杂内心。

2.借助词汇、语法知识,训练学生语言运用的规范确当感

语言的规范确当感主要体现在词汇的运用方面,既要适境得体,又要注意感情色彩的变化。借助词汇的词义及色彩等语言知识,引导学生去比较、推敲、品味,可以培养学生领悟语言运用的规范确当感。

如教魏巍的《我的老师》一文,教师可指导学生借助褒词贬用和贬词褒用的有关知识去品味“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一句中“狡猾”一词的用法,使学生领悟到“狡猾”在这儿是贬词褒用,形象地刻画出一个天真淳朴、聪明可爱的孩子的内心活动,含蓄地表现了蔡老师与我之间真挚的情感。如将“狡猾”改为“机灵”或“聪明”,韵味就差多了。

语言的组合都有其固有的规则,语法知识则是这些组合规则的理论总结,指导学生运用这些理论知识去比较、推敲、品味语言,定能训练学生对语言运用的规范确当感。

吴伯箫的《记一辆纺车》一文在收入教材时,曾做过如下修改:

原文:在延安的人,在所有抗日根据地的人,不但吃得饱,而且穿得暖,坚持了抗战,争取到了抗战的最后胜利。

改文将“而且”挪至“坚持了……”句前。

作者为什么要做这样的修改呢?教师如能借助并列复句与递进复句的有关知识,引导学生去比较、推敲和品味,就会发现个中之味,体现了思维的层次性和语言运用的连贯性、准确性。

3.借助修辞知识,训练学生语言运用的生动流畅感

由于修辞手法的运用,语言的表达更加形象生动,更能表现作者独特的内心情感。要使学生在阅读中能准确地把握作者的情感世界,就要借助修辞手法,训练学生对语言运用的生动流畅感。

陆定一《老山界》中有这么一段文字:“除此之外,就是寂静。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

这里,作者运用博喻修辞格把当夜那万籁俱寂中存在的“不可捉摸”的声音,形象鲜活地定格在战士的脑海中了。教学时,我们可借助博喻的特征及功能的语言知识,引导学生去比较、推敲、品味:想一想,如果删去这四个比喻句,表达效果会有什么影响?从而悟出:如果没有这些比喻句,那“不可捉摸”的声音将永远是“不可捉摸”的了。

“词序也是一种重要的修辞手段。”(注:张志公语,转引自彭月英《中学语文的语言艺术》)

倒装句由于改变了词序,强调的重点和语气也会发生变化,给人以新鲜的感觉,用好了,可以使语言摇曳生姿。

例如,朱自清为了突出春天姹紫嫣红的特点,故意运用了定语后置的手法,写道:“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这里定语“花枝招展”被移到中心词“小姑娘”的后面,便收到了协调音节、强调定语而使春天的特征更为迷人的效果。指导学生品味这段文字时,就可借助倒装句的有关知识,使学生能真切地体会到祖国语言的丰富多彩和灵活多变的特点,学会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叙事状物,表情达意。

4.借助写作知识,训练学生运用语言的和谐统一感

一篇文章在总体上必须符合多样统一的规则。这就要求作者在尽可能的情况下变化语言的形式,统一材料的组合,使语言表达得更加准确、连贯和生动。在长期的写作实践中,古今中外的著名作家为我们创造了多种写作技巧和文章的章法,如“烘云托月法”、“卒章显志法”等,阅读文章时,教师应指导学生借助这些写作知识去训练语感。

前有伏笔,后有照应,这是写作上连贯表达的基本知识。《挺进报》一课就成功地运用了这一写作方法,借助“伏笔与照应”的写作知识去品味《挺进报》中的六处伏笔和照应的语段,便能使学生领悟文章结构严谨、文章贯通的妙处,培养统一和谐的语感。

又如查慎行的《舟夜书所见》一诗:“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微微风簇浪,散作满天星。”前写渔灯的静态,后写渔灯的动态,既有水上灯光,又有水下的“星光”,不仅动静结合,而且虚实相生,具有很强的艺术魅力。我们在指导学生赏析这首诗时,就可借助写作技巧中的“动静结合”和“虚实相生”的知识去训练学生语言的统一和谐感和生动形象感,使自己的语言更形象更生动,更富情趣。

总之,在教学生学语言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正确认识培养语感和传授知识之间的关系,掌握好传授语言知识的“度”,将语感训练和传授语言知识结合起来,在语感训练中传授语言知识,借助语言知识进行语感训练。只有这样,才可能及时地将学生对语言的感性经验上升到理性思维的高度,提高他们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自觉性和规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