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发展

时间:2022-02-19 08:47:29

导语: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发展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发展

“互联网+”时代,必将面临一场教育变革。如何响应这一时代潮流,推进区域教育整体发展?如何继承和创新,让传统课堂焕发出新的生机?对沁阳教育而言,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沁阳市位于河南省西北部,经济相对欠发达,在推进教育信息化过程中,它不拼硬件,而是在软实力上下功夫,确保物尽其用。为此,沁阳以“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深度融合”为突破口,从“小”处着眼,在“点”上谋划,编撰了《沁阳市中小学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课堂教学新形态教学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积极探索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引领区域教育的变革与发展

一、以问题为导向,提升教师整体融合能力

近年来,沁阳市教育信息化建设飞速发展,硬件设施逐步到位,“云+端”智慧教育环境逐渐形成。但教师信息化教学应用水平参差不齐,一些教师没有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有的存在过度应用情况,导致信息技术“满堂灌”。部分年龄45-60岁教师,不会熟练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解决问题,学生学习兴趣不浓,课堂效率不高;部分年龄20-30岁教师,过于注重技术手段,课堂上很热闹,但效率不高。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在更高层次上促进教育公平,是沁阳市教育信息化发展面临的新问题。面对这种“两头大中间小”情况,我们形象地称为“哑铃形”教学结构。由此可以看出,青年教师亟须提升教材研究能力,才能把信息技术应用热情和能力转化为教学智慧;老年教师需要提升信息技术能力,才能把宝贵教学经验转化为教学智慧。如何改变这种两极化情况,把“哑铃形”变成“橄榄形”,提升教师整体融合能力,是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必须突破的瓶颈。为此,市教研部门和教育信息技术部门与全市骨干教师反复研讨,认为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帮助教师明确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哪些资源来融合,用什么方式来融合,在哪个环节融合,指导大家“用什么”“怎样用”“什么时候用”,让教师快捷方便地找到融合的基本路径,少走弯路,科学有效地增加教学智慧。基于此,沁阳市以教研员为主体,组织学科骨干教师、信息技术人员建立了联合科研团队,采取“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利用优质资源找准融合关键点,解决重点、难点、易错点(即“一优三点”),按照“三围绕三结合”基本路径(围绕课标教材,结合重难点;围绕课堂教学,结合师生互动;围绕技术手段,结合数字资源,深入探究不同学科不同课型的教学设计、教学策略和微课应用),以“每单元一个教学案例+N个资源包”为基本构成,编撰完成涵盖初中、小学所有学科的“教学指南”(1.0版),以帮助全市教师实现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教学指南”的推广应用,为全市教师带来极大方便,有效提升了课堂教学效率,但也暴露出一些亟须改进的问题。鉴于此,我们紧密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广泛搜索信息化资源,补充完善信息技术手段应用,以微课为切入点,确立《指南》由1.0版到2.0版升级完善的基本思路,设计形成“1+1+1+N”结构,即每单元一个教学案例+一个视频课例+一节共享课堂+N个资源包。在教学视频方面,按照“研究课标、教学设计、合作录制、评选审核”四个流程,深入研究课程标准和教材,根据不同课型、不同学科对信息技术手段、学科资源的需求,开展了微课研发活动,将覆盖义务教育阶段全学科的3000多节优质微课上传到“沁教云”资源空间,为义务教育阶段储备了大量优质教学资源。微课的研发与应用,形成对学生个性化学习的新支撑,满足了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新需求,也为构建课堂教学新形态做好准备。

二、用好《指南》,着力构建课堂教学新形态

沁阳市构建的中小学课堂教学新形态,是指运用互联网思维,依据课程标准,立足“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等科学教学法,充分利用数字资源和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为目标的新型课堂教学形式。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是一个全新课题。《指南》着眼于解决信息技术手段、资源与教学内容的融合角度和融合方式,以及信息技术手段何时使用、怎样使用等问题,是对中小学深入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所做的一次有益探索。在《指南》指导下,沁阳市以“人教数字校园”为支撑,从微课切入,灵活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科学构建具有县域特色的课堂教学新形态。这一课堂教学新形态具有四大特征:一是遵循学生需求第一思维,在教学各环节以“学生需求第一”的思维研究和设计教学;二是运用简约思维,在数字资源的运用与选择、教学设计和教学中本着方便实用原则,力求简洁简约;三是大数据思维,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精准定位学生学习差异,对症下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四是泛在学习思维,学生随时随地自主获取知识信息,突破时空局限,实现学习交流无阻碍。为更好实现中小学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构建科学的课堂教学新形态,沁阳市对教师提出新要求,具体表现在:第一,积极运用互联网思维和信息技术,构建全新的教育生活;第二,具备较高信息素养,有效获取、分析、加工和整合信息,善于运用多种信息技术手段,收集教育教学资源为教学服务;第三,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科教学特点、教学规律,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四个基本要素(教师、学生、媒体、教学内容)有机融合起来,构建有利于学生学习和发展的教学环境;第四,创造条件,创设机会,鼓励并帮助学生根据学习需要选用合适的信息技术工具,解决学习、生活实际问题,逐步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三、确保《指南》有效应用,提升教师信息素养

为保障《指南》能够在教学一线获得较好应用效果,我们开始实施网络巡课常态化,确保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效果。2015年,全市每所学校(包括教学点)至少安装一套评估教室,并开发了沁阳市教学网络巡课系统,对课堂教学情况进行同步网络跟踪评价,随时开展网上“推门听评课”,实现“五个一”工作目标,即一天一课表、每科一教师、一课一评价、每天一总结、每周一反馈。目前,140所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全部实现网络巡课,98.6%的农村教师接受过在线指导。通过网络巡课,提高了全市教师教学水平,实现了融合常态化、应用高效能。同时,沁阳市还通过网络研修、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名校网络课堂加大辐射范围,用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管理城乡一体化发展,实现强校和弱校的融合,促进校际优质均衡,由龙头学校带动,开展同步课堂、同步研训、同步管理。通过1+N视频互动教学,我们开设了5600余节“专递课堂”,捆绑帮扶13所贫困村学校、16个教学点,让教研和电教融合起来,促进师资优质均衡,构建市、集团、学校三级网络研修体系,组建“网络名师工作室”,推动教师研训常态化、专业化、网络化。此外,根据教师发展情况,进行分类指导,整体提升教师信息化水平。对于青年教师,主要是引导他们逐渐从拥有教学热情转到不断提升教学技能应用水平上来。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可以有效提高年轻教师的教学水平,将教学热情转化为教学技能,快速提升驾驭课堂能力,成长为学校乃至全市的骨干教师。对于教龄较长、年龄较大教师,将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实现深度融合,可以让他们不再墨守成规,而将教学实践感悟生成转化为教学智慧,让课堂重新绽放出智慧火花,焕发出生机和活力。而对于骨干教师,可以充分发挥他们的教育智慧,实现教学方法的示范性,形成教研工作的辐射性,构建以教师实践反思、教学创新、科研创新为核心的学习型组织,有效推动教学改革,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目前,沁阳市已经初步形成“课堂用、经常用、普遍用”格局,形成全区域信息化应用的环境和氛围。在实践中,《指南》的“普适”价值得到充分发挥。教师结合自身教学实际,灵活创造性地运用,不断提升自身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能力,增强课堂教学效能感。在《指南》应用过程中,随着优质资源不断丰富,技术手段不断升级,教师素质不断提高,学生素养不断提升,对于优质资源供给不足、忽略学生需求、忽视课外拓展等问题,我们必须尽快解决。未来,我们会不断修订完善,聚焦应用难点,力求实现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改变,以其应用和研究为重要载体,紧紧抓住课堂教学这一核心,让融合应用成为课堂改革的生命力,促进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为学习者提供高质量的学习体验,真正实现融合应用对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强大支撑作用,使教师更好教、学生更好学、学校更好管。

作者:袁娜斐 王照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