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高中信息技术教育的探微

时间:2022-10-29 11:00:40

导语:新课改下高中信息技术教育的探微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新课改下高中信息技术教育的探微

一、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现状分析

新课改的提出,是对现有的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模式的一大挑战。但目前在高中信息技术教育仍未形成较为成熟的教学体系,偏离了培养学生信息素质这一教学宗旨。

(一)配套设施局限,软硬件设备缺乏,教师按照教材布置上机实践,但往往得不到落实,学生对教学内容只能听之任之,不思其解。

(二)传统式教学模式,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仍是教师讲授的单一模式,课堂氛围枯燥无味,观念转换滞后。

(三)高中阶段是学生最紧张、压力最大的阶段,高考升学的应试教育,对学生的精力是个极大的挑战,加上信息技术科目没有进入高考科目范围,对于信息技术教学,学生根本无暇顾及,难以引起足够的重视。

二、新课改下高中信息技术教育质量的改革措施分析

信息技术课程在新课改的教学要求下,从内在理念到外在方法,都发生了质的飞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的基本目标是大势所趋,时代的要求。

(一)营造良好的信息技术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在教育改革的推动下,高中新课改给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内容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它强调了实践性和操作性的功能,强化了与其他课程知识的兼容与融合性。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有选择地布置教学内容,将难点与疑点进行整合编排,创设不同情境的教学课堂,诱导师生互动环节,加深师生情感,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吸收更快捷,引导学生在把握知识体系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对学习中的问题大胆提问,勇于自我展示,鼓励学生的创新意识,避免高分低能的现象。比如:在自然教材《日食与月食》章节,天文现象是一种生活现象,很难在日常生活中见到这类天文景观,理解起来非常的费力。教师不能单纯地从理论来讲授知识,而是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以录像、剪辑等方式来制作教学课件,并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件的制作中来,整个日食、月食的形成过程编辑成完整的动画艺术,深入浅出地将日食和月食的自然现象呈现出来,使学生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学习,有效地弥补了传统教学中的缺陷与不足,教师也能在新的教学模式下,驾驭着整个教学课堂氛围,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二)搭建信息技术平台,提供实践教学基地,挖掘学生的创新潜力。在良好的信息技术学习氛围的大环境下,学生和教师是构成环境的元素,小到图书馆、机房、教室的建设,大到校园的整体教学规划,都要设计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相匹配的人文环境,学校要利用教学平台和资源库的环境,一方面让教师进一步完善课堂教学,另一方面使学生参与到信息技术的实践操作中来,学生通过对信息技术的认知,运用信息技术这一现代化手段,领略到不断拓展的现代化信息技术的研究领域和使用范围,开扩了学生各项知识的学习视野,激发了深厚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动机,开发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亲自动手操作计算机,熟悉运用网络资源,接受课外知识,发挥学生的自主权,尽情享受着探索、发现和创作成功的喜悦,对提高学习兴趣有极大的帮助。比如:在信息技术《Photoshop》和《flash》操作软件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中演示,学生观看,然后上机,很容易造成学生的惰性思维,照搬范例的操作不利于学生的能力培养,因此,教师在下课前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提交一份构思奇妙、想象丰富,并有创设思想的立体作品,可用文字或图像等形式展示,不拘一格,从而使学生的创新思维活跃,利用计算机网络掌握各种修饰、编辑功能,自行创造出一份令自己满意的作品,并为自己的成功而兴奋不已,以达到强化课堂内容的巩固,提高整体的教学质量。

三、结束语

新课改下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是改革传统教学模式的有力途径,将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有效地整合起来,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思维空间等方面都有着科学的引导性,使他们掌握更多的理论知识,再者现代信息技术可以跨越时空的限制,使不同地方的学习主体进行酣畅淋漓地交流沟通,协作探究,启迪发明创意,有效地获取了所需的知识,提高了高中学生的观察、思考等综合能力,真正地实现教育的本质,达到本学科教学的根本目的。

作者:刘远勇 单位:南京市江浦高级中学文昌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