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专业实践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时间:2022-08-06 03:08:30

导语:学前教育专业实践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学前教育专业实践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摘要]随着学前教育专业的整体发展,人们对学前教育的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养学生具备全面的专业素质和多种能力,更好地适应工作岗位的需要,基于校园合建的基础上,共同研究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共同开发课程内容,利用学校和幼儿园两种教育资源,创设多种教学实施条件,共同制定学生工作和学习成果考核评价办法。校园合作育人,密切合作,互惠互利,谋求共同发展。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校园合建;实践;创新

当前,社会和家庭对幼儿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学前教育专业备受关注,人们日渐对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校园合建的基础上有效构建实践教学模式是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一种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学校通过与幼教机构进行合作,给学生提供岗位实践机会,从而深化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更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也提供了就业机会。由此,转变教育理念,探索与幼儿园合建的教学模式,培养出更多合格、高素质的学前教育人才是我们课题研究的主要任务。

一、校园共育,设计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是课程设计中最为关键的准则,是指导课程结构、内容、实施、评价等要素的基础。[1]是由学生的毕业能力、课程体系和课程特点共同决定的。课程目标的设计应考虑到社会需求及专业特点。在当今社会的大背景下,无论是家长还是幼教机构,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要求也越来越高。一方面《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以下简称《专业标准》)中明确了对幼儿园教师的新要求,即崇高的专业理念、宽领域的专业知识和系统的专业能力。[2]首先在专业理念方面,要深刻理解幼儿保教工作的价值与意义,有正确的人生观、教育观、儿童观。关爱幼儿,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根据幼儿的生活、心理和学习特点,创造性地理解教育活动内容,选择适宜的教育教学方法和形式,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其次,《专业标准》中规定了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知识应包括幼儿发展知识、幼儿园保育和教育知识及通识性知识。这就要求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要具备全面的理论知识功底,在幼儿教育方面熟知幼儿的心理特征和学习规律,同时具备保育与教育的能力。再次,《专业标准》中提出了专业能力的具体要求,包括对环境的创设与应用、沟通与合作及反思与发展在内的七个维度的能力,对幼儿园教师提出了系统的要求。另一方面制订课程目标时需考虑社会需求,关注当前的国家政策及社会文化多样性的影响。这就要求课程目标要体现出学生对社会的了解、幼教办学的责任及信息化建设的培养。最后,课程目标要体现出专业认证的毕业要求。在校园合建的基础上,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将取得的目标明确地聚焦于学生最终有意义的学习结果上,强调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三维教学目标,突出能力本位教育。

二、校园同步,完善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只有因时而进才能满足社会需要和学习者自身发展的需要。在校园合建模式下,学前教育专业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教学内容的选择时,需要充分结合幼儿园的实际需求,在具体的完善、改革过程中,需要充分契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等幼儿园教学的指导性文件进行课程教学内容的完善。由此,为了有效提升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质量,在校园合作模式下积极合作共同完成培养方案中的内容选择。一方面合作院校积极组织教师到合作的幼儿园进行教学调研,通过考察当前幼儿园教学的具体形式和发展趋势来革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手段,从而从幼儿园的教学实况出发来对学生进行教学引导,更要从幼儿园教学内容、使用教材、幼儿的心理教育发展方面研究探索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内容。另一方面对标国家最新颁布的职业教育专业目录和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标准,改革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从而明确课程内容。最后,课程内容的取舍和内容排序要遵循职业需要的原则。在教学内容上更注重选择性,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及幼儿园的需要,选择相互适应、相互需要的内容。如:在过去的学前教育专业的手工制作课程中,教师依照教材的内容,其中在布工的技能讲授中包括缝、绣、钩、织等四大类技能,师生费时费力讲通掌握了,但在幼儿园的具体工作中并没有实现其价值。后来经过调研根据幼儿园的实地需要,我们在布工的内容中去除了绣、钩和织三种技能,只保留了缝的技能讲解,但在缝的技法中又包括了棉布造型、牛仔布造型及袜子玩偶的制作等内容,虽然技法减少了,但内容比之前更加丰富,更适合幼儿园的需要。

三、校园共建,创新教学手段

教学手段有多种形式,这里的教学手段强调的是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校园合建的模式下进行的见习、实习活动,这样的教学手段适合于学前教育专业的特点,更适合于岗位要求。一方面学校积极组织学生到与之合建的幼儿园进行见习、实习教学,通过学生对幼儿园的观察及对幼儿园活动的亲身体验,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在见习过程中初步了解幼教工作者的整体工作,初步体验幼儿园的工作环境及工作内容。在实习教学中,学生通过与幼儿进行接触,进一步理解幼儿的心理环境及行为习惯,在此基础上掌握组织游戏活动的方式方法及独立跟幼儿相处的技巧,并在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活动之后,会获得一种职业成就感,从而对自身所学的专业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这有利于促进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学校可以在校园合作模式下邀请与之合作幼儿园的老师来到学校对学生进行幼儿实践教学指导。这样,在充分强化学生基础理论素养的基础上,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将会获得更好的、有针对性的教学引导,从而为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学前教育工作者而打好基础。另外,围绕幼儿园教育实践的现实需要,培养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实践能力,调研发现包括幼儿园区角活动设计、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幼儿园游戏活动设计及幼儿园玩教具制作等课程,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更注重其在幼儿园实践中的应用。经过在幼儿园的亲身体验,既有助于提升学生教育教学的实践能力,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理论的理解,更有利于其未来职业发展。最后,校内校外的学习可以结合起来。学生可到合作幼儿园进行观察、领取工作任务,在日常的学习中自觉接受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知识,按照理论到实践的顺序组织每一个知识点,完成工作任务。反过来,学生通过完成工作任务来学习相关知识,做与学融为一体,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整合。通过这种方式指导和影响学生,使他们自己感知“应该学什么”,从而通过主动的探究和实践过程培养多方面的能力。

四、校园联手,改革评价模式

评价是教学工作的关键环节,是持续改进的依据。评价包含培养目标到课程的每一个环节。被称为“现代教育评价之父”的美国教育家泰勒认为:“评价过程在本质上是确定课程和教学大纲在实际上实现教育目标的程度的过程。但是,鉴于教育目标实质上是指人们行为方式所发生的变化。也就是说,所要达成的目标实质在学生行为模式中产生目标所期望的变化,因此评价是一种确定行为发生实际变化的程度的过程。[3]”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评价应该是多元的、多种维度的。学前教育专业应在尊重、科学、全面和时效的原则下达到诊断和改进的功能。教学基于幼儿园教育的特殊性和学前教育专业的特点,教育评价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第一,静态评价与动态评价相结合。静态评价是对学生已经达到或完成的水平所进行的评价,动态评价是对学生发展状态的评价,注重学生的潜力和发展趋势。随着教学改革的推荐,学前教育专业往往引入了任务驱动教学法,当学生完成一个既定的任务之后,由老师给出静态评价,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结合其实际完成情况和进度给出动态的评价。在评价过程中要把动态评价和静态评价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对具体教学任务作出准确评价。第二,单项评价与综合评价相结合。单项评价是对学生的某一方面或具体项目进行的评价;综合评价是对学生进行的系统性、整体性评价。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评价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因兼顾理论知识的评价和实践技能的评价,对于通常的理论知识,包括学前教育学、幼儿心理学等理论知识可以选择笔试进行考核评价,但许多技能性较强的课程,包括音乐、舞蹈及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等课程,可采用通过对音乐、舞蹈的创编,对幼儿园具体环境的创设作出综合性的评价。第三,校内评价与校外评价相结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参与幼教机构的见习、实习的过程中,幼教机构的工作人员往往对其表现更具有发言权,可以将机构的评价作为学生考核结果的一部分,为其作出更科学、更适当的评价。校内与校外共同评价,使最终的评价结果更真实、更客观。

五、结语

总而言之,职业院校需要契合校园合作模式对学前教育专业进行改革,明确构建实践教学模式的积极意义,通过重建课程目标、完善课程内容、创新教学手段、改革评估模式提升学生素养,从而让学生成长为一个合格的学前教育工作者,进而全面促进我国学前教育工作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北京: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92.

[2]陈虹利.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J].高教学刊,2016(9):251-252.

[3]瞿葆奎.教育学文集·教育评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301.

作者:邰康锋 单位:咸阳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