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课外辅导机构的逻辑及其规范
时间:2022-02-18 11:18:56
导语:幼儿课外辅导机构的逻辑及其规范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以及人们对学前教育的逐渐重视,我国学前教育事业飞速发展,与此同时,我国的教育培训行业从无到有,由少到多,学前教育课外辅导机构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这类辅导机构在提高幼儿成绩,培养艺术技能、促进全面发展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但是,课外辅导行业在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辅导机构办学资质模糊、师资水平差、管理不规范、过度宣传等等。因此,对课外辅导现象的研究迫在眉睫,本文从辅导机构对幼儿园教育内容的“补充”、家长期望、相关部门监管、教师待遇水平方面进行辅导机构存在的逻辑分析且针对性地提出了规范课外辅导机构的基本对策。
关键词:幼儿教育;课外辅导机构;规范
在我国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幼儿教育事业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国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力求解决我国幼儿教育发展中的瓶颈问题。在这种背景下,国家开始以多种多样的方式推动学前教育的发展,如学前教育宣传月、教师培训等形式,使社会认识到学前教育的重要性,也认识到幼儿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同时社会也对学前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这种社会大环境影响下,幼儿教育机构越来越多而且越来越复杂,如早教机构、幼小衔接班、学前特长班等层出不穷。这些课外辅导机构可大致分为艺术扩展型,培养儿童的特长爱好如跳舞、画画;传统文化学习型,培养儿童传统的礼仪,学习传统知识;幼小衔接型,让儿童学习知识技能为升入小学做准备。但是这些教学内容是否真正是幼儿需求的,课外辅导机构究竟是为儿童锦上添花还是增加负担。尽管人们对幼儿课外辅导机构的存在褒贬不一,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它一直存在着并且不断壮大着,说明幼儿课外辅导机构的存在还是具有一定的逻辑的。对幼儿园教育内容的“补充”,家长期望孩子长远发展,相关部门监管“鞭长莫及”,待遇水平都是幼儿课外辅导机构存在的逻辑。
1幼儿课外辅导机构存在的逻辑
面对当前社会上大量出现的幼儿课外辅导机构,这种现象的出现具有深刻的社会背景,如家庭经济生活水平的逐步提升,家长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用于支付孩子的教育问题。再如现在父母受教育水平较高,更加关注孩子的教育问题,因而对孩子的特长班和兴趣班需求也增多了。就目前社会对幼儿课外辅导机构的态度来看,其存在的逻辑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课外辅导机构的内容被认为是对幼儿园教育内容的“补充”。从教育内容上看幼儿园的内容更丰富、更全面、更符合儿童身心发展,教育形式上是全体授课,但是幼儿的兴趣爱好多样,无法有针对性的照顾每个儿童。教育方式上是游戏与学习相结合,在玩中学。所以从辅导机构的角度来看儿童需要更多的发展兴趣爱好,知识技能,辅导机构基于知识观、能力观,为了让儿童学习更多的知识技能,更能在将来有更大的竞争力。但是课外辅导机构的教学内容是否能做到是对幼儿园内容的真正补充,而不是为了儿童的知识能力发展而盲目的制定教学计划。现阶段大多课外辅导机构的内容有音乐、游戏、反应训练、故事创编、古诗学习、思维训练等。但是并不是每一项内容都是适合现阶段儿童发展的,比如古诗学习、小学程度的数学,都是小学化的一种表现,为了提高儿童的知识技能,学习能力而进行小学教学内容是不符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儿童的能力是否只能通过辅导机构来提高,这些问题都有待解决。(2)家长选择课外辅导机构的根本原因是期望孩子长远发展。课外辅导机构是以营利为主要目的。通过各种营销手段,宣传推广自己机构的课程特色,利用课程特色去迎合家长的心里,吸引家长消费。由于中国传统社会观念和当前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家长方面也有急切的需求,为了让儿童未来有更好的竞争力,更好地发展,想方设法的让儿童学习更多。在双方需求互补的情况下,课外辅导机构应运而生。在我国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思想根深蒂固,也成为推动幼儿课外辅导机构存在的重要原因。一方面,中国几千年的儒家思想,教育被看作成功人生的基石。“只有好好学习,才有好出路”的思想从未改变,甚至在当今社会更加严重。另一方面,家庭教育思想中存在着的问题,儿童不被看作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不尊重儿童的意愿,不关注儿童真正所需要的所喜欢的。家长根据自己的意志去支配儿童,把自己认为对儿童好的东西强加在儿童身上。辅导机构应该把儿童放在第一位,但是现实情况却是他们过分关注家长的内心需求,而缺少必要的对幼儿身心发展实际需要的考虑。辅导机构正是利用儿童家长传统的教育观念,去迎合家长的心里来开设课程。社会环境的实际需求也是幼儿课外辅导机构存在重要逻辑起点。一方面,现如今社会发展节奏,知识更新速度更快,家长出于一种“不能让孩子输起跑线上”的想法来让儿童进行课外辅导让儿童多学,甚至提前学。另一方面,我国教育评价形式和教育选拔的形式很单一,通常以分数作为唯一标准。这就不得不使家长们着急了,在社会竞争如此激烈的时代自家儿女能不能出人头地。自然要从小就培养,一定要比其他孩子先跑一步。在这个分数决定孩子一切的时代,家长有是有理由让孩子学更多的。[1]在这种社会大环境下影响的不仅是家长更是影响了一些辅导机构的运营。课外辅导机构的出现让许多家长意识到自己孩子的学习问题,虽然有可能是机构的宣传影响了家长的心态,但是也提高了家长对儿童的关注度,调动了家长育儿的积极性。在紧迫的社会环境和家长有如此急切需求下,大部分以盈利为目的的课外辅导机构就会出现一些问题。在教学内容上更重视的是家长的看法和社会的紧迫需求而不是遵循儿童的身心发展,教育目的发生了偏差,造成教学内容小学化的问题。并且只一味地去迎合家长,想方设法的让家长有更多的消费,没有对家长进行正确的育儿引导,造成家长的盲目消费。课外机构如此的营销手段损害了家长的利益,破坏了儿童的身心发展,更是加强了现在的社会的紧迫感。机构也正是利用了这种急迫感,顺应了社会和家长的需求。在市面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学前教育课外辅导机构。(3)幼儿课外辅导机构有意规避监管。国家向来重视公立办学机构和私立办学机构的各种监督和检查,事关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健康发展。长期以来,不论是对小学课外辅导机构的监管,还是学前教育课外辅导机构的监管,从国家到地方的各级各类行政部门均下大力气进行教育机构的监管工作。但由于一些幼儿课外辅导机构利用国家监管中的一些尚待完善的问题,打“擦边球”,规避各种办学风险,或者逃避政府部门的监管,其中,各行政部门各司其职,缺乏监管政策联动成为幼儿课外辅导机构“夹缝生存”的重要问题。比如,税务局主要是检查幼儿园有无偷税漏税问题;卫生局检查机构的卫生安全问题;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主要负责实施登记、注册;教育局检查幼儿的权益问题等等。各个相关部门并不能管理辅导机构的教育教学的问题,对于辅导机构教什么、怎么教的具体问题没有哪个部门可以深入直接管理。[2]在课外辅导机构中,多头管理现象同样是很严重的,各个职能部门之间无法沟通合作。当机构出现教学问题时各部门只能各司其职,不能对教学问题进行有效的管理。各部门没有形成一个整体的机制。缺少了必要法律约束和行政监管,许多幼儿课外辅导机构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上的问题凸显,一些明显有违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拔苗助长式的课外辅导机构大行其道。而且由于他们注重对家长的宣传,导致许多家长不顾孩子的能力接受水平的将幼儿送进辅导机构。机构为了迎合家长的急切心态而制定超出幼儿承受范围的教学内容,这就出现了小学化的情况。儿童不能完成学习任务就行惩罚、体罚等行为,都是严重损害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各个辅导机构乱开乱办的现象也很多,在小区或在个人家中开办。如果机构出突然停业或者倒闭,而家长又没有与机构签订合同,学费难以索回,最后权益受害的还是家长。(4)幼儿课外辅导机构的存在反映出幼儿教师待遇水平低。在整个教育系统中,幼儿园教师的工资水平相对是偏低的,尤其是民办幼儿园教师和农村幼儿园教师更是如此,更严重的是,长期以来的幼儿园教师编制问题难以解决,许多教师面临随时被解雇的风险。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一些教师就会选择做一些兼职工作来增加自己的收入,更可能会辞去幼儿园工作转而去高收入的辅导机构。现在有一部分幼儿园也会开设兴趣班、特长班等让教师在课余时间兼职,来增加收入,或者由一些教师直接开办课外辅导机构,聘任本园教师兼任教师,都是被生活所迫。由此可以看出,幼儿课外辅导机构的存在并出现愈演愈烈的状况,主要是由于教师工资水平较低造成的。虽然对于这些机构来说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师资,但是对于幼儿园来说方面来说就会出现一些问题,教师的精力有限不能兼顾双方,就造成了教师不能全心全力的去进行正常的幼儿园教学工作,影响了幼儿园的教学秩序,对幼儿园儿童的学习生活有了很大的影响。所以幼儿园教师为了有更多的收入,或者想有一个更加有保障的生活环境就进入了辅导机构做兼职教师。幼儿课外辅导机构占用教师大量精力,尤其是对与音乐舞蹈方面的兼职教师更是占用时间。这样必然导致教师没有必要的节假日休息时间,身心俱疲,严重影响幼儿园工作状态。虽然多方面力量采用各种形式限制或者引导幼儿园教师的课外兼职活动,以保证幼儿园正常教学秩序,保证教师基本工作状态,但由于教师工资待遇水平不高,许多老师铤而走险地继续从事幼儿课外辅导机构的兼职工作。还有一些老师干脆辞掉幼儿园的工作,专职于幼儿课外辅导机构的工作。这部分教师往往在幼儿园工作中都是骨干,或者能创造性地完成工作的教师,也隐性地造成幼儿园优质师资的流失。更有一些教师辞职后自己开办幼儿辅导机构,如全脑开发、各种特长班等等。由此可以看出,幼儿园教师工作过低也是课外辅导机构存在的逻辑之一。
2幼儿课外辅导机构的规范
从以上逻辑分析可以看出幼儿课外辅导机构的存在具有其自身的逻辑性,这些原因有一定的社会根源性,但从幼儿教育的长远发展来看,这样的逻辑是站不住脚的,是违背教育规律、不符合幼儿实际情况的。尤其在国家要求幼儿教育应该极力纠正小学化,而这些课外辅导机构的存在为“小学化”提供了“保护伞”。但是,从另外的一方面来看,既然幼儿课外辅导机构林立,且符合家长的需要,属于社会发展到现阶段的一种必然的社会存在,这个事实已难以改变,就需要通过各种途径,保证幼儿课外辅导机构的健康发展,扬长避短,将辅导机构的优势发挥到极致,规避因这些机构带来的负面影响。因此在幼儿课外辅导机构的教育内容,对外宣传上,行政监督上,教师聘任上还需要规范,在保证幼儿课外辅导机构正常发展的基础上,对幼儿教育有所裨益,能够真正发挥幼儿园教师的补充和教育质量提升的作用。(1)在教育内容上的规范。不论是幼儿园还是辅导机构都应该以幼儿的兴趣为主,但大部分机构对幼儿园教育内容的补充基本是以小学的内容为主,小学化情况很严重。对于机构的教学内容应该进行规范。例如音乐、游戏、反应训练、故事创编等幼儿园很少接触的内容是可以作为辅导机构教学内容的,而古诗学习、小学数学等小学的知识是不能作为教学内容的,机构的教学内容一定要避免小学化。在补充的过程中要加强对课外辅导机构的引导。让辅导机构知道什么内容可以教给幼儿什么内容不可以教给幼儿。对有小学化情况的机构要进行整改,情节严重的机构则需停业整顿。来确保机构可以更好地去制定适合幼儿的教学内容,而不是复习幼儿园知识和预习小学知识,让课外辅导机构能真正的成为幼儿园教育内容的补充。在内容上规范的同时,应注意综合考虑幼儿的兴趣爱好、年龄特点等方面因素,辅导机构的教育教学内容应充分关照幼儿的兴趣爱好,避免对幼儿产生不必要的身心危害。另外,不同年龄班幼儿由于其年龄特点,导致幼儿在动作技能协调、认知能力灵活性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并非所有技能都是年龄越小教育效果越好。按照个体身心发展的关键期理论,每种技能发展都有一个最关键的年龄,这个年龄依据学习内容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并学习者的年龄非越小越好。规范幼儿课外辅导机构的教育内容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途径:其一,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在课外辅导机构创办之初,针对某方面的辅导内容纷纷出现,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资质差、效果不良的辅导机构逐渐被市场淘汰,剩下的都是经过市场检验的机构,能够真正为幼儿全方面发展提供充分机会的机构。其二,发挥教育行政部门的作用,遴选一批对幼儿身心发展有益的教育内容,通过文件的形式淘汰或者禁止一些对幼儿的实际年龄来说是不合适的课程,逐渐净化教育内容市场。其三,增强家长的选择力和辨别力,逐步使家长认识到幼儿能力发展的正确途径,将童年还给孩子。(2)在对外宣传上的规范。家长多与孩子和老师沟通,了解孩子的真实情况。现在的孩子家长大多是80、90后,他们工作非常忙。没有时间亲自教育孩子,更不能了解孩子。而有些儿童在家长面前是一个状态,在老师面前又是另一个状态。面对这种情况要多与儿童沟通,给予儿童更多的关爱,还要与老师多沟通及时了解孩子的变化,了解儿童的真实情况,了解儿童的兴趣、特长。面对儿童的不确定性需要家长有针对性的为儿童选择辅导机构。不能因为某个机构的知名度高或者孩子多就盲目的跟风选择。树立正确的育儿观念,谨慎选择辅导机构。家长们要改变“只有读书才是唯一出路”的这种思想,看到自家孩子不如别人家孩子学习好就给孩子报了很多的辅导班,想把孩子的成绩提上去,或者比别的孩子学更多,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不能为了提高孩子未来竞争力就盲目的选择辅导机构。面对多种多样的辅导机构家长要谨慎选择,不能盲目消费。应该首先了解一些教育内容是否适合自己孩子,是否存在虚假宣传的情况,或者向其他家长打听了解一下,这个机构是否能够真正提升孩子某方面能力,要辨别机构是否存在小学化的情况。总之,需要通过多种途径掌握选择的课外辅导机构的各方面信息,不光要了解机构的师资条件、硬件设备、口碑信誉等基础信息,主要的还是要与儿童的自身发展水平相适应选择与儿童适应的、感兴趣的学习内容。而不能单方面从家长自身的需要出发为幼儿选择课外辅导班,或者单纯从辅导班的宣传来判断是否符合自己孩子兴趣和需要。(3)加强行政部门的监督权限和部门之间联系。相关部门应加强对辅导机构营业、办学资质的监管。有些辅导机构没有正规的营业执照、没有适当的营业场地,也没有正规的教师进行教学,没有系统的教学内容,面对这种情况监管部门要加强监管力度,提高办学标准,关闭或取缔非法营业的幼儿课外辅导机构。相关监管部门应加强对教育内容与形式的监管。辅导机构的小学化情况严重,相关部门应避免出现“多头管理”的情况,形成一个整体的机制来对机构的教育内容与形式进行监管。相关监管部门应加强对机构收费的监管。课外辅导机构开办的主要一个吸引力就是高额的收益回报,面对辅导机构乱收费、高收费的情况应加强监管,对辅导机构进行调查,因地制宜的制定出收费标准。[3]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对幼儿在园安全的监管。辅导机构的规模大小不一,机构场地的安全措施情况也不相同,相关部门制定辅导机构场地的安全标准来确保幼儿在园的安全。如消防设施、食品安全、玩教具的安全性。(4)在教师聘任上的规范。幼儿园教师可以去做兼职来补贴,但是需要严格的规定,既不能影响幼儿园正常的教学工作也不能强制本班学生加入自己所在的辅导机构。可规定教师的兼职时间,兼职时长。每周的周六周日或者一周不超过六个小时的兼职,幼儿园教师要保证自己的精力充足,在兼职的同时还能进行幼儿园的教学工作。要对幼儿教师进行兼职引导,让教师对辅导机构的兼职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辅导机构兼职工作、如何协调幼儿园工作和机构兼职的时间关系。在聘任教师时需要有相应的教师资格证书,不能出现所教科目与证书不符的情况。在教师师德方面要非常重视,了解应聘教师的履历,知道教师有无打骂体罚儿童的情况,是否是服刑期满人员,如果有这种情况的老师不能聘任。在合同上也应有一定的规范,要给予教师相应的劳动保障,不能克扣教师工资。在应聘教师的数量上,流动性上要有规定,长期老师的数量应和兼职老师相等或者长期老师比兼职老师多一些,长期老师的多少更能体现一个辅导机构对老师待遇的情况。[4]从以上分析可以发现,针对幼儿园课外辅导机构的规范途径很多,方法多样。但这些方法只能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方式,对于有着深刻社会根源的幼儿课外辅导机构而言,短时间内很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针对幼儿园阶段教育的课外辅导机构是我国在特定时展背景下的产物,是我国特殊情况下人们对于教育的焦虑、对于孩子发展的焦虑、对于家族壮大的焦虑叠加形成的时代附属品。在“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指导下,家长的焦虑演变成了教育需求的盲目追随和膨胀。可以相信,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教育规律的逐渐掌握和认识认识深化,盲目追随课外辅导机构的情况会逐渐回归理性,但这需要一个挺长的时间,慢慢等待家长理性回归需要耐心。在此过程中,我们也以从以下几方面逐渐改善家长的教育投入观念与行为。首先,广泛开展公益性的家长培训。应该通过各种途径促进家长教育观念的转变,如针对家长的讲座、家长学校等。其次,杜绝辅导机构的夸张宣传。家长选择幼儿课外辅导机构的原因主要是这些机构的不实宣传,他们采用各种方式使家长相信自己辅导机构对幼儿特殊才能的训练效果,甚至不惜夸大事实等方式,目的就在于让家长相信自己辅导机构对幼儿的教育效果。[5]最后,禁止对幼儿的任何形式的提前训练。针对幼儿的提前训练更多的是一种揠苗助长式的教育,是涸泽而渔,对于幼儿身心发展危害极大,尤其是对于幼儿某方面兴趣爱好的培养往往都是由于幼年时候的强迫机械训练而造成兴趣的降低,甚至丧失。应该明确,幼儿能力的某方面特殊才能的提升应建立在幼儿园兴趣爱好的基础上。
参考文献
[1]王飞.小学生参与课外辅导班的研究现状综述与分析[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7(04):100-104.
[2]林日新.校外辅导何时不再"疯长"?[J].江西教育,2018(13):4-5.
[3]孟凡壮,刘玥.韩国课外辅导机构法律规制探析[J].全球教育展望,2019(02):30-39.
[4]张烁东.从法律视角看规范课外辅导机构问题[J].中国校外教育,2017(20):2-3.
[5]方庆.试论钢琴儿童启蒙教学中课外辅导的重要性[J].北方音乐,2014(07):127.
作者:陈禹桐 单位:佳木斯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 上一篇:学前教育小学化危害及解决策略
- 下一篇:幼儿生命教育绘本阅读实施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