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前教育特色课程开发与实施
时间:2022-10-16 09:58:17
导语:高职学前教育特色课程开发与实施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随着高职高专课程建设与改革的不断推进,特色课程建设的概念日益走进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视野,如何开发和利用好本土化课程资源,如何在专业课程建设中挖掘思政元素,体现课程育人的功能,成为广大教师面临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尤其对于民族地区的高职教育,既有培养人才的责任,同时也肩负着传承民族文化、服务地方经济文化事业的社会担当。基于此,内蒙古锡林郭勒职业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进行了基于蒙古族文化的特色课程开发与建设,并推广实施于实践教学中,对推动当地的幼儿园特色建设及培养学前教育专业人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前教育;特色课程;文化传承
一、基于蒙古族文化的高职学前专业特色课程资源开发的意义
1.弘扬蒙古族传统文化。学校教育是文化保存、传递的主要渠道,任何民族都希望把本民族的独特文化传承下去,蒙古族也不例外。幼儿园是基础教育的起始阶段,对文化的传承具有重要的意义。作为培养幼儿园师资的高职院校,既要培养蒙古族学生学习主流文化,适应现代生活;同时又要培养更多的蒙古族学生,甚至是在内蒙古工作生活的汉族学生,积极学习蒙古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和语言文字,担负起保护、挖掘、传承、发扬蒙古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社会责任。2.保护地域性民族文化。内蒙古地区地域辽阔,不同地区的蒙古族部落,由于长期的生活习惯、生活环境的不同造就了独具特色的地域性文化,特别是蒙古族民间艺术,大多是以非正规形式传播。如果我们不刻意挖掘、保留和扬弃蒙古族民间艺术资源,那么蒙其中某些可贵的内容很可能面临着消亡、灭绝、失传的危险。地方高职院校,除了承担教书育人的责任,更兼具服务社会,承担地域性文化传承和保护的义务。3.丰富幼儿园课程内容,促进学前教育专业建设。蒙古族传统艺术博大精深,能被教师有效利用的不计其数。高职院校要注重吸纳民族民间艺术瑰宝,开发具有民族特色和本土特色的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和教学资源,以合理的方式纳入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中,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民族情感,凸显专业特色;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充分满足孩子成长的需求,并且深化幼儿对本民族文化的理解,萌发热爱本民族的情感。
二、基于蒙古族文化的高职学前专业特色课程资源的开发及实施
1.学前教育专业蒙汉双语《蒙古族传统文化》公共选修课的开发与实施。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团队在前期对锡林郭勒地区及周边的22所幼儿园进行调研,其中包括锡林浩特市幼儿园、锡林浩特市蒙古幼儿园、锡林郭勒职业学院附属幼儿园、西乌旗幼儿园、蓝旗幼儿园等12所公立幼儿园和博苑幼儿园、红、黄、蓝双语幼儿园等10所成立时间较长、颇具规模的私立幼儿园。调研普遍认为,在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学校,尤其是从幼儿园教育开始,应该适当开设一些民族文化特色课程。这不仅可以促进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也可以加大不同民族之间文化上的认同与理解,对于多民族国家平等民族关系的巩固也是有巨大帮助的。鉴于此,在高职学前专业开设特色课程,培养具备民族文化的专业幼教人才就是非常必要的了。针对调研情况,课程团队组织精干的专业人才,着手编写蒙汉双语的《蒙古族传统文化》公共选修课教材,内容涵盖蒙古族生活文化、礼仪文化、文艺文化、技艺文化、信仰文化、节日文化等,着力传播优秀的民族文化。并经学院教务处同意,在师范学院开设了《蒙古族传统文化》32学时的公选课,选修课开设面向的不仅是蒙古语授课的学生,还要大量的汉语授课学生,这对民族地区学前师资培养是必要的也是必需的。课程团队在开设公选课的基础上,多方收集资料,丰富课程资源建设,整理出系列的音频、视频、电子文本资料,诸如:蒙古族的民间故事集:包括神话故事、生活故事、动物故事、讽刺故事、寓言故事等,收纳了《马头琴的故事》、《巴拉跟仓的故事》、《巴林摔跤手》、《仙人瀑》、《寻觅第三个智慧者》、《乌林库温》、《雄鹰与山丹》、《母羚羊和灰狼的故事》、《一匹白母马》、《小骆驼的遭遇》、《英雄当德巴特尔》《杭希努尔小姑娘、狐狸和天鹅》、《智慧鸟》、《白银蛇河》等等。这些文学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丰富的思想内涵,更主要的是其广泛流传,深得蒙古族的喜爱,是幼儿园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极好素材。再如:将蒙古族的传统节日、礼仪习俗和禁忌、饮食文化、服饰文化等引入到公选课教学中,并整理出系列丰富多彩、活灵活现的图片资料、视频资料,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了解蒙古族文化,自觉地担负起继承和发扬蒙古族的优良传统的社会责任。2.学前教育专业院园合作,开发实施“蒙古族民间美术特色课程”。第一,蒙古族民间美术课程开发的意义:蒙古族民间美术的内涵包括蒙古族民间刺绣、民间剪纸、蒙古族服饰、毡帐艺术、蒙古族民间雕刻、蒙古族喜爱的颜色及图案。蒙古族民间美术是蒙古族人民的生活百科全书,它们长期供给蒙古族人民群众多方面的知识,比如民间美术的生产工艺、材料运用、色彩运用,都有它的科学性,从古代岩画中可以了解到天文、气象的知识,从中也了解到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和辩证的方法。蒙古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在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矛盾过程中,形成了具有本民族特点、体现本民族智慧的文化精神,正是这种精神使得蒙古族得以发展壮大并创造辉煌。挖掘、弘扬蒙古族的民族精神符合高职课程思政建设的要求。因此,地处内蒙古地区的高职教育有必要挖掘蒙古族民间美术教育资源来丰富学前专业的课程体系,凝练学前专业的办学特色,培养一批具有民族情感、能推动民族幼教事业发展的师资力量。第二,蒙古族民间美术课程在校内外的实施: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团队积极吸纳行业的名师,会同合作的幼儿园一同进行基于蒙古族文化的幼儿园特色实践课程——《蒙古族民间美术》课程的开发,并利用校内集中实训的机会,成功举办了“2016级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蒙古族民间美术手工作品展”,邀请合作幼儿园的部分老师、幼儿、家长代表参观,受到来宾的好评,也得到孩子的喜爱。并在此基础上,成立了学前教育专业民间艺术工作坊,通过工作坊的活动,为学生创设了一定的环境,提供了一定的操作材料,激发了学生进行蒙古族民间美术创作的兴趣。学前教育专业《蒙古族民间美术》特色课程经过两轮的建设,日渐成熟,课程团队编写了课程大纲,丰富了课程内容,细化了实训项目和考评细则,并在校内建设的基础上,积极进行院园合作,推广实践于幼儿园的教学中,尤其是学院附属幼儿园,作为学前专业学生的校外实训基地,在此项工作中积极合作,取得了可喜的效果。该园营造了浓厚的蒙古族文化环境,将蒙古族传统文化融入幼儿园的环境创设中,经过精心设计的幼儿园因此充满了浓郁蒙古风情,让幼儿在幼儿园能随时随地感受蒙古族文化。幼儿园的走廊、过道、楼梯、窗、墙都进行了富有蒙古族特色的装饰,体现了蒙古族文化底蕴。活动室的墙壁上挂有成吉思汗像、蒙古族服饰、马鞍,墙角线用蒙古族的图案勾勒。幼儿的桌子凳子上都画有蒙古族图案,幼儿卧室的小床也用蒙古族图案装饰着。总之园所的幼儿目光可以投射到的每一个角落都散发着浓郁的蒙古风情。在幼儿活动区也投放了蒙古包等可供幼儿操作的材料。该园对蒙古族民间美术课程资源的利用注重情境化、生活化,与幼儿的一日生活紧密结合,大胆探索多样化的活动组织形式,使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相结合,让幼儿在生活中、在游戏中学习了蒙古族民间美术。逐渐彰显出学院附属幼儿园的办园特色,为本地区同类幼儿园的建设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也为锡林郭勒职业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提供了学习和实训实习的机会。第三,蒙古族民间美术课程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课程团队尽管积极吸纳行业的专家和幼儿园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参与其中,但仍然存在一些困难:诸如: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存在部分教师课程资源开发能力欠缺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对课程资源、蒙古族民间美术课程资源概念理解不透彻,对蒙古族民间美术认识不足,不能做到主动探索蒙古族民间美术中丰富的课程资源;诸如存在部分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缺乏蒙古族文化素养的问题,由于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少数民族的文化不同程度的存在被异化或湮没的状态。蒙古族文化也不例外,了解蒙古族文化的外族人越来越少,甚至蒙古族本民族的人了解蒙古族文化的人也越来越少。这就更引发了我们作为民族地区教育工作者深层次的思考,我们是师范院校,承担着教育者的教育,我们有责任和义务担负起民族文化传承与保护的社会责任。
参考文献:
[1]席静,蔡淑兰.从民族文化的视角看蒙古族幼儿园课程内容及其选择[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12).
[2]李素梅.基于蒙古族儿童民间游戏的幼儿园游戏课程开发[D].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5.
[3]邢利娅,鲍艳辉.内蒙古幼儿园课程资源开发中凸显民族性、地域性的思考[J].民族教育研究,2008(5).
[4]俸付兰.开发地方民族特色拓展课程资源[J].幼教研究,2006(6).
[5]石翠红.蒙古族幼儿教育与民族文化的传承[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
[6]王国超.关于民族地区幼儿教育课程资源开发的思考[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1).
[7]宋生涛.我国民族地区学前教育地方课程特征与功能[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6(11).
[8]赵海燕,杨晓萍.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的儿童发展价值阐释[J].教育探索,2012(12).
作者:路树萍 单位:锡林郭勒职业学院
- 上一篇:精准扶贫学前教育服务城乡区域探索
- 下一篇:互联网思维下现代远程教育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