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综合改革研究

时间:2022-09-09 09:19:28

导语:学前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综合改革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学前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综合改革研究

摘要:学前教育专业对于学生群体实践水平与能力的要求较高。高等院校要想持续提高教育质量,使学生在日后工作中可将所学知识与工作无缝衔接,应充分认知实践教育的重要性。本文通过分析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综合改革的必要性,以及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育面临的困境,探索构建学前教育专业全程实践教学体系的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综合改革

学前教育专业构建健全的实践教育体系,对原有实践教学体系进行综合改革,对院校学科建设、社会发展、教师团队建设以及人才培养均拥有重要价值。但是,受陈旧教育理念束缚,部分专业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偏重理论知识讲析,忽视实践教学活动,注重课堂教学,忽视课外教育。基于此,教师应深入研究和实践学前教育专业的实践教育体系综合改革,致力于为当今学前教育服务。

一、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育体系综合改革的必要性

1.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发展需求。学前教育专业学科性质决定其专业学生必须拥有实践操作能力以及理论思辨能力,将实践和理论互相融通。然而,现阶段学前教育教师大多在课堂活动中围绕概念或者案例展开教学。专业教师科学研究难以顺应实践教学要求,无法落实教师发展对学前教育实践的促进。因此,创建学前教育和幼儿教学互动沟通平台,落实理论和实践切实对接的平台十分重要。经过此平台交流与合作,利用实践教育理论,通过实践活动开展学科教育,提高院校学前教育教师群体实践水准,是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建设实践教育体系的主要责任。2.人才培养及社会发展需要。近几年,国家文化、经济以及政治发展与日俱增,国民生活水准也不断提高,国民综合素养提高,人民群众对自身孩子的教育质量需求也持续提高。自教育部门《3-6岁儿童学习及发展指南》后,国家学前教育迈进崭新的台阶。现阶段,国民注重儿童综合能力与素质的培养、创新探究与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习品质、与人和环境和谐相处能力等。伴随国外“STEAM”教育观念的兴起,这一理念注重教育超学科性以及实践性,以往对儿童实施技能与知识的简单讲授教育方式,已无法顺应当代社会发展要求。国家社会发展倡议培养卓越的学前教育专业教师,高校作为培养职前学前教育教师的主要阵地,构建科学合理、健全的实践教育体系,培育可担任幼儿园教育任务的优质教师,是当今各所高等教育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首要任务。

二、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面临的困境

1.评价体系仍未完善。现阶段,高等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对于实践教学体系并未形成动态可监控以及科学的评价机制。学校对于实践教育内容以及应达成的目标与教学成效缺少必要监控。在学生群体实践中,教师的作用并未完全体现。在实践活动中,教师对于学生缺少过程性的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教师应起到辅助作用,对学生出错的环节及时评价并为其纠正。但指导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多未终结性评价,仅对学生实践结果进行评价,忽视学生实践整体过程的表现。同时,实训场地指导教师和校内专业教师沟通、交流过少,对学生群体在不同阶段的实践任务以及学习情况了解程度不足,难以为学生供应合理的、适宜的以及具有针对性的教育内容以及实践活动,对学生的评价也存在片面性,进而导致实训与实践教育浮于形式,对学生实践活动成效产生消极影响。2.实践教育环节薄弱。从人才培养方案以及课程设置层面而言,我国高等院校学前教育体系中,理论知识教育和实践教育活动比例严重失衡,将知识传授作为核心的教育模式,促使实践教育在整体教育体系中处在附属地位。目前,学前教育专业中实践教育内容涵盖校内实训、学生自主实习以及幼儿园实地见习等。并且,校内实训在实践教育体系中占据比例较高,但当前教学实训层面依然存在许多问题。例如,实训课程集中度不足,课时偏少,教学时间短,教育形式过于单一;实训教学系统性欠缺,未拟定严格的方案;学生到幼儿园实习以及见习课时较少,参加幼儿园见习机会不足。针对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实践教学要求缺少高效的统筹及规划,导致实践教育形式化严重。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就业以及入职后,由于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导致学生缺少专业自信,从而造成幼儿教师流失以及离职等难题的出现,无法发挥学生学前教育专业优势。3.高校教师实践能力不足。能力较强以及高质量师资团队作为当今学前教育专业实施,以及综合改革实践教学体系的有效保障。但是,实际情况却呈现出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师群体实践能力薄弱的现状,难以实现实践教育预期目标,导致实践教育体系难以有序执行。一方面,学前教育教师个体存在实践和理论脱节的难题。由于高校教师和幼儿园接触较少,无法深入一线教师专业岗位,无法与幼儿园在职教师进行深度沟通,对专业教学以及自身发展产生一定消极影响。教师不但对幼儿园教学的实际状况了解程度不足,对幼儿园学生学习、游戏以及生活缺少认知与经验。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仅能利用教材进行知识讲述。而注重理论讲授,缺少实践活动的教育现状下,教师无法为大学生供应切实的、具体的引导。大学生在课堂中仅能学到单纯的专业理论,无法应对其日后岗位繁杂的幼儿教育。另一方面,由于部分教师对于幼儿教育实际了解不足,其展开的校内实训教育通常脱离幼儿教师岗位能力要求,针对性不足,学生在入职后无法落实职前教学和职后工作内容的无缝衔接,导致幼儿园教育领域对学前教育学生逐渐失望。此外,学生由于入职适应期长,对学生择业与就业选择产生一定影响,甚至对工作满意度以及职业幸福感产生反向影响。

三、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综合改革的有效策略

1.强化高校教师群体实践能力。学前教育应形成将教师作为中心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培育队伍(这句话不通顺)。高校教师应根据相关部门的幼儿教师从业资格标准,将学生视为园长或幼儿教师,将国家颁布的文件内化于心,并将国家要求的内容要求学生。专业教师可把幼儿教师专业需求的能力标准整合到实际教学中,增加教学活动中课堂探讨、练习以及实训的教学时间。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应与幼儿园及实习基地深度合作。例如,定期观摩并聆听幼儿教师讲课、参与幼儿园教研和各类活动,确保对自身专业实践的把握,及时更新学前教育专业理念和相关知识,进而推动实践教学发展与综合改革。除此之外,学校可指派教师参加幼儿园挂职训练,强化双方互动,推动实践共同体建设。2.健全实践教育评价与监控体系。完善的评价与监控体系作为人才培育质量的高效保障。基于此,学校应充分调动辅导员、教师、院系领导等,落实对学前教育实践教育活动的全过程覆盖,明确每位教师的职责与工作,建设职责清晰、人员分配科学的实践教育质量监控机制。在实践教育模式背景下,教师应自觉变革原有评价体系,强化学生群体实践能力评价工作。同时,在实施评价时,应拟定相应规范,以此确保实践教育评价的高效实现。因此,在评价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群体实践水平时,教师可灵活应用撰写论文、展示技能以及社会实践等形式,全面评价学生实践水平。同时,在评价过程中,教师应重视评价主体的多样化。不但应涵盖院校专业教师,还应包含幼儿园教师,利用座谈与问卷调查等方法,综合评价学生实践水平。此外,教师可将终结性评价、过程性评价有机融合,结合学生自评以及教师评价,构建健全的评价体系,落实阶段性与全方位的综合评价,保证实践教学目标有效落实。3.建树“全实践”观念,构建全程实践教学体系。第一,院校应建树“全实践”观念,创新以往实践教育仅是辅助理论教育的理念。将实践观念融通于学生群体学习的全过程。并在理论与实践教育双向促进与互动基础上,构建两者一体化的课程体系。同时,还应变革原有过于偏重学生舞蹈、钢琴与声乐等单一能力的培训,应重视学生群体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培育,提高学生自学、管理以及教学能力,促使学生在学校便可掌握教育实践能力和知识,强化学生在繁杂幼儿教育环境中思考、选择以及判断的实践能力和智慧。例如,学校可开设幼儿行为观察与分析课程、社区和家庭联动课程、幼儿游戏观察及评价课程等。学校还应重视学生群体接触当代学科知识的最新研究成果,感知科技发展带来的便捷并应用,使学前教育实践教育内容和人才培养需求密切结合。第二,设置综合实践课程。现存的单一实践教育模式,是通过实践教师个体设计与安排实践活动,难以防止实践环节与理论课程重复与交叉的现象。这一现象,不但浪费教育资源,也致使学生群体实践与实习混乱,分隔了学生对幼儿与专业的认知。因此,学校应整合学前教育实践活动,实施领域综合实践教学。例如,在学生专业课学习后,针对教师团队拟定的整体性实践任务与问题参加幼儿园见习。每位教师应运用整体理念审查学生实践教育。同时,学生在教育实践中可与教师探讨幼儿园见习中的问题,从而强化自身实践能力与智慧。

四、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对实践教育体系进行综合改革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长期探索与实践来完成。学校应将学前教育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与优化视作具体目标,创新实践驾驭管理,建设合理、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通过强化教师群体实践能力,健全实践教学评价与监控体系,建树“全实践”观念,构建全程实践教育体系,实现学前教育实践教学的综合改革,推动学前教育事业发展。

参考文献:

[1]杨丽,等.学前教育专业“三景•三级•四共”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32).

[2]张军妮.英语教师角色转变对学前教育专业本科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影响[J].陕西教育(高教),2018(6).

[3]黄翠华.地方本科院校学前教育本科专业应用型课程体系的实践研究[J].科教导刊(下旬),2017(9).

[4]范玲.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语言教法课程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文教资料,2017(19).

作者:刘丽娜 单位:安康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