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前教育乐理与视唱练耳思考

时间:2022-01-28 02:53:20

导语:高职学前教育乐理与视唱练耳思考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高职学前教育乐理与视唱练耳思考

摘要:乐理与视唱练耳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学好“弹”“唱”“跳”等职业技能的音乐理论基础课程,高职院校学前教育的教师们都意识到了这门课程的重要性,也在过往的文献研究中就此课程的课程建设以及课堂教学方面提出了不少建议和策略。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职业教育也在随着新的发展趋势走向未来,如何能在这样的新形势之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呢?本文基于新时期高职教育的两大特点(能力培养、信息技术),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评价四个方面,思考探索高职院校学前教育的乐理视唱练耳的教学。

关键词:学前教育;乐理与视唱练耳

“互联网+”随着社会的发展,高科技信息技术渐渐渗透到人类社会的每一个角落,职业教育也在面临着全新的挑战。传统的课堂教学,面对无孔不入的信息化技术,如何立足根本、结合创新,如何培养出现今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本文以新时期高职教育的两大特点为切入点,试探索高职院校学前教育的乐理与视唱练耳课程的教学。

一、新时期高职教育的两大特点

(一)能力培养成为职业教育的主要培养目标。2015年教育部制定了《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其中明确提出了“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坚持适应需求、面向人人,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指导思想。也就是说,职业教育不管从课程体系的设置,还是从课程教学的设计,都必须根据职业需求首要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近年来,幼儿园的音乐活动开展越来越丰富精彩,对于幼师的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幼师必须在学校习得“弹”“唱”“跳”的基本功和技巧,并且要能在实训中将技能运用到音乐活动的组织、教学以及排练中。获得这样的职业能力,高职院校的毕业生才能在工作中拥有竞争力。而恰恰幼师学生的乐理知识储备以及视唱练耳能力,就是贯穿了“弹”“唱”“跳”相关学科的基础能力,所以笔者认为,乐理视唱练耳课程必须对接职业能力要求。在课程教学设计中,要将教材、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一一对应幼儿园的职业能力需求,以体现课程的职业性,也给学生提出明确的职业素养要求。(二)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工业4.0已经影响了整个社会的多个领域,而国家对于推进教育的信息化也是非常的重视。2015年国家教育部颁布的《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提到要“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在2017年颁布的《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更是对于职业教育领域的信息技术应用做出了全面而详细的指示。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技术,在职业教育领域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等新兴教学方式与手段,全面补充了传统课堂上教学的短板。线上线下+课前课后+教学管理,开启了学校教育新纪元。值得欣喜的是,无论是学校的音乐教学还是社会的音乐教学,乐理与视唱练耳课程渐渐被广大师生重视,市面上也渐渐有一些微型的练习软件开始运营了。笔者相信,随着未来课程相关练习软件的成熟开发和运用、注重理论讲授的乐理知识能以短视频的形式参与到教学中、网络图书馆能拥有视唱/节奏/音乐欣赏等一个类别的库的话,对于现在喜欢刷手机看微博微信的学生来说,音乐基础理论课程将会更有吸引力,也更具学习动力。

二、新时期下乐理视唱练耳课堂的教学思考

(一)顺应新形势下教育的发展趋势,积极转变教师角色与教学理念。未来的教育,教师角色和作用正在发生着重大的变化。教师要很清楚地认识到:教学不止传授知识、训练技能,更是要教授方法,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创新精神,让学生成为主动学习者。教师的角色将渐渐从主导传授转变为协助学习,并承担起学生学习规划者和引导者的作用。过去“一刀切”的教学已不适应现在的教育发展。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应用信息技术参与进传统教学,促进移动、个性化学习方式的形成,传统课堂的界限已被打破,也使得学生的个性化培养更具有可能性。一线教师要积极应对工业新时代对教育行业的影响,在教学中合理使用信息技术,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地挑战、实践,然后总结、完善教学,再挑战、实践……(二)自主创新,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因材施教,强调能力培养。近五年来,乐理与视唱练耳课程的学前教育专业教学用书的编写开发和出版也渐渐丰富和成熟起来,但其中大部分教材仍脱离了学生的具体情况,有些内容涉及过广,学习难度较大,有些是照搬音乐专业本科教材。笔者认为,高职院校的学生基础较差,理解能力与学习能力都需要花费心思慢慢培养。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这些具体情况,调整教学内容的广度和难度,使用合适的教材,并针对职业需求进行创新。比如谢莉莉主编的中职教材《音乐》(基础版)(第二版),将幼儿歌曲穿插进视唱训练中;蒋新俭、王工念编著的《乐理、视唱、练耳》,将幼儿歌曲惯常使用的简谱视唱,列为视唱训练的一个部分等,这些都是很好的教材范例。作为基础理论学科的教学,乐理与视唱练耳课程教学内容的安排,除了要对应职业需求还需强调学科之间的联系,理清学生在课程中所必须达到的专业能力,才能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前文所提到的“弹”“唱”“跳”能力,实质就是键盘、声乐、舞蹈学科所训练的内容。比如,教师可将教学内容中的“音程”“和弦”联系到键盘学科的幼儿歌曲即兴伴奏来讲授;可将视唱上的音准、节奏、乐感的训练要求对应到声乐学科;可通过音乐欣赏的解析辅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舞蹈音乐风格以及节奏律动。(三)传承优良的传统教学方式,尝试创新型的混合式互助式学习方式。传统的教学手段有着非常多的优点,但新时期的人文环境皆与过去不同。笔者认为,教师既要保留传统优秀的做法,又要有所创新。教师可借助新技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细分教学目标,将目标进行生活化、碎片化学习,组织开展互助式学习,让学生能借助高科技进行跨时空、多维度的学习。例如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这些混合式学习的出现,虽不能完全取代传统课堂,却能带给传统课堂混合式的教学手段。笔者也在尝试引导学生进行混合式学习,使用蓝墨云班课app定期发送视唱训练的学习资源和组织小组音乐欣赏和讨论、投票等学习活动,用学生比较喜欢的方式调动学生在课后线上进行复习预习的积极性。该尝试取得了值得深入探讨的非常实用的教学经验,而教材的使用也从教科书扩大到网络上的教学资源。(四)利用大数据,建立多维度教学评价以激励学生自主学习传统的乐理视唱练耳课程的教学评价分两部分:乐理笔试、视唱(节奏、音准)口试。笔者认为,在保留传统的教学评价的基础上,再加入新时期的高科技产物———云计算大数据分析技术为我们所用,可以帮助教师更多角度的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进行多维度评价。如笔者上文提到的使用app软件互助学习,教师端口可以非常清楚的看到每一个学生课下的线上学习时间和活动的参与度,这就是云数据技术支持的。教师还可以通过一系列的互动评价,反过来推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也大大提高了班级管理的效率。

三、结语

时代在变迁,教学也在更新。无论何时何地,教师的职责都是协助学生提升能力与素养,在工作中拥有竞争力。笔者认为,传统课堂应结合信息化技术,以学生为本,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目标,从转变教师角色和教学理念、合理安排教学内容、融入混合式学习的教学手段、建立多维度的教学评价等方面,来对应对新时期高职院校学前教育的乐理与视唱练耳课程的教学变革,希望能给当前的乐理与视唱练耳学科的研究和未来教学带来新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Z].2015.

[2]教育部.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Z].2015.

[3]教育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指导意见[Z].2017.

[4]李天源.“翻转课堂”视域下高校教师角色转换探讨[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03):179-181.

[5]耿聪,李喜云.“互联网+教育”背景下高校教师职业能力研究[J].南方职业教育学刊,2018,(03):56-58+92.

作者:谢瑾 单位:汕头职业技术学院学前教育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