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对学前教育发展的影响

时间:2022-07-13 08:34:14

导语:新课程改革对学前教育发展的影响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新课程改革对学前教育发展的影响

课程改革是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的转变,即改变传统课程中过于强调知识传授的现状,提倡注重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和爱学的态度,使其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能获得会学习、能学习的良好习惯,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其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要改革传统学习方式的“被动性、依赖性、统一性、虚拟性、认同性”为现代学习方式的“主动性、独立性、独特性、体验性与问题性”。目前,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在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人才的需要和引导下,在各级各类学校的重视中轰轰烈烈的开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对学前教育指出:“幼儿园要依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教育规律,坚持保教结合和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原则,与家庭和社区密切配合,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保护和启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我国很多幼儿园的教学活动大多是教师决定教学内容、主题活动中的主题墙饰等,这一切的出发点不是完全基于为了促进孩子的发展,而是为了应付家长和专家的检查以及完成教学任务。这样的教学活动对促进幼儿自主探究学习起到阻碍作用。新课程改革尤其强调,应该改变传统课程中幼儿教师一言堂的现状,要改变幼儿被动接受知识、死学硬记的情况,积极鼓励教师放权、幼儿积极参与、寓学于玩,培养幼儿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主动探索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交流和合作等能力。幼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树立新的课程观、学生观、发展观、学习观和评价观,转变教学方式,促进幼儿自主性发展。

一、新的课程观

新的课程观应包括“学生和教师的经验是课程、生活是课程、自然是课程”。其将课程的外延扩大了,课程不再局限于学科内容,而是将其范围扩大了,这符合学前教育的要求。幼儿是学习的主体、生活是课程学习的内容,课程是幼儿通过自主探究和反思、创造性的进行实践而建构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的过程,课程的学习活动方式是以幼儿理解、体验、反思、探究和创造为根本,教师和幼儿不是课程的简单执行者,而是课程的创生者。杜威说:“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一切生活场景都可以是教育的场所。幼儿处于经验积累的初级阶段,其成长的过程中是经验不断积累的过程。生活处处是教育,只有在生活中对幼儿进行教育,才会让幼儿对知识有一个深刻的理解与把握。幼儿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在生活与学习的方方面面对幼儿进行渗透性教育。幼儿教师要细心观察幼儿的兴趣点,适时调整教学计划,引入其感兴趣的知识点,引导幼儿进行观察与自主探究,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二、新的发展观

新课程改革要求“以学生发展为本”。每一个学生是具有独特性、自主性的个体。这样以全体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个性特长和终身持续的发展、活泼主动发展为主的新发展观,体现了教育为了一切学生发展、为了学生一切发展、为了发展学生一切的目的。学前教育要求培养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人的目的正是如此。当前幼儿园教育却很难实现这样的发展观,不是幼儿教师不愿意做,他们很努力,每天辛苦地策划各种主题活动,加班加点布置各个区域和完成主题墙的制作,但是却忽视了学前幼儿自主的发展需要。“儿童发展是指0-6周岁或7周岁儿童的身心发生质的变化。不仅指儿童的身心发生质的变化,还指儿童的认识过程、情感、意志和个性的发展。”教育者要充分尊重儿童的发展,重视儿童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应转变其教学方式,树立以儿童为本的发展观,给予儿童更多自我发展的机会,让幼儿通过积极参与各项活动,达到自我发展的目的。

三、新的学习观

建构主义学者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学习过程中其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材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幼儿不是被动的旁观者,而是自主的参与者。幼儿教师应该尝试着让孩子参与进来。幼儿教师可以给定一个主题,让幼儿分组讨论决定主题之细化内容,并且让幼儿去做。通过了解幼儿对事物的独特见解,教师找到幼儿普遍的兴趣点,幼儿感兴趣就愿意加入活动,积极性高。在教育活动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其主导应该体现在观察幼儿的学习活动过程、过程中的表现以及反应,应敏锐地发现和感知幼儿的各种需要和愿望,应时刻注意要以温和而又恰当的形式与幼儿开展合作式、探究式的师幼应答、互动。例如,拿主题墙的布置来说,幼儿教师可以通过让幼儿参与进来,把幼儿画的画、剪的剪纸应用到环境创设上,以这样的成果呈现,幼儿会很有成就感,下一次更愿意积极参与进来。每一个幼儿教师都应该用欣赏的眼光去欣赏幼儿的作品,不应该用成人的审美观去衡量孩子的作品。教师要学会发现美,以此促进幼儿自主学习。

四、新的评价观

新课程改革强调:“评价是一个过程,评价是一个教育的过程,评价是一个发展的过程,评价是一个共建的过程,评价是一个充满人文关怀的过程,评价是民主、平等和科学的过程。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幼儿教师应该树立过程的评价观,观察幼儿在活动过程中得到了什么发展,而不是最后的结果如何;建立幼儿档案盒,记录幼儿在园的点点滴滴,掌握幼儿发展的情况;应该一切以幼儿的发展为原则,看幼儿在活动过程中学到了什么,取得了哪些进步,哪怕一点小小的进步都要对其进行鼓励,及时强化。五、总结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更多和更高的要求。因此,幼儿教师在今后的工作中应该进行以下改进。1.幼儿教师要学习学前教育学、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等相关知识,以专业的眼光把握幼儿的心理,很好地对其进行教育。幼儿教师必须对自身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和客观的评价,要有专业发展的意识,不能盲目学习,应该对自身专业发展有所规划,有计划地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以此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家长和教师是孩子的一面镜子。”幼儿教师要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注意自己的仪表仪态和行为举止方面,应该在口头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方面有所提升。幼儿处于一个模仿接受的阶段,教师通过树立终生专业训练的理念,不断学习、不断进步,让幼儿接受更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为基础教育和终身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2.新课程改革强调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笔者认为,幼儿园应通过建立建构对幼儿教师的评价体系,促进幼儿教师进行不断反思。反思是幼儿教育者专业和业务发展的主要方式和途径,幼儿教育者应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其专业洞察力,以此了解孩子所想、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心理原因。幼儿教师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能更好地促进幼儿的身心和谐发展。

总之,推进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幼儿园推进课程改革不只需要幼儿教师的努力。幼儿园园长、幼儿家长、社会都应该为办好幼儿园教育贡献出自己的力量,通过形成良好的家园合作、幼儿园和社区的合作,共同帮助幼儿教师转变教学理念,促进幼儿自主性发展。

作者:谢颖 陈亚萍 刘福威 单位: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参考文献:

[1]朱宗顺.学前教育原理[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1

[2]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