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SA评价理念对我国学前教育的启示
时间:2022-11-20 09:45:49
导语:PISA评价理念对我国学前教育的启示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1pisa简介
为了获得学生知识、技能,及其在教育中的常规表现等可靠的数据资料,了解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解决问题的素质能力,考查其对未来生活的准备情况,最终为各个国家提供教育决策所需信息,联合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成员国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着手研发区别于传统意义考试的“国际学生评价项目”PISA于1997年开始正式实施,第一份正式评价报告于2000年。参与国或地区依据PISA测试的要求,随机从平均年龄15岁(即15岁3个月—16岁2个月之间)即将完成义务教育的学生中,抽取不同能力水平和背景的4500-10000名青少年作为测查对象。测评以纸笔方式进行,主要包括阅读、数学以及科学三个领域,每3年选择一个主题,9年完成一个周期,重点关注这群中学生的阅读能力、数学能力和科学能力以及问题解决能力。
2PISA评价理念
PISA是一个动态的评价框架,每次测评主要测评其中的一个领域。基于终身学习的动态模型设计测试内容,评价学生在现实生活和终身学习中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每一特定测试领域的排名可以通过测试的分数体现,同时通过计算总分也可以排出综合能力的名次。每个参与国所有参与测试的学生的平均分即是这个国家在这个具体领域中的测试得分。PISA只提供各个测试领域的分数,而不是所测试的总分,排名也依据参与国在阅读领域、数学领域、科学领域中的平均分而确定。等级评定也要相应根据测试分数进行,只要求达到完成问题的最基本的技能即评定为第一水平,以此类推,增加问题难度,相应评定水平也会提高。在学习型的社会里,人们只有通过终身学习才可获得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因此,学生仅仅局限于他们对学校课程内容的学习掌握程度,是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的,PISA更关注衡量学生在面对实际生活时解决问题的能力。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参与国的初中学生,通过PISA在多领域和多维度下测试,反映出其面对未来实际生活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是否已经具备,是否为个人终身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各国政府通过国际学生评价项目,迅速建立决策者的提醒机制,对教育发展中的各种不利因素及时纠正。通过有效反馈测试结果,及时而有目的地进行教育反思,以此作为制定教育决策的科学依据。PISA测试与其他国家选拔优秀人才的甄别考试有很大的区别,评价领域虽与学校教学科目内容紧密相关,但PISA关注学生习得技能和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它不以任何课程标准为基础,也不以科学知识为中心考查,而是独特性的指向“素养”的考查。PISA所指的“素养”,比传统意义上的读、写、算能力更广泛,而且它是在一个连续体上测量的,而不是测量个人非有即无的东西。评价框架以相互联系的四个方面构成,分别是情境、知识、能力以及态度,以单元的形式来对学生进行评价,每个单元包括一个情景资料,以及与该资料相关的一系列题目。情境必须是与日常生活相关的,在一个更加广阔的范围和现实生活的情境中呈现刺激材料,包括文字、表格、图标、曲线等多种形式,以考查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文化素质。
3对学前教育办学评价的启示
高质量的学前教育有利于缩小幼儿的早期发展差距,提高后续阶段教育的效果与效益,以儿童的能力发展作为评价的主要指标,为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笔者认为借鉴PISA评价理念,由政府构建评价体系,地方教育部门借助评价数据监督,引导幼儿园自主科学办学,是学前教育发展的现实选择。只有通过这样的路径才能确保学前教育质量落到实处,可监控、可量化、可测量,确保学前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3.1以政策支持为导向,建立学前办学科学的评价理念和体系
PISA的检测工具开发、检测标准设定、监测数据的处理和检测结果判断等各个环节的操作严密可行、规范有效,提供的结果可供各个国家监控其教育质量。同时PISA项目的设计报告和报告方法为政府政策决策需要提供经验。如上海参加PISA测评的15岁学生分布在初中、高中两个阶段。测试数据显示,义务教育阶段的初中学生的数学成绩和学习机会的均衡程度均高于PISA测试平均分数,而高中教育阶段学生的机会均衡程度则低于PISA测试平均分数,这一结果与上海对初中和高中不同阶段的教育政策导向呈显著高相关。我国学前教育办学可借鉴PISA测评的思路,建立科学的动态评价理念和体系,从人员配置、岗位职责分配等人力资源和设备与设施数量、条件等物力资源的配置两个方面进行分析,针对不同地区、不同幼儿园之间的差异,建立更加符合现状、具有可操作性的质量评定体系,区分不同办园体制,在办学条件基本标准化的前提下,形成动态框架,长期跟踪,周期性滚动评估,不再追求简单的数量,不再停留在教育投资经费、入园率、师幼比等这样的数字表面,而要关注质量的提升,只做等级分类,不进行排名打分。评估数据的建立与分析,要与政策导向紧密挂钩,有效反馈机制引导各级政府和决策部门把教育资源和幼儿园工作的重点集中到强化教育关键、提高教育质量上来,及时纠正发展中的不利趋势,调整政策的制定和执行。针对我国学前教育办学水平参差不齐的现状,以县为单位办学机制已确定,为了缩小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农村与城市、县与县之间的差异,面向“素质”发展,以不同“情境材料”实际情况开创地方课程,创新学前教育办学理念,形成多元化的办学机制。
3.2地方教育部门督导,学前教育办学可持续发展
PISA十多年来对教育项目跟踪,进行持续性评估,关注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教学对人力资源是否具有长远的投资意识和引导价值,也正是凭借“后学校时期”的成效对学科素养作出最终的验证。评价目标指向未来,而非我们现阶段对学前办学质量评定某些显性指标,如卫生达标、教学质量、硬件配备、师资状况等,最终出现类似“五星级园”、“示范园”这样的称号,作为衡量幼儿园质量的唯一标准。我国学前教育办学,应根据其所能提供的服务类型和针对不同幼儿年龄的机构进行分门别类的评估和监测,不管是公办园还是民办园,或者是未获注册的家庭式托儿所都应全部纳入到监测范围,依据不同办学性质,确定不同的质量评价体系,以评价为手段、监督为主体、指导为目的,发挥地区教育主管部门的作用。如上海市为提升园所评价的规范性与科学性,建立了以教育行政部门为主的多元主体合力督导模式,由各级各类教育督导评价机构承担督学任务,作为学前教育督导评估工作开展的主渠道,多形成元评价机构体系。评价明显具有导向性、客观性、权威性与规范性,包括园所等级评定、教师科研与教学能力评估、各类教育质量评估信息等内容。
3.3以培养幼儿素养能力为目标,幼儿园自主办学
幼儿园办学质量落实在幼儿一日生活常规中,融入健康、语言、科学、社会、艺术五大领域教学内容中。我们可借鉴PISA测试,以阅读、科学、数学等知识作为依托,旨在培养学生适应社会能力,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解决问题,提高素养,以终身学习理念培养为测评目的。
作者:张晓红 单位:山西大同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
- 上一篇:党政干部廉洁自律演讲稿范文8篇
- 下一篇: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育困境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