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保育员岗位改进建议
时间:2022-07-11 09:40:11
导语:学前教育保育员岗位改进建议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在我国,学前教育教育发展历史与社会发展进程相同。20世纪初因受到全球经济迅猛发展的冲击,各种高科技和新思想传入当时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中国,思想比较先进的资产阶级用各种方式呼吁政府通过变法以自强。1901年中国开始废除科举制度,同时对新教育体系方案进行构建。当时,与现代学前教育阶段相似的教育机构被称为“蒙养院”,其中负责保育工作的主要是各市镇敬节堂(供养寡妇守节的场所)的节妇和育婴堂的乳妇,被称为“保姆”。这些保姆的婴幼儿教育技能与知识通常极为匮乏,因此政府专门派员去蒙养院详细为其传授相关育儿技能知识,或者发放家庭教育书,以确保保姆之间能相互传习。学习优异并具有传授知识技能的保姆,就会被高薪聘为辅导员。这些辅导员的良好示范会在一定程度上激励民间妇女学习。近代学前幼儿保育事业虽在清末已经起步,但在民国和抗战时期才得到长足进步。抗战爆发后,人口资源消耗过量与人口素质偏低的事实使人们认识到学前教育关系到民族存亡。为培养次代国民、保存民族希望,有识之士开始将海外近代学前保育思想与中国的国情相结合,进行构建本土化学前保育思想的尝试。由于抗战时期的特殊社会形势,男性更多地投入到保家卫国的事业中,从事保育工作的主要是家庭妇女。而保育的优先对象是战区难民的学前儿童、抗战军人及工作人员的子女。这直接为民国学前教育儿童基本保健思想的普识性注入了原动力。但因为从事保育工作研究的学者较少、且缺少在一线的实践锻炼,民国时期的保育规范大多建立在从海外近代学前教育思想中直接抄袭的基础上,普遍缺乏实证性的支持。虽然如此,这种普识性的基本保健思想还是颠覆了中国传统育儿理念的经验模式,为现代学前教育保育工作的开展打下基础。从清末到民国,国人越来越重视学前儿童的保育研究。虽然还没有形成系统化的理论观念,但已为我国现代学前教育保育的实践认识指明了道路———要积极吸收但不能单纯依靠海外保育理念,要将我国实际国情与理论相结合,为保育员岗位设置适当的工作要求。
新中国成立后,现代学前教育体系逐渐建立起来,并不断完善。因为相关资源投入主要偏重于教学研究,保育工作的发展相对滞后。与清末和民国时期相比,从事保育工作的员工接受的幼儿保健知识广度和深度都有了大幅度提升。但教育资源投入不均,保育员在幼儿园的职业待遇与地位偏低、自身素质良莠不齐,其继续提升自我的主观意愿较弱。其实保育员在幼儿的心中享有崇高的威望,是儿童直接模仿学习的对象,其一言一行每时每刻都在影响着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若保育员能积极提升自身的职业道德与素养,言传身教,对幼儿的成长将有非常好的促进作用。因此,提出如下建议,以提升保育员的综合素质,使其在现代学前教育体系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促进“保教结合”的顺利发展。
2.1建立健全保育员评估体系,规范保育员的专业制度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严格执行幼儿教师资格标准,切实加强幼儿教师培养培训,提高幼儿教师整体素质。”目前,学前教育被社会广泛关注,新增教育资源偏重于投入该领域。借此契机,资源投入不能仅限于教学方面,对保育教师也需要制定科学有效的工作评估制度。通过细化评估内容、量化评估标准来规范保育员的行为,推进保育员岗位的专业化发展。评估内容主要包括每天的班级清洁及卫生消毒、生活保育规范操作、配班参教情况及家长工作互动等内容,并分别设置详细的打分标准,以客观有效地评估保育员的工作质量。
2.2提升专业保育员在学前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和待遇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还指出:“依法落实幼儿教师地位和待遇。”在提倡“保教结合”的背景下,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应推行保育员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制定明确的保育员教师等级标准。作为后勤老师的保育员,若达到较高的等级标准、符合专业要求,应适当提高福利待遇。这样可以大幅度促进其工作积极性,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保育员的社会声誉。对于暂时不符合专业要求的,也可以通过优秀保育员的示范作用带动他们学习进修、自我进步。
2.3从道德修养和专业技能两方面,为保育员提供专业课程培训
近年来随着社会对学前教育的重视和资源投入,越来越多的社会力量开始进入该领域办学。对保育员的大量需求使得队伍整体素质参差不齐。虽然保育员自身和幼儿园都在努力改进,但政府层面还是需要对此予以帮助。而且,保育员地位和待遇的提升也需要他们不断地自我进步。在道德修养方面,应学习《教师道德行为规范》和《幼儿教师的语言修养》等,同时需要实地观察和纠正其在生活方面的一些不良行为。在专业技能方面,不能只注重幼儿园教师的培训。平时的大型培训活动也需要保育员一起参加,对保育员的普通话表达能力、绘画涂色、制作游戏材料能力、大型活动组织能力等也需要定期考核,以让保育员更密切地配合教师开展日常的教学活动。除此而外,保育员要在专业人员的定期指导下,掌握卫生保健、幼儿急救等基本常识,以及目前被许多幼儿园忽视的突发安全事故的处理和自然灾害事件的规避风险能力等。
3结语
我国的学前教育保育工作从近代到当代,摆脱了传统教育的经验模式,在吸收西方优秀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实际逐渐形成了适合国人的保育模式,取得了社会公认的成就。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在“保教结合”原则的指导下,教育资源的投入加大,家长和幼儿对保育员有了更新更高的要求。相关部门还需做很多工作以提高保育员岗位的专业化水平,整体提升我国现代学前教育的质量。
作者:余远祺 单位:湛江市第三幼儿园
- 上一篇:高职教育管理论文8篇
- 下一篇:幼儿教育小学化成因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