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人才培育的入学教育

时间:2022-03-30 02:49:00

导语:学前教育人才培育的入学教育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学前教育人才培育的入学教育

入学教育是大学生进入高校的第一课,是学前教育专科人才培养的起点。新生入学教育主要是指高等院校为刚入学新生提供的各种活动、课程和服务,目的是帮助他们尽快地适应大学生活,顺利完成大学学业。[1]学生只有从思想观念、行为模式等方面真正适应、融入大学生活,热爱学校和所学专业,才能保证教学活动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早日成为学历与能力并重、研究与教学兼能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一、学前教育专科人才培养的专业思想教育

专业思想是大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和学科的认识、理解和态度,是专业教育和教学的根本点和出发点。[2]专业思想教育就是要让学生知晓自己专业和学科性质,了解未来的就业方向和考取研究生的专业方向,从而激发专业兴趣,焕发攻读热情,树立新的人生目标。[3]很多刚进入学前师范高专学校的大学生面临外部环境、专业学习等方面的变化,使他们对于自己的角色定位和发展方向感到茫然。为此,必须加强学前教育专科人才培养的专业思想教育,从而激发学生对专业的热爱之情,进行正确的个人定位,为今后就业、创业奠定基础。

为增强专业思想教育的针对性,深入了解学前教育专业新生的专业思想情况,笔者对某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一年级新生开展了一次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533份,回收453份,回收率84.99%,有效问卷381份,有效率84.11%。有效问卷中男生10人,占2.62%,女生371人,占97.38%;三年制学生176人,占46.19%,五年制学生249人,占53.81%。调查所使用的问卷共18题,最后进入统计计算的是经过筛选后保留的13个题目。

表1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兴趣

从表1中数据可以看出,非常感兴趣的学生有32人,占8.40%;感兴趣的学生有178人,占46.72%;感觉一般的学生有152人,占39.90%;而很不感兴趣,想转专业的学生有19人,仅占4.99%。因此,对缺乏兴趣的学生进行积极引导是做好入学教育的第一步。

表2对学前教育专业的看法

从表2中数据可以看出,认为学前教育专业很理想的学生有51人,占13.39%;认为较理想的学生有266人,占69.82%;认为较不理想的学生有47人,占12.34%;认为不理想的学生有17人,占4.46%。

表3对学前教育专业就业前景的信心

从表3中数据可以看出,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就业前景很有信心的学生有53人,占13.91%;较有信心的学生有215人,占56.43%;信心不足的学生有97人,占25.46%;没有信心的学生16人,占4.20%。对就业前景认识不足,缺乏信心是新生中比较普遍的问题。

表4对幼教行业的了解

从表4中数据可以看出,对幼教行业的了解和认识非常全面的学生有3人,占0.79%;比较全面的有107人,占28.08%;不太了解的学生有255人,占66.93%;完全不了解的学生有16人,占4.20%。对今后主要从事幼教行业的学生来说,不太了解和完全不了解的比例高达70%以上,这一问题需要引起足够重视。表5对幼教行业职业地位的认知从表5中数据可以看出,认为幼教行业的职业地位很高的学生有28人,占7.35%;认为幼教行业的职业地位高的学生有92人,占24.15%;认为幼教行业的职业地位一般的学生有237人,占62.20%;认为幼教行业没地位的有24人,占6.30%。这对培养学生投身幼教事业的精神,进行正确的职业定位产生不良影响。

调查结果表明,对学前教育专业缺乏了解,尤其是对专业优势、学前教育的职业地位和就业前景认识不足的问题,比较普遍和突出;专业与兴趣的矛盾冲突直接关系到学生入学后的学习动机和职业生涯规划,容易使其产生消极情绪,甚至影响到身心健康发展。而在生源基础上,相比较而言,三年制的学生文化素质较高,但缺乏技能技巧基础,初招生尽管技能技巧有培养可能,但文化基础太差。这些问题对学生专业思想的形成和专业学习的开展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在内容上,专业思想教育要做到着眼全局,突出重点。(1)介绍学前教育专科人才培养的目标。学前教师教育实行的是综合培养模式,不同于大、中学教师的学科培养模式。学前教育专科的培养目标定位于“高素质的幼儿教师”,但五年一贯制和三年制在对科学文化知识、专业理论知识掌握的深度和广度上又有所区别。(2)对学前教育专业的优势进行介绍。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无论对个体的发展,还是对基础教育的发展,乃至民族素质的提高,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3)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就业和发展前景进行介绍。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对应的职业岗位群有幼儿园教师、幼教科研与管理人员、社区幼教机构工作人员等。随着社会对幼教师资需求量的增大和幼教行业地位的提升,学前教育将拥有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为学生的长远发展提供平台。(4)介绍课程设置状况。学前教育专业专科层次的定位不同于一般高等师范院校本科层次的学前教育专业,不能过于强调专业的学术性,理论学科的设置和教学以“实用、够用、有效”为原则;针对艺术技能、教育技能等不同的专业技能培养,开设相对应的课程;构建三年一贯或五年一贯的全学程实践教学体系。使学生认识到宽口径的课程设置,更利于实现其职业理想,成为优秀的幼儿教师。在教育方式上,专业思想教育要体现灵活多样性。

通过听校内专家开展专业介绍、幼儿园在职校友工作介绍、幼教社会调查等活动,引导学生感知专业特点,形成初步的专业态度。根据学前师范高专教育的服务面向,联系儿童托管机构、幼儿园等单位,组织新生参观学习,由骨干教师、园长等结合学生的所见所闻所问,结合案例从工作方法、注意事项等方面传授经验。组织学生观看学前教育方面的录像、儿童产品成果展。张挂“把青春献给幼儿教育事业”、“我爱儿童、儿童爱我”等宣传横幅,通过直观的感受,使学生深入了解所学专业,激发学生的专业学习热情,树立并巩固“学幼教、爱幼教、为幼教贡献青春和生命”的专业思想。

二、学前教育专科人才培养的学习方法教育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有利于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学习效率。一般来说,新生入学后在学习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如学习方法不正确、学习压力较大等,直接影响到学习目标的确立和学习效果的强弱。其中,学习方法是知识获取的关键因素,针对这些问题,学校应加强指导,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群体化学习方法中逐步探索出适合学生的个性化方法。

强化学习方法教育效果,首先要认识到其特殊性。高中阶段的学习是“以老师教为主”,围绕课本和考试大纲,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尽量多的知识。学习之道主要在于记忆和理解,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较大,题海战术、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比较普遍。相对于高中阶段,大专的学习需要学生发挥自主性,积极思考和创新,锻炼适应社会的能力。根据专科层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自己的专业方向,端正学习动机,增强主体意识,提高认知调控能力。因此,教师要转变自己的角色地位,学生要形成“主动学”的精神,锻炼“怎样学”的能力。学前师范高专教育和其他教育相比,定位更加明确,特色非常鲜明,课程设置、师资队伍、设施设备等围绕学前教育领域展开,对学生理论知识和技能技巧的要求较高。

因此,培养适应社会和学前教育发展需要的幼教人才,必须使学生掌握相适应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从内容上来看,学前教育专科人才培养和一般的大专教育相比,学习方法更具有针对性。学前教育专科人才培养定位更加明确,专业设施、硬件配备、就业方向等主要围绕学前教育领域展开,因此,学习方法教育要突出这一特点。(1)要引导学生加强技能训练。利用音乐馆、舞蹈馆及感觉统合训练、婴儿教育、幼儿园游戏与玩具教学等专业实验室,提高教育技能和艺术技能。(2)结合幼儿园办学实际和发展需求,考虑到幼儿园教育教学分科的趋向和分岗设置教师的趋势,广大学生不仅要加强知识积累和日常练习,还要在相关领域进行深入学习和研究,形成合理知识和能力结构,满足幼教岗位要求。(3)培养学生将理论知识转换为实践操作的能力。对于从事教育事业的学前师范高专学生来说,仅仅停留在理论层次的水平是远远不够的,应当结合学前教育的专业特点,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在探索能力本位的实践学习中,可根据学前教育职业岗位的实际需要和高职学生的能力要求,设计若干“全真”或“仿真”的职业任务,作为学习综合运用专项职业能力和适应职业环境的需求。[4]

从途径上来看,在课堂教学的渗透之外,要举办专题讲座,邀请有经验的教师或高年级的学生做报告,增强说服力。并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的各种活动,在实践中探索形成有效的学习方法。如艺术节、口语竞赛、作品展示、毕业汇演等。此外,利用双休日进行的幼教宣传、咨询以及社会调查和教育调查等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都为学生不断改善学习方法,提供了重要平台。

三、学前教育专科人才培养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根据个人对自身的主观因素和客观环境的分析,确立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目标,选择实现这个目标的职业以及制定相应的工作、培训和教育计划,并按照一定的时间安排,采取必要的行动实施职业生涯目标的过程。[5]所谓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指大学生个体把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相结合,对决定个人未来职业生涯的个人因素、社会因素进行分析,通过自身职业兴趣、职业性格、职业能力等的测评,制定出有关对个人一生事业发展上的战略设想与计划安排。[6]在高校环境下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具有其特殊性,具有连续性、前瞻性和系统性的特点。为适应严峻的就业形势,提高就业竞争力,对刚入学的新生进行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十分必要。

学前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处于重要地位,对整个人才培养过程的基础性环节。因此,社会对幼教师资的要求逐渐提高。这就使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成为学前教育专科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今后发展产生长远影响。学前师范高专学校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既要采用一般方法,又要体现特殊性。

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学前教育职业岗位群为依据,以职业技能的要求为参照,提高学生的职业生涯决策能力和适应能力。引导学生转变观点,把“专业学习”转变为“职业准备”,把“知识积累”转变为“职业生涯资源积累”。第一步就是使新生及早转换角色,消除认识误区,引导他们树立科学的职业价值观,形成正确的职业态度,确定自己的职业兴趣,树立职业荣誉感;在课程设置上,职业指导课程作为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体系的基础环节,已得到重视和开发;在内容上,既涵盖了就业形势和政策宣传、职业探索、职业素质养成等内容,又结合学前师范的特点,渗透学前师范教育的行业要求和专业技能训练。围绕学前师范高专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服务面向,把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贯穿于学生确定志向、自我评价、明确目标、制定行动计划与措施的始终,对学生从职后面临的岗位适应和个人定位进行指导,使之尽快适应幼教行业的要求,合理规划个人的职业生涯,早日成为优秀的幼儿教师。

在实施途径上,主要是把课堂教育与课外实践结合起来。把新生放在一定的环境中,如幼儿园、托儿所等专门的幼教机构,关注学生的直观感受和实际想法,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提高指导的针对性和感染性。同时,针对绝大部分学生存在的求职心理障碍、不熟悉面试过程和技巧等问题,积极开展求职模拟训练,增强紧迫感,督促学生不断提高自身水平,满足岗位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