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创新路径
时间:2022-03-29 10:35:10
导语: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创新路径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的必修科目,也是高校德育的基本途径,直接影响高校现代化人才的培养质量。“三全育人”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新理念,要求高校在建设完备的德育人才队伍基础上,鼓动全员参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推动学科教育与道德教育并举,不断推动变革创新,实现各个部门有机联动,最终实现“三全育人”目标。
关键词:三全育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三全育人”是高校德育的根本任务,主要包括全员、全过程以及全方位育人三个方面,对高校心理健康学科建设与育人队伍组织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要实现“三全育人”,高校首先应开展育人相关工作研讨,在完善课程体系建设、科研队伍建设以及实践方式创新、文化与管理服务等建设的基础上,发动全员参与育人工作,深刻反思、总结当下高校存在的心理健康教育困境,在完善的顶层设计下创新育人路径,为现代化人才的培养提供强劲的推动力[1]。
1“三全育人”背景下高校心理育人工作存在的问题
“三全育人”是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的新时代教育改革的总体目标,也是当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创新改革的基本依据。但从目前高校的心理育人现状来看,距离“三全育人”的总体目标仍然较远,部分问题突出影响育人成效。其一,高校“三全育人”工作的全员参与度较低,部分参与度高的院校也存在育人队伍组织分散、不成熟的问题。具体表现在队伍专业性差、辅导员综合素质较低、部分教育管理部门零参与等方面。首先,高校“三全育人”队伍专业性差,与我国高校心理育人历史短、起步晚有关,育人队伍中的成员多为其他教职工兼职,缺乏专业心理健康教育人才。其次,辅导员不具备过硬的心理健康育人素养与经验。作为高校管理与学生的关键连接者,其心理健康教育素养的缺失将直接导致育人工作无法正常开展。另外,高校相关管理服务部门对此次“三全育人”工作的参与度极低,未能真正起到机关部门的带头作用,导致全员育人理念不能贯彻落实,也影响了其他教职员工工作的积极性[2]。其二,高校心理育人工作还普遍存在过程管控机制缺失的问题。例如,心理育人的阶段性目标缺乏,具体的“三全育人”工作项目目标不明确、特色不突出,工作内容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自我调适能力存在较大差距,工作成效不高。又如,高校“三全育人”工作的过程缺乏必要的、严格的考核,在众多的政策指导下,落实情况得不到及时反馈,导致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难以得到充分调动。可以说,虽然目前众多高校都在积极开展“三全育人”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但工作过程未得到有效监督,将直接影响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效果。其三,高校的“三全育人”工作参与阶层与参与方式较少,教育合力程度不足。一方面,“三全育人”并非只是学校单方面的工作,真正的心理育人需要学校、家庭以及社会三方合力,但就目前而言,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并未建立三方联动机制,高校单方面的工作发挥的效用有限。另一方面,高校“三全育人”工作手段相对传统,仍然以心理育人为主,并且形式为一对多的讲座式教学,互联网对接模式相对稀缺。总体而言,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虽然根据“三全育人”的总体方向进行了适当的变革与创新,但具体对策与落实情况、手段仍存在较多不足,需要反思与持续探索。
2“三全育人”背景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创新对策分析
2.1立足全员育人,打造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队伍。全员育人指高校从管理层到基层教职工,均充分参与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去,共同推动高校心理育人进程。为打造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化队伍,要求高校首先做好全员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原则与对策的教育顶层设计,提高每位教职员工的自身道德素养与心理育人能力[3]。首先,高校应进一步强调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教师在全员育人中的主体地位。学生在高校学习生活时,接受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来自专职的心理教师,因此,尊重专家、把握主力,是打造专业化队伍的基础。其次,高校要做好专业化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的主体骨干填充。目前,高校教职工中与学生接触最为频繁的、涉及学生学习生活最广的人是辅导员,因此,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离不开辅导员的推动。2014年教育部的《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对辅导员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内容做出了具体要求。对此,高校应引以为据,充分整合辅导员心理培训内容并形成系统化体系,针对辅导员开设国家心理咨询师等级考试的培训课程,提高辅导员的心理教育专业化能力。为保证辅导员的心理育人工作的高效性,高校还可鼓励辅导员组建心理教育支持小组,配备相应的心理育人工作资源,增强辅导员的职业认同,以打造辅导员的经营骨干团队。另外,打造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队伍,还要求增强管理层在管理与服务上的心理育人工作成效。传统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通常以学科教师为主导,忽略了管理与服务人员的作用。实际上,为确保高校心理育人工作的有效开展,应充分发挥管理与服务人员的作用与效应,使其在心理育人工作中摆正心态,明确个人职责,才能真正带领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化队伍高效开展育人工作,这对于提高教师与学生的重视度也具有重要意义[4]。总体而言,全员育人是“三全育人”的首要基础,确保高校每个教职员工都参与到心理育人的工作中去,才能打造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化氛围,才能为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2.2强调全过程育人,督促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落地落实。全过程育人,要求高校将心理健康教育延展到学生在校学习与生活的始终,即将心理育人工作常态化、细节化。要实现全过程育人,除了打造专业化队伍,做好心理育人工作的顶层设计,还要求高校建立相关机制督促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落地与落实,为确保心理育人成效提供确切保障。首先,拥有不同家庭背景的大学生在不同的成长阶段,其价值观、认知水平以及心理状态也不一样,高校要将心理育人高效化,将德育与心育充分落实到每一位学生的成才始终,必须改变过去以阶段性结果为导向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而应该创新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方式。例如,针对大一年级的大学生,高校的心理育人工作应注重其初步萌生的自我意识与社会意识,并充分认识到该阶段学生仍然缺乏一定的自我调适能力,因此在心理健康教育中要以“理智处事、处世”为理念,适当开展人际交往、适应大学生活的相关心理健康教育主题活动或课程,并将其核心理念延伸到大学校园文化构建中去,使学生能在日常学校文化中感受到人际交往的方式与魅力,从而引导学生构建健康的交友观、生活观、学习观。又如,针对高年级的学生,学校则可开展与职业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帮助其构建与社会职场接洽的健康心理。再如,大学生在面临各种其他困难时,如经济困难、家庭重大变故等,容易表现出情绪与人格的重大转变,这就要求辅导员或者其他教职员工及时发现、及时处理。总的来说,做好高校心理育人工作的全过程监督,就要明确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能经历的心理状态,以此为导向构建针对每位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档案,为监督机制提供重要支持。其次,心理健康教育并非只有心理健康学科才能完成,要促进全过程育人的实现,高校还应将心理健康教育充分融入其他的学科教育中,使学生在任何时候都能感受到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以及为人处世的原则与社会道德理想,为培养其正直的人格营造良好的环境。例如,高校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月活动,要求各专业学科教师在其间根据教学内容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融合与教学模式的创新,让学生在学科学习中也能学到正确的心理知识。2.3坚持全方位育人,创新高校、家庭、社会三方联动机制。全方位育人,指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要充分联动家庭、学校与社会,有了三方有机合作的基础,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效果将事半功倍,更贴合学生实际,也更符合社会需求。要实现全方位育人,高校应充分认清社会潮流与社会对现代化人才的各方面要求,基于此不断深化高校对心理育人工作的认知,并取得家庭与社会的支持。首先,在打造学校、家庭与社会三位一体的联动机制时,高校应明确合力育人的具体内容,如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育管理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的高校服务、心理健康教育的校园环境等。其次,高校应充分取得大学生家庭的合作,尤其在辅导员、班主任的班级管理过程中,教师要关注班级学生的家庭背景,对于部分家庭经济差、文化气氛缺失的学生,应给予针对性的心理辅导支持。再者,高校还应打造社会的联动平台,在大学生的学校生活中模拟社会场景,使其参与到社会的心理健康建设中去,帮助其认识社会、融入社会。另外,打造文化、实践、网络三位一体的心理育人空间,通过组织丰富有趣的心理育人活动,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搭建平台,如定期举办“心理健康宣传月”活动,开展相关主题调研活动等。又如,教师通过网络调研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及时回应大学生的心理困惑,搭建网络互动平台。
3结语
“三全育人”作为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变革的总体目标,要求高校要充分做好全员、全过程和全方位的育人机制构建工作,既要打造好心理育人的硬件,构建良好的队伍资源与设施资源,也要形成良好的心理育人软件,打造浓厚的心理健康教育校园文化,让学生在正确的、健康的、积极的氛围中学习、成长。
参考文献
[1]王诗彧,孙仪.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心理教育途径探究[J].中国报业,2020(20):91-93.
[2]朱娟娟.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不良影响和预防教育[J].国际公关,2020(11):137-138.
[3]李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教育策略探究[J].农家参谋,2020(23):226-227.
[4]刘伟伟.高校大学生心理弹性现状及其教育对策[J].食品研究与开发,2020,41(20):226.
作者:王兰 单位:西安科技大学
- 上一篇:国际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探析
- 下一篇: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