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构建与实施
时间:2022-02-08 02:21:18
导语:公众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构建与实施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党的报告提出,要“加强我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1],心理健康服务是实现这一奋斗目标的重要环节。心理健康服务是指运用心理学及医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预防或减少各类心理行为问题的产生、促进心理健康,提高公众生活质量的咨询、教育等服务工作。主要包括心理健康宣传教育、心理咨询、心理疾病治疗、心理危机干预等[2-3]。自2019年病毒肺炎疫情(COVID-19,以下简称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心理健康服务在降低人们罹患躯体疾病风险、保持个人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有效控制医疗成本[4]、监测和缓解社会舆情[5]、化解社会矛盾、培育社会心态、有效维护社会的长期稳定与繁荣发展等方面均发挥了积极而显著的作用。但于此同时,我们也应清楚地看到,现阶段我国尚未形成统一联动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心理健康服务与实际社会需求之间仍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因此,有必要对肺炎疫情下,心理健康服务的实践路径与运行模式进行积极的探索,努力构建出符合我国国情、专业化、多层次、可持续发展的公众心理健康服务体系。
一、肺炎疫情下,我国心理健康服务的应对政策与面临的挑战
肺炎疫情的出现不仅对疾病的预防与控制、医疗资源的储备与应用、医学技术的开发与创新、医疗人才的培养等多个生理(躯体)医学领域提出新的要求与挑战,而且由疫情所导致的社会压力的极度增加,也使得人们的恐慌与焦虑情绪被高度唤起并在人际中迅速蔓延开来,成为引发各类心理问题、心理危机事件与社会问题的导火索。公众希望获得心理健康服务的需求也呈现不断增加、甚至出现井喷式增长的态势。(一)我国心理健康服务的相关政策与作用。肺炎疫情发生后,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社会心理服务,2020年2月初,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上强调要“加强心理干预和疏导”。国务院将心理危机干预纳入到疫情防控整体部署中来,并制定系列政策文件,对开展心理援助工作的必要性和具体要求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与说明。早在2018年11月,国家卫健委、中央政法委等10部门联合了《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方案》[6],2019年1月,多部门联合启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2020年初,为落实中央有关精神,国家卫健委也连续印发了多个通知或者文件,对社会心理服务与心理疏导提出了明确要求,如:1月26日印发了《关于印发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紧急心理危机干预指导原则的通知》(肺炎机制发〔2020〕8号)[7],2月2日印发了《关于设立应对疫情心理援助热线的通知》(肺炎机制发〔2020〕18号)[8],2月7日印发了《关于印发疫情防控期间心理援助热线工作指南的通知》(肺炎机制发〔2020〕24号)[9]等系列指导性文件,并在2020年4月,又印发了《关于印发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2020年重点工作任务及增设试点的通知》(国卫办疾控函〔2020〕336号)[10]。这些通知和文件的颁布,反映了在疫情防控期间加强公众心理健康服务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政策一经制定,便得到了社会的积极响应。截止到2020年9月24日,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公立精神卫生医疗机构为主,设立了心理援助热线667条,开通热线座席1232个,热线接听人员7472人,接听电话约63万次①。上述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对在公众之间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培养心理健康观念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极大地降低了恐慌与焦虑情绪在人群中的蔓延速度;减少了由于心理危机所导致的自杀、死伤事件在人群中发生的概率、有效地维护了公众的心理健康水平;对于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的长治久安具有重要促进作用。但于此同时,我国心理健康服务依然面临着许多现实问题与挑战。(二)我国心理健康服务面临的问题与挑战。科学良好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是肺炎疫情下,维护公众心理健康的首要前提[11]。但到目前为止,我国对公众心理服务体系的建设仍处于构想与初步的实践探索阶段,尚未形成统一指挥、全面高效、职责明确、分工细致的网络化运行状态。也较为缺乏专门针对社会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心理健康服务快速响应预案。虽然在政府相关部门的倡导下,大量科研及教学机构、社会组织与企业心理学专业从业者以及志愿人士迅速投入到了公众心理健康服务的实际工作之中。但由于当前疫情发生、发展的阶段性与特殊性,心理健康服务工作仍存在着心理健康宣传渠道单一,受众群体多来源于心理学相关领域之内,心理健康观念无法在基层居民社区与偏远地区人口中普及;早期心理危机识别困难、无法对危机存在群体进行及时监控、提供有效的干预措施;专业心理辅导人员短缺,无法对社会激增的心理辅导需求实现个性化指导;心理健康服务在形式与内容上无法连贯,缺乏组织性与计划性等一系列问题与挑战[11]。因而,需对已有社会心理健康服务的纲领性文件进行进一步的研判,并使之与当前的社会需求进行融合,探索构建出一个符合我国国情、统一、高效、连贯的公众心理健康服务体系,以应对当前疫情的严峻挑战。
二、公众心理健康服务体系三级网络的构建
本研究将预防医学中常用的传染病防治“三级预防”手段[12],与当前疫情下公众心理健康服务的内容与需求进行有效的融合,并借鉴已经发展相对成熟的高校心理健康工作模式,共同构建起包含一级(病因)预防———公众的心理健康教育与科学观念培育、二级(病期)预防———公众心理问题与危机的早期识别与干预以及三级(康复)预防———心理康复技能学习与实践的三级公众心理健康服务体系,以供探讨。(一)一级预防:公众心理健康教育与科学观念培育。一级预防又称病因预防,是指在疾病尚未发生时针对病因所采取的措施,是预防、控制和消灭疾病的最根本、最有效的措施。具体到心理健康服务体系上,则表现为对公众心理健康意识、知识的教育与科学观念的培养,减少或消灭引起心理问题与危机的发生因素,提高公众的心理健康水平。具体做法有以下几方面:1.培养大众的心理健康意识,培育自尊自信的社会心态树立牢固的心理健康意识。心理健康观念是协调个体与社会之间关系的纽带。但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却往往忽视了心理健康意识对构建自尊自信的良性社会所发挥的关键作用。现实社会中,许多极端负性事件(如造谣生事、杀医事件等)的出现,表面上看都是由于个体缺乏必要的心理健康知识与观念、无法宣泄自身的情绪、不能够合理表达自身需求、缺乏对他人的共情沟通能力所引发的,但更深层次的原因是民众的低自尊与不自信造成的无能感和无价值感,进而出现的报复行为。其次,极端社会负性事件所带来的心理不安全感和不信任感也需要人们通过良好的心理健康观念加以修正,并逐步提高他们参与社会生活的获得感与幸福感,避免恐慌的发生与蔓延。与此同时,心理健康意识的培养还需修正现实中民众对心理健康的轻视或误解。一直以来,社会中都普遍存在重生理、轻心理的不良健康观念。人们可以很好的识别出有关生理疾病或障碍所出现的各类信息(如,发热、咳嗽、疼痛等)并及时采取积极应对措施(如,求医行为等),但对心理问题与心理障碍所出现的各类信息(如,情绪改变、认知与行为改变等)却不甚了解,也不重视。甚至许多人试图通过对生理活动的检查(反复的就医行为)来处理心理活动所引发的有机体异常的状态。调研数据表明,在肺炎疫情下,仅有不到6成的民众在有意识地关注着自身的心理健康状态,且调查结果还存在着取样多以城市知识居民为主的偏差[13]。因此,我们可以推断,真实的心理健康观念与意识普及程度或比6成更低。此外,社会中还往往存在将心理健康与心理问题等同于重性精神疾病的误解,并由此引发出“污名化”与“病耻感”等问题。因此,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与心理健康意识是当前工作的重要内容。2.培植民众科学认知与辩证看待问题的视角,培育理性平和的社会心态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每天都会被无数的信息所包围。在疫情之下,与疫情相关的各类信息必然首先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但除官方所提供的正式信息传播渠道外,社会中还普遍存在民间自发出现的非正式信息传播渠道以及拥有广泛受众的社交媒体平台(如,知乎、微博、抖音等),后者比前者拥有更广泛的受众、更快的传播速度以及更为庞杂的信息;同时,个体在应激条件下,往往会出现明显的认知负性偏差,即对与疫情相关的负性内容进行选择性的关注与加工,因而特别容易在公众尚未客观、公正的了解事件全貌的前提下,迅速形成社会舆情。此时,若民众不能有效的察觉自身认知偏差、缺乏科学看待事件本质、辩证筛选信息的基本视角,就会在舆论的基础上诱发哄抢、挤兑等非理性行为(例如,双黄连抢购事件),破坏社会的安全与稳定。因而,增加民众对自身心理活动特点的理解,培育科学看待问题的视角,寻找合理宣泄情绪的渠道,培植理性平和的社会心态也是心理健康宣传与教育工作中的重要内容。3.培育民众的积极道德情绪,建构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与文化、命运共同体社会与个人的心理活动虽在心理学界属于不同的层面,但彼此紧密相连,共同影响。有学者指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与积极的社会心态培育和文化、命运共同体建设同属于中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组成部分,三者之间并列平等相互促进。心理健康教育能够为良好社会心态与文化、命运共同体的建设提供丰富的内容与有效的知识传播途径。积极的社会心态与文化、命运共同体的培育,不仅需要个体拥有相关的知识储备,还需要他们对积极的道德情感与态度进行丰富而深刻的体验。研究表明,道德情感在个体的态度、文化价值观念的产生与形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积极的道德情感能够唤起人们内心深处被善待的渴望,激发出他们向上向善的积极心理品质[14];而消极的道德情感则往往与人性中的阴暗面相连,激发出个体创造力的黑暗面,对社会和人际造成一定的破坏性影响。尽管研究者早就认识到了积极道德情感在良好社会心态建设与价值观念培养中的重要作用,但如何有效的激发出个体积极的道德情绪体验一直都是研究中需要攻克的重点和难点问题[15]。此次疫情的爆发,为丰富民众积极道德情绪的感知、加深积极道德情绪的体验提供了极具真实性且极具感染力的现实环境。政府的公开透明、医务工作者的不畏艰险、勇往直前,抗疫期间的感人事迹不断涌现,无时无刻不在强烈唤起着人们积极的道德情绪。通过对《人民日报》在疫情期间由抖音社交平台所的视频信息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凡是涉及疫情中积极人物事迹与精神面貌的内容均会在短时间内获得近百万的点赞量与大量的积极评论。这说明当前环境下,积极道德情绪加深了人们对于积极社会品质的理解、增加了人们对文化与命运共同体的认同。若此时,积极社会心态和文化、命运共同体建设能够系统、全面的通过心理健康教育途径向公众进行引导与展示,则会取得良好的效果。(二)二级预防:公众心理问题与危机的早期识别与干预。所谓二级预防,也被称为病期预防。是指在疾病的潜伏期为了阻止或减缓疾病的发展而采取的措施,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预防病情的加重与恶化。落实到公众心理健康服务体系而言,则是要求,在疫情下针对所出现的心理问题与心理危机做到早期识别与干预,避免自伤、自杀等极端负性事件的发生。首先,心理问题与心理危机的发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从时间上看,除个别危机状态外,绝大多数心理危机都会经历由心理困扰到一般心理问题再到严重心理问题并最终引发危机的发展进程。因而,尽早识别出心理问题与危机信号的出现,能够为之后的干预与化解提供宝贵的时间。但与此同时,心理危机的出现与否也具有较大的个体差异性。特别是在疫情之下,按照防疫工作的需要,出现了针对肺炎确诊患者、疑似病人、密切接触者、医务人员、正常社会人员等不同群体的划分,各群体之间各自发展出不同的心理诉求,形成不同的心理危机。这就极大地增加了疫情中心理危机早期预警指标的识别与筛选难度。如何寻找到针对不同人群的心理问题表征与危机指标,成为了当前阶段的重点工作。其次,大量有关心理问题与心理危机的干预与实践经验表明,来访者的主动求助是成功有效化解心理危机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面对疫情,在心理危机的高发态势下,建立并保障心理危机求助渠道的畅通,是本阶段工作的重要内容。2020年1月28日,教育部印发了《关于针对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开通心理支持热线和网络辅导服务的通知》[16]得到了各高校的积极响应。随后,2月2日,国务院应对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印发了《关于设立应对疫情心理援助热线的通知》[8]。通过对“全国心理援助热线查询”软件信息的统计,截止到2020年9月24日,心理援助热线已基本实现了对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全覆盖,累计开通心理热线502条按提供可拨打电话号码数量统计,其中热线数量前五位的是四川(52)、重庆(33)、福建(28)、江苏(25)、广州(25);300条热线在疫情期间为广大群众提供每周全时段的心理危机干预服务,占热线总数的60%①。此外,国家卫健委与民政部还于2020年3月5日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应对肺炎疫情工作中心理援助与社会工作服务的通知》[17],将肺炎患者、被隔离人员、一线工作人员作为心理健康服务的重点对象。这些举措极大地巩固了心理健康服务系统的运行基础,但在二级预防体系中发挥的作用与成效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三)三级预防:心理康复技能学习与实践。三级预防又称康复预防,主要位于疾病的康复阶段,是为了减少疾病的危害所采取的措施,包括对症治疗和康复治疗,防止伤残和促进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对疫情下的公众心理健康服务体系而言,该阶段的工作重点是给那些出现心理健康问题与心理危机的来访者以必要的心理支持与有效的心理辅导,改善其由心理问题所引发的各种不适,尽快调试恢复原有的心理机能与社会功能。受当前疫情时间阶段(仍处于爆发期)和心理危机发生规律(如,创伤后应激障碍多在应激事件后1—3个月内出现症状)的影响,目前对三级预防的需求日益显现。其可能存在的重点领域不仅在于对疫情期间已识别出的心理危机进行有效干预,更需要有针对性的做好对肺炎康复病人、解除隔离人员以及参与抗疫工作一线等各类人员(医务工作者、社区工作者等)的关注与辅导。三级防控体系既拥有各自的特点与工作内容,又同时隶属于整体的公众心理健康服务体系之中,彼此间保持着紧密的联系与信息反馈机制,是一个动态变化的平衡过程(见图1)。
三、公众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实施方略
(一)培育心理健康观念,拓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渠道与受众群体。自疫情爆发以来,无论是传统的报纸、广播、电视媒体,还是近几年迅猛发展的自媒体、融媒体与社交平台(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喜马拉雅等)都在公众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发挥着一定积极的宣传作用,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需根据现实的疫情发展,不断提升改善现有工作。首先,心理健康宣传工作在人群中出现了明显的两极化倾向。表现为在与心理学相关的学界与业内呈现爆发式增长的态势,各类培训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但在与心理健康无关的学科与社会领域内,也就是心理服务体系亟需拓展覆盖的人群中,却显得毫无生气。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在于现有心理健康宣传工作形式过于单一、内容存在较高的专业知识门槛等问题,没有真正从受众的角度去思考其所宣传普及的心理健康的知识与理念。因而,如何在巩固原有人群的基础上,继续扩大心理健康教育的受众群体,是未来工作的重点方向。其次,现有宣传内容存在缺乏连续性、整体性与实际应用性不高的问题。课题组以“心理健康”为关键词,于2020年2月16日,随机选取了微信公众平台上所的100篇有关心理健康服务的资讯内容进行分析,发现近7成文章包含了对情绪宣泄与放松训练等心理辅导方法的简单介绍,但缺乏对其背后身心健康理念的阐述和理解,更缺乏对大众心理科学认知、辩证观念以及积极社会品质和文化、命运共同体的教育与宣传内容。因此,未来工作首先需要继续开拓心理健康宣传的渠道,积极发挥社区、村居委会等在心理健康教育宣传中的作用,同时优化公众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与知识体系。(二)提高心理危机识别效率,利用网络信息与大数据平台优势心理健康服务热线在全国范围内的开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疫情期间公众所存在的心理问题与心理危机。但工作中仍存在不足:首先,心理危机热线与整体心理健康服务体系之间缺乏统一且必要的联系与反馈机制,无论是行政还是学术层面都无法及时得到心理危机信息的实时变化情况。其次,热线的普及使用程度仍需提高,如前介绍,教育部领导各高校在疫情发生的第一时间就开通了心理危机服务渠道,但截止到2020年2月11日,全国心理援助热线查询系统中仅查询到北京师范大学一所高校服务单位,其他多由各地方疾控与社会组织构成①。再次,心理服务热线发挥作用的前提是个体必须明确的意识到自己存在心理问题并愿意将这种强烈的求助意愿付诸行动。因而,热线服务系统并不能对人群中潜在的心理危机进行预判。未来工作的方向应该在继续增加心理危机干预渠道的前提下,采用“心理服务+互联网”的模式,借助网络信息与大数据平台的优势,将从事心理危机服务的各种机构和途径连为一个可以快速共享信息的统一整体,达到实时监控公众心理健康状态的目的,并在分析不同人群各项可能存在心理危机指标的基础上,形成可操作方案,对广大心理服务者与相关社区工作人员进行普及与推广,快速、准确的识别心理问题与危机,避免恶性事件的发生。(三)满足心理康复需求,实现康复技能的个性化指导。心理康复是一个需要在专业心理从业人员的指导下,经过大量练习与及时反馈的漫长心理修复过程。可以预计,随着疫情的发展,心理辅导的需求量会激增。但到目前为止,从事心理健康辅导的人员配置严重短缺且良莠不齐。即便从已经较为完善的高校心理健康工作看,也仅按照4000:1的比例配置心理辅导的专业人员,缺口巨大。为避免对心理辅导资源的恶意挤兑,未来工作的重点应大力发挥第一、二级预防体系的作用,尽可能减少公众对心理康复的需求。并在此基础上,将目前在心理康复领域内较为成熟的、简便可操作的治疗模式转化为以手机应用为载体,可大规模应用的信息技术类产品,满足心理辅导的个性化需求,实现心理康复阶段的实时化、可操作化训练反馈。帮助程度较轻的来访者进行自主心理辅导与心理康复技巧的练习,将有限的心理辅导资源配置给急需、严重的来访者。(四)完善顶层设计,形成党政统筹、社会分工、多方参与的实践体系。由于心理健康问题的复杂性,目前由政府牵头的机构甚至国际合作是比较普遍的工作机制[18]。政府部门应当加强疫情期间,心理服务体系的建设与运行管理,充分发挥社会心理健康服务机构的活力与作用;建成政府主导、学会支持、社会参与的联动模式,保障公众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顺利运行。在这次肺炎疫情下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在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的培育与优化方面发挥独特的专业优势,为今后百姓能理性平和的去对待各类突发性事件夯实良性的社会心理基础。
作者:王博韬 魏萍 丁兰艳 单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 上一篇:文化异同下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特点
- 下一篇: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生管理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