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有效途径研究

时间:2022-10-08 08:46:39

导语: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有效途径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有效途径研究

【摘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渠道,多数理工科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设较晚,教育效果较低。为更好地开展理工科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本研究在问卷调查基础上,分析当前理工科院校该课程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索理工科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有效途径

【关键词】理工科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途径

一、理工科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现状

本文主要从课程性质、授课学时、班级规模、师资力量、教学模式等方面对理工科院校心理健康课程开展情况进行分析,发现高校均按教育部文件要求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或必选课,也有部分高校将该课程以必修加选修的形式开展;多数院校心理健康课开设在大一学年,授课学时从8学时到32学时不等;课堂教育形式多采用合班制,班级人数在100-300之间;授课教师一般由专职和兼职心理教师组成,专职心理教师平均2人,多数由辅导员担任兼职教师;授课模式多以传统讲授为主,教学方式较为单一;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兴趣较低,对于团体活动等实践课程的参与性较高,但受到班级人数、活动场地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教师与学生的互动频率下降,学生听课积极性不高,课堂教学的效果不佳;在考核方式上多采用平时成绩加期末考试相结合的形式。

二、理工科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

1.课程定位不明晰,课程建设不规范。由于各高校教学目标不同,在国家政策精神落实上存在很大差异,很多理工科院校对心理健康课重视度不高,定位不清晰,课程设置较随意、心理工作归属不一致等问题,导致该课程建设不规范,课程落实不到位。2.师资力量较薄弱,班级规模较庞大。理工科院校兼职心理教师多数是理工科专业,人文社科类很少,心理学专业更是稀缺,对心理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有所欠缺。同时,受教师少、学生多、教学时间等限制,多数院校都采用合班制的大班化上课形式,降低了学生参与度。3.学生层次差异大,课程开设范围窄。多数理工科院校主要面向大一新生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使得该课程涉及的学生面较窄,课程的延续性较差,缺少针对性和差异性。由于课时较少,对于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又无法展开详细讲解,不能够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致使学生对课程的评价不高。4.教学缺少多元性,师生缺乏互动性。多数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学模式以课堂讲授为主,采用灌输式的说教方式,教学模式较单一,缺少互动性、多元性、创新性;教师讲授的心理案例大多摘自教材或网络,缺乏鲜活的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例,很难引起学生听课的兴趣及情感上的共鸣。

三、理工科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的有效途径

1.转变思想理念,提高心理意识。高校学生工作者首先要转变观念,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课对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将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起来,重视学生人格完善,帮助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自觉完善自身心理素质。因此,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面向所有年级的学生开设,将培养学生心理健康意识贯穿课程始终,使理工科学生既有过硬的技术,又有强大的内心,真正成为社会所需的高素质人才。2.依据学生需求,合理安排课程。依据不同年级的学生需求,运用团体心理辅导的形式,开设不同主题的心理健康课,拓宽课程覆盖面的同时,提升课程的针对性、发展性和有效性。如:大一新生重点放在环境适应及学习认知上,帮助他们顺利度过从高中到大学的转变;大二、大三学生侧重帮助他们了解心理健康知识、掌握心理调试方法、以及如何处理好情绪、人际、恋爱、压力等方面的问题;大四学生以社会适应为重点,帮助他们正确自我分析,了解社会形势及发展趋势,为进入社会做好心理准备。3.结合学生特点,创新教学方法。理工科学生对理论知识敏感度较低,动手操作能力较高,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上要考虑理工科学生的特点及将来的工作性质,将心理学的理论知识予于活动中,通过设计和开展多样活动让学生近距离体验心理的力量。将心理健康课与“第二课堂”、科技竞赛、社会实践、校园文化结合起来,发挥新媒体的优势,利用微信、QQ、微博等媒介,宣传心理健康知识、收集学生心理动态数据,打破时空限制,创造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1]杨红兰,冯守富等.大学生心理健康课中团体心理辅导运用研究[J].考试周刊,2018(15):31.

[2]王斐.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探析[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8(6):8-10.

[3]朱伟,管晓琴.少课时、大课堂背景下参与式心理健康课程设计[J].教育与职业,2014(1):130-131.

作者:鲍艳丹 单位:沈阳工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