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进展研究
时间:2022-06-12 10:53:53
导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进展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中纳入心理健康教育,是注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通过提高大学生对自我的正确认识能力来保障其合理规划职业生涯和更好地发展自我。本文通过分析目前大学生主要心理健康问题、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现状,逐步阐述纳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分析其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作用和两者的关系,介绍其主要内容。总之,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辅导中纳入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增加大学生对其职业生涯的正确认知、提升其在职业中的自我意识、体现其在职业中的自我个性,这些对于大学生合理构建自我职业生涯规划,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就业意识等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大学生毕业前的人力资源课题内容[1-2],也是其毕业后实现顺利就业的重要手段。人的主观心理因素影响其对职业生涯的规划。我国国内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心理状态多处于趋向成熟的特殊阶段,大学生时期是其心理发展的关键期[3-4]。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中纳入心理健康教育,应贯穿于大学几年的整个过程中。本研究拟探讨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现状、必要性和重要性,分析两者的关系和相互作用,介绍其主要内容和实施方法。
1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现状
目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教学目标不明确。多数高校开展的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具有突击的性质,其目的局限于协助大学生应对就业前面临的实际问题;二是内容单一、不丰富[5]。其内容多是针对即将毕业大学生进行就业前的专门指导,包括简历制作、就业面试技巧等。很多高校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教学过程中,并没有认识到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教学中多数情况是照本宣科,并未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也没有针对大学生个体的心理差异来开展引导和启发性教育;三是教学效果不十分理想[6-8]。大学生没有真正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技能,或者未能合理规划自我的职业生涯,对自身未来的职业仍心存困惑和迷惘。近年来随着国内高校的扩招使得每年的大学毕业生录取比例增加,受当前国际、国内的经济形势的影响,目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自2010年以来我国国内高校毕业生人数年同比增长率为2%~5%[9]。截至2017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累计达到5075万人。2017年当年的国内高校毕业生总人数达到800万人[10]。而社会可提供的就业岗位的增长速度是有限的。不少大学生在自我职业生涯规划中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过高估计自身能力、过低的自我评价得分都会导致大学生对自我的认识不全面、不准确,从而在其规划职业生涯过程中偏离了符合其实际志趣的就业方向,或无法找到与之能力匹配的合适的初始职业。无疑这将影响到大学生对就业的积极性和信心,影响到其在校期间的身、心的全面发展。目前大学毕业生就业中存在的主要心理健康问题[11-13]:一是人际交往问题。良好的人际关系体现的是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可反映大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目前大学生的人际交往问题中一类是缺乏交往的动机的大学生,平时喜欢独来独往,不善于与别人交往、也不轻易相信别人;另一类是有强烈的人际交往的渴望,渴望被他人尊重、被社会认可;二是情感问题。目前大学生中存在的情感问题:一是自卑的心理,自我意识模糊;二是不适应环境,内心无追求而空虚;三是无法正确看待男女同学之间的情感问题,处理方式不合理;四是自制力差、自控力低。独立性差,缺乏独立思考和对社会的自我评判、认识;依赖手机、信赖互联网等,追求网络信息化、迷恋虚无的社会讯息。
2纳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大学毕业生在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存在心理健康问题,将导致其没有良好的职业自我意识和对职业的正确的规划认知。其对薪酬福利待遇的要求过高,而忽略了自身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高低,这些盲目的择业现象导致在每年的毕业季人才市场上是优秀的企、事业单位门前“供不应求”,而冷门的企、事业无人问津、招不来人的矛盾局面。这类不合理的就业现状长期持续,将造成真正的具有专业特长的大学毕业生找到专业对口的单位很不容易,也出现了真正“求贤若渴”的用人单位招不到合适人的人才市场的畸形现状。大学毕业生这一优质人力资源不能得到合理的社会配置,则大学生不能发挥其高学历人才的优势,将造成国家培养的高校人才资源的浪费,长久以往势必影响国家人才资源的整体素质。所以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纳入心理健康教育很有必要,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14-16]。现阶段,高校对大学生的职业生涯教育的内容需多元化和全面化。从大学一年级入学伊始即对大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这一结合应贯穿于大学生在校期间的整个过程。在大学生中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同时纳入对其心理的健康教育,有助于发现大学生的个性特点,促进其个性发展,健全其心理;提高大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其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形成健康的人格,以健康的心理状态去规划自己的未来职业。大学期间学生正处于职业生涯发展阶段的探索期,其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职业方向、职业能力、价值观等多方面还是未知、不确定的状态,故需要在大学几年的学习、生活和社会实践中不断学习,逐步开展对其职业生涯的规划。在这一阶段,通过其逐渐适应大学生活,重新认定自我,不断发展个性、兴趣爱好及增强意志,可以培养其建立良好的职业兴趣,确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使之逐渐明确其职业生涯规划的目标,并为之进行有针对性的准备,尤其是要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首先,需要正确认知自己所选职业生涯规划目标的难易程度、应具备坚强地面对困难和锲而不舍的顽强的心理品质;其次,知晓自己为实现职业生涯规划目标需付出努力,而在实现职业生涯规划目标的过程中可能出现一些不确定因素、会遭遇到挫折,需克服彼时产生的心理动摇和困惑,适时对其职业生涯规划目标作出合理的调整,使其更合理和具有可行性,以适应社会现状和符合一般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总之,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纳入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在几年的学习生活中不断提高大学生的认知能力,磨练其意志,增强其自信心,最终为大学生逐步做出其职业生涯规划并最终进入职场做心理上的准备。
3职业生涯规划和心理健康教育相互的关系和作用
职业生涯规划和心理健康教育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和相互的作用[17-19]。一是心理健康教育可以让大学生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过程中正确地认识自我,合理地进行自身评价,认识自身的条件和了解外部的社会环境,并进行自我审视,选择正确的职业方向和正确的人生道路;也可以合理地进行自我心理的调节,更好地适应社会;二是心理健康教育能够健全大学生的人格,使之具有适应环境的能力。在其职业生涯规划中,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可以调节自我,其个性、智力、意志和情感方面都能获得释放和得到健康的发展;三是贯穿于大学整个过程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引导大学生找准人生的奋斗目标,激发其潜能,提高其心理调适能力,包括自我认知、人际交往和情绪管理的能力等;促使学生不断反省自我,自我教育,意识到自己的命运只能由自己掌握,从而改变以往被动受教育的心理,不断超越自我,以积极的行动发挥自身优势和弥补和完善心理或能力上的不足,最终实现人生的职业目标。
4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纳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内容和方法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careerplanning)的内涵是,个人结合自身的情况和社会环境、制约因素等,为自己制定切实可行的职业目标,并确定行动的方向、行动的时间和行动的具体方案[20-21]。可以说职业生涯规划是让大学生以自己毕业后就业的职业为目标进行规划和自我行动上的管理,使其在大学生涯过程中为这一确定的预期目标而行动。职业生涯规划的主要内容:一是确定职业规划的目标;二是制定行动方案,确定好具体时间和执行方法;三是自我评估与反馈,通过感知外界环境的变化及时地调整职业生涯目标。在这个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正确的自我评估是前提条件,对组织、职业和社会大环境的合理分析可将其个人的职业规划(目标和行动计划)与实际的现实情况相结合,使其内容具有可行性。职业生涯规划的主要作用:一是大学生通过职业规划的制定过程,可以进行自我的剖析,准确的确立自我认知,减少对未来职业方向的迷茫和困惑;二是可以帮助大学生合理地看待自身的能力,挖掘其自身的潜能,提高其对自我资源的驾驭能力,让其可以成功地把握自己。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纳入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内容和方法,主要有如下几点:一是,确定两者的地位[22]。目前在高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并没有广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为此需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逐渐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其目标是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健全大学生的个性发展。二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心理健康是指人在心理的认知、情感、意志等方面都符合生存的需要,并能够不断自我协调、发展的心理状态。包括:心理学基本理论的普及,自我认知教育,情绪管理,个性发展和教育,人际交往及环境适应等方面教育的内容。三是,将两者融合的基本原则[23]。首先可以根据不同年级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特点来具体实施,在大一阶段积极开展入学适应教育,让学生正确认识大学的学习生活性质和主要任务,正确理解自己所选择专业的就业前景,以此引导和启蒙学生开始进行职业生涯的规划。在大学二年级开始逐渐通过对学生开展职业兴趣的培养,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明确职业生涯规划的目标等方面内容的探索,让学生对自身专业有一定的了解,对自身有意识的进行分析,明确自身的学习目标和职业规划的目标。大学三年级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参与各项与职业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激发大学生从事自身感兴趣和擅长职业的兴趣,提高其自身的实践从业能力。四是,将两者融合的步骤。首先,要设立职业生涯教育课程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必修课,要求学生掌握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最基础的理论知识;其次,围绕职业生涯教育设立学生就业的实践活动。宣传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激发学生进行职业规划的主动意愿和积极性。在具体的实践行动中贯穿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灌输职业规划理念,提高学生的心理适应性,提高其在职业选择和职业目标确定中的个性发展和自我意识,促进其理性的对待职业生涯规划问题。使其明确自己的未来掌握在自己手上,职业生涯规划关系到自己未来的发展前程,应负责地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并付诸行动,全方位的行动起来。让大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的各个环节,进行自我意识、情感的管理,良好地经营人际交往,不断地审视自我,调整和评估最初设立的职业生涯目标,最终让大学生可以更自信、更积极地去面对未来职业生涯的未知挑战。五是,对从事职业生涯规划和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师资队伍的整体资源整合。在全校范围内,通过全体师生的重视和共同合作来推进和完成这一工作。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设立专门的心理咨询热线,指定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导师对学生遇到的相关心理问题进行个体指导。
综上所述,在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中纳入对学生的心理教育,可为其提供心理问题咨询和疏导方面的指导。从大学生的新生开始重视对其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并纳入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以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以健康的心理状态去规划其合理的职业生涯设计蓝图。
作者:龚勋 单位:长沙理工大学
- 上一篇:表达性艺术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
- 下一篇:儿科健康教育管理工作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