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构建

时间:2022-01-04 08:52:07

导语: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构建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构建

摘要:文章首先阐述了“互联网+”时代为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带来的契机,然后分析了“互联网+”时代为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带来的挑战,最后提出了“互联网+”时代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构建策略。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

随着“互联网+”行动计划的提出,构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势在必行,其对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具有重要意义。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是指在网络环境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其内涵丰富,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网络被视为一种手段,通过网络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网络是一种新的育人环境,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大教室”;网络是一种资源,心理健康教育利用这种资源促进个体潜能发掘和心理素质培养;网络是教育的内容,预防与矫正各种与网络有关的心理问题[1-2]。

一、“互联网+”时代为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带来的契机

(一)“互联网+”拓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时空。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往往是在固定的时间和场所针对特定群体开展课堂教学、心理讲座、团体活动,或者进行个别咨询,存在受限于时空的问题。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以及“互联网+教育”的提出,网络成为师生间交流的重要平台,其突破时空界限的优势得以凸显。通过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教师可以在千里之外随时传播心理健康知识、接受学生在线心理咨询,而学生也可以随时随地选择自己需要的学习内容、表达心理诉求、接受在线心理测试和辅导,实现双方实时互动、交流。(二)“互联网+”丰富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网络以其先进的电子技术为依托,具有高时速和大容量的特性,可以将多种心理健康教育资源整合起来,形成一个庞大的信息网,为师生提供取之不尽的心理健康知识和信息。在“互联网+心理健康教育”背景下,不同地域、学校的先进心理健康教育信息都可以呈现,不同心理专家的心理健康研究成果都可以相互交融,教师和学生都可以从不同角度各取所需,获得心理健康知识和信息。显而易见,“互联网+”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开阔了师生的视野。(三)“互联网+”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首先,网络具有新奇性、平等性、互动性强等优势,符合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利于激发大学生的兴趣和热情,使他们由“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参与”学习,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其次,网络具有信息量丰富、便捷等特点,大学生可以通过心理网站、在线咨询等多种方式,对感兴趣的心理知识、产生的心理困惑等实现师生交流、生生互助,及时解决问题。再次,网络具有匿名性的特点,这种天然的保密性,使得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缩小,学生更容易呈现真实的自我,利于教师把握学生的真实心理状况,开展针对性强的心理教育或辅导,从而提高教育效果。(四)“互联网+”开创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路。首先,借助互联网技术,教学改革得以实现。如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教学模式不仅打破了时间、空间、特定教育对象的限制,而且有助于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安排学习步骤,提升学习能力。其次,通过心理网站提供的信息,教师可以及时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帮扶。分析研究学生浏览网络心理知识、观看网络心理视频、进行网络心理测评、接受线上心理咨询等信息,有助于教师准确掌握大学生的心理动态,适时对大学生群体进行教育和引导,对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干预和帮扶。

二、“互联网+”时代为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带来的挑战

(一)“互联网+”易使受教育者产生复杂的心理问题。互联网技术在心理健康教育领域的深入发展呈现出诸多优势,但“互联网+”也易诱发受教育者产生复杂的心理问题。从实际情况来看,不少受教育者会产生失落、自卑、焦虑、抑郁、自闭等心理问题,出现不同程度的人格障碍和情绪失调现象。网上的情感互动主要借助文字和符号进行,缺乏与人面对面的情感交流,容易带来情感方面的问题。同时,各项心理问题也极易促使受教育者产生人际交往障碍。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可以在虚拟的世界里扮演各种角色,随心所欲地进行交流,易于沉溺其中,进而减少与亲人、朋友、同学面对面的交流,可能会造成交往障碍。(二)“互联网+”增加教育者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难度。“互联网+”时代,心理健康教育者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其工作难度会在某些方面增大。首先,“互联网+”增加了教育者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互联网+”时代极大丰富了网络信息资源,并且更新速度很快,大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2018年12月鉴别信息的能力、管理自我的能力面临着新的考验,而引导大学生主动适应网络心理健康教育、获取优质的网络心理健康知识、防治与网络相关的心理问题都发展为教育者的新任务。其次,“互联网+”对教育者提出了更高的素质要求。“互联网+”时代,教育者必须站在时代的前沿,不断拓宽网络知识面,紧跟现代信息技术的步伐,否则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将难以开展,效果也将大打折扣。

三、“互联网+”时代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

(一)明确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充分利用大学生广泛接受的网络形式,将心理健康知识、信息、资源和方法传递给学生,旨在实现两个目标[3]。首先,预防、减少、控制大学生心理问题和心理危机的出现和发生。广泛宣传和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营造良好的心理育人氛围,促使大学生树立心理保健意识,帮助大学生掌握心理调适方法,保持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从而防控心理问题和心理危机的发生。其次,激发大学生个人潜能。从积极心理学的观点出发,人有积极向上的动力,并且这种潜能与生俱来。因而,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就是要激发大学生积极向上的品质,促使其发挥生命潜能、丰富生命状态,进而实现生命价值。(二)培养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并不能脱离教师,仍然将教师作为主导者,并且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唯有不断更新思想观念,努力提高综合素质,才能适应“互联网+”时代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趋势。首先,教师要从思想上正确认识“互联网+心理健康教育”,其不仅是适应互联网时代的现实需要,更是心理健康教育良性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需要主动探索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实践路径。其次,高校要按照“分层培训,逐级提升,研培结合,突出实效”的原则,建立多形式、多层次、立体化的培训体系。通过专家报告、经验交流、主题研讨、专题讲座、团体训练、教学观摩等形式,提高教师开展“互联网+心理健康教育”的综合能力。借由各项培训让教师了解互联网文化,更新网络心理咨询知识和技术;熟悉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及时解决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积极实践基于“互联网+”的慕课、微课和翻转课堂等教学模式,由此,切实提高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的专业水平。最后,还可以邀请在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多有研究的校外学者来校担任兼职教师,优化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三)建设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平台。实用性强、功能完善、技术支持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站,是开展和实施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物质条件。然而,从目前的状况来看,一些高校的网站功能较为单一,只有提供心理知识、心理文章、活动报道、心理测评等服务。根据大学生的心理需求和网络使用特征,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国高校百佳网站”的特点,完善的网站需要具备自助、互助、指导和管理四项功能[4]。自助功能,即学生通过自主浏览心理知识、视频和资源等学习心理知识,完成心理测试了解自我,进而发展自我。互助功能,即充分利用网络的交互性和同辈群体的影响力,通过朋辈互助咨询、留言讨论、微博微信等方式,实现交流与互助。指导功能,即教师针对学生提出的心理疑问进行解答,心理困惑进行在线咨询和辅导,心理危机进行干预,进而指导和促进学生发展。管理功能,即技术管理人员或教师对网络平台进行管理和维护,包括权限的设置、网站资料的管理、安全性保障等。(四)拓展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总的来说,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心理健康教育基础知识,通过开设网络课程、团体活动、知识宣讲、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对大学生进行自我意识指导、情绪管理指导、人际关系指导、恋爱心理指导、学业心理指导、就业心理指导、人格完善指导,为大学生心理健康奠定知识基础。二是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问题的预防和矫正,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观,提高大学生搜集和筛选网络信息的能力,进行网络人际交往、网络成瘾等预防和矫正教育。(五)丰富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形式。为有效开展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应以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及需求为出发点,形成多样化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形式。一是网络心理知识宣传和活动,借助快捷、互动性强的网络平台,推送心理热点信息、刊登心理文章、播放心理电影,开展不同主题的心理班会和心理团体活动,以促进学生成长和潜能开发;二是网络心理课程,建设网络精品课程,提供优质微课,积极探索翻转课堂教学、慕课教学,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心理成长的促进者;三是网络心理咨询,利用语音、视频、聊天室、留言板、邮箱等多种方式,进行朋辈网络互助咨询和心理教师一对一咨询,突破信息交流的时空障碍,满足学生的咨询需求;四是网络心理测评及心理危机干预,学生自主选择标准化心理量表、测验后自动生成测试结果,教师及时建立学生心理档案,方便学生客观全面认识和评价自我,利于教师进行动态监测和管理[5]。

总之,在“互联网+”时代,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的优势,开展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是时展和学生成长的需求,也是提升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高校要顺应时展要求,深入研究互联网的特点,挖掘其优势,弥补心理健康教育手段的不足,提高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质量。

参考文献:

[1]郑小方.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构建之初探[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15(6):90-94.

[2]丁远,高娜娜.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研究[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0):23-24.

[3]林见南,汪新光,朱杰,等.高校学生网络心理健康及培育路径研究[J].高教学刊,2016(16):233-234.

[4]郑海斌.“云时代”的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3(7):66-67.

[5]杨虎民,魏萌.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探索[J].江苏高教,2012(6):133-134.

作者:王飞 单位:川北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