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分析

时间:2022-01-11 10:57:14

导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分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分析

一、前言

现代传媒下,大学生视野开阔,但在其获取丰富信息资源的同时,其学习方式、生活方式、社会交往形式等方面发生了较大的改变,且消极信息对大学生产生不良影响。因此,高校应积极地对大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由于在现代传媒条件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有许多,因而有关人员应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以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二、现代传媒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

在现代传媒条件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相对较多,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现代传媒环境下,多元的价值观念交织,给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带来较大影响。一方面面对复杂的价值观念和现实社会,正处于心理认知迷茫阶段的大学生更加无所适从,进而产生心理认知的困惑;另一方面现代传媒环境是虚拟的、交互的,大学生受其影响后,心理方面可能有偏颇;此外,复杂文化信息下,大学生更容易接受各种信息,而不能对信息进行有效甄别或思考,对大学生发展不利。其次,现代传媒环境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暴露出更多问题,如教师队伍素质偏低、教育理念及教育方式滞后等。

三、现代传媒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一)搭建心理健康教育网站平台。在现代传媒下,学校应积极搭建心理健康教育的网站平台。首先,利用网站平台向大学生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理论,以发挥该平台的教育功能。网站平台是一种新型教育载体,与社会发展相适应,能够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其次,网站平台作为教育的新形式,有利于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对此,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应借助该平台,增设心理测试、心理咨询、心理疗法等模块,使大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而深入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内容,可加快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媒体化、专题化发展进程[1]。(二)加快教师队伍建设。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而言,教师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加快教师队伍建设是尤为重要的环节。首先,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应积极融入现代传媒的环境中,置身于新媒体,对教育工作加强研究,以寻求更有效的教育方式、更新自身的教育理念、提高自身的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理论知识素养等。其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在开展教育工作之前,应结合大学生的发展规律和特点,进而选择更为合理的教育方式,在借助现代传媒教育手段的基础上,促进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最后,高校为教师提供交流平台,促进教师的沟通合作,在实现教学相长目的的同时,组建一支高素质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2]。(三)提高大学生的自觉性。现代传媒下,要对大学生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大学生的自觉性是必要的,这能够提高大学生的自我适应能力和教育能力。首先,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应引导大学生提高自身的媒体素养,对传媒手段下的各种信息加以甄别筛选,有选择性地接受和摒弃,自觉抵制不良信息,避免其对自我价值观产生不良影响。其次,教师引导学生对现代传媒有正确的认识,使其能够用积极的心态而利用现代传媒。简而言之,只有提高大学生的自觉性,才能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序实施产生积极影响。(四)积极开展多元的活动。现代传媒环境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有效开展,要求教师应积极开展多元化的活动,既能丰富课余时间,又能在实践活动中更好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首先,借助现代传媒,开展丰富的趣味性活动,以发挥现代传媒的交互性、虚拟性特点,鼓励学生在合作与竞争中深入思考,并为其创造成功的机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如,引导学生利用计算机网络搜集相关信息,对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定势有利。其次,借助现代传媒开展电子竞技活动,对培养学生的合作与竞争意识有利,同时也能增强大学生的意志力和勇于挑战与克服困难的决心,还能激发大学生的创造力,有助于增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3]。

四、结论

在现代传媒条件下,大学生的信息需求、视野需求能够得到满足,但这也对其思想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等产生重大影响,若高校不能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则可能对大学生有不良影响。通过对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分析,作者建议教师可从以下方面着手:(1)搭建心理健康教育网站平台;(2)加快教师队伍建设;(3)提高大学生的自觉性;(4)积极开展多元的活动。

参考文献:

[1]王雪燕.大众传媒下青海高校大学生道德观教育研究[D].青海大学,2014.

[2]陈文芳,刘海兰,刘慧珍.现代传媒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探讨[J].中国报业,2012(14):251-252.

[3]钟建国.现代传媒条件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挑战与应对[J].中国报业,2011(24):129-130.

作者:张帆 单位:西安铁路工程职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