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训练在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时间:2022-01-10 03:18:58
导语:拓展训练在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现阶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问题。高校应根据相关教育经验,结合当前高职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变化发展规律,积极探索新的工作思路。拓展训练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得到了教育界的广泛关注。本文论述了心理拓展训练的含义和特点,提出应将拓展训练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议。
高等职业院校与本科院校比较,在人才培养、教学方式、生源结构和目标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差异。而高职院校学生自身的心理、价值观特点也有不同。现代高职院校普通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力度不够、关注度不够、专业度不够、不适应时代快速发展,学生心理问题得不到重视。为改变这一现状,需要一种较为新颖能适应年轻人思维,应对社会变化的方法来进行教育。1995年起拓展训练引入中国企业培训,在此领域得到很好的效果,其新颖的教学形式、内容和取得的优秀成果得到教育界的广泛关注。[1]拓展训练将团体人员置于设定特定环境或情景,进行一种体验式学习。此种教育模式可针对个案或团体进行教育,方法灵活,并且更好的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近年以来,我国一些高校将各类拓展训练课程纳入到心理健康课程体系中,取得一定成果。[2]
一、高等职院校学生的心理问题
高职学生受家庭条件、成长环境、教育环境、个人因素等原因的影响其的心理问题有其独特性、普遍性。主要表现为无法正确自我评价、困惑、责任心缺失等等。
(一)自我评价不准确
多数高职学生过于低估自己,有较强的自卑心理。我国的教育主流仍偏向应试教育,对学生特长培养不足,整体评价偏向考试成绩定论。多数高职生的学习成绩普遍偏低,考入高职院校自觉比考取本科的同学低人一等,产生强烈的自卑感。[3]部分学生在高中阶段成绩有一定水平,因高考失利考入高职院校,心理落差极大,从而产生极其强烈的自卑感。许多高职院校学生家庭条件,成长环境,教育环境较为落后,在进入高职院校后,与其他同学比较产生强烈的落差,也会导致自卑。
(二)迷茫、困惑致使产生心理疾病
高职学习阶段不同于初高中的单一、偏理论的课程设置,高职阶段课程科目较丰富,多数课程学习时间以学期为单位,注重理实一体,看重动手能力。学生进校前的理论基础和动手能力普遍较差,进入学校后,学习方式的不同、专业较深、课程进度快等特点导致学生压力过大。多数学生乏学习动力,对人生没有要求、目标和规划,产生迷茫,加上大学生活诱惑增多而将专注点放在游戏、玩乐上,最终虚度光阴。由此可能产生一系列心理问题如情绪焦虑、恐惧、抑郁、自暴自弃或异常愤怒,如果长期处于心理障碍中,就容易导致严重精神疾病的产生。
(三)社会生活经验不足
到高职院校后,学生生活不在单一,需要更多地适应社会,增加人际交往,更加独立自主形成更加完整的人格。但此时多数学生还不够成熟,遇到事无法很好解决会产生消极情绪,或寻求别的方式解决如消极应对、逃避现实等。高职学生生理机能已基本成熟,但思想仍偏幼稚跟异性交往过程中容易产生心理问题。有些学生在自己实习或兼职过程中会遇到其他情况,自我调节能力较差,从而对社会生活产生恐惧、无法定性、随波逐流。
二、拓展训练的含义及优势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内容主要包含三部分:(1)积极情感与良好环境的体验;(2)积极人格的塑造;(3)积极的社会方面的支持,系统构建及运用。[4]其并不是对现有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的否定,而是对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途径比较简单这一现状的一种补充,通过用年轻群体喜欢的方式,拉近与他们的心里距离、提升他们的心理健康度、让他们有所感悟学会正确看待自己、调节自己,最终达到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一)拓展训练的含义
拓展训练起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旨在通过训练培养各类人的优秀的品质,如良好的心理素质、团队合作意识、正确价值观、积极人生观、独立处理问题、创新能力、优秀领导能力等。[5]目前,对于拓展训练的概念学术界未有统一的规定,但有其相同点,首先,以学习者为主的体验式教学;其次,拓展训练主要在心理发展,人格完善、激发个人潜能、独立能力、培养团队意识等身心健康方面的提问上进行改善;最后,拓展训练是多门学科的综合运用。
(二)拓展训练的优势
1、主动参与性。在拓展训练中,学生既是参与者又是主导者,不仅仅只是学习心里健康的理论知识,而是通过主动性自我挑战,自我发觉,自我解决问题来得到真正意义上的身心锻炼。拓展训练会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而正是对学生意志力、独立分析解决问题、心里素质、团队协作意识等等的考验。迫使学生面对问题,面对压力,最终达到克服自身弱点及心理障碍,树立信心,认识自己的目的。
2、新颖有趣性。拓展训练不同于刻板的讲座试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各项活动更能吸引学生参加,并且印象深刻,灌输积极的心态。通过对困难项目的完成,提升自我认识、自我认同感、满足感并且借鉴其中获得经验更好的运用于学习、生活中。
三、高职院校开展拓展训练
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同于一般的课程,应该对不同层次、不同生长环境、心理问题的大学生的需求、社会要求相结合,是贯穿整个高职教育的一系列课程。
(一)建立完整的拓展训练课程体系
在新生入学阶段建立个人心理健康档案,首先进行一系列测评,如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CCSMHS)、症状自评量表(SCL-90)等。[6]根据结果不同针对学生的心理状况不同,分组群设置训练课程。辅助配套的心理健康讲座、个人心理辅导等强化训练效果。针对特殊阶段的心理问题如快毕业时所产生的迷茫及心理压力开设相关训练课程,学生可选择行的针对自己的问题参加训练。加入阶段性测试,根据结果修正心理教育方案,最后形成大数据优化课程体系。
(二)建立专业拓展训练团队
此项工作专业性较强,且心理健康问题也不易被察觉、改正、治疗等。所以此项工作需要专业的团队,以专业人员为主如:从事心理咨询相关专业、取得心理咨询师、拓展培训师等资格证书的专人组织课程;兼职人员辅助训练如辅导员队伍,要系统培训以提高专业知识与技能,引导高职学生处理好学业与社会实践、择业交友、健康生活等的具体问题。
(三)建立健全评价体系
1、多层次评价。根据拓展训练计划安排,对活动每个项目完成后的进行现场小结。以课程体系为单位对各项教育进行评价,落实中期效果。对两年教育项目做长期评价,建档为今后的教育做优化。
2、设施条件评估。(1)管理评估:对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组织管理机构、工作目标、管理职能落实情况、计划安排可行性进行定期评估;(2)团队评估:对整个拓展训练工作队伍配备、教学技能高低、专业素质强弱、职业道德优劣和自身心理健康状况等多项指标进行定期评估;(3)设施评估:相应测试体系是否健全、可行并且能较为准确反映心理健康状况。拓展训练的相应设施是否完备、安全。
3、训练效果评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没有落到实处,最终要通过效果来检验。(1)个人评估:对个人积极心理、健全人格、正确自我评价、抗压力等通过心理测试、行为观察记录、生理反应测量、访谈调查等多种方式进行评估。(2)团队评估:针对团队精神、集体荣誉感、团队整体风貌等通过集体活动、行为观察记录、情景设置、访谈调查等方式评估。
四、结论
现代社会环境下有严重心理问题的高职学生虽然较少但人数有上升趋势。高职院校学生因家庭情况、个人成长情况、学习能力、个人经验多种因素导致心理都处于亚健康状态、潜伏状态,心理疏导、治疗刻不容缓。拓展训练旨在通过训练培养各类人的优秀的品质,它有主动参与性、新颖有趣性、让学生完善自我的优势,能给学生较强烈的印象及影响。通过建立完整的拓展训练课程体系、建立专业拓展训练团队、健全评价体系将拓展训练与常规心理健康课程结合,达到事半功倍效果,积极推进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作者:黄芸 周祎 任雯 单位:昆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闰闯.我国高等院校拓展训练课程教学理论的研究.[D],2012.
[2]罗峰,赵亮,辛阳.大学体育拓展训练对大学生社会适应及心理健康的作用[J].教育与职业,2011(3):187-188.
[3]卫根泉,孟欣征.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02).
[4]陈虹.大力推进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访“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创始人孟万金教授.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J].2007,(1):7-9.
[5]孙克成.拓展训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良性影响的价值探析.北京体育大学学报[J].2008,31(9).
[6]教育部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系统课题组.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CCSMHS),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系统量表手册[R].2005,6.
- 上一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探讨9篇
- 下一篇:父亲参与幼儿家庭教育角色投入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