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探讨9篇

时间:2022-01-10 02:30:01

导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探讨9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探讨9篇

第一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及对策

高校全面扩招导致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如何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确保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已成为当前各高校必须认真解决的迫切问题。2001年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该《意见》指出:“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是高等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2011年教育部办公厅又印发了《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试行)的通知,要求各高校必须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公共课必修课。各高校纷纷开始研究如何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但就目前国内绝大多数高校而言,心理健康教育仍处于起步阶段,相当部分高校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的认识仍然存在重视不够、投入不够、师资匮乏等诸多问题,从而导致日益严重的大学生心理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把心理健康教育等同于德育。毋容置疑,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属于高校大德育的范畴。但就二者的逻辑关系而言,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应属于包含关系而非并列关系,简单地把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理解为思想品德问题既违背了二者的逻辑关系,又可能导致对心理问题的轻视甚至忽视。这种现象具体表现为:当前国内绝大部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师资均依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姑且不论这部分人有无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知识技能储备,由于这部分教师主要的精力都在处理学生工作的具体事务上,根本没有时间去认真关注和研究大学生心理问题,这就必然导致有机构和人员但实际工作成效甚微的尴尬局面。

(二)重视解决问题轻视发展咨询。我国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始自20世纪80年代,以问题为导向,主要针对已经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开展治疗性咨询,极少关注学生的普遍心理发展。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一般划分为三级:一级目标是以预防教育为主,面向全体学生,注重潜能的开发和心理素质的培养;二级目标是以解决心理问题为主,针对普遍的心理问题进行辅导和咨询,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三级目标是以治疗心理疾病为主,针对有心理障碍和疾病的个体进行心理诊断和治疗。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把目标设定为二级,工作重心主要是对对已经产生心理问题甚至心理疾病的学生的治疗和咨询上,忽视了对全体学生的发展关注,这就为当前部分高校和部分时段频频出现学生心理问题埋下了隐患。

(三)关注消极预防忽视积极引导。按照积极心理学的理论,人的本性是趋向于积极的,但这种积极本性不会自发表现出来。目前国内绝大部分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尤其是心理咨询都把关注焦点放在了对部分已经产生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的学生身上,对绝大部分当下心理状态显示为健康的学生疏于关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不管是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还是教学手段的运用上,都以理论灌输为主,缺乏体验教育,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手段单一,教学效果差强人意。

(四)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师资缺乏,兼职居多。目前高校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主要包括:德育教师、心理学和教育学专业教师、专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院系政治辅导员。从上述人员构成可以看出,心理健康教育大多依靠兼职教师完成。这些教师多数没有受过系统的专业训练,不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没有掌握心理心理咨询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技巧。即便是心理学专业的教师,如果只懂理论没有实践经验,或不具备一定的个人修养和丰富的人生哲学知识,也不适合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尤其是心理咨询工作。

(五)管理体系混乱,评价体系模糊。由于心理健康教育起步较晚,高校在设计管理体系时往往并未将心理健康教育机构纳入学校管理系统。随着大学生心理问题日益突出,各高校纷纷增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机构,但这一新设机构归口管理没有统一模式,大多各行其是,绝大部分高校将其作为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处、团委、宣传部等部门的下设机构,部分学校将心理健康教育机构挂靠在心理系、教育系、高教研究所等业务部门,更有少部分学校将这一机构挂靠在校医院。尽管教育部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定为公共必修课,但该课程如何组织实施没有统一要求,更谈不上对课程实施过程和综合效果的科学评估,从而使心理健康教育流于形式。

二、对策分析

(一)整合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资源,优势互补,共同发力。尽管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在着眼点上存在差异,但二者的最终目标都是为了促进大学生健康人格和意志品质的发展,实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如何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优势互补,共同发力,必将成为高校决策层必须认真思考的重要问题。笔者认为,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整合教学内容。大学生的成长健康,既包括了生理和心理健康,也包含了良好的思想觉悟和道德品质等内容,高校德育不能只关注学生政治思想素质和意志品质的养成,同时也应该关注学生的心智发育和健康心理的涵育。目前,尽管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内容中增加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篇幅,但内容上点到为止,加之部分授课教师认为自己本身不是心理学科班出身,缺乏心理学的专业教育背景,所以在讲授这部分内容时要么蜻蜓点水,一笔带过,要么干脆以学校专门开设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为由,把皮球踢给专门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任教师。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也往往会以同样理由把德育的任务踢回给德育教师,从而在同一高校出现了德育课程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两张皮”的现象。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对德育课程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整合,进一步充实德育课程中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提高抗压能力训练,正确面对因人际交往、学业就业带来的压力,勇敢面对生活挫折。同时,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丰富坚定理想信念、加强道德修养等相关内容,特别是教会学生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和方法客观分析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从根本上解除大学生的认知困惑。

2、整合教学方法。传统的德育教学主要采用理论灌输、榜样示范、参观考察、实践锻炼等方法组织实施,教学内容枯燥,往往注重人尽皆知的大道理灌输,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学效果差强人意,而心理健康教育习惯通过量表测试、角色扮演游戏等方式组织教学,形式相对丰富,但教学手段过于游戏化。因此,在教学改革过程中,应将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过程中经常使用的小组讨论、个别交流、扮演体验等方法植入德育课堂,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开展针对性教育,增强教学活动的生动性。同时,在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中,借鉴德育课程实践锻炼等方法,改变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等问题学生上门的模式,带领学生深入社区、学校、厂矿,增强学生的社会认知,缩短社会适应。

(二)将问题矫正和发展咨询有机结合起来,关注全体学生的健康成长。以问题导向为主的心理健康教育体制,把关注焦点放在少数已经产生心理问题甚至心理疾病的学生身上,而按照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三级目标设定,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应将工作区分为三个层级,即:发展咨询、预防咨询和干预矫正。随着“90后”进入大学校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愈加令人担忧。据资料显示,“90后”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强迫症的倾向,“对任何事情不反复确认就不放心”和“对脏很在乎”的应答率分别为60.3%和47.5%,情绪问题,“爱操心”的应答率占53.3%,有49.4%的学生“在乎别人的视线”,34.7%的学生“缺乏自信心”,37.04%的学生认为“父母期望过高”,而32.9%的学生“过于担心将来的事情”。从“90后”大学生对UPI的重要项目回答情况看,发现有1.45%的学生有过轻生的想法,18.24%的学生曾觉得自己在心理健康方面有问题,20.7%的学生认为自己现在有心理咨询方面的需要,而曾经接受过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学生仅占3.67%。据此,必须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关注面扩大至全体学生,唯其如此,才能有效预防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在大学生群体中的蔓延。

(三)强化积极引导,构建基于积极心理学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积极心理学之父”Seligman于1998年正式提出了“积极心理学”的概念。他认为积极心理学的核心目标是理解并帮助人们获得幸福和幸福感。“积极心理学”的支柱有三个主题:1、积极的主观体验(幸福、愉悦、感激、成就);2、积极的个人特质(个性力量、天分、兴趣、价值);3、积极的机构(家庭、学校、商业机构、社区和社会)。积极心理学理论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有益的启示。高校在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时,固然要关注对已经产生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的学生的预防和矫正,帮助那些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存在心理困惑的学生掌握预防不不良情绪产生的技巧,培育积极健康的情绪,更要突出积极引导的教育理念,以培养全体学生的积极人格为出发点和归宿点,强化学生积极的心理体验,提升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注重对大学生积极情绪、积极人格的塑造和培养,注重对大学生心理潜能的开发和积极心理品质的发展,培育学生创造幸福生活的积极动力。

(四)专兼结合,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如前所述,当前,我国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存在两个方面的突出问题:其一是数量严重不足。以某高校为例,该校全日制在校学生约17000人,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仅3名(还包括1名转岗人员),加上兼职教师5名,师生比达1:2125,与国际通行的1:500相去甚远。其二,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不高。目前高校依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为主体建立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专业素养参差不齐。大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不具备心理咨询师资质,甚至连起码的心理学专业背景均不具备,按照要求,这部分教师不能独立承担心理咨询任务。专职心理咨询教师的不足,已成为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成效的严重障碍。解决这一问题,必须通过“外引内培”,一方面加大专业心理咨询教师的引进力度,按照要求配足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另一方面,加大对现有兼职心理健康教师的专业化培训,教会他们掌握发现大学生心理问题,开展心理咨询服务的知识和技能,补齐专业知识不足的短板。

(五)科学设置机构,加大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规范管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属于高校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德育的重要环节。鉴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面对的是全体在校学生,把承担这一任务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从原来的依附机构剥离出来单独设置就显得势在必然。就归口而言,可由分管学生工作的校领导主管,与其他公共教学单位平行设置,具体负责本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学生心理咨询。只有机构独立,才可能实现经费独立运行,队伍相对稳定同时,要按照心理学的学科规律建立科学合理的心理健康教育管理制度和评价体系,通过规范管理,科学评估,促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水平的整体提升,确保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

作者:李达军 单位:内江师范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J].思想教育研究,2001(4)

[2]孟万金.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J].教育研究,2008(5)

[3]张学良.“9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其对策探讨[J].文博览(理论),2012(6)

第二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研究

摘要:自从微信软件推出以来,就得到了社会人群的广泛使用,大学生是使用微信的主要群体,微信对大学生所产生的影响却是双面的。一方面,微信能够为大学生带来诸多好处,方便大学生的日常交流、获取资讯;但在另一方面,微信上也有许多不良信息,为大学生生活带来了不良影响。本文基于微信,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展开讨论,主要分析了大学生使用微信的原因,微信对大学生心理所产生的积极、消极两方面的影响,并且提出了使用微信对大学生展开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出新的方式,从而增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关键词:微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研究

微信是继手机QQ之后,腾讯公司推出的又一社交软件,具有语音聊天、收付款、扫一扫、摇一摇、订阅公众号、朋友圈等一系列功能作用,具有时效性、实用性和社交性,能够为大学生的生活带来更多的新鲜资讯,满足其各方面的需求。所以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使用手机微信,其不仅可以用于日常的相互交流,同时也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了解更多的学习信息,为大学生学习带来更多便利。但是网上信息参差不齐,微信能够给大学生带来积极的影响,同时也能给大学生带来不良的影响。要想合理应用手机微信开展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就要积极运用微信好的一面,同时采取措施避免微信所带来的不良影响。老师可以添加学生好友进行交流,创建心理健康教育公众号为学生提供更多交流机会以及有助于心理健康发展信息,在生活中潜移默化,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从而深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让大学生能够保持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对大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大学生使用微信的原因

大学生使用微信主要是因为微信能够满足大学生多方面的需求,将这些需求进行总结划分,可以分为七个方面,分别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认知需要;审美需要及自我实现需要。其一,使用微信能够满足大学生的生理需求,这主要是指在衣食住行等最基本的方面,微信都能够让大学生得到满足。微信有一个叫微信钱包,具有手机支付的功能,不仅可以用于人与人之间的即时转账、消费支付,还可以通过微信钱包进行手机充值、生活缴费,十分的快捷、方便,而且支付安全也得到了很好的保障,没有支付风险。在出行的时候,大学生也可以使用微信来滴滴打车、购买火车票、机票等,不用跑到售票处去买票,节省了不少的时间和精力。外出游玩订酒店、买电影票也可以使用手机微信,甚至比现金支付还要便宜不少,网上购物也可以通过微信钱包支付,非常的便利;其二,使用微信能够满足大学生的安全需求。这主要体现在大学生网上交友的过程当中,受到了网络安全的保护,网上交流,对方不知道你的实际情况,你也不知道对方的实际情况,就没有了面对面交流时的压力,同时微信对话能够保证一定的私密性,不用担心被别人知道,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大学生就会觉得更加的舒适,觉得有安全感;其三,使用微信能够满足大学生归属与爱的需求。通过微信,减小大学生与亲人、朋友之间的距离感,让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更方便的与家人、朋友进行交流。微信有群聊功能,让大家能够在一起聊天,这样能够让大学生在心理上觉得自己身边有许多朋友陪伴,不会觉得孤独。

二微信给大学生心理健康带来的影响

(一)积极的影响

首先,在情感表达方面,大学生在使用微信进行交流的过程中情感得以充分表达,这有助于大学生个体心理健康的发展。大学生通过微信交流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是简单的文字、图片,也可以发送语音、视频,这些多元化的表达方式可以准确的表达出情感。遇到不开心的事情,大学生也可以使用漂流瓶,将自己的心事告诉给陌生人,有助于情感宣泄、缓解压力。另外,大学生还可以在朋友圈发表心情或者分享自己的一些见闻。通过多种途径,大学生的情感需求得到了充分的满足,这由于大学生心理健康。其次,微信能够很好的提升大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在微信朋友圈里,如果有优秀的大学生分享了自己的学习计划,就能够起到很好的带头作用,带动更多的人开始制定学习计划,以取得更优秀的成绩,更大的学业成就。在微信群里,同学之间可以相互交流学习心得,以取得共同进步,同时也能够加强师生交流,老师可以将学习课件分享给同学,还可以进行一些课外辅导,让学生在课后有更多的学习机会。还有一些有关学习的公众号,大学生可以通过公众号获取更多的学习资料,调动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外微信能够加强大学生、家庭还有学校三者之间的交流。现在很多学校专业都有了公众号,学生家长可以通过这些公众号推送的信息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以及学习状态,学生也可以通过公众号信息调整学习计划。三者之间形成良性互动,在学生学习上出现问题时能够得到及时解决,让大学生有更好的发展。

(二)消极的影响

首先,过度使用微信,会影响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有些大学生将自己的大部分时间都花在微信上,从早上起床一直到晚上睡觉,都在不停地刷朋友圈,与微信好友交流。这样不仅对身体健康产生了不良影响,同时也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得学生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之中,降低了学习效率,使学习成绩受到影响。其次,微信上的一些不良信息为大学生带来了消极的影响,使大学生价值观的发展产生偏差。微信上的很多网络信息都是放大之后的,很多都是虚假的,学生了解后就会对当今社会的一些事物产生错误的认知。长久发展下去,学生的思维模式也会发生偏差,价值观念的发展也会由于网络上“金钱至上”的理论而发生改变。微信对于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观念也会产生一些消极的影响。微信的交流方式是通过网络交流的,这样虽然能够满足大学生的安全需求,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人们还是要更多的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可是过多的使用微信沟通,就会让大学生产生依赖的心理,让大学生更加偏向使用网络手段进行交流,淡化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流,使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观念发生改变,拉开了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距离。

三使用微信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一)添加好友,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状态

目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正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这主要是因为大学身作为即将步入社会的群体,受到了各方面的压力,比如专业考试的压力、求职就业的压力等,很多大学生都不愿意向别人吐露心声,就一直憋在心里,造成心理压力,影响心理健康。这时候,心理健康老师就可以与学生互相添加好友,通过大学生的朋友圈动态时刻了解大学生心理状态,当发现大学生出现问题时,就能够及时与大学生进行沟通,正确引导大学生缓解心理压力,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二)促进学生间的心理互助教育

微信不仅可以用于心理健康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同时也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心理互助教育。大学生们所面临的压力都是相似的,在日常生活当中他们也有更多共同语言,交流的时候就更为顺畅。所以就可以通过组建微信群或者同学之间互相加微信好友,当学生想要找人缓解压力或者倾诉心事的时候就可以找同学,在进行相互之间的心理教育的同时,还能增进同学情谊。另外,同学之间的心理互助教育还有助于学生了解更多的心理健康知识,从而达到了提升学生心理健康程度的目的。

(三)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公众号,定期推送相关知识

另外,可以通过开通微信公众号,推送一些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知识以及和大学生们分享一些积极向上的学习方法、生活态度等,这样学生就能够接收到更多有利于心理健康的信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还可以在微信上一一回复同学们的问题,和他们进行沟通,当发现同学休闲心理问题时要及时向老师反映,从而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促进大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四)心理健康教育老师、专家与学生在线互动,进行心理咨询

在微信公众号里面,可以开设专栏,定期请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老师或者一些专家为大家讲解一些有关心理健康的知识,还可以在线与同学互动,让同学进行心理咨询,更好的为同学服务,解决大学生们各方面的困扰,尽可能的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

四结语

微信能够给大学生的生活带来便利,所以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使用微信。针对这一现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应当合理展开策略进行研究,通过使用微信,发挥其为大学生带来的积极影响,减弱其带来的消极影响,采取措施,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微信应用之中,让大学生的心理得以良好的发展。

作者:杨竟楠 单位:赤峰学院

第三篇:工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构建研究

工科大学生在其独特的专业特点、职业生涯特征下形成独特的心理个性特征,这使其心理健康问题也呈现出一定的特殊性。在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对工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进行了解、对教育目标进行重新定位、对教育体系进行重构的研究是应时之需。

一、工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分析

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由针对个体的心理咨询转变为面向全体大学生的成长过程教育。目前,大部分高校成立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并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课程;针对新生建立心理档案,明确大学生心理特征。以东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为例,近年来建立“心理委员”制度并进行相应的培训活动,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月”活动,成立学院心理帮扶小组,完善心理问题学生档案并持续有效关注,近年来未发生学生恶性心理危机事件;学院6名辅导员具有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认证,占学院辅导员人数的83%。工科大学生所接触的课程学科性、专业性较强,在知识结构中纵向发展,人文等相关知识接触相对较少,造成工科大学生性格相对偏内向,在人际交往能力方面偏弱。根据《工科大学生对于出现心理问题时解决方式的调查》(2009级-2012级本科生)整体数据可以看出,工科大学生在问题发生时,不愿与别人分享,首先寻求自行解决(见表1)。工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研究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的方面,教育内容的确立直接影响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根据《工科大学生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现状的调查》(2009级-2012级本科生)整体数据可以看出,工科大学生对于目前心理健康教育形式所存在的问题比较关注,主要体现在课程设置不够灵活、授课形式比较传统和教育活动样式单一等问题.通过以上两组数据可以看出,工科大学生由于特殊的文化知识背景,对其设置的心理健康教育也应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帮助工科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意识、正确的认识和利用心理咨询是目前亟须解决的问题。

二、工科大学生心理状况及个性特征分析

根据《学院本科生思想状况调研》(2009级-2012级本科生)整体数据可以看出,工科大学生人格特征是克己忍耐、严肃认真、谨慎保守的,尊重传统的观念和行为标准。工科大学生在价值观取向上,人格的高尚、事业的成功、生活的舒适更被学生看重,其次是对社会贡献的大小,金钱、权利和名望没有被过多地看重;在学习和工作的目的方面,大多数学生认为一是要拥有幸福的家庭,二是实现自我价值,大四年级学生对得到肯定和尊重较比其他年级学生表现得更为强烈(见表3)。在人际交往方面,在处理问题、面对困惑时采取方式上,学生更倾向自身解决或与身边朋友寻求帮助,较少请教辅导员;在交往对象方面,学生投入精力较大的交往对象是大学同学和以前的同学,而对学生影响较大的则是家人和大学同学,大二年级学生认为学长、学姐对他们的影响也是较大的,而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在大四年级学生中最为明显。在《学院本科生学风调查》数据中,通过学生学业上存在的主要问题也可以侧面看出,工科学生课程专业性较强,培养计划中过多偏重于大学生专业技术层面的培养,关于大学生人文素质养成及健全人格训练方面设计的学分比重偏低,往往这些方面依赖于“第二课堂”。学校的校园文化氛围对工科学生的思想、行为以及人格有一定的影响,学生的自控能力和自我心理调节能力以及学习动力的缺失也占据一定的比重。

三、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的工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模块设计

积极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为个体的积极主观体验、积极的人格特质和积极的社会环境,“它非常注重人潜能的发挥,把促进人的健康成长、激发与培养人的积极情绪当作自己的历史使命”[1],并强调对人性优点和价值的研究,提出从兼顾个体和社会的角度积极预防心理疾患的理念。在此研究框架下,构建工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一)个体水平上主观积极情绪体验模块积极心理学所研究的积极情绪包括满足、满意等;对当前状态的研究聚焦在幸福、快乐,对未来的研究则聚焦在乐观和希望上。而大学阶段正是个体自我同一性确定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大学生正处在“心理的延缓偿付期”,即大学生在这一阶段不断地接触各种人生观、价值观,不断选取、尝试、验证并决定适合自己人生观、价值观及未来的职业发展等,在这一过程中,对未来的茫然、情绪情感的冲突、选择的冲击和矛盾不可避免。而积极心理学框架下的积极情绪的主观体验对大学生尽快地调整心态,完善自我意识,发现正确的生命价值和人生意义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乐观、充满希望地进入社会生活也是国家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

(二)个体水平上积极人格特质完善模块人格特质是持久稳定的人格品质或特征,在幼儿期基本形成,但在后天环境、教育因素等交互作用的影响下不断完善。而在引起大学生最常见的人际关系心理问题的成因中,消极人格特征是主要的因素,因而大学生积极人格特质的完善发展是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内容。这一模块的构建即以积极心理学研究框架下的自我决定性、乐观、成熟的防御机制、智慧等24种积极人格特质为培养目标,通过形成充分的自我价值认识和评价等积极情绪体验这一发展的内在源泉。对大学生各种潜在能力和现实能力加以激发和强化,并将之变为一种习惯性工作方式,从而使大学生进一步增强自信心,顺利地度过人生发展的重要转折阶段和关键时期,塑造健康、成功的性格。

(三)心理预控水平的积极预防和教育模块积极心理学所提倡的积极预防理念的核心,在于挖掘困境中个体内部系统的自身塑造力量,而不是纠结于修正自身的缺陷和缺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积极预防和教育模块的构建,不应局限在帮助大学生发现并矫正出现的心理问题,而应通过一些丰富的教育途径引导所有的大学生发现和挖掘自身所具有的抵御心理疾病的精神力量,从而取得心理健康维护的预防效果。另外,该模式还应包括对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有效测量,并掌握塑造这些积极心理品质有效干预方法,以达到在预控水平上的心理健康的未雨绸缪。

四、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的工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对策

(一)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构建以队伍建设和保障为核心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成立校、院(系)两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小组,在学院构建心理健康教育三级网络防控机制:由学院主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副院长任“心理健康教育三级网络防控小组”的组长,本、硕、博每一个年级设置一名心理联络员,在每个班级配备一名心理委员,畅通信息渠道,并由校内外聘任的心理学专家对心理委员定期开展培训,充分发挥心理委员的作用。对心理健康工作执行资格证制度,辅导员需进行国家心理咨询师资格培训,聘请校内、校外资深心理学专家、资深人士做顾问,定期针对小组内成员进行培训和指导。成立院属心理社团,明确组织机构设置,形成社团规章制度,推广社团形象,建设社团品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社团协助辅导员开展心理教育等工作,定期组织心理委员培训,与其他心理学组织进行学术交流。

(二)建立健全心理危机干预和防御应急工作机制依托“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全面覆盖”的工作网络构建快速反应的信息渠道,通过新生入学心理测评、心理委员日常观察、辅导员谈话识别、心理量表再次测量等方式进行逐级的筛查,通过“心理晴雨表”、班级心理状况监察等方式及时发现问题,及时上报上级组织,如不能解决,要及时转介治疗。编纂针对不同类型心理危机事件的《心理危机干预案例汇编》,建立环节设计具体、可操作性强的防御预案,建立网络化、信息化的心理危机数据资源管理库,可以协助心理健康教育小组高效、有序启动相关应急预案。

(三)开展基于希望体验的目标教育和基于积极体验的体育竞技活动在实施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体验模式中,一切工作要围绕着促进、诱发、方便和推动大学生进行积极体验来展开。通过查阅《CDIO工程教育培养大纲》中强调工科大学生所要拥有的技能及态度主要有“主动与愿意冒险,执着与变通,以及自省个人的知识、技能、态度”等三个方面。针对工科大学生的情绪体验教育应主要针对基于希望的目标教育和基于积极体验的多元体育竞技活动开展,组织具有切实感染力、真实的情境来触发学生的切身体验,如举行励志读书节,通过读书疗法引导学生树立高远目标;通过榜样带动,使学生看到自己的未来和希望;引入职业生涯规划和目标管理相关课程,帮助学生合理规划、设计自身发展目标。同时,通过举行一系列户外体育竞技类活动,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在锻炼身体的同时,抵制压力所带来的负面情绪,并且在竞技运动活动中培育自己坚毅的品质,完善自己的品格和行为,磨炼自己的意志。

(四)加强与工科大学生培养模式有机结合的心理健康实践教育环节加强工科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需要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其学科教育有机结合,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是一项很复杂的工作,它渗透在学校教育、管理、服务的全过程[2]。以工科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提升为依托,重点加强学生学术、科技竞赛的引导力度,举办校级、院级科技节、科普节等科技实践类活动,鼓励学生积极投身实践,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科研产出的过程中,增加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环节,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以拼搏进取、积极向上、阳光文明、努力创新的姿态面对科技实践,重新认识专业发展与自身能力的匹配,与工科高校毕业生人才培养目标努力契合,降低在专业学习中带来的心理有问题的学生比例,充分挖掘自身的聪明才智,全面提升素质。

作者:聂国东 梁媛 鞠茵妮 单位:东北大学

参考文献:

[1]周秀艳.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探析[J].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1).

[2]邵广军,吕平,王娟.CDIO工程教育模式下大学生非专业素质培养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5).

第四篇: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讨

近几年高校的多次扩招,以及各地区学校教育水平的提高,高校的在校学生的数量增多,同时也伴随着国家各项优惠政策的开展,贫困大学生数量也随之增加。但是,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下,以及先让一部分人富起来,再帮助另一部分人共同发展的经济政策,我国出现了明显的贫富差距,造成了在高校内,多数贫困大学生无法支持全部大学学费的支出,以及在高校的学习中的大量生活费用的支出,对比其他非贫困的大学生,贫困大学生容易产生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对其在高校中的成长产生影响,在未来的工作生涯中产生阻碍。而高校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在这个时候就有着重要的影响,对贫困大学生有着积极的帮助,对其在未来的生活中有着重要意义。

1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中的意义

积极心理学是一种新兴的研究心理学的科学。它有别于传统心理学的治愈、缓解等的研究方式,在对传统心理学的继承、发展下,用积极的形式来研究传统心理学研究发现的心理问题。在高校中,贫困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复杂且难办,不能用传统的心理学研究方式来解决,因为贫困大学生极其敏感、自卑,且对外界充满了敌对情绪,这对传统的心理学研究方式充满了挑战,学校对如何帮助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发展无计可施。但积极心理学在对待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时,更具有包容性,主张对发展潜能,发现美好品质、美德的积极心理学研究,对处理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时缺少攻击性,让贫困大学生少一些敌对的防御性。这对在校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有着重大意义。

2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中所存在的特征

2.1高校贫困大学生普遍存在自卑的心理特征

在高校中,贫困大学生主要存在自卑的心理特征。因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我国存在着较为明显的贫富差距,高校中的在校贫困大学生多是来自偏远的、经济水平极其落后的地区,在城市的贫困大学生也是主要是来自城市收入极低的贫困家庭,这些城市的贫困家庭有的还领取着国家的贫困补助,即便是在这种情况下,多数城市贫困大学生同样也还是付不起全部的大学学费,以及在大学中的生活费用。现在,国家针对各高校存在的贫困大学生,开展了多项对贫困大学生的补助,即使是在这样的补助下,有些贫困大学生也还是会存在着学费、生活费用的困难。同时,在这种家庭极度贫困的情况下,对比着身边的非贫困大学生,他们更容易产生较为严重的自卑心理。在生活中,因为没有正确、理性地对待家庭贫困[1],对富有的错误认知,在自卑的作用下,更加介意来自外界的异样眼光与评价,容易产生极端心理,对外界出自善意的帮助,也会充满敌对状态,害怕和厌恶他人的同情,拒绝他人善意的帮助,对生活消极对待,因为自卑,不参加一切对自己学费、生活费有帮助的工作,害怕周围同学的“看不起”。

2.2贫困大学生也存在着自我封闭的心理特征

这些高校的贫困大学生,他们的家庭环境普遍文化水平较低,家庭氛围较为沉闷,家庭人员之间情感交流、心理交流极少,对这些贫困大学生的心理成长的影响极大。因为父母长辈话少、互相之间缺乏交流,这些贫困大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容易形成对语言、情感、心理的表达能力的困难,内心极度羞涩,这种情况到了学校中,又因为显著的贫富差距而增加,更加封闭自我,不与他人交流内心。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困惑却长期无法得到释放、减压,习惯性封闭自我,拒绝交流,长此以往,这些积累的心理健康问题,一旦因为某件事情的触发,将会引发意想不到的后果[2]。2004年,云南省云南大学的马加爵因为与同宿舍的好友发生口角问题而杀死同学四人,最后被依法判处死刑,在这件案件中,包括马加爵在内的五人皆是贫困家庭借钱供读出来的贫困大学生,在日后对案件的描述中,对马加爵的心理健康进行分析,可以明显看出来他极度自卑、非常在意他人对自己的看法以及评价,对自我的封闭,在长期的负面情绪的积累下,没有寻找合适的释放、减压的途径,就这样在与同学的争吵中爆发,做出了伤害他人、伤害家人的犯罪事实。

2.3敏感也是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特征

贫困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极其敏感,这对贫困大学生的人际交往百害而无一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总会用“讲笑话”、“开玩笑”的形式拉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贫困大学生在这种无伤大雅的“开玩笑”中总会敏感地认为这是对自我的看不起,是在取笑他,而同学之间的正常来往都会在贫困大学生的内心留下一种误解的想法,敏感地把这种误解由小放大[1],不与他人说,自我封闭,形成一个恶性的循环。有时,贫困大学生在与同学的日常交往中,因为敏感,害怕自身的家庭条件贫穷被同学所看不起,就极端地拒绝与同学之间的日常来往,做“独行侠”,身边没有谈得来的好友,没法满足情感需求,更加加剧了情感压抑,只能在独处时自我排解,反而自我封闭严重,心理健康产生极大的问题。

2.4对生活充满了消极情绪,自我幸福感低

在高校中,在校大学生来自五湖四海,在这种对比下,贫困大学生会感觉到自己的生活、自己的家庭不幸福,会羡慕来自大城市、家庭收入高、生活水平好的同学。在这种刺激下,自然而然就对生活失去信心,在学习中充满了消极情绪。因为收入水平较低,满足和支持了全部的大学学费之后,只能保有仅仅只能够满足日常花费的生活费用,这便在与人际交往中,或者是在自己的生活中,无法随心所欲,让贫困大学生敏感地感觉自己不如非贫困大学生,内心会极其的消极,没有对生活的幸福感。

3积极心理学教育如何帮助贫困大学生发展心理健康

3.1帮助贫困大学生增加自信心,理性正确地对待贫困

运用积极心理学,引导贫困大学生用积极的心态、积极的方式对待学习中的困境与生活中的茫然[2],从以往的消极面对到引导后的积极对待,是帮助贫困大学生增加自信心的一个重要过程,引导贫困大学生理性、理智对待自身家庭的贫穷,明白并且认可自身家庭与非贫困大学生家庭的不同与区别,树立对未来的向往,对未来职业的明确规划,引导贫困大学生理解“人穷但志不穷”的人生信念,学习教导“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的积极理念。引导贫困学生明白“学习必将改变命运”的人生价值观,让贫困学生了解到现在的贫困是必然的,但不是长期的,只有努力坚持,积极向上,生活是会随着时间而有所改变,生活条件也会因为自身的积极努力而变好。

3.2引导贫困大学身解放自我,构建健全的社会人际关系

帮助贫困大学生了解自我,经常选择性地与贫困大学生进行深度的对日常学习生活中的困惑的探讨,帮助贫困大学生学会信任他人,接受他人的帮助。与贫困大学生的家庭要保持联系,了解贫困大学生的家庭背景,对其进行合适于自身的积极心理学的帮助。引导其在学习中、生活中遇到的苦闷悲伤要适当地释放、减压,引导贫困大学生学会在简单的人际交往中与他人分享喜悦快乐。在构建人际交往中,适当地给出正确的建议,用一种平等积极的心态对待每一位需要帮助的贫困大学生。帮助在人际交往中有困难的贫困大学生,建议其有原则、有底线地在人际交往中真诚地对待每一个要交往的同学。引导贫困大学生了解人际交往在生活中的重要性[2],促进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地成长。

3.3促进完善社会对贫困大学生的支持体系

在我国,现有的对贫困大学生的社会帮助是比较全面的,但还是不够完善,很多贫困大学身即使有国家的各项补助,还是得在学校中面对各类生活费用、学费的困难,再加上现有的社会支持体系,仅仅是解决了贫困大学生在经济上的负担,在心理上的帮助还是比较匮乏[3]。积极心理学是整个社会支持体系的重要一部分,它的完善能帮助到贫困大学生解决因为贫困而带来的对财富不均的困惑与消极情绪,帮助贫困大学生增加自信心,减少自卑,建立完整的社会人际交往关系,帮助贫困大学生释放自我,减少在学习生活中对经济的压力。

3.4完善积极心理学的工作内容

在高校内建立完善的积极心理健康的教育体系,改变以往只在贫困大学生出现心理问题和困惑时,给予帮助和解决的方法[4],不再只是单一地解决问题,而是变成预防问题、发现问题、了解问题、解决问题。很多贫困大学生羞于咨询心理健康老师,也不了解自己是否存在心理健康疾病,所以,在日常的工作中,应当依靠校广播、宣传窗等宣传相关的积极心理健康知识,并将心理健康咨询处设置在安静的地方,方便贫困大学生的咨询。

4结语

贫困大学生在高校中占据一定比例,怎样帮助这些特殊的大学生心理健康地正常发展,一直是积极心理学的重任。积极心理学平等对待每一位贫困大学生并且帮助他们都能在最后健康地走上工作岗位,并在日后的生活里,也会积极地对待每一个问题与困难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杨卫娥 单位:南通职业大学

参考文献:

[1]王雷霞.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的贫困大学生健康成长研究[D].焦作:河南理工大学,2012.

[2]王佳利.积极心理学视角下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探讨[J].教育探索,2014(4):141-142.

[3]汪隽,冉昆玉.积极心理学视角下贫困大学生心理教育的思考[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教育教学研究),2012(1):85-88.

[4]陈栩,何琳.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探析[A]

第五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2015年3月5日,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站在新的战略高度,来看待信息技术和传统行业的“生态融合”的全新定位。由此可见,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应充分考虑到互联网时代的新特点,在新形势下探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思路和新方法。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不应仅仅停留在网络成瘾、网络依赖和网络孤独这些领域,更应顺应互联网+这一大趋势,研究如何利用互联网尤其是无线互联网这一新媒体创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状况研究

国内心理健康教育源于20世纪80年代,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高校基本上都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主要集中在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教育和对有异常心理问题学生的干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普及率较低,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单一以及传播渠道缺乏等问题。

1.1覆盖率低,学生心理安全存在死角目前各校基本形成由上至下的“学校———二级院系———班级”三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尽管如此,学校心理咨询的专业老师不足,学生数量与心理辅导员的数量不匹配,比如一座万人的院校,专职的心理辅导员只有5、6个,远远满足不了学生的心理咨询需求。有的学校甚至没有专业的心理辅导员,而是由其他老师兼职。目前在美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和学生比例1:1500。

1.2有效的传递渠道缺乏,心理健康咨询不够便捷目前,绝大部分学生心理咨询工作是线下的心理咨询室和心理健康教育课堂,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需要学生到场面对面约谈。仍然有部分学生对心理咨询心存疑虑和抵抗,这些顾虑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主动上门求助心理咨询中心。此外,部分高校开辟了心理健康教育网页,但是学生的浏览率和点击率不高,并没有真正发挥线上心理健康工作的宣传效果和咨询效果。

1.3教育形式单一,内容缺乏针对性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大多是单向的灌输式的课堂教学,以教师的讲授为主,忽视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由于大学生所处的家庭环境、成长背景和发展阶段不同,所面临的问题存在个体差异,课程教育缺乏针对性。即使是课堂外的心理健康教育仍以心理咨询、学校心理健康活动为主,宣传方式单一,宣传内容缺乏互动性和趣味性。而90后的大学生,尤其是95后的大学生自我意识强烈,喜欢自由不受束缚,不喜欢教条式的灌输和刻板的教学模式;乐于接受和学习新鲜事物,崇尚新媒介和新技术,传统的灌输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心理和伦理需求,他们更需要一种互动式的、探讨式的教育模式。

2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势分析

互联网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新载体,给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它特有的即时性、便捷性和匿名性以及互动性可以弥补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不足,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1隐匿性:符合学生心理发展需要网络的匿名性、隐蔽性可以给予学生自我暴露的空间,学生能摆脱现实的束缚,在网络上倾诉内心世界和表达自己的观点,最大程度地释放心理压力。另一方面,正是由于互联网环境天然的虚拟性,使学生避免了直接面对心理咨询的尴尬,消除了学生担心自己隐私泄露的顾虑,学生可以隐藏自己的身份进行网上心理自助和互助,正是由于这种隐匿性使得心理健康工作者和学生的心理距离缩小,为学生们提供了宣泄不良情绪和心理压力的平台。

2.2便捷性和即时性:降低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本在互联网环境下,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和呈现方式更丰富和多样化,以视频、动画、图片和音频等新媒体的方式生动展示,心理健康教育的传播方式不再拘泥于有限的课堂教学,可以通过网络新媒体广泛迅速的传播。这种便捷的方式极大地拓展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活动空间和覆盖面,突破了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的弊端,学生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网络电视、论坛、微信、网站和微博等方式获取海量的心理健康信息和选择适合自己的心理咨询服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也可通过微信公众号和公共微博在网络上和传播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使得心理健康教育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大大提高了心理咨询的效率。

2.3自主性:将行政思维转化为服务思维正如上文所提,互联网的发展给心理健康教育带来了丰富的网络教育资源,学生有更多的教育自主性,可以根据自己的心理需求选择符合自己兴趣的心理健康服务,如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名家名师讲座,可以主动参与热点话题讨论,尽情表达自己的真实情绪和观点,这更容易淡化学生“受教育者”的角色,激发其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成长的潜力,更有利于因材施教。这使得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少了学校行政色彩和传统的填鸭式的说教,更倾向于心理服务方式在学生中潜移默化的影响。

2.4开放性:更迅速对学生的危机事件做好预防和干预由于网络平台的开放性,学生可以在论坛、网站、微信和微博等畅所欲言地发表自己内心的想法和表达真实的情绪,通过这些信息,有利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尽早地发现学生的异常心理问题并加以干预和化解,防范于未然。而这些信息在传统的面对面沟通中往往不易察觉,错过干预的最佳时间。

3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研究

所谓互联网+是指以互联网为主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包括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在社会经济生活各部门的扩散和深度融合的过程。它代表一种新的社会形态,即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提升全社会的创新力和生产力。互联网+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也带来了全新的挑战。互联网+心理健康教育平台不应仅仅局限在网络平台的心理健康教育,更应该强调线上心理健康教育与线下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既保留传统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精髓,又发挥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特有优势,使之相互渗透、相互补充和相互促进。创新互联网环境下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旨在改变传统心理健康教育单线教育模式,确立以学生为主体,淡化其“受教育者”的角色,激发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成长的潜力。

3.1线上:搭建立体式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平台

以心理健康网站、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QQ群和微信群等网络新媒体为载体,通过“微测评-微分享-微课堂-微咨询”四步走构建“线上引导”模式,满足学生个性化、多元化的心理需求。⑴微测评:即线上心理测评,通过专业系统的心理测评,利用新媒体技术如微信公众号、公共微博等获取和搜集大学生主要的心理诉求和关注点;⑵微分享:即网络上的热点、焦点问题的讨论和分享,亦可以是线下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如心理班会和团体咨询的体验分享;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和公共微博进行心理教育信息的推送、网络心理征文或心理微博分享来实现。⑶微课堂:基于微测评,根据各个年级不同群体学生的心理发展需求宣传和普及不同主题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⑷微咨询:充分利用qq、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工具延展“校级-院级-班级-宿舍”心理健康四级网络体系,比如建立学生心理自助互助的朋辈网络咨询平台和心理辅导老师咨询平台,使得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教育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实现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教育效率最大化。

3.2线下:构建全覆盖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

在大力打造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阵地的同时,不能忽略线下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毕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只是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补充,不能完全替代线下心理健康教育。充实丰富的线下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才能保障线上心育的顺利开展。

3.2.1团体心理辅导和个体心理咨询结合

在用网络媒体对学生进行测评调查的基础上,针对不同年级不同群体学生的心理发展需求开设不同主题、形式多样的心理活动,构建团体心理辅导为主、个体心理咨询为辅的线下服务平台,关注学生健全人格培养和积极的自我意识开发,让心理辅导在学生的成长成才中发挥积极作用。一方面团体心理辅导技术可广泛运用于学生管理工作中,解决学生教育、管理中所出现的一些共性问题,在一定程度上能深化学生对自我的认识,改善人际关系,提高适应能力,增强自信,激发潜在的心理效能。如在资困工作中针对经济困难学生群体开展团体辅导,通过激发学生的自信心来培养其自立自强能力;在班级管理中开展班级团体辅导,通过创设良好的心理气氛,优化班级人际关系提升班级凝聚力。另一方面,在开展团体辅导的同时,开展个性化、针对性的咨询与辅导,增强高校心理辅导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3.2.2课堂心育和课外心育结合

高校传统的心育主要侧重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但学生在课堂上获得的心理健康知识是极其有限的。“教育即生活”,教育学家杜威如是说。心理健康教育亦是如此,只有渗透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实践活动中才能真正有效。因此,搭建课外心育工作平台不仅帮助学生拓宽获取知识的途径,还可以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在体验式的学习中收获和感悟。比如通过心理沙龙、心理剧、心理知识竞赛等活动丰富学生的第二课堂,发挥服务学生成长的职能,及时清除学生日常生活的“心灵垃圾”和“成长的烦恼”,充分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和积极品质,促进学生成长成才。总之,互联网+环境下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不能过分地强调“线上”,从而忽视了线下活动的开展,导致网络环境与现实教育的脱节。线上线下教育应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和相互影响的关系。国内高校传统心理健康教育已经趋于成熟,但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仍然起步较晚,处于理论研究和实践摸索的阶段。在全媒体、大数据时代,如何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和特点,构建和实践集咨询、辅导、教育为一体的双向运作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仍需继续努力的研究方向。

作者:肖潇 单位:广东药科大学

参考文献:

[1]姜巧玲.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构建[D].中南大学博士论文,2012.

[2]成媛,赵郝锐.论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互助”平台的建构[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13(2).

[3]张祖曦,廖友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现状、挑战和对策[J].长江工业大学学报,2014(3)

第六篇:辅导员视角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以辅导员的视角,认识和分析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准确定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如引入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效果;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建立朋辈心理辅导模式;建立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活动体系等,使他们能够以健康的心理去面对生活和学习,适应大学这个小社会,更能面对校园外的大社会。现阶段,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转型,人才竞争日益激烈,社会对大学生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也给高校大学生带来心理、思想、行为等方面的负面影响,进而使大学生群体中很大一部分人心理上存在不良反应和适应性障碍,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尤其是辅导员关注的焦点。辅导员如何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变化,准确定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使心理健康教育更富有针对性、实效性,是摆在辅导员面前重要而现实的课题。

一、当代大学生心理现状分析

当代大学生作为文化素质较高的一个群体,自我定位较高,同时也承载着家庭、社会、学校和自我较高的期望值。但由于处于从青年期向成年期过渡的心理“断乳期”,心理发展尚不成熟,自立、自理能力较弱,在学习、就业、人际关系处理、环境适应等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心理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如:沟通障碍。当代大学生绝大部分为独生子女,在这种“421”家庭中,可谓集万般宠爱于一身,做事总是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如何处理与同学之间的矛盾。而且,随着智能手机和网络的普及,大学生更习惯网上交流,刷微信朋友圈,这样就导致大学生的交流方式由“人—人”的面对面交流方式转化成了“人—机—人”的网络交流模式。由于长期沉溺于网络虚拟世界,封闭自我,与现实生活脱节,无形中影响了正常的人际交往,甚至导致人格的异化。环境适应问题。新生步入大学,面临着从中学到大学生活的急剧转折,由于青年初期独立性的不完全、社会阅历浅、身心变化大、过于理想化等特点,面对新环境,新问题,部分学生缺乏必要的心理准备,明显表现出适应障碍。

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就是培养大学生健全的心理素质,使大学生形成较高的智能、完善的人格、良好的适应能力,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所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在于让大学生掌握多少专业的心理学知识,而在于使其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使当代大学生学会正确认识自我,定位自我,提高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促进学生良好思想道德素质的形成。心理和行为是不可分的,良好的行为习惯总是受良好的心理素质支配的,同时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又可内化积淀为心理素质。人的心理素质一经形成,在相应情境中就会产生情景性条件反应,表现出与之匹配的行为,进而形成并表现为一定的适应能力。根据大学生心理与行为中出现的问题,客观、全面的认识大学生的心理特点,采取针对性的教育方式,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路径

第一、引入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效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是内在统一的,都是高校做好学生工作的重要手段,在心理指导的同时,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引导,可以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着力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他们拥有积极的人生态度,良好的意志品质,这些都为大学生塑造健康的心理提供了基本前提条件。同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的形成和发展,而且在解决学生思想问题中,采用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手段,往往能取得更好的效果,进一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第二、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大学生正处于心理发展与成熟的关键时期,心理发展受到其自身身心特点和学校、家庭、社会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困难和矛盾,产生各种困扰和冲突,形成各种心理问题。在大学生中,有人因自我否定、自我拒绝而几乎失去从事一切活动的愿望和信心;有人因考试失败、恋爱受挫、毕业找工作不理想而产生轻生念头或自毁行为;有人因现实不公平而心灰意冷;有人因人际关系不和而逃避群体自我封闭。心理学家指出,搜集大学生的心理资料、建立心理档案,掌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了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发展规律,是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前提,有助于提高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效能。`心理健康档案是对大学生心路历程、心理发展特点、心理咨询经历等情况的较为全面客观的记录。据此,可以掌握大量一手资料,针对性的制定教育目标、方案,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更有实效性和前瞻性。因此,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意义重大。第三、建立朋辈心理辅导模式随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兴起,心理咨询与心理辅导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认同,心理咨询与心理辅导不是一种普遍胜任的教育方法,而是主要对个体对象所实施的针对性较强的教育方法,而高校学生群体中同伴之间的影响巨大,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同伴的力量也是非常有效的资源,因此应有计划、分专题地进行朋辈辅导,可以达到同伴之间积极影响的效用。朋辈心理辅导,是从朋辈辅导衍生出来的概念,是指年龄相当者对周围需要心理帮助的同学和朋友给予心理开导、安慰和支持,提供一种具有心理辅导功能的帮助。根据参与辅导的人数可以分为个别辅导和团体辅导。在许多情况下,学生之间相互帮助既是一种高尚的精神,也是一种亲情和友谊的表现。但是,在建立朋辈心理辅导模式之前应先完善相关规章制度,使朋辈心理辅导员在明确自身义务的同时,也对自己的言语进行规范。第四、建立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活动体系首先,积极、健康的实践活动有利于个体心理健康的形成与发展。学校要为学生创造机会,让学生深入到社区、医院等场所进行参观,实践,通过广泛的实践活动,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其次,高校大学生心理活动的多样性以及大学生心理的多元化,决定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能釆取传统的课堂授课模式来进行灌输,而是应借助多种载体来开展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如心理学会的讲座,宣传板报、校广播台,以及与日常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如“525”心理活动相结合,通过多样化的活动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因此,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应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体系中,通过学生活动来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将学生团体建设成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力军。

四、实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需注意的方面

实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须要遵循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规律,主要是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原则。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时候,一定要尊重学生,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让心理健康教育真正的内化,被学生吸收。第二,遵循心理健康教育的客观性原则,实事求是,遵循教育的基本规律,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釆取有针对性的方法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第三,遵循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性原则。它主要表现在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时候,应尽可能的让学生在实际的场景中开展活动,而不仅仅是进行理论知识的传授,不断的提高学生的心理综合素质。

五、结束语

育才更要育心。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具有复杂性和长期性的特点,个体不同时期具有不同发展要求,面对新世纪的挑战,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我们这个时代的需要。因此,要正确认识和积极思考新形势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不断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入开展。

作者:石慧 单位: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第七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创新

因为当前处在社会转型期,竞争态势愈演愈烈,大学生的生活、学习、工作等都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所以经常性地出现心理问题。并且,存在心理障碍的大学生数目越来越多,这提高了高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难度,也激发了有关部门和高校的普遍关注。为此,分析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话题,创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显得非常有意义。

一、建设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

以系统论的思想为指导,需要在高校的人才培养系统中融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并且,需要将高校的师德建设与师资建设融入到高校心理教育队伍建设中去。卫生部与教育部曾经明确了高校需要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的建设。结合系统论的思想,融合有关文件的指示,以及根据高校的实际情况,高校需要建设由四位一体(学生、学院、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高校)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队伍,不但进行从上至下的互动与交流,而且让学生间以及学院间开展互动与交流,进而完善和壮大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具体来讲,四位一体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的组成是组长(高校的领导人员)、成员(有关部门的领导人员督导工作)、心理培训与咨询专家(聘请的有关专家)、专员(以辅导员为主导负责贯彻实施实际工作),以及由大学生中选择心理素质好的学生体现协作互助的功能。

二、有效地统一语文、体育、音乐课程跟心理健康教育

课程教育像是体育、音乐、语文等都涵盖十分丰富的心理教育素材,能够实现学生美好心灵的塑造。针对语文课程的教育来讲,一是需要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二是需要在潜移默化中塑造学生良好的品德,激发学生的智慧,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从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与思想境界,推动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针对体育课程的教育来讲,不但重视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而且应当重视学生坚强意志、合作意识、竞争观念的培养;针对音乐课程的教育来讲,教师能够启发学生在赏析音乐的基础上放松心情,进而调节学生的心理状态,有效地统一音乐课程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三、有效地统一思政教育跟心理健康教育

高校的思政教育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互相渗透和完善,两者的目标具备相似之处,都是为了引导大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思想、心理,进而推动学生的健康发展,培养学生完善的人格与综合素质。思政教学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而心理健康教育注重学生心理的发展,重点地对大学生开展系统化的心理健康教育,讲解调节心理的方式与技巧,引导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提升。因此,对高校思政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之间的关系进行有效的处理,有助于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性的提高。人出现心理问题不但有心理障碍的原因,而且还有信念理想与价值取向的原因,因此借助理情结合的思政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和认知能力,引导学生合理地认知自身的不足与优势,探究挫折与难题,激发乐观主义的精神,从而对使学生的心理压力进行自主地缓解,降低出现心理障碍的概率。总之,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渗透思政理论知识,能够实现更加理想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效果。

四、实施立体化与多样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开展方式的拓展可以借助多样化的形式与内容,可以在学生的一系列生活空间中进行渗透。一是对于各个年级学生的实际要求,设置主题不同的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像是对大一学生设置职业生涯规划、新生心理调整与适应课程;对大二、大三学生设置认知自我成长、爱情心理、人际沟通等课程;对大四学生设置调整就业心理和考研课程。二是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宣传工作,像是通过校园广播、宣传册、海报、网站、报纸、宣传栏等一系列的方式渗透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三是激励学生成立社团,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像是专题讲座、表演心理剧、心理辅导等,从而自然而然地渗透心理健康知识。四是优化网络环境之下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网络上转移现实当中真正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与教育知识,像是欣赏励志电影、测试心理、心理专题论坛、分析热点心理问题,以及关于心理问题的征文等,让学生在网络环境下获得更加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

五、结语

总而言之,当前形势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创新变得非常迫切和有意义。对于创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来讲,需要建设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有效地统一语文、体育、音乐、思政课程跟心理健康教育,以及实施立体化与多样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只有如此,才能够大大地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性,确保大学生的健康发展。

作者:王立 单位:聊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参考文献:

[1]田硕,孙慧,田静.网络环境视阈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探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19).

[2]彭义雯,宋建尊.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探析[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6(04).

[3]阿依努尔•买买提,阿布都米吉提•牙合牙.浅析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求知导刊,2016(09)

第八篇:手机媒体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

手机是一种通过声音、图片以及文字等方式进行信息传播和交流的新兴媒体形式,它加强了人们之间信息的沟通和交流,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更多休闲娱乐的方式.近些年手机使用的比例在不断地迅速上升,在校大学生在全国手机使用中所占的比例最大,一部分的大学生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间甚至超过了八个小时,手机已经占据了大学生大部分生活学习的时间,在给大学生沟通交流和娱乐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许多问题.大学生正处于思想发育尚未完全成熟的时期,他们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很容易受到一些外界因素的影响,手机媒体的出现对他们的文化取向、心理健康以及价值定位都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这对于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出了一定的挑战.

1手机媒体的内涵和特征

1.1手机媒体的概念及认识

手机媒体从狭义的概念上讲,是指用来承载和传播信息的个人移动终端设备,从广义概念上讲,手机媒体是一种以手机为载体的个性化和即时性的信息传播工具,它是借助通信网络将海量的信息以图片、文字、声音、视频等不同的方式进行传播的一种新兴的媒体形式.它是网络媒体的延伸,可以使信息更加快速流畅的传播,将人们的人际关系变得更加紧密.手机最初的出现主要是语音通话和收发短信为主,但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手机已经衍生出来了各种丰富多样的功能,人们可以通过手机实现资料查阅、网上购物、收发邮件、浏览新闻、聊天、阅读等等,它可以实现不同人们的各种需求,手机也因此被称为第五媒体.如今手机已经广泛应用到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学习中,全国大部分的人都拥有手机,据调查表明截止到2012年,我国的手机用户已经突破了10亿人,它已经成为了现实中必不可少的一种大众传媒工具.

1.2手机媒体的主要特点

近些年手机媒体的广泛使用已经成一种大众的趋势,它把那些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等传统的媒体和互联网这种新媒体的功能特点都聚集在了一起,形成了具有自身独特的优势和特征.第一,手机媒体具有随身的便携性.手机媒体相对于其他网络媒体来说,最大的优势就是方便携带和能够随时随地使用,它与其他的网络媒体一样具有获取信息快,且交互性强、传播快、更新快等等特点.与其他网络媒体区别较为明显的是手机自身的体积特别小,分量比较轻,携带起来方便,人们可以随时随地的利用手机收发短信、传播信息、沟通交流、上网娱乐等等,手机媒体的出现以不同形式满足了人们对信息的需求,它会成为一种新的习惯性媒体.第二,手机媒体具有高度的整合性.手机媒体作为一种新形态的媒体,它综合了广播电视、报纸杂志以及网络等各种媒体所具有的传播形态和内容,随着3G和4G网络的普遍使用,手机媒体所包含的手机报、手机电视、短信、微博、微信等等功能可以满足不同类别人们的个性化需求,手机媒体还将多种传播方式整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张复杂多样的传播网,实现了面对点、点对面、多点对多点、点对点等交流方式.第三,手机媒体具有很强的即时性.即时性也就是指手机媒体信息传播的速度之快,且传播的范围广、时效性强,由于手机携带方便,自身的制约因素比较少,因此人们可以通过手机随时随地的接受信息和传播信息,可以及时的了解新闻媒体所提供实时性的新闻现场的图片以及视频等等.手机媒体通过目前使用较为广泛的QQ、微信、飞信等等即时性的通讯工具可以实现点到点以及点到面的直接沟通,这样一来大大的提高了信息传播的时效性,降低了信息的滞留,人们可以利用手机随时和外界保持联系,这是其他信息传播载体无法达到的.第四,手机媒体具有较强的交互性.手机媒体告别了传统媒体那种单向的信息传播的方式,实现了单向传播、双向传播以及多向传播等方式,信息传播者和接受者之间的角色可以任意互换,彼此之间的地位是平等的,没有任何特殊的界限,每个手机用户都可以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通过文字、图片或者视频的形式到网上,供人们接受和浏览.手机媒体的交互性特点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人们参与网络的积极性,也展现出了个性化和大众化.第五,手机媒体具有一定的私密性.手机媒体是一个极具个性化且私人性质的工具,在公开性方面它与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有很大的不同,它不能供人们相互查阅、收听等,手机的使用权只能是机主本身或者通过机主同意才能拥有的,手机里面包含的一部分文字、图片、视频、资料等等是具有隐私性质的,非本人意愿的情况下,任何人都不能随意浏览观看,这也体现出了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隐私权,人们不能随意的去侵犯他人的隐私权,否则会使他人的合法权益和名誉受到侵害.

2浅析目前大学生手机媒体的使用现状

如今手机功能越来越多,它外观轻巧,携带便利,传播信息快速及时,集合了其他所有网络媒体具有的优势,这也是吸引众多大学生使用手机的原因,据相关调查显示,截至到2014年4月,我国移动互联网用户总数达8.48亿户,手机网民规模达5亿,占总网民数的八成多,中国大学生和白领群体互联网使用率已经接近100%,其中主要为手机网络的使用,而在校大学生群体在手机网络的使用中所占的比重是最大的.手机媒体中所包含的一些社交软件,如QQ、微信、微博等,成了大学生使用最广泛也最频繁的工具,刷微博、逛空间、刷朋友圈的现象在大学生中已经成为了普遍,大学生还可以通过手机进行资料查阅、网上购物、阅读新闻、交友等等,使他们的大学生活得到了丰富.但是手机在给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许多不利的影响,许多的大学生使用手机的时间过多,对手机产生了过度的依赖,不管是吃饭睡觉还是乘车,手机时时刻刻都要带在身边,课堂上玩手机的甚至大大的超过了听课的人,大部分的学生都利用手机休闲娱乐和沟通交流,只有极少数的人的学生利用手机来查阅资料、观看新闻或者获取一些有价值的信息知识,这些种种现象都表明了当代大学生对于手机的依赖程度已经越来越高,也由此衍生出了一些手机焦虑症、自闭症、抑郁症等,这些都是高校在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时需要重视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3手机媒体对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

手机媒体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广泛使用给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带来了极大地影响,这种影响有正面积极的,也有负面消极的.正面的影响大致表现为:一是手机媒体的出现扩宽了大学生接受信息和传播信息的渠道,使大学生能够获取更多丰富的资源和知识,手机所包含的一些图片、视频、文字等增加了大学生对于社会环境的感知能力,开阔了他们的视野范围.二是手机媒体中的多种功能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情感宣泄的平台,在现实中的一些情感的表达往往会受到一些限制,但通过手机媒体的使用,可以打破所有的限制,实现精神上的自由,使大学生们与外界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进一步的加强,大学生们也可以通过手机上的微博、微信等随时随地发表个人的见解和想法,充分的展现自我个性和价值.三是手机媒体可以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开辟一种新的途径,它打破了传统面对面的一种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通过网络的形式将学生与老师之间的沟通和联系更加紧密,可以消除心理上的差距与隔阂,实现无障碍坦诚的心理沟通,弥补了以往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不足之处.负面的影响包括:一是手机媒体的信息传播过于泛滥的情况下会导致一部分大学生的认知能力下降,在意志力薄弱的状况下难以分清楚是非对错,一些虚假、黄色、暴力等信息会趁虚而入,进一步危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严重者会导致违法犯罪的行为发生.二是手机使用过于频繁使学生对于手机产生了较大的依赖感,这不仅占用了大学生大量的生活和学习时间,使大学生的学习水平逐渐下降,还对大学生的行为习惯和思想观念等产生不利的影响,从而混淆他们对事物正确的判断能力,而且对手机的过度依赖会缩小他们的交际范围,使他们整天沉迷于虚拟的网络世界而不能自拔.三是手机媒体还会成为一部分大学生投机取巧的作弊工具,一些学生会利用手机在考试时作弊,这违犯了考场的纪律,也违背了个人的道德规范,还有一部分人会利用手机偷拍而故意泄漏他人隐私秘密,给他人的生活造成不利的影响.

4有效发挥手机媒体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手机媒体的出现给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带来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机遇,高校应利用手机媒体的优势制定出适应时展的策略,从而正确的引导大学生在健康文明的手机网络环境中成长.其一,学校可以建立一个以学生为中心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网络平台.学校可以利用校园论坛、校园网等平台建立一个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站,并分别设立一些心理健康咨询、心理论坛、心理健康测试、心理知识交流、网络心理课堂等板块,可以集中学校优秀的心理咨询老师在线帮助并辅导学生完成心理咨询和交流,给他们讲授一些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还可以建立QQ、微信、飞信等师生之间交流的群组,用手机随时随地的进行沟通和交流,老师要随时关注群组动态,并为学生提供及时的心理帮助.其二,学校可以制定相关的网络规定,加强网络监督力度.手机信息传播快速便捷,这就造成了大量信息的泛滥,为了避免学生受到不良信息的侵害,一方面学校可以开展相关的集体活动来倡导营造一个文明健康的网络环境,另一方面可以在学校和班级里分别建立一些网络监督小组,设立一些网络监督平台,监督小组和辅导员加强大家在手机媒体环境下生活学习的规范化和文明化,为学生们营造一个良好的手机网络环境.结束语手机媒体已经成为网络时代中的一个大众潮流和趋势,它对未来的主导作用和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在我们利用手机传播信息和休闲娱乐之时,要有效的分辨出它所带来的正面和负面影响,要学会扬长避短,充分利用它的优势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大的便利.

作者:王洪运 金志杰 单位:滨州学院

参考文献:

〔1〕甄伟锋,韩璐,王妍,等.大学生新媒体使用及其心理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4(27):189-190.

〔2〕李涛,崔灿,李莉,等.手机媒体对当代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影响———以华北电力大学为例[J].科教导刊,2014(34):217-218.

〔3〕宋广荣,刘学惠,吕勇等.手机媒体对大学生心理行为的影响及工作策略[J].教育艺术,2014(7):45,47.

〔4〕李素玲.新媒体背景下“三个自信”宣传教育影响探究[J].新闻战线,2015(07):112-113.

〔5〕余越.开辟新媒体环境下思政教育的新路径[J].新闻战线,2015(04):99-100.

第九篇: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讨

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环境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也产生了巨大影响,其中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为此要正确分析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从而寻求解决对策。

1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

当前网络已经发展成为大学生日常社会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然而,由于网络自身具有虚拟性、匿名性等特点,与现实社会具有很大不同,特别是网络社会中充斥的不良信息容易对价值观念尚未发展成熟的大学生产生不利影响,产生一系列的心理健康问题。从具体分类来看,当前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学习态度上的不端正。学习是每个大学生的根本职责,没有认真的学习态度,就难以真正掌握知识,更何谈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然而网络社会中的信息内容具有极强的诱惑性,其中网络游戏、网络小说等在很大程度上占据了大学生的学习实践,不利于大学生正确学习状态的形成。第二,情感心理方面存在问题。大学生正处于心理和情感发育的关键时期,但网络上的不良信息很容易误导他们。另外,受网络社交的影响,大学生如果热衷于日常的网络信息交流,那么对于现实中的交流感到厌烦,从而产生自我封闭的心理健康问题,影响学习和正常的社会交往。第三,大学生的心理承受力较弱,社会实践能力也不强。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搜索获取大量信息,具有较高的理论文化素养,但是在实际生活中缺乏必要的社会实践经历,在遇到问题时往往不知所措,而附带的则是较弱的心理承受力。第四,大学生的自我认识能力较弱,缺乏必要的责任意识。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是刚刚从父母怀抱中走出,步入另一集体进行生活的群体,受年龄和阅历的限制,他们还未对自身进行清晰定位。而在网络环境的影响下,大学生易于受到网络的影响,特别是在现实生活中遇到困难的情况下,更容易在网络中迷失自我。

2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

网络环境下,造成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有多种多样,大体上仍可从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其具体原因如下:一是社会原因复杂,网络信息资源的混乱对大学生是心理健康发展产生不良影响。网络信息资源具有内容多、传播速度快、覆盖范围广的特点,但如果是不良的网络信息资源,那么所造成的危害也是巨大的。另一方面,社会正常交往中的人际关系单薄也是导致当前大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重要因素。随着网络的普及,人们习惯用网络来交流沟通,人际关系随之变淡。长此以往,会导致大学生在现实交往中不适应,容易产生心理孤独等现象。二是高校关于网络道德方面的教育存在问题。学校教育是大学生教育的主体,承担着传道授业解惑,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功能。在网络环境下,学校在加强对大学生进行成长教育的过程中,要及时调整教育内容并创新教育方式,增强大学生对网络的认识。三是家庭生活中的心理教育引导的缺失。每个家庭对于孩子的影响都是不同的,但是家长有义务、有责任对孩子进行必要的心理教育引导。然而,在一些家长只是在经济上给予大力支持,却忽视了对他们心理健康的引导。甚至有些家长自己迷恋网络游戏,这非常不利于孩子对网络的正确认识。四是大学生个人的自我控制能力差的问题。网络世界极其丰富,这对于喜欢接受新鲜事物的大学生而言是具有较强诱导性与迷惑性的,这就给大学生的心理造成多变的影响。另外,当前社会发展节奏加快,就业问题加剧等也对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如果大学生不能快速适应,那么就会产生内心压抑、自信心缺乏等心理问题。

3网络环境下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针对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必须采取有效的解决对策,避免因心理健康问题而影响学业和个人健康成长现象的发生。因此,可以从社会、家庭、学校和个人四个角度来进行解决。首先,不断整合网络社会资源。网络环境是一个虚拟世界,要通过不断整合网络资源的方式来对网络信息进行严格把关。在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必须引导大学生正确区别现实与虚幻世界的差异,合理规划学习和上网时间。与此同时,政府部门有责任对网络资源信息进行监管与筛选,加强政府对网络环境的监管,要将不良的社会资源进行屏蔽,建立严格的网络监管制度[1],确保网络环境的和谐健康。其次,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家庭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家长要在平时多关注孩子的心理动态,并通过自己的言行做好表率。在大学生在学校的时候,通过微信、QQ等多于他们联系,给予足够的关系与爱护,对于可能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及时地解决。第三,高校要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在培养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高校肩负着义不容辞的责任,高校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动态来进行积极引导,指导大学生正确看待网络,让网络成为促进大学生获取信息、开阔眼界的重要工具,有效地对大学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增强大学生的网络素养。最后,大学生要不断增强个人的综合素质。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根本在于不断提高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其中包括自我适应能力、社会实践能力以及抗挫折能力等,对网络内容具有较强的辨别能力,将网络作为一项获取知识、增长见解的工具,不断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作者:叶婷婷 单位:长春理工大学光电信息学院

参考文献:

[1]杜国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及途径[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4(2).

[2]陈雪蕾.略论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中国教育学刊,20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