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探讨10篇
时间:2022-07-28 11:25:31
导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探讨10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第一篇: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
一、互联网的特点
互联网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开放性。网络超越了时空限制,信息畅通无阻,真正的实现了地球村,资源可以共享,人与人可以畅通交流,大学生们可以在网上学习、购物、交友。第二,快捷性。网络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快捷性,例如我们在搜索引擎上查询某个信息,只需要输入关键字,几秒就可以找到我们需要的相关信息。第三,匿名性。网络相对于现实社会具有虚拟性,我们在网上交流的时候都用自己的网名,不论是QQ、微博、微信、贴吧,大多数的大学生都是匿名发表言论。第四,平等性。大学生可以下载很多APP,这些不管游戏、社交、工具类的APP,大家都可以下载,没有划分学生、上班族、还是司机、医生等,具有平等性;大家要在网络上表达意见,无论你是哪个地域的学生,你都可以发表,这些都是网络平等性的体现。
二、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
网络对大学生既有积极的影响,又有消极的影响。其中积极的影响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增强了个体的主体意识。网络时代的虚拟现实激发了个体的自我意识,网络信息化特征强化了个体的平等意识和竞争意识,网络对人才的高标准要求促使个体形成了强烈的自主求知意识。第二,更新了个体的价值观念。跨时空性、多级主体性的特点客观上帮助个体逐步树立了开放观念,大学生们更加注重平等、效率。第三,使个体人格素质现代化。促使个体自觉的感知现代生活、大学生更加容易形成自主独立、开拓进取、创造创新的现代人格素质。同时,网络会不可避免的给大学生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其一,产生人际交往障碍,沉迷于网络的人际交往,必然会影响现实中的人际交往,一方面是对通过网络进行交往的网友产生一定的依赖,另一方面恐惧和逃避现实中的人际交往,一些大学生出现拒绝参加集体活动,害怕面对矛盾和冲突,长此以往,导致忽视亲情、友情,不关注他人和集体,产生个人孤立化、焦虑、压抑等心理现象。其二,情绪情感障碍,网络上很多的交流和内容都是和情感有关,如此的隐匿性正好适应了个体渴求情感却又害怕实际交流的心理,很多同学在网上表现很兴奋、善于交流,但是在现实中却又情绪低落、烦躁不安、不善于沟通。其二,道德自律性弱化,因为很多人认为网络是无限制的,所以即使不符合社会规范,也不用受到大家的惩罚,所以在网络上的信息十分庞杂,整体道德力下降,造成了道德责任的削弱。有一些大学生在网络上放纵自己的行为和言论,违反网络道德规范,虚假信息,进行人身攻击。
三、加强对大学生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
面对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必须要不断加强对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不断提升大学生应对网络信息时代所带来的挑战。第一,海量信息,取之有道,充实自身。在网络上适度的浏览和查询知识,可以帮助自己获得信息,增长见识;但是如果信息超载,就会对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例如,全球闻名的日本“筑波”和美国“硅谷”的科技人员,由于科技信息量大,致使他们消化不良,出现一系列不适应症状,如寂寞、心情压抑、沮丧、疲倦、性情孤僻等“筑波病”或“硅谷病”,有学者称之为因特网综合症。所以,对于大学生来说,放慢节奏,把握好浏览信息的度。第二,自由随意,增强自控,历练意志。网络可以磨炼人的意志,也可以消磨人的意志。比如网络课程,有的同学利用这些宝贵的资源,按照计划学习,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但是有的同学面对网络课程,就很没有自制力,比较随意,这种学习方式也无人监督,意志薄弱的同学注意力比较分散,很难成功学习网络课程。第三,匿名隐藏,打破时空,自律自保。网络可以拓展交际,但是也有可能会使人上当受骗。通过网络,确实会结实一些志趣相投的伙伴,但是,网络上也有很多上当受骗的案例,所以大家要树立自我保护意识,不单独与网友见面,不将自己的信息随意泄露给他人,用到的标准约束自己,以免导致网络犯罪。第四,新鲜刺激,调味生活,切勿寄托。社会性是人类的本质属性,娱乐也永远是人类的本能需求,在线观看电影或电视、网上视频媒体技术应用、网络游戏,这些都是生活的调味品,不能作为情感寄托的精神家园,还是要从现实出发。
作者:任娟 单位: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一、前言
计算机和互联网已经成为了我国人民生产、生活的重要工具。据统计:截止到2015年年底,我国网民的数量已经达到了八亿多。在全体网民当中,大专学历以上的网民占了百分之九十以上。而作为朝气蓬勃的大学生,正是对新科学、新技术感兴趣的时候,网络已经成为了他们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当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是,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计算机网络也不例外。网络带给大学生生活的方便和更多发展空间的同时,也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大学生的心理教育要对这种现状进行改善,引导大学生享受网络的便捷,同时避免网络对心理的不良影响,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网络环境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
(一)人际交往能力缺失。网络的发展让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变得更加方便了,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通过网络进行跨空间的人际交往。网络世界当中,大学生缺少束缚,与人交往具有很大的随意性。部分大学生由于缺乏自律而导致不当言论和不当行为,也没有人来进行引导和制止。另一部分大学生把更多的精力用在了虚拟网络上的人际交往,导致了在现实生活中的交际能力下降,在现实的人际交往中不适应人际交往法则和道德规范的束缚,对现实生活产生逃避心理,进而在网络世界上花费更多精力,形成恶性循环。
(二)独立思考能力匮乏。网络上包含了丰富的信息资源,无论是需要专业信息还是娱乐信息,都可以通过网络搜索到。网络资源的丰富和便捷,助长了大学生的依赖思想和懒惰情绪。很多大学生对于老师布置的论文和作业,都懒得进行思考,在网上搜索各种资源,然后复制粘贴应付了事。这对培养大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是极为不利的。长期依赖网络资源,导致大学生没有自己的看法,一旦发生问题不能进行思考,寻求解决办法,成为一个没有独立人格的人。
(三)价值取向出现偏差。计算机网络让全球的信息交流变得更加频繁和便捷,各种外来的思想和意识都可以通过网络迅速传播开来。外来思想和资本主义价值观念的涌进,与我国传统的文化价值观念形成冲突、碰撞。在这种文化冲突交流当中,大学生还没有明确的价值意识对各种思想观念进行辨别,很容易受到一些不良思想和错误价值观念的影响。文化观念的多元化,给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带来了多重影响,大学生在这种背景下变得无所适从,心理上感到迷茫。
三、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模式
(一)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教育。每一位大学生都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宝贵财富,在成长过程当中都会产生或多或少的心理问题。所以,心理健康教育必须普及开来,落实到每一位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形成往往有一段不短的时间。心理健康教育就要防患于未然,在平时多注意对大学生的心理进行疏导,帮助大学生正视自己的心理问题并且加以解决。各大高校要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必修课程,推广心理健康教育,让大学生对心理健康知识的了解更加深刻。也可以定期开展心理教育讲座、心理专家谈话等课外活动形式,弥补课堂心理教育的不足,丰富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在校园内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分为。
(二)采取网络心理教育措施。目前来讲,我国的各大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手段比较单一,而且基本上是在课堂、心理咨询室等封闭室内环境来进行。大学生就算发现自己有些心理上的问题,也会因为顾忌别人的看法不敢去进行心理咨询,这就给心理健康教育造成了一种束缚。计算机网络的出现改变了这一现状。计算机网络具有高度的开放性、互动性和创新型。心理健康教育要利用计算机网络的这些优势,结合网络技术形成网络心理教育体系,这也是对心理健康教育手段的一种丰富。首先,高校要结合大学生的心理特点与实际需求,建立自己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站,为网络心理教育的开展布置一个平台;然后,成立心理方面的论坛,给心理专家和大学生提供交流的场所和机会;最后也可通过网络调查的形式了解大学生的心理状况,了解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制定改善措施。
(三)学校、医院、家庭的合作教育模式。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学校、医院、家庭三方的共同合作。家庭是大学生的成长环境,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与家长的教育水平具有密切的关系;学校是大学生的学习环境,在学校接受到的教育也对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具有重要的影响。对于心理问题严重和具有潜在心理疾病的学生,学校和家庭要注意与医院保持交流,及时进行心理干预和心理治疗。
四、结论
我国未来的发展需要高素质的全面型人才,不仅要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强大的实践操作能力,还有具备强大的心理素质。计算机网络给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也给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要积极利用网络技术的优势,采取网络心理教育措施,构建学校、家庭、医院的合作教育模式,全面普及心理健康教育,增强我国大学生的心理素质。
作者:史迪 单位:西安航空学院
第三篇: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创新
1我国高校心理健康的教育模式与教学现状
在最近几年来,我国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呈现出了非常明显的变化与进步,无论是硬件教学设备还是配套软件都达到了高层次的水平。但是从我国当前的高校心理健康教学现状来看,有关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预防与积极引导工作还是表现的比较欠缺,绝大多数的教育者都将工作重点放到了那些已经出现心理问题的极少数学生身上,忽略了对绝大多数没有出现心理问题学生的正面引导与关注。从人生价值的追求角度来看,教育者所应该做的是教给学生走出困境与误区的方法,让他们懂得怎样才能够了解到存在于生活中的幸福奥妙。基于此,我国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还需要朝向大学生积极人格培养的方向所发展和进步。
2创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重要意义
2.1满足于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需求
当代大学生的个性中存在着独立自主与软弱依赖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元素,具体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很多时候,当代大学生非常渴望成功和达成短期目标,但是在实际的行动中却又缺少应有的奋斗精神与辛苦钻研的毅力;他们拥有着十分明确的理想与奋斗目标,但是缺少明确的学习动机与强大的自我控制能力;他们十分喜爱独立思考与探讨新鲜事物,但是经常只看到事物的表面,很难把握住事物的本质;他们的情感比较丰富,但是在遇到不如意的事情时却又表现的非常敏感与脆弱;他们渴望友谊、渴望得到他人的关注,但是却又缺少真正交心的朋友和伙伴;他们非常的依赖于各种电子产品,喜欢那些让教育者与家长都并不理解的事物;他们在看待和处理问题时表现的非常成熟和冷静,但是在心理状态上却又尚未发育成熟,因此经常会做出一些反复无常的变化。
2.2满足于网络信息时代中的现实需求
在信息时代中,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当代大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遇与更大的沟通便利,让他们足不出户就获得自己想要的信息与知识。从大学生的角度来分析,互联网就相当于是一个蕴含着无数金银的宝藏,同时又是一个让他们深陷其中而无法自拔的沼泽地,他们一方面可以从互联网中获得源源不断的知识信息,而另一方面则容易迷失在其中而难以脱身。为了能够更好的帮助当代大学生养成正确使用互联网的良好习惯,高校管理者需要将互联网变成一个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大教室”,通过对传统教育模式的创新与改革,让高校大学生们能够从根本上认识到学习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与现实意义,从而更加主动的加入到由教育者所设计和开发的一些网络形式的教育活动中。
2.3满足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在需求
纵观我国高校当前的心理健康教育现状来看,教育内容仍然存在着“重治疗、轻预防”的情况,很多高校中的心理健康教育者只是将教学重点局限于几个比较常见的心理问题中,并不会对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与心理需求来进行关注和预防。我国的心理研究学者们一直都在研究和发现消除大学生消极心理因素的方法,但是所得到的效果却微乎其微,甚至还出现了心理问题的不少反多,这种看似非常讽刺的行为表达出了一个令我们不得不去重视的现实问题———恶性循环。为了能够让身处于新信息时代中的90后大学生们可以获得更强的心理健康免疫能力,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应当从教学内容、教育方法、教学理念等方面来着手调整,确保现有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能够完全符合时代的发展需求。
3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创新方法
3.1转变高校大学生的心理教育理念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所指的即为高校管理者与教育人员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与对待态度,它是促进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稳步提升的主要动力来源,并且具有着导向性与前瞻性的特点与优势。高校中的心理健康教育者所拥有的教育理念能够直接影响到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学效果,同时对整个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和作用带来明显的制约。基于此,帮助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者树立起正确的教育理念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创新举措。高校的管理者需要对大学生的治疗性咨询给予更多的重视和支持,并且要经常性的针对当前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做出适当的调整和改进,从根本上发挥出心理健康教育的应用价值。
3.2健全高校心理教育队伍
首先,高校管理者要根据自身的发展情况来吸收由教育部门所下达的文件精神,积极的投身到心理教育队伍的建设工作中。高校管理者应当在现有的基础之上对心理教育队伍进行扩建和完善,按照“四位一体”建设目标来对心理教育队伍的组织成员做出调整,并陆续将高校、心理咨询中心、学院、学生等主体加入进来;其次,高校管理者还要根据当前的心理教育现状来加大心理教育队伍内部的互动频率,从根本上改善传统教育队伍中的资源浪费与建设模式单一的现象;最后,高校管理者还要对心理教育队伍的建设活动展开后续跟踪和管理,在其中设置一名经验丰富的教育者或校内领导来担任组长一职,同时将具体的工作任务与教育责任都安排给每位成员。
3.3创新高校的心理教育载体
高校管理者还需要在校园内的宿舍区域中来经常性的更新公示栏与板报中的内容,在潜移默化的过程当中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带来正面的影响,此种方式不仅能够帮助大学生更加透彻的理解和把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与实际价值,同时还可以有助于高校教育者去及时的发现存在心理问题的大学生,大大提升了高校心理健康的教育水平。首先,通过这种图片和文字形式来展开的辅助性教学,让大学生更加直观的面对现实中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从而更加积极主动的去配合教育者来开展治疗活动,让他们可以拥有更加强烈的责任感与归属感;其次,高校管理者还要在校园内成立可供大学生使用的心理咨询中心,在其中配备专业的辅导人员来为大学生进行一对一的心理辅导,目前比较常用的宣传方式包括校内广播、校内报纸、校园网站等等。
3.4营造出良好的高校心理教育氛围
我们每个人的行为活动都会受到周边环境因素与心理因素的共同影响,而高校的心理教育环境则会对当代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状态带来直接性的影响。在过去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教育者只是将目光锁定于大学生的学习空间,很少会去主动关心和考虑他们的生活空间。为了能够进一步扩大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辐射范围,教育者应当尝试从多个角度着手来打造出一个良好的心理教育环境,争取将健康教育融入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与学习的各个领域中,让他们可以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来随时感受来自于高校教育者的心灵关爱,在第一时间得到正面的心理疏导与帮助。
作者:崔硕丹 韩慧娟 单位: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
第四篇:高校大学生四位一体心理健康教育探索
当今大学生处于经济全球化、信息大爆炸的多元化社会环境之中,面对更加激烈的竞争,更加迅速的变化,更快节奏的学习和繁重的学业压力,大学生各种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也会随之日益频繁。因此,必然要求他们具备更强的心理应变能力和自我调控能力。从心理学的“知、情、意”三方面总结当今大学生的特点,可发现他们具备高情商,认知能力强,意志力薄弱等特点。针对以上问题,在积极探索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思路、新模式的过程中,“学校—社会—家庭—学生”四位一体、四级联动的心理健康工作体系,不失为一种很好的工作思路。
一、工作实施
(一)加强心理工作队伍建设
在以“学风”教育为主旨,“感恩”“养成”“安全”为依托的教育模式下,以培训学生心理工作队伍为重点,包括心理委员、宿舍知心人,进行“班级心理状态晴雨表”的调查统计,做到级级联动机制,做到“人帮人”的关系网,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本着“以人为本,以德服人”的原则,以积极进取为目的,以团结努力为手段,做好心理健康工作。
(二)实施“家长观察员”活动
“家长观察员”活动就是此管理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分批、分层邀请学生家长代表来学校,进行为期1-2天的参观体验活动,是学校与家长、社会密切联系的一部分。使学校与家庭互相沟通,了解学生的真实状况,做到及时矫正,培养家长树立意识配合学校完成学生健康心理的培养;征集家长意见,为国际教育学院的心理健康教育建设提供良好的发展思路,并将家长纳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社会和家庭的教育直接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也是学校教育所不能代替的一种力量。通过学校、家长和社会的联动,培养同学们的责任感和自制力,养成乐观进取的积极态度。
(三)开发“学生心理网络信息平台”
在“学生心理网络信息平台”上,学生和家长拥有共同用户名和登录密码,可以随时查阅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学业发展。呈现出学校的重大事项、通知和宣传、各项表彰决定、学生基本信息、第一课堂成绩及学分取得情况、第二课堂参加活动及学分取得情况、学业预警机制、学生发展评价和一些心灵寄语等。并实施心理委员、班主任、党总支共同管理,不同级别管理员设置不同权限,使家长在第一时间了解到学生和学校的动态。
(四)“感恩季”品牌建设
为提高大学生对感恩教育教学目标的认知,将每年的一个固定时间定为“感恩季”,开展多种形式的“感恩社会”“感恩师长”“感恩父母”的教育活动,通过一系列活动,让同学们懂得了感恩,学会了感恩,提高了大学生对感恩感的认知程度。
(五)建立完善学生心理档案系统
建立完善学生心理档案系统,探索建立动态的学生心理档案系统,创新学生心理档案的主要内容和运行模式。学校对学生进行定期排查与危机干预相结合的方式,对入学新生进行心理普查,对老生进行抽查。针对不同阶段的大学生进行“新生学习状况调查”、“大学生消费心理调查”、“毕业生就业心理调查”等心理健康问卷调查,并进行统计分析,针对分析结果开展工作。教师深入班级和宿舍与学生谈心,掌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第一手资料并建立心理档案,使之逐步规范化,这对于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多方的全面的排查,将有病症倾向的学生及处于重大心理危机期的学生作为高危人群进行重点介入和干预,并进行心理疏导。心理辅导员老师与这些同学进行谈心沟通,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排解心理困扰。
二、工作成效
(一)学生自身心理素质明显提高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顺利实施,实现了学校、社会、家庭、学生之间的无缝对接,扩大心理健康工作的实施主体和影响范围,做到了心理健康工作的全覆盖,提高了心理健康工作的成效。“家长见面会”和“感恩季”活动,家长和学生都积极参加,反响热烈,缓解了同学学业紧张带来的压力,进一步加强同学们对心理健康知识的了解,增强同学们的自我提升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通过提高他们的心理素养来促进大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为他们了解自我、发现自我和激励自我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
(二)使高危人群的威胁降到最低
学院通过定期排查与危机预警相结合,把有病症倾向的学生、处于重大心理危机期的学生作为高危人群进行重点介入和干预,并对重点学生进行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及时、随时与学生家长联系,密切关注学生的细微变化,适当时候进行专业治疗。通过此项目的实施,将高危人群的危险降到了最低,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学院的稳定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三、问题与不足
目前,大部分高等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的人员明显不足,许多心理专业的老师兼职做学生的心理教育工作,大部分班主任老师没有经过系统的心理辅导的专业训练与学习,对心理学知识了解不全面;大部分高校虽然针对不同的学生开设了必修或选修的心理健康课程,但实际的应用效果并不显著,因此高校应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高度重视,加大对教师和学生的培训力度,围绕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团体活动、讲座、论坛、培训、校际交流和外接团体活动等,是高校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作者:田苗 李嫣资 单位:河北金融学院
第五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构建
识别心理问题、处理心理问题是大学生应该掌握的基本技能。2011年教育部印发了《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教思政厅[2011]5号)(以下简称“基本要求”),一方面确定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设的必要性,另外一方面给出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的框架。2011年,西京学院也相应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本文以西京学院的开设为经验,探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建设。
1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含义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显性和隐性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综合。显性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又可分为两种类型,一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学科课程,采用的主要形式是课堂授课,这是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整体课程体系的基础部分;二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即教师根据大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及其特点,以学生为主体,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心理教育方面的活动。隐性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指在高校常规教育教学活动中,任课教师使用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技术帮助大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并且获得人格的完善和心理素质的提升。本文以显性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为基础探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合理构建。
2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构建的过程
2.1确定课程性质
“基本要求”指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性质为公共必修课程,2个学分,32—36学时。2011年,西京学院面向全体学生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课程性质为公共必修课,2个学分,32学时。西京学院并未像多数高校那样在大一的一个学期完成32个学时的教学,而是采用特色的课时分配方式,即将32个学时分配到各学期。具体来说,西京学院针对本科和专科的教学计划是分开的,在课时分配上,实行专科每学期8个学时(4个学期上完32学时),本科每学期4个学时(8个学期上完32学时)。
2.2制定课程目标
“基本要求”将心理健康课程的目标设定为,通过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从而从“知识、技能、自我认知”三个层面提升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西京学院将“基本要求”的目标更加细化和具体化,具体为增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意识,掌握并应用心理健康知识,培养自我认知、人际沟通、自我调节等能力,从而获得自我潜能的充分发挥,提升自我的幸福感,获得自身的全面发展。
2.3选择支撑理论
“基本要求”提出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的主要教学内容,这些内容可以结合不同的理论进行教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材的编制和教学过程依据的理论主要是五种,即精神分析理论、行为主义理论、认知理论、人本主义理论、积极心理学理论。当前,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的支撑理论逐渐发展为以积极心理学理论为主流的各种理论相互整合的理论。
2.4确立课程开设形式和教学方法
“基本要求”指出,各高校在开设“公共必修课”的基础上,有条件的可以增开与大学生素质教育、心理学专业知识有关的选修课程。目前,大部分高校心理健康课的形式是面对面的公选课,还有一部分高校采取的形式是“公选课+必修课”的综合形式。各高校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学方法主要是传统的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团体训练、体验活动等。“翻转课堂”、“慕课教学”、“微课教学”、“尔雅通识课程”等新型的教学方法也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流行开来。西京学院心理健康课的开设形式是“公选课+必修课”的综合形式,采取授课方法既有传统的方法,也有前文提到的新兴的方法。但是,总体目的是提升教学的有效性。从课堂授课的角度来说,西京学院基本上采取的是小班化授课。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实践证明,小班化授课比大班授课的优势要明显得多,小班化授课,教师能够关注到每名学生,学生能够充分参与学习过程。但是,小班化授课可能存在一个问题,即教师人手不足。一般来说,按照心理健康专职教师和学生的1:3000的比例,一所高校只会配备几名专职心理教师,显然,仅仅依靠几个教师是无法实现对全校几万名学生的小班化授课的。然而,西京学院从两个方面解决了这一问题,一个方面是前文所讲的课程学时分配,这样,一名教师一周可以对6-7个班级进行授课,本科为两周,专科为四周,这样经过一轮授课,就可以开始新一轮的授课。第二,大量聘请高素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兼职教师,然后进行岗前培训和岗上培训,以满足心理健康课程小班化授课需要。西京学院在开设公共必修课的基础上,同时有针对性的开设了选修课程,自2014年,西京学院已经开设了三门选修课程,即“大学生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大学生死亡心理课程”和“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课程”。
2.5编写教材和课程内容
“基本要求”提出了心理健康课程的主要内容,一些高校也是根据这些主要内容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编写校本课程,一些高校使用的是其他高校编写的教材。西京学院根据《基本要求》提出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主要内容编写了校本教材(目前已经是第二版),之所以称为校本教材,是因为教材的内容编写是根据西京学院学生的特点编写。西京学院是民办学校,民办学校的学生和公办学校学生的心理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所以要因材施教。西京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程》遵循学生的特点设置章节,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补充内容以讲义的形式呈现。
2.6组织教学队伍
对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队伍建设,“基本要求”中提到“可以聘请有关方面专家加入教学队伍,鼓励有条件的辅导员参与相应课程教学。”西京学院心理健康教育教学队伍的构成为心理咨询中心专职教师,学校二级心理辅导站辅导员,社会兼职专家教师。
2.7进行教学效果评估
“基本要求”提出了心理健康教学评估的内容,但是并未提及由谁来评估。西京学院的做法是采用过程性评估和结果性评估相结合的评估方式,由校内校外心理专家,学生,辅导员组成评估小组进行评估。从西京学院的具体情况来看,在未开设心理健康课程之前,来心理咨询中心咨询的学生极少。笔者认为,主要是学生对咨询的认识有偏差,大部分学生和老师对心理咨询有误解,普遍认为去心理咨询中心咨询的人都是有精神病、神经病的人。最近,我们的调查表明,西京学院的学生对于心理咨询的态度发生了转变。来心理咨询中心咨询的人次明显增多,当前,年咨询量为2000多人次,这是对比以前没开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所无法达到的。并不是开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学生的心理问题加重了,而是学生对心理工作有了了解。这就是开设课程的效果。
作者:高坡 单位:西京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
第六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验式教学研究
自上世纪90年代,大学生开始出现心理健康问题。近些年大学生群体心理问题日渐突出,这一现象已引起社会、学校、家庭的普遍重视。通过十多年的发展,学者围绕心理健康教育开展一系列教学、实践等方面学术研究,但从教学目前开设心理课程的学校几乎改变了传统的课堂讲授方式,逐渐将体验式教学运用于课堂中,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使得学生参与度提高,以实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目的。
一、体验式教学的内涵和特点
关于体验式教学在20世纪80年代初由美国组织行为学教授大卫•库伯(Davidkolb)提出。他认为:有效的学习应从亲身体验、感受、交流开始,通过交流体验后对感受发表个人观点,然后通过反思、总结凝练为理论,最后将理论运用于实践中。形成这样一种模式即活动(体验)→发表→反思→理论→应用→活动(体验),依次循环。以体验为中心,以此作为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中介,总之体验式教学,是为了学生体验的施教过程,是实现学生体验的教学过程。课堂中体验式教学通过师长交往、对话、沟通而形成的独立“我—你”关系,而不是单纯的“授—受”关系。传统的教学注重师生间“授—受”关系,在这种关系中,教师缺少跟学生交流呼应,往往教师占据课堂的主导位置。体验式教学主张利用各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去理解知识的同时更多去体悟、去感受,形成主观情感,而体悟、感受的目的不光在掌握知识、运用知识,还在于关注学生,关怀生命、尊重生命。一堂有生命的课堂,通常会运用到多种教学方法,通过对体验式教学方式如何运用到心理课程研究或许能促进对教学方法的探讨,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体验式教学与传统的讲授相比它以体验为中心,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学生学习主动性被充分调动,认真去感受、体验、操作的教学过程。学生作为体验的主体,根据自己的需要、价值导向、认知结构、情感结构、已有印象等“自我”主观的去理解、感悟、再建,从而形成主体不一样的体验强度、体验深度和广度;通过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遵循知情意相统一和互动性,在尊重、平等的基础上,以情感为起点,学生通过教师教学环节中的对话、讲解、交谈、引导产生正面或负面的情感体验,坚持知情统一与互动性,将学习与应用的过程直接结合在一起,帮助实现教学目的。
二、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运用体验式教学的必要性
(一)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011年5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通知指出“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主渠道作用”,各高校要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作为公共必修课列入教学计划。高校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科学规范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内容,在具体的教学环节中应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讲授联系训练,注重学生亲身体验、相互交流、总结反思,力求贴近学生。通过开展案例教学、体验活动、团体辅导、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避免单纯的理论传输和知识讲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不断提升教学质量。体验式教学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课堂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增强教学的实效性,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目标。
(二)促进学生身心发展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作为大学公共课自设立以来致力于纠正学生错误认知,使其建立积极情感、树立坚毅信念,磨炼意志行为的课程。因此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不只是知识的传授,更是体验式的活动课。教学中,任课教师往往会结合不同教学专题精心设计与受教群体心理特点相符的主题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加深了解和掌握基本的心理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教会学生一些常用的心理调适方法,并能用行动去实践,让学生得到心理锻炼和发展,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在体验性教学中教师,每个学生实现相同的教学目标不是教师的目的,但是希望每个学生积极参与,在自身具体体验中获得学习快乐。
(三)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在体验性教学中,要求教师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引导学生大胆质疑、善于发问、走访调查。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将所学知识活学活用。教师根据讲授专题设计教学内容安排体验活动,通过学生亲身体验,锻炼其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体验式教学是教师在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情境中,如设计一个活动、一个演讲、一个表演等来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提高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学习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没有体验,学生的培养缺少主动思考能力;没有体验,感受体会就不会深刻;没有体验,就不会有对错误的重视和自我的建构;没有体验,就不会有创造创新力的发生;没有体验,教学实践尤其是实践教学就不会得到深刻的反思,影响课程教学实践研究。因此体验性教学有利于培养发展和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
三、运用体验式教学模式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质量策略
(一)改进体验教学观念
现代学习观认为学习应该彰显知识的实践性、体验性、再建性和交流性,不能单纯片面的归纳为对人类间接知识的认识过程。强调学生学习的过程是要实现自主学习、想学习、会学习、学得好、学能用的效果。现代教育观认为教学中应坚持以人为本,具体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主体,一堂和谐的课堂教师与学生之间是民主平等的关系,尊师爱生、心理相容、教学相长。体验式教学课堂注重教师与学生的互相参与性,以学生体验分享为主体,这一教学模式与现代学习观和现代教学观相一致。体验式教学运用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中力求通过学生真实感受或者现场模拟去体会隐藏在教学内容中的深刻情感,进而由于自身的情感感动而采取行动,通过具体行动引发自我对人生、生命、爱情等深刻思考,从而加深了解并运用相应的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与技能,促进自身的健康成长。当前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任课教师由具备心理学专业背景老师、辅导员和具有心理咨询师资质老师构成,体验式教学培训没有被安排进教学培训中,长期以来任课教师采用理论讲授为主,学生靠机械记忆课堂热情度及积极性不高,本身对体验式教学运用较少,所以,要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验式教学,首先得改进教学理念。实现教师中心向学生中心转变,着眼于学生的真正需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回归学生生活世界,努力营造和谐、轻松、尊重的课堂氛围。在不断优化理论教学的前提下,有意识强化体验式教学环节,结合所授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课堂合理增加体验教学环节,积极推进体验式教学运用于心理课堂中,实现课堂目标。
(二)优化体验教学设计
体验式教学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中的操作过程,总体要求任课教师根据教学的具体内容和目标,合理设计情趣化、趣味化、生活化的体验情境。首先,教师应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方式,结合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目标,结合案例讨论、心理游戏、角色扮演、辩论、演讲、心理测试等手段设置生动有趣、贴近生活、通俗易懂、现实存在的情境,通过情境的设置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大胆尝试积极主动的参与体验。其次,在问题情境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进入提前准备的预设情境中,学生发挥主体性作用,结合自身生活经历、此时感受及心情在亲历的过程中进行理解与感悟。让学生进行自我体验后自由表达出自我的情感体验,体验的结果呈现多样性,学生围绕一系列体验后的结果进行热烈讨论。通过这种讨论方式鼓励学生以多元化的方式自主解决问题且教师对学生的反映要做出及时的回应,最终实现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互相平等互相尊重,从活动中有效沟通和交流来实现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知识的领会与理解,进而提高自我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技能。在体验式教学的运用中,教师应对学生在活动中所取得的不同认识和认识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和对待,先引导学生进行自评与互评,讨论和总结知识的应用和收获,然后由教师进行总结性评价,积极的肯定和引导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接着结合活动体验讲解心理健康理论知识,剖析心理现象,总结心理观念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知识原理与方法技能进行总结和凝练,使学生在相互学习中得以进步进而实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提升。
(三)加强教学师资培训
体验式教学要求通过师生互动共同完成教学活动,倡导地位平等、鼓励和谐的交流和讨论。为了教师能够更好适应体验式教学,建议开设此课程的高校要加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培训。建立一支结构合理、素质过硬的师资队伍是提高体验式教学的关键。那么在开展培训中需整合多方资源形成改革合力。因此要加强对师资进行体验式教学观念宣传:加强教师对体验式教学法的理解,帮助其从思想上进入角色,有意无意地做体验式教学法的参与者和倡导者;聘请专家举办体验式教学法培训班:通过集中培训掌握教学要领和内涵,培训方式可以由讲座、交流讨论、模拟课堂等方式让受训教师充当学生角色参与到活动中,体验学生的体验,将所学教学方法现学现用,提高自身的能;组织教师参观观摩:发动校内外资源组织师资现场观摩学习,通过借鉴模仿并结合自身情况以及课程特点,制定自己的体验式教学法;营造良好的体验式教学氛围: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体验式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不但要吃透课本理论,更要在教学方式上创新,这就需要任课教师从注重教学内容量化转变到教学质量和数量并重,从忽略教学方法转变到重视教学方法,从关注学生掌握知识的多少转变到关注学生心理素质提高的多少,从对教学质量的评价转变到多过程的随时监控和考核,为体验式教学营造良好的制度氛围,促进大学生心理课程中体验式教学的推进,取得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目的。就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而言将体验式教学模式运用于课堂无论是从课程目标性质和要求,还是从学生的学习特点,都是必要且有效的。课程教学方式的改善带来的不仅仅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质量的显著提升,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促进学习效果,了解和掌握心理健康方面的基本知识,使学生心理素质得到提升,心理品质得到培育真正实现育人目的。
作者:鲜于乐娇 单位: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第七篇:辅导员对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一、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
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下的定义是:“心理健康是指一种持续且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主体能做出良好的适应,并充分发挥其身心潜能。”[1]拥有健康心理及体魄才是构成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健康人的必要条件。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全方位成长的广阔平台,但同时激烈的竞争也给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带来严峻挑战。大学时期是大学生人生中重要的学习积累和转型时期,大学生拥有了健康的心理和体魄才能顺利地走向社会,才会拥有良好的职业发展前景。就业心理健康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问题主要是大学生毕业从大学走向社会过程中,在面临就业岗位竞争激烈、就业机会少、用人单位要求高等等的就业受挫状况下,所产生的心理应对不适应问题。关注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教育,正确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择业观念是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关键。
二、大学生常见的就业心理问题
(一)自我期望值过高、理想和现实差距过大引起的心理问题
现在的大学生更多的是独生子女,从小在父母长辈的殷切关怀下长大,自我优越感强、自我认同感高、对自身评价不切实际,这些因素往往会形成过于自信、高傲的心理。由于家庭教育在孩子就业指导上的缺失,在旧观念思想影响下,很多家庭认为只要读书就能成才,只有读书才有好出路。这种价值取向单一片面,导致大学生本人、家长对大学生就业产生了过高期望,没有重视书本以外的社会实践以及综合能力的培养,在面对就业期望和现实就业情况不相符的情况下,就容易引发焦虑和情绪失控,带来心理问题。
(二)盲目从众攀比心理严重,缺乏长远职业规划意识
有些高校虽然设有就业指导课程,但往往大班上课,缺乏个性引导,千篇一律地进行就业指导。而有些高校存在对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不重视,存在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多方面因素导致了学生职业规划意识的淡薄,学生就业目标盲目,就业观失衡。比如一些毕业生目光短视,仅以刚毕业的第一份工作薪资水平和工作地点作为评价同学就业好坏的标准。由于缺乏对自身的理性思考,就业的盲目性和从众性就直接导致了找工作“扎堆”,缩小了就业的范围,加之就业当下的短期攀比心理严重,进而导致了心理问题。
(三)缺乏全面的自我认知,没有理性的健康心理基础,心理承受力差
90后大学生生活条件优越,缺乏挫折教育,心理承受能力差,常表现出“吃不了苦”“轻言放弃”“怨天尤人”等问题。以自我为中心,自我能力培养不够、性格缺陷、价值观出现偏差等问题都会造成学生的不全面的自我认知。没有理性全面的自我认知,在择业时就无法清楚地将自我条件和就业岗位能力要求相匹配。在社会激烈的就业竞争环境对毕业生提出更高要求的情况下,毕业生如果不能正确思考和评估自己的能力,没有正确的自我认知,又因为心理承受力差,在面对就业失利的局面时必然会导致心理问题,要么是消极逃避,要么就是激进,进而产生了冲突。
三、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的重要性
辅导员体制是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校学生管理模式。辅导员除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辅导之外的另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对学生日常学习生活进行管理和提供服务。当代大学生长期在家庭、学校、社会的过分规划和保护下,成长过程依赖度高,普遍缺乏独立思考和独立自主生活的能力,缺乏在成长过程中与年龄身体发育所匹配的心智发育。当中国的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过渡到普及教育,在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及就业压力下,缺乏自我认知和独立思考的大学生就会在毕业前的最后一站,被进入社会找工作的挫折“惊醒”,遭遇人生的“过山车”。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大学毕业生,就会产生强烈的心理不适感、自卑感和挫折感。更严重的会产生心理疾患和精神疾病。这正是工作在一线的高校辅导员应该关注和解决的问题。所以,如何正确引导大学生以成熟理性的心态面对就业和择业,辅导员的作用以及辅导员工作方法的重要性就显而易见了。
(一)高校辅导员在就业指导工作中的作用
高校辅导员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第一线。工作内容涵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党团班级建设,学业指导,日常班级管理事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工作是高校辅导员工作职责中一项重要的内容。高校辅导员在学生就业指导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高校辅导员是就业观念、就业技能、职业道德的引导者。在国家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创新的新形势下,高校辅导员应积极响应国家政策,把宣传国家的就业方针政策作为自己的日常工作开展,重视大学生就业观的培养。从大学新生入学抓起,渗透在大学生教育的各个阶段,不断培养学生的独立分析和判断问题的能力。有针对性地组织一系列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有机会接触社会、接触专业和职业选择方面的知识,这对大学生今后形成自己的择业认知进而提前做好知识储备至关重要。辅导员还应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恪守职业道德,对大学生的职业发展以及整个社会的职业化发展都有重要积极的影响。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就业规划的引导者。辅导员在大学生入学初期就可以针对大学生开展形式丰富多彩的专业思想教育和就业指导教育,督促学生多学习,勤思考,树立远大理想,制定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规划。这就要求辅导员在日常学生管理过程中,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转变学生的就业观念,启发学生的职业理想,参与学生的职业规划,做大学生职业规划的指导者,与社会发展需求对接。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疏导者。高校毕业生面临着由校园步入社会的人生转型期,由大学期间单纯的学习知识到步入社会面对社会和用人单位的考量,这种在转型期的不适应,势必会导致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而心理问题就可能引发焦虑、抑郁、嫉妒等负面情绪的积累,甚至会引发恶性事件。辅导员工作在学生工作的第一线,能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行为变化,运用心理学知识和学生管理经验,及时介入和引导。从这个角度讲,辅导员就是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发现者和疏导者。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就业政策的宣传者。国家针对每年的毕业生情况,都会有相应的就业政策措施出台,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内部也会有一套完整的管理服务办法和流程。辅导员应响应国家号召,做好政策宣传和引导,结合本校本专业学生的特点,有针对地开展就业政策宣传,一方面让学生了解当前国家政策,另一方面引导学生从自身出发做好就业评估。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就业工作的服务者。高校辅导员应实现由单纯管理职能向服务职能的转变,切实关心和爱护学生,为大学生成才成长提供支持和服务。其中包括积极建立和完善就业信息,积极联合高校相关部门畅通学生就业渠道,努力通过个性化方式和方法为学生求职择业提供帮助。
(二)辅导员正确引导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高校辅导员应通过恰当有效及时的教育引导,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求职就业心态。这样不仅可以避免毕业生求职阶段紧张的不适应情绪以及由此引发的学生事件,更能帮助学生从容地选择一份理想工作,而且还可以通过提早引导促使其个体转变学习态度促进班风学风建设,进而影响整个专业的风气和学校的学风,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笔者认为,高校辅导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大学生心理教育进行干预和引导。高校辅导员应将职业教育贯穿到从大学生入学到毕业的整个过程。变“短程化”指导为“全程化”指导,贯穿大学教育全过程。早引导,不要因为学生低年级离毕业还有很长时间而忽视了提早对大学生潜移默化的职业教育和就业教育。把就业指导工作放在毕业前期,临时补救是不可取的。在入学初期就应该让学生对自己以后从事的专业和职业有初步了解。可以通过举办一些讲座或交流会,邀请本专业毕业的优秀校友,或者本专业优秀教师、高年级优秀学生代表等为低年级学生进行面对面的答疑解惑。多实践,多与校外优秀实践基地加强联系,可以组织一些基于本专业的课外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形成对专业、职业的认知。辅导员应该结合自己所带学生情况与院系专业教师联合探讨制定本专业学生的择业和创业教育方案。对专业和社会职业的了解有助于高校大学生树立一个理性的择业认知,进而拥有一个健康理性的择业心理。高校辅导员应该注重引导大学生通过课外社团等活动锻炼培养职业核心能力。例如,专业技术的运用能力、人际交往的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自我表达能力、写作策划能力、时间管理能力等。制定改进措施和方法,配合就业指导课程和专业课教学,对学生短板进行针对性地培养和提高。尤其在具体的求职技巧方面更应该借助一些社会资源对大学生进行培训。例如,求职技巧、面试准备、言谈举止等都应该有更加细致和针对性的讲座。高校辅导员应及时发现并妥善处理毕业生在择业与求职过程中的心理问题。辅导员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第一时间发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苗头。要善于从大学生问题的表象中把握问题的实质,识别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症结所在。借助学校专业的心理辅导平台,在学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整体安排部署下,帮助和完善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机制。开展有效的、个性化的、多样的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教育,帮助高校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求职心态。总之,为国家建设源源不断地培养高质量的知识储备人才是高等院校的任务,而教育培养身心健康的优秀大学生才能顺应社会和国家建设的需要。在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和多元化的当下,高校辅导员应该切实发挥在培养和教育大学生一线上的重要作用,切实疏导和处理好大学生就业择业等心理健康问题,帮助大学生健康成才。
作者:李丰 单位:长治医学院
第八篇:朋辈心理辅导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运用
一、引言
随着经济和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寻求心理方面的帮助和支持,而目前大学关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要集中的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心理咨询中心有专兼职老师做心理咨询,但是由于大学生人数多,心理咨询中心老师少的缘故,很多学生有问题需要等待很长时间才能做咨询,不能及时有效的解决一些学生遇到的简单问题,因此,朋辈心理辅导作为一种特殊的咨询方式,非常适合大学生的情况,能够弥补大学生心理咨询“粥少僧多”的缺憾,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朋辈心理辅导的概念
朋辈心理辅导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20世纪80年代逐渐传入我国台湾,随后,中国内地才开始对此项工作进行研究和实践。朋辈含有“朋友”和“同辈”的意思,在年龄、阅历、知识和生活方式等方面相似的人。苏珊(1973年)认为,朋辈心理辅导是指“受训和督导过的学生向前来寻求帮助的学生以言语或非言语的方式,尽量少或者不给建议,提供倾听、支持及其帮助的过程。格雷和霆尔(1978年)认为朋辈心理辅导是“非专业工作者作为帮助者采取的人际间的帮助行为。”马歇尔夫(1981年)认为,朋辈心理辅导是“非专业心理工作者经过选拔、培训和督导向寻求帮助的年龄相当的受助者提供具有心理咨询功能的人际帮助过程。在国内,大部分学者都认为朋辈心理辅导是指年龄相当者对周围需要心理帮助的同学和朋友给予心理开导、安慰和支持,提供一种具有心理辅导功能的帮助,它可以理解为非专业心理工作者作为帮助者在从事一种类似于心理辅导的帮助活动。与专业心理辅导相比,朋辈心理辅导具有自发性、义务性、亲情性、友谊性和简便有效性。由同龄人担任心理辅导员,一是可以帮助心理辅导老师接待同学们较为简单的问题,二是相近的价值观念、经验、生活方式使得朋辈心理辅导对于社会日常生活中的心理问题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朋辈心理辅导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1.朋辈心理辅导壮大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队伍
随着高校的扩招,越来越多的学生来到大学校园接受高等教育,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转型,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感受到来自学习、经济、就业、生活等方面的压力,这些压力需要得到及时的化解,如果不能及时解决,堆积的时间越长越容易出现严重问题,目前各高校按照国家教育部的要求都设有心理咨询室,但是高校的心理咨询师人数有限,咨询方式比较专业,并且有一少部分学生心理问题比较严重,需要做长期的心理咨询,这就占用了大部分的资源,大部分的学生并不是严重的心理问题,而是需要一个及时有效的处理方法,因此,在高校组建一批热爱心理学,心理素质好、有责任心、乐于助人的学生骨干,经过一定的培训,投入到朋辈心理咨询中来,对其他同学进行朋辈咨询是对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的重要补充。朋辈心理辅导的辅导人员是大学生中的同龄人,有的是学长学姐,他们对大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比较了解,也能够及时的做到和学生沟通,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同时,他们更能以自己或同学为例子,比较贴合大学生的实际需要,又很接地气儿,在大学生中能够形成一定的影响力,但是学校一定要定期的组织专业心理咨询师对朋辈心理辅导人员做督导,有助于朋辈心理辅导人员的健康成长。
2.朋辈心理辅导增强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效果
在高校现有条件下,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并不能解决所有学生的所有问题,如果单靠学校心理咨询中心的咨询老师,那么很多学生的问题都得不到解决,久而久之,会影响到学校的健康发展,而朋辈心理辅导可以帮助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解决相当一部分学生的问题,朋辈心理辅导人员比起一般学生受过一定的心理咨询方面的专业训练,并且他们就生活在学生中间,和来询学生有相似的人生观、价值观,沟通便利,和来咨询的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建立良好的关系,提高辅导的效果,并且他们在学生的一些学业、生活上引发的心理问题有一定的解决方法,比如,在同专业学生的学习方法指导方面,他们比心理咨询老师能够提出更专业的建议和方法,能够和需要帮助的大学生一起进行讨论、辅导,最终使他们能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缓解了需要这方面帮助的大学生的心理焦虑,同样,在一些生活问题上亦是如此,当代大学生独生子女的人非常多,上大学后进入了宿舍,如何处理和宿舍其他同学的关系,在这方面很多的朋辈心理辅导人员可以言传身教,他们的一些好的经验和方法,可以教给需要帮助的大学生,让他们能够更实用的去解决一些问题。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朋辈心理辅导增强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解决了一些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学校专业心理咨询有效的补充。
3.朋辈心理辅导减少了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
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并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形成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有的学生的变化是明显的,比如急性的精神分裂症,突然就大喊大叫,行为怪异,这样的情况,几乎是每个学生都会认为是不正常的,但是有的学生的变化是缓慢进行的,比如很多抑郁症的发生是缓慢的,开始的时候只是单纯的精神不好,还能正常的学习和工作,朋辈心理辅导员比一般学生更有敏感性,他们关注精神不太好的学生,和他们聊天,及时发现并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随着时间的发展,有的学生可能精神就变好了,但是有的学生就会越来越严重,甚至开始影响他们的正常学习生活,甚至更严重的是出现自杀的想法,此时,朋辈心理辅导员就会及时发现这些情况,及时和辅导员老师联系,及时和学生沟通,请学生到学校的心理咨询中心去接受专业的咨询,甚至是去看精神科医生。如果不是经过训练的学生是很难发现这些学生的变化的,而班级辅导员老师由于学生较多,不可能顾及到每一个学生,也很难发现,因此,朋辈心理辅导员却恰好弥补了这一不足,及时有效的处理了相关的危机事件,为及时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提供了必要的信息和帮助,真正起到了监督和防范作用,做到了及早发现、及早诊断、及早治疗,能够有效的预防学校危机事件的发生。
作者:靳琳 单位:河南师范大学
第九篇:在校大学生全程心理健康教育
在现代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下,人们的生活水平同步提升,具有健康的心理不只包括没有心理疾病更成为公民必备的基本素养。新时代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质量也体现在学生能力提升的同时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在笔者仔细、翔实的调查研究后发现,正常、系统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有效降解大学生心理压力、促使学生形成良好心理素养。就目前现状分析我们得知: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理念与教育方式,教育队伍以及教育质量等方面仍然存在很大的问题。为了更好地解决大学生心理疾病问题,作为研究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者应该认识到自己工作的重要性,将自己全身心的精力都投入到心理健康疾病的研究中,为教育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一、关注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一)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持续发展的迫切需求
我们所培养的大学生是国家建设中的重要人才,他们即将走向社会。在校大学生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和更大的发展空间,象牙塔中的他们总被公众称为年轻、健康且积极向上的群体之一。但近年来很多令人瞠目结舌的大学生事件不得不令高等教育者重新反思。近年来,通过对全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调查,全国大学生心理疾患率在逐年增加。有关资料显示:大学生群体中患有心理疾病的患者其中精神疾病患者和严重的心理障碍者、一般心理障碍(有轻度心理失衡现象)、一般心理问题(主要是适应性方面存在问题)分别约占大学生总人数的0.7%、6%-7%、10%左右。这些数据给人们敲响了警钟。近年来,国家教育部、高等院校、社会相关人士均非常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很多可行性较强的措施已经付诸实施,但在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依然不容乐观。
(二)社会现代化发展的切实需要
时下的社会充满各种形式的竞争,这些竞争其实均落脚于心理素质的竞争。能否成为各种人才竞争中的佼佼者很大程度取决于心理素质的优劣。一个优秀的大学生往往会有较强的个人素质,勇于探索、敢于竞争、善于合作、富于创造已经成为了一个优秀人才的标志。这些优秀的个人品质都与心理素质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国家建设需要优秀的人才队伍,一个民族需要一批有强健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的人才,只有这样这个民族才有力量,才能在世界竞争中存活下来。由此可见,如何进一步将关注点放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上,不断促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系统、高效成为高等教育主旋律之一。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在需要
近年来,学校屡屡发生校园暴力以及大学生自杀等事件,这些事件的出现让人们意识到心理问题的重要性,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人们开始对时下的高等教育中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表示担忧,高度怀疑目前的心理健康教育基准及实效。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的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来自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本身;二则源自大学生所生活的外部社会环境。为了更好的提高大学生的个人素质,我们应该加大对心理素质健康教育的研究,在不断反思与分析中调整、完善教育路径。
二、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对于心理健康的教育在我国的教学历史上诞生较迟,高校实行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的发展的时间较短,许多相关工作还处在摸索和积累经验的初级发展阶段,因此,当前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还存在许多不足,在现实的心理健康教育中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校有关领导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不足,不够重视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若学生最基本的素养没有达成,其很难得以全面、健康持续提升。在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日益严重的如今,国家相关部门建立和颁布了一系列的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政策与制度,监督部门也在加大高校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监督力度,但仍有一些学校领导对新形势下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一些高校的领导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可有可无,是否在学校内展开心理健康教育并不会影响学校的正常教学,为了应付国家有关部门的检查才会在校内建立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学校领导的错误认识让学校教务部门没有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学校整体教育体系中,使得学校缺乏科学全面性的系统规划,这往往很难使得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进程得到有序推进。
(二)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研究不足
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国起步较晚,国内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从心理咨询做起,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包含心理咨询,但是又与通常的心理咨询有一些区别。当前我国高等院校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研究主要包含心理咨询相关理论和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理论两个角度。其中,高校心理咨询理论研究方面很明显研究不足。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还是很不成熟,在理论研究方面的资金投入量少。由于缺乏科学的理论研究,导致我国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水平止步不前。
(三)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单一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在国内的发展时间较短,心理健康教育形式相对单一。在我国许多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模式就是针对大学一年级新生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并开设了一些单维度的心理健康咨询,对大一新生心测定和进行心理咨询工作,单纯将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当成心理健康教育的全部主要工作。与西方发达的国家相比,我国高校心理咨询工作方式较为单一并且较为被动,学生的参与热情低迷。据在校大学生成长特点,他们往往追求独立自主,自我封闭且对心理健康咨询的认识明显不足,在学习及生活时即使遇到一些心理困惑和不如意,可能只会和朋友交流,很少愿意主动到心理咨询室寻求帮助。大学生在自身年龄增长的同时似乎更加趋于独立,常常在面对自身遇到的各种问题时选择自己独立面对,长期封闭的心态让大学生失去了心理求助的主动性。因此,单一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无法满足当代大学生心理发展需求。
三、科学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水平策略
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对全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化教育,其次是对已经出现心理疾病以及患有心理障碍的学生提供心理咨询与心理辅导,最后则是对心理疾病严重的学生进行生活干预。为了更好地完成这三项工作,我们应该认清当前的教育现状,寻找科学合理的措施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
(一)培养专业的人才队伍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一项具有科学性,知识性与专业性的工作,对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工作者需进行必要的系统性专业培养。目前,我国高等院校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专职人员普遍较少,其个人的专业水平也需要一定的提高。为了在高校内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需要我们加快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按照专业的培训计划培训专业的人才,不断壮大人才队伍,提高队伍的整体质量。
(二)加大对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研究的投资
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研究能够科学只因心理健康教育,因我国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时间较短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的研究少之又少。为了更好的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我们需要加大对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研究的投资,为学校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三)建立健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完整的教学体系可以让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人员认清自己的责任,进一步规范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并使其不断丰富。注重解决学生所处时期的心理问题更要关注个体生命全程的心理问题,提升心理素质自我提升能力,教学形式需要多样性。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要面向全体,全程化教育普及到在校的每一个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需要涉及到学生的全面发展的各个方面,包括个性教育,性心理教育,心理素质提升等等。建立完善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有利于心理健康教育水平的快速提升。总结近年来,大学生由于心理疾病而引发的大学生死亡事件数逐年增多。国家教育部门已经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刻不容缓。不断的加大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研究,增加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投入,通过大量有效的工作使得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自成体系,保证教育的全程性、有效性,科学提升在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素养。笔者就自身参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与反思,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分析的前提下,提出进一步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策略,希望能引起同行的讨论,促进大学生全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完善。
作者:刘武昌 单位:广东培正学院外国语学院
第十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
进入新世纪之后,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大学生的整体风貌积极向上、生机盎然,但在他们成长成才的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心理问题,抑郁、暴躁、敏感、自卑、孤僻……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心理困惑。
一、树立整体观念,认识两者结合的重要性
首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着一致的教育目标,它们的教育对象都是大学生,这个群体正处于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关键阶段,也是获得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阶段。简言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都是做人的工作。虽然两者的侧重点不尽相同,但都是为了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和谐发展,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其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可以互相补充。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侧重心理层面,旨在增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开发他们的心理潜能,缓解他们的负面情绪;思想政治教育侧重思想层面,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心理层面和思想层面的内容是不可能相互隔绝的,它们共同属于意识范畴,在具体内容方面可以相互渗透,共同致力于大学生的未来发展。再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满足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客观需求。高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摇篮,旨在促进大学生获得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大学生提升综合素质是获得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所以高校要帮助大学生提升心理健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这样一来,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就有了现实的结合平台,共同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形成促进大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合力。
二、完善工作思路,找准两者结合的切入点
首先,教育者要更新教育理念。在认识人、理解人时,要摒弃传统的教育方式,就是思想政治教育不要满足于向学生灌输思想政治理论而忽视培养学生的个性能力,心理健康教育不能满足于给学生“治病”的做法,而是要坚持人本理念,面向所有学生,从学生的个性出发实施教育。在认识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时,教育者不能将两者相互隔离,也不能过于夸大某一方面,要充分发挥这两者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过程中的优势,自觉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到思想政治教育大体系中,并善于从心理问题角度深化对大学生思想问题的认识。其次,教育者要创新工作机制。从目前来看,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仍旧存在机构不完善、分工不明确、管理不到位等问题。要想真正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需要构建起高效的运行机制,努力实现思想政治教师队伍与心理健康教师队伍的融合,并予以必要的经费和物质保障,遵循大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思想发展规律进行教育。再次,教育者要完善教学手段。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手段各有优势,可以将两者有机结合,拓展新的教育渠道。心理健康教育要改变以前那种坐等学生上门、单独进行的方法,可以发挥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作用,在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渗透正确的“三观”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要摒除“一言堂”的单向性灌输方式,多注重渗透与诱导。根据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气质类型进行教育,还要借助校园网、校报、校刊等渠道,将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
三、拓展教育内容,提高两者结合的实效性
首先,要加强政治方向的引导。如今,大学生正处于瞬息万变的时代环境中,各种外来文化大肆侵入高校校园中,一些大学生由于缺乏应有的辨别能力,产生崇洋媚外的不良心理,对社会主义信仰产生怀疑,这不利于大学生成为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其次,要加强情理交融。当今大学生活泼好动、心思敏感,对他们进行太过正规的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可能会引发他们的反感情绪。这就需要教育者要转换新的形式,与学生构建和谐的关系。如今,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快速发展,教育者可以借助这些工具与学生加强交流,通过这些平台与学生交流社会发展形势、心理发展问题,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再次,要加强人文关怀。教育者要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学校对他们的关心,将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现实问题有机结合,比如通过“奖、贷、助、补、减”等措施帮助家庭困难学生完成学业;加强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为毕业生就业创业创造条件;进行周期性心理测验、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等。从多种角度入手,使大学生真正获得成长。总之,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有明显的现实意义,高校要不断探索,勇于创新,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开辟更广阔的天空。
作者:孙一方 单位:延安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 上一篇:高职教育管理中激励理论的应用
- 下一篇:家庭教育对学校教育的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