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整合

时间:2022-06-28 05:51:06

导语:思政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整合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思政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整合

为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教育规划纲要以及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座谈会精神,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2011年6月,教育部制定了《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高校大学生的公共必修课。这些举措充分说明了党和国家十分关心大学生全面发展问题,以及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心理健康素质的重要性和迫切性。高校在积极探讨如何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将生命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有机整合,对提高大学生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1.生命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

1.1内涵生命教育的含义国内外学者有不同的理解。根据参阅资料,大多学者比较认同这一定义。所谓生命教育,就是尊重生命主体,为其创设生动活泼、充实丰富的环境和条件,以促进生命主体全面和谐、主动、健康发展的教育。生命教育的内涵应该包括三个层面:一是引导学生认识生命,进而重视、珍惜生命;二是教育学生正确认识死亡,培养健康理性的死亡态度和有效行为;三是探讨生命的意义,提升对生命的尊重与关怀,陶冶健全人格。其目标就是教育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现象、激发生命潜能,提高生命品质、捍卫生命尊严、实现生命价值,其核心在于引导学生正确理解生命,做好人生规划。正如马克思曾经说过:“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拥有健康的生命是个体实现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前提。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政治观念和道德规范,对其成员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的政治、思想、品德符合一定社会要求的教育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实现其政治目标和任务而进行的以政治教育和思想教育为核心实践活动,它侧重于思想层面,主要是对大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制观的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征,运用心理学基础知识和专业技术,对学生进行有关心理健康知识的传授,以及对部分出现心理问题、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咨询与辅导,以此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维护心理健康,减少和预防心理疾病,从而达到心理和生理的内部平衡,增强社会适应能力,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1.2生命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的区别理论基础不同:生命教育是以生命哲学、人本主义心理学和教育学作为理论基础的;思想政治教育以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理论指导;而心理健康教育是以心理学、教育学等为理论基础的。工作内容不同:生命教育主要是对大学生进行生命意识、生命价值和社会责任的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不同时期强调的内容也不同,主要对人们进行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解决大学生的政治立场观点、态度和行为规范等问题。心理健康教育关注个人合理的心理需求,以塑造个人完善的人格,对学生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并对学生的不良情绪和问题行为进行心理辅导,帮助学生实现正确的自我认知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达到心理发展与人格成熟,不断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其教育核心问题是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采用方法不同:思想政治教育常常采用讲课、报告、学习讨论、演讲比赛等形式;特别是给人谈话时,观点明确,通过说服、教育、灌输,要求学生接受所倡导的价值观的教育模式。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却有很大的不同,采用测量、矫正和咨询等方法。在咨询过程中,心理辅导老师不会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给学生,对他们的一些观点不采取否定的态度,而是合理有效的引导,运用心理学中的尊重、真诚、积极关注、共情等咨询技术,和学生建立信任关系,并通过一系列的心理调适方法,如渲泄,认知、合理情绪疗法等技术,帮助学生寻找缓解或解决心理冲突的途径。心理健康教育除了个别辅导外,还可以采取团体心理辅导的方式进行,使学生在团体中通过对各种活动的参与体验、感悟分享,从而达到良好的教育目标。生命教育主要通过讨论、课外活动等形式对大学生进行教育,主要利用业余时间走出校园,通过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是学生在活动中领悟到自身的责任、社会的责任和生命的意义。关注的主题内容不同:思想政治教育关注的是思想层面,主要是对大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制观的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主要避免或消除大学生心理压力而造成的心理应激、心理危机或心理障碍,预防精神疾患和心身疾病的发生,以积极的、正常的心理状态去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增进心身健康,不断提高心理素质。生命教育比心理健康教育有更深的内涵和外延,它所关注的很多内容同时也是心理健康教育关注的问题,如“贫困压力、就业压力、厌世悲观、逃避责任、自卑感”。生命教育不仅关注每一种问题,并且还探讨其背后的深层次问题,如贫困压力引起生命价值的问题,由于失恋而引起的自杀问题等,其涉及到人生观、价值观等比较深刻的人生问题。生命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比,它不仅关注自我身心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以外,还关注个人与社会的和谐,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问题。

1.3生命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的联系广义上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包括生命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在一些文件中是这样写的:生命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高校把有关学生思想政治、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制观、生命观、心理健康教育都归属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范畴。三者在很多方面既有区别,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本质上都是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宗旨。它们都是解决人的思想和心理问题,使人们在认识、情绪、意志和行为方面得到改善,从中受到教育和启发,得到成长和发展。三者在工作内容上互相交叉,在方法上互相补充。心理健康教育通过缓解学生内心压力、解决心理矛盾、改善心理状况,培养健康的心理品质,为思想政治教育创造条件;思想政治教育则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其形成良好的品德品质和行为习惯,这些对学生心理状况的稳定和改善又能发挥积极作用。在实际生活中,学生一些思想问题可以通过心理咨询的方式解决。同样,一些有心理障碍的学生也可以采取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逐渐缓解其症状。思想政治教育也可以借鉴心理学的知识和咨询技术,比如积极关注、共情等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生命教育往往又融于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之中,涉及了很多心理健康教育未能充分关注的内容,比如生命伦理的问题、死亡教育、生命与社会及环境的关系教育、休闲及养生教育等,充分填补里教育中空白。因此,三者教育总是相互交叉渗透,互相补充,相辅相成,在育人过程中共同发挥作用,使学生建立与自己、与他人、与环境的互相尊重,最终实现人生目标的良好发展环境。

2.生命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整合

2.1教育观念上的整合教育工作者要深刻认识到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并了解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要求和主要任务,充分认识到三者之间的关系。健康的心理是形成良好道德品质的基础,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是健康心理的重要前提,而生命教育又是贯穿思想政治教育的始终。高校要培养高素质合格人才,就必须使人才具有坚定地政治素养、科学的思想素质、良好的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教育工作者要突破传统的德育观,从实际出发,把生命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有机整合,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培养人才中的作用,同时最大限度地实现教育功能,把当代大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接班人和主力军。

2.2目标任务的整合生命教育是一种以生命为起点,发展生命,完善生命,以提升生命质量与意义为宗旨的新型教育。它认为教育过程是人生命成长的过程,使生命全面、均衡发展,成长为主体生命的过程,不断追求人生意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全面发展”又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与国家的教育方针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要求,“德”、“智”、“体”、“美”是“全面发展”的主要内容。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潜能,培养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三者具有共同的教育目的,只是侧重点各有不同。将三者教育的目标加以整合,归纳出一个总体目标:即服从于社会主义新型学校培养人才的总体目标,为学生的全面和健康发展服务。

2.3教育内容的整合生命教育的内容:是以人的生命为主线,围绕生命的活动和生活的内容而组织的,旨在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珍爱生命、发展生命,提升学生的生存能力和生命质量,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主要包括生命意识教育、生命价值教育、生命责任感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是以理想信念为核心,爱国主义为重点,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为主线,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基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的素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宣传,心理咨询,心理辅导、增强学生抗御挫折的能力,培养其积极、健康的心理意志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三者教育内容互相交叉渗透,但侧重点有所不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最根本的内容,主要是阐述人生的理想、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引导学生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弘扬集体主义精神,把“社会主义荣辱观”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去。这些阐述和要求都属于思想层面的,相当比较抽象的,缺乏从生命本体来探索生命的意义。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大学生往往对“人生为什么活着”、“人怎样活着”、“怎样人生才有意义”等比较抽象的问题感到困扰重重。特别是当面临人生挫折的时候,就会表现出悲观,甚至出现轻生或伤害生命的行为,这便暴露出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抽象化和生命教育现实化之间的矛盾。大学生的思想问题往往和心理问题交织在一起的,比如意志品质的磨练和理想信念的树立,不仅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而且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人生意义既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同时也是生命教育的内容。这说明三者教育的内容具有交叉性和关联性。所以教育工作者应紧紧围绕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总目标,从大学生实际需要出发,借鉴、吸收相关的心理学、思想政治教育学、伦理学、哲学的相关理论知识,将三者教育的内容加以整合,才能有效解决新形势下大学生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因此,高校要把生命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进行有效的整合,形成一个完整的内容体系。无论是在教学过程中,还是实践活动中,尽量把抽象的内容转化为具体的内容,突出主题性、趣味性、针对性,只有这里才能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2.4教师队伍的整合目前,在高校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教师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专职教师、辅导员、高校政工工作人员、专业心理辅导老师等。这些老师来自不同的专业,分布在不同部门担任工作。这样在实际工作中就会遇到一些麻烦,部门之间也不便于管理和协调。从这些老师整体来看,不少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师没有系统学过心理学知识,也没有参加过心理咨询专业的培训,不能准确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变化,不能灵活、有效地运用心理学原理、技巧给学生解决心理困扰和心理问题。而有不少心理辅导员来自医学专业或其他专业毕业的老师,相对思想政治教育,他们又缺少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因此,高校需要培养一支既熟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特点,又掌握一定心理咨询专业技能的双师型的师资队伍。首先,高校要将心理学专业教师与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老师结合起来,形成一支专门从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师资队伍。其次,加强教师的专业培训。学校对现有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教师进行有关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培训,给他们积极创造学习条件,鼓励报考心理咨询师,使其掌握心理咨询的基本知识、技巧、方法,灵活应对工作中遇到的学生各种思想和心理问题,并做到妥善处理。最后,定期召开交流研讨会。由学校负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部分牵头,组织相关教师进行交流、分析、研讨学生中存在主要问题和棘手问题,集思广益,提出改进工作的方法。

总之,积极探讨生命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并将其教育的理念、内容、方法、形式有机整合,是构建新形势下高校品德教育新模式的关键,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改革提供了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