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幼儿多动行为心理健康教学

时间:2022-11-02 11:07:00

导语:研究幼儿多动行为心理健康教学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研究幼儿多动行为心理健康教学

幼儿进入幼儿园,从最初无拘无束的家庭活动进入到一个具有相对约束力和存在一定任务要求的新环境。他们通过游戏、与父母、教师同伴互动等方式开始学习生活和发展自我,这些活动直接刺激他们在肉体和精神领域的发展与变化。在个体社会性发展的过程中,由于环境、文化、教养方式、个性品质等方面的因素影响,在个体发展中有可能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心理疾患,多动就是其中之一,多动行为既不利于个体健康发展,同时也严重影响了班级的正常秩序,增加了一日生活的管理环节,因此我认为儿童多动行为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行为。

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行为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学习获得的。当然,不同孩子处于不同的环境,接受不同的教育,再加之遗传、家庭氛围等因素的影响,造成其多动行为的因素是各不相同的。因此,我们有必要正确分析幼儿多动行为的成因,以便于有的放失地进行教育。性格和行为是后天塑造而成的,行为是可以通过塑造、训练而改变的。相信通过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开展纠治与教育指导,幼儿的多动行为是可以改变的。尤其在个体发展最为迅速的三--六岁阶段,对幼儿进行心理疾患纠治与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可以起到更为明显的成效。

我们班有两个孩子他们在学习、生活中经常不由自主地表现一些与一般幼儿不同的或与情景不相符合的反映。具体表现为:活动过多,上课时手脚不停,注意力无法集中,坐立不安,无法聚精会神地完成一些作业;游戏时不能按游戏规则活动,会有无目的地运动;午餐、午睡时心神不宁;好冲动,易激怒,缺乏自制力,受挫能力差,易发生攻击性行为等等。其多动行为已严重影响了孩子自身的心理健康发展,在集体中他们所表现出的扰乱行为使其他孩子在屡次遭受侵犯后渐渐地远离他们,从思想上对他们产生了排斥心理,不愿意与他们交朋友,有时甚至会集体性地伺机运用动作或语言捉弄或报复他们,从而使这两个孩子的问题行为更加变本加厉地呈现出来。因此,我们有必要及时地对儿童的多动行为进行积极引导与有效干预。那么,这样对其进行教育呢?我们尝试以下原则:

1、尊重接纳的原则

对待孩子的行为问题家长与教师应采取一种宽容的方式表示接纳。及站在孩子的角度,在充分理解幼儿的基础上以积极的态度来尊重幼儿,运用鼓励性的语言、身体接触等方式对幼儿进行引导和帮助,让孩子感受到一份被关注、被重视的尊重感,从而在心理上消除紧张情绪,获得自由愉快的情感体验。

2、潜移默化的原则

人的意识往往决定其行为,意识转化为行为需要一个过程,而意识的树立不是靠一朝一夕能形成的,它是靠日积月累的潜移默化。在儿童行为问题的干预过程中,教师与家长要重视创设良好的家庭与幼儿园物质与精神环境,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不断渗透良好的行为准则,让孩子在不断的行为练习中纠正不良行为,形成健康心理。在对待幼儿多动行为问题上,我们要做到在学习中渗透、在生活中渗透、在渗透中掌握、在渗透中潜移默化。

3、以点及面的原则

对待儿童多动行为,从意识上我们要做到早期干预、早期预防。在对显性多动行为的幼儿进行对诊下药及时干预的同时,我们更应做好全体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引导其他孩子共同来关心帮助问题儿童,从而使每个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

4、因材施教的原则

对待不同因素造成多动行为的儿童,我们应科学地分析问题行为的成因,做到心中有数、方法可行、干预有度,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方法与策略,坚持正面教育、积极强化,让每个问题儿童都能通过有效干预得到最佳发展。

5、家园合作的原则

幼儿健康心理的形成有赖于家庭、幼儿园的共同合作教育。在进行行为问题干预的过程中,幼儿园应当主动着手与家长合作,牢固树立家园合作的思想,只有教师与家长坦诚相待共同出谋划策,统一思想、统一要求,才可能更好地提高幼儿行为问题干预研究的实效性。

在遵循原则的基础上我们着重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端正认识,爱心呵护

首先要正确认识多动行为。多动儿童活动过度是由一定原因导致的,并非多动儿童自身故意所为、有意对抗,切不能对多动儿童表示厌恶或歧视,以免他们产生自责而挫伤他们的自尊心,也不能经常说他们好动,注意力不集中,以免对他们的心理产生负强化,即越说越好动,加剧多动行为。神奇的皮格马利翁效应告诉我们,成人的态度和期望对儿童的影响具有神奇的力量,“说你行,你就行”对心智发育尚不成熟的儿童来说具有很大的鼓励和支持作用。因此教师要怀着一颗拳拳爱心,对儿童备加关心和呵护,给予宽容和理解,寄予期望,以孩子的眼光看待儿童的活动过失,不批评指责儿童,多关注其优点,多鼓励其进步,给予他们以深深的热爱和期望,相信这样的期望和力量,定会产生神奇的效果。例如:晓天小朋友在音乐方面有一定的特长,对音乐活动很感兴趣,抓住这一突破口,我经常会在音乐课上尽力寻找机会让他在集体面前表现其特长,引导教育其他孩子发现晓天也有长处,大家应一起来帮助他进步;同时告诉晓天,在其他活动中你也能表现得很出色,大家都愿意做你的好朋友,你一定可以做得更好。在这样的激励之下,他的信心增强了许多,其他课上教师及时地给予关注,孩子的多动行为改善了许多。

二)耐心教育,正确引导

首先,帮助多动儿童认识到多动行为的危害性,增强克服多动行为的自觉性。一个人的思想决定了他内心的体验和反应,要转变儿童的多动行为,必须让儿童对多动行为有一个正确的认识。针对幼儿具体形象思维占优势的年龄特点,我们采取生动形象的故事、儿歌,如“小猫钓鱼”、“学好样”、“为啥学不会”等内容,通过角色不同表现、不同效果的对比,使儿童懂得好动不专心是学不好本领的,是不受人欢迎的。当多动儿童做错事或当多动行为带来不良后果时,不要责怪他人,而要针对其事,明确指出这都是由于多动造成的,从而使多动儿童对多动行为产生厌恶和反感,以增强儿童克服多动行为的自觉性。

其次,提出要求,积极暗示。儿童年龄小,自控能力差,常常没有“记性”,多动儿童更是如此。因此在活动前,我们找多动儿童谈话,提醒他们注意自己的行为,提出明确的要求,讲清道理,要求他专心听讲,认真做事。但在活动过程中,他们往往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教师可有意识地利用语言、表情、动作等给予积极的暗示,及时提醒他们集中注意力,逐步养成专心做事、遵守纪律的好习惯。例如:可儿小朋友较少能够独立地坐在座位上,总是会想方设法影响别人,针对这一实际,在操作性较强的活动中我会把他安排在自己的身边,这样既保证了其他孩子正常活动,同时又有效地控制了他的不良行为。

再次,引导他们将过多的活动精力投入到有益的活动中。多动儿童身上有过多的活动精力,似乎他们有永远使不完的劲,从不知道什么叫累,只有将这些过多的精力发泄掉,他们才会安详自得,因此应给这些过多的精力者寻找合理的出路。如擦桌子、摆椅子、浇花、整理玩具等,还可让他们玩跳绳、踢球等一些活动性游戏。老师密切关注他们的活动,并及时加以表扬、鼓励,将他们引导到有益的活动中,培养他们正确有序、认真做事的习惯。

三)采取措施,积极矫治

行为学习理论认为,儿童的异常行为同正常行为一样,都是学习的结果。既然人的行为习惯可以通过学习获得,同样也就可以通过学习而改变或消除。多动的儿童在控制冲动、集中注意和遵守规定等方面存在困难。针对这些行为,我们利用学习原理,通过行为强化的方法矫正患儿活动过度及不良行为,改善其注意力。实践证明效果较为明显:

1、确定目标行为

首先必须明确需要矫正的行为,我们根据我班幼儿多动行为的实际程度确定目标行为。目标行为有明确的界定,可供干预时进行观察与评价。对待儿童的多动行为,在确定目标时我们结合幼儿园教育目标的实现来确定。教育目标一般要包括各种教学活动、生活自理、游戏以及积极的社会性交往等。

2、行为强化

当儿童出现符合规定和要求的良好行为时,应立即进行强化,如给予表扬、鼓励或奖励等,使儿童感到愉快和满足,从而帮助其建立良好的习惯。如当他们上课认真听讲、大胆回答问题时,教师及时给予表扬和掌声鼓励,当他们游戏中自觉遵守游戏规则、和大家一起友好游戏时,教师也当场进行赞赏和奖励。教师要时时关注这些儿童,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只要他们有点进步就及时抓住并给予表扬,使他们产生被信任感,以增强其信心,强化其良好行为。

四)、社交技能训练

多动儿童在游戏中或在与同伴的交往中经常被看作是不守规则、捣乱以及给别人带来麻烦的人,他们参与活动的愿望常常遭到拒绝,我们班的可儿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其实他有着强烈的交往欲望,但由于长时间的独处,孩子的社交能力较弱,语言表达能力不强的虎虎常常用拽拽拉拉、拍拍打打的方式试图参与到同伴的游戏中,可正是由于这样一种不恰当的交往方式让同伴产生了误解,从而拒绝与其交往。针对这一情况,对可儿进行社交技能训练是十分必要的。我根据可儿的具体情况,采取了适宜的教育方法和训练措施。着眼于建立和保持适当的行为同时改变和减少不适当的行为,在培养基本生活能力的基础上加强其社会能力的培养。我利用晨间谈话的机会告诉大家有时可儿拉你、拽你、拖你是想和你一起玩,从而消除同伴的交往顾虑。创设一个接纳的环境,让班级中几乖巧懂事的孩子带着他玩,从而有效地避免了矛盾的发生。通过语言练习授与其适应环境的技巧、言语沟通的技巧,积极鼓励他帮助别人,承担社会责任,耐心听取他人意见,懂得分享,学会控制。

通过对多动幼儿的教育,他们有了初步的改变,逐步形成了健康的个性心理,慢慢地向集体靠拢,同时,对所有幼儿进行了潜移默化的心理健康影响。家长的教育观念得到了更新。对待孩子的行为问题,我们与家长共同面对,积极应对。在与家长的不断交往中,教师与家长真诚交流,积极向家长宣传科学的教育观念,介绍正确的教育方法,针对孩子的具体情况共同出谋划策,寻求适合孩子发展的干预方式,家园合作统一要求,从而有效保证干预计划的顺利实施。我想,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孩子的行为问题将不是问题。

2、行为强化

当儿童出现符合规定和要求的良好行为时,应立即进行强化,如给予表扬、鼓励或奖励等,使儿童感到愉快和满足,从而帮助其建立良好的习惯。如当他们上课认真听讲、大胆回答问题时,教师及时给予表扬和掌声鼓励,当他们游戏中自觉遵守游戏规则、和大家一起友好游戏时,教师也当场进行赞赏和奖励。教师要时时关注这些儿童,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只要他们有点进步就及时抓住并给予表扬,使他们产生被信任感,以增强其信心,强化其良好行为。山西省阳泉市市级机关幼儿园王清华

共同出谋划策,寻求适合孩子发展的干预方式,家园合作统一要求,从而有效保证干预计划的顺利实施。我想,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孩子的行为问题将不是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