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析如何应对学生厌学的对策

时间:2022-05-18 10:11:00

导语:论析如何应对学生厌学的对策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论析如何应对学生厌学的对策

摘要:厌学是中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普遍发生、较突出的一种学习心理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中学素质教育的实施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本文从社会、学校、家庭、学生自身四个方面分析了中学生厌学的原因,探讨了解决中学生厌学的对策

关键词:中学生厌学原因对策

中学是青少年掌握知识,形成良好品质的关键时期。当前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造成了中学生种种学习问题,其中,厌学是比较突出的问题,不仅学习差的同学厌学,而且学习好的同学也厌学。厌学已经成为中学教育中的棘手问题。正确认识和解决中学生厌学问题,是进一步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要求。

1厌学的含义及表现

厌学是“学生对学校生活失去兴趣,产生倦怠情绪,持冷漠态度等心理态度及其在行动中的不良表现方式”。中学生厌学主要表现为讨厌学习,对学习缺乏主动性,被动的或者根本不愿意接受老师的教育,上课时不能集中精神听课,走神发呆。懒动脑筋思考问题,对学习任务有抵触情绪,对学校、老师心怀不满,甚至不学、混学、辍学。

2中学生厌学的成因

学生厌学并不是一开始就厌学,而是由各种外在的客观因素的刺激与学生现有心理水平相冲突而产生的。中学生厌学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2.1社会因素

中学生的活动范围在不断的扩大,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人和事也在不断的影响他们,包括影响他们的学习。首先是不正确的价值观的影响。社会上曾流行过“书读得多不如挣的钱多”的言语,有些学生受到、价值观的影响,错误的认为文化知识贬值,花花绿绿的钞票才是实在的,一些自制力、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就容易产生厌学的心理,为了赚钱干脆逃学或放弃学业。

其次是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在当今社会转型时期,法律法规不够健全,各种不良的社会风气不断出现,严重的影响中学生的身心健康。例如,有些人文凭很低,但他们通过“卖官买官”、走后门等不正当途径升学发财。这些不良现象,使家庭好的学生,有依赖心理,不思进取;使家庭条件差的学生认为升学无望,不想学习。

最后是社会低俗文化的影响。目前社会日新月异,现代化的游戏、玩具及影视设备五花八门,应有尽有,使学生产生好奇心,什么都想试试,兴趣和好奇心不放在学习上。青少年易接受新事物,易受外界的影响,对社会上流行的低俗文化如游戏机、黄色书刊、不良的攀比之风沉迷其中,放松对学习的追求。

2.2学校因素

学校在学生的学习中起重要的作用,学校教育对学生厌学行为的产生有很大的影响。

首先是学校教育目的观的偏差。一些学校的部分领导、教师对素质教育认识不足,只是纸上谈兵,甚至还照样实行应试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其次是教师教育不当。教师教育不当主要表现在:第一,教学内容繁琐,教学方法单一。部分教师不注重教材、教学和学生心理特点的研究,教学观念落后,教学方法呆板、单调,压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使学生对学习缺乏新鲜感,失去探索的欲望;第二,教师的偏爱。中学生比小学生更追求人格的独立与平等,也要求教师对他们平等对待,渴望得到教师的理解。然而,有的教师在育人的过程中往往忽略这一点,只偏爱成绩好的学生,对成绩不大好的学生一味的批评指责,极易引起学生的反感,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形成厌学心理。

2.3家庭因素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其言行有意无意之中给孩子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

首先,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影响作用。若父母对学生采取宽容、民主、帮助和肯定的态度,这样的学生就是学习一时不好,也会不断努力而刻苦学习。相反,父母对学生的学习采取专制严厉和否定的态度,易引起学生心理上的紧张,害怕学习学不好,长此下去会厌烦学习。此外,父母对学生学习的毫不关心,放任自流等也容易产生厌学。其次,家长的榜样作用。在生活中会发现这样的事实:父母勤于工作和学习,而处在这一环境中的学生,大多也会自觉不自觉的以父母为榜样,努力学习。相反,家长的不良榜样也会对中学生产生严重的消极影响。

2.4学生自身因素

由于大部分学生从小受到宠爱,缺少吃苦耐劳的精神,甚至部分学生养成了好逸恶劳的恶习,产生了一些性格上的弱点,如懒惰,依赖性强,意志力薄弱等,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外一部分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内在动机,或基础太差,学习方法不当,自感智力低下,不是学习的“料”,很少体验成功的乐趣;还有些学生自控能力较弱。有些学生往往因为意志力薄弱,兴趣广泛而不专一,注意稳定性差,在学习上缺乏自觉性长久性,常为其它事物而心猿意马,失去学习的兴趣而厌学;最后则是因为缺乏自信心。当代中学生自尊心强,要“面子”,但没有足够的自信心,有些学生因为成绩不理想,学习跟不上别的同学,随着教师授课内容的不断加深,负积累越来越多,因而伤心苦恼,一蹶不振。这些学生认为学习不能给自己带来喜悦,只有失败后的烦恼和自卑,几次失败后,信心丧失,于是开始厌学。

3解决中学生厌学的对策

中学生厌学心理严重的影响中学生的学习、成长,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那么怎样帮助中学生克服厌学心理呢?

3.1优化社会环境

国家应多重视教育工作,增加教育投资,认真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加强正面的思想宣传工作,并进行理想教育,从大环境方面激励他们努力学好文化知识,成为现代化建设的有用人才。

全社会加强正确的舆论导向,端正社会风气,特别是电视、电影、文学艺术等宣传作品,内容应健康向上,对青少年有良好的教育意义。同时加大整治营业性舞厅,电子,激发,台球室及网吧,书刊、音像制品等的力度,创造一个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

3.2改善学校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及教师要提高认识,真正肃清应试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危害性。严格遵守教学规律,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教学观、学生观,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首先要改变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学生知识水平、心理特点,针对性的选择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的灵活多样的有效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同时,提高教师自身的修养,提高教的艺术,寓教于乐,避免学生滋长厌学情绪。

其次要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教师必须平等对待成绩不同的学生,平等能够对待智力和能力不同的学生,平等对待自己喜欢和不喜欢的学生,平等对待有不同家庭背景的学生,这样才能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使学生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和积极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看到自己的希望。

再次,发展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成材。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在学习过程中,一旦学生产生了学习的兴趣,学习积极性就会大大的提高。我们要保护和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鼓励他们在各学科中脱颖而出,以培养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人才,这样就能有效的克服那些因文化基础差而厌学的同学的厌学情绪,使他们有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最后,建立健全的教育评价体系,全面科学的评价学生。作为教育对象的每位中学生,都有各自的长处和短处,教师必须全面科学的评价学生。特别是后进生,不能因为他们的各种缺点而把他们看成一无是处。应使每一位学生都能看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不至于让后进生感到“一片漆黑”,有利于增强学习信心。

3.3建立家长委员会,加强家校联系

针对学生厌学情况,家长与教师共同分析学生厌学的原因,共同商讨解决的办法,达成共识。若是家庭因素造成的,要求家长以子女的教育为重,并努力提高自身修养。要使家长认识到与孩子沟通的重要性,要与孩子交流谈心,以促进相互沟通,相互理解。同时,教师和家长要全面了解学生,有机配合,形成合力,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给学生营造一个轻松、充满希望、不断奋进的学习环境。

3.4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心理素质

要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各种方式方法帮助学生排除心理障碍,消除负面影响,指导学生进行良好心理品质的锻炼,塑造健全的人格,使学生成为高素质的人才。提高学生关于学习的认知水平、培养学生的愉快学习的情感体验、锻炼学生顽强的学习意志,坚定学生对学习价值的信念,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中学生厌学的原因复杂多样,因此,预防和克服中学生厌学现象必须多管齐下,除了家庭、学校、社会相互配合,共同营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还要重视从人格、品德、意志、动机等方面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内化学生的学习需求,这样才能预防和克服中学生厌学现象。

参考文献

[1]刘守旗当代青少年心理与行为透视[M]安徽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2]赵建华、田夫、吴垒走出学校教育的误区[M]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年

[3]傅安球等中学生厌学心理及其干预与学习效率的相关研究[J]心理科学2003,(1)

[4]裴娣娜教育研究方法导论[M]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年

[5]唐红波等中小学心理辅导[M]暨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

[6]朱容基总理二零零二年三月五日在九界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

[7](美)BarbaraL.McCombs.JamesE.Pope著,伍新春、秦宪刚、张浩译学习动机的激发策略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