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和谐社会中大学生宽容心态的素养

时间:2022-04-07 03:57:00

导语:漫谈和谐社会中大学生宽容心态的素养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漫谈和谐社会中大学生宽容心态的素养

摘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种美好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种社会理想。而宽容是和谐的基础和应有之意,是和谐社会的基本精神和必然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谐校园需要着力培养人的宽容意识。宽容具有和谐的品质,和谐需要宽容。

关键词:和谐,大学生宽容意识

一、宽容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

1.新时期赋予宽容新的时代内涵

宽容是时代的精神主题,是教育不可缺少的精神品质,是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现在所说的宽容实质上指宽容人的本性,从而宽容每一个人包括自己。正如伏尔泰所说:“什么是宽容?这是人类的特权。我们全都是有弱点和谬误塑造而成,让我们彼此宽恕对方的愚蠢,这是大自然首要的法则。”具体来说,宽容就是对宽容对象的言行、缺点及不足给予一定限度的包容。能真正做到宽容人的弱点,也就达到了宽容的最高境界。正确认识宽容,首先要弄清楚以下两点。

首先,宽容不等于懦弱。懦弱是人们在面对外界压力或暴力时不求上进、只求被动屈从的一种精神状态,懦弱的人一般都没有主见。而宽容恰恰与此相反,它是一种自尊与自信,是一种表面柔弱而内心坚韧强大的表现,是人格的一种主动开放状态,是一种对世界、真理和人的本性深刻洞察后表现出的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

其次,宽容不等于仁慈和怜悯。仁慈是仁爱慈悲之意,它侧重于个人的心性品质和情感方面,主要表现为爱和同情。怜悯表现为对别人痛苦的一种恻隐之心,它对痛苦的原因不加思考,“将心比心”,对别人所有的痛苦都投入感情。宽容则不然,它是双向或者多向的,是自愿的而不是强加的。它不是居高临下的恩赐,也不是仁慈和怜悯,而是源于每个生命个体不可让渡、不可须臾忘怀的尊严和权力,它关注对个体人格价值的尊重和眷顾,在宽容别人的同时也注意到自己的社会责任与道德义务。

因此,宽容是不容易的,它是需要胸襟和智慧的一种美德。但是,这种美德又比其他美德“渺小”和“卑微”得多,它既不要求惊天动地的奉献和牺牲,也不要求感人肺腑的热忱和慈悲,不要求超人的勇气,也不要求无条件的“博爱”,它只要求容忍和尊重你的每一个“对手”。可以说,宽容是“凡人的道德”,每一个人只要尽心尽性,都可以躬行践履。平凡、平淡、平易、平和,这就是宽容。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宽容意识

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命题与核心精神。儒家提倡“中和”,强调“礼之用,和为贵”,君子“和而不同”;道家追求慈爱合同,合乎自然,虚静处下;墨家倡导“兼相爱,交相利”。可见,和谐社会不是没有矛盾冲突,而是要求矛盾的双方或多方能够在统一体内相互包容,协调运作,它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一种理想状态,其中蕴含着和衷共济、内和外顺、和睦之意。历史发展到今天,我国开始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程。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种美好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种社会理想。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先关注的是人,加强人文教育,强调以人为本。

在“以人为本”的社会里构建和谐社会,人与人的和谐是关键,人内心和谐是基础。国学大师季羡林说:“我们讲和谐,不仅要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还要人内心和谐。”总理说,“人内心和谐,就是主观与客观、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都要和谐。个人要能够正确对待困难、挫折、荣誉。”构建和谐社会,追求内心和谐,是人生的课题和使命,也是我们应尽的社会责任。

由此可见,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下,面临矛盾和冲突时,人们寻求的不是“你死我活”,不是“胜利”与“失败”的彼此抵消,而是“双赢”和“双活”。人们学会了协调,学会了对话,学会了在两极中寻找平衡和张力,寻求到了是一种和谐的生活状态。于是,现代人的生活顿时变得进退如如,海阔天高。毫不夸张地说,这一切巨大的变化,都可以归功于“宽容”。

宽容是一种值得提倡的美德,它有利于个人福祉的增加和社会和谐的发展。宽容的心理为实现人与自我、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奠定坚实的基础。

宽容是实现人与自我和谐的需要。有宽容心态的人能够正确认识自我,明确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能够正确面对困难,善于调节自我,用一颗平常心来面对生活。

宽容是促进人与人和谐的需要。宽容的人在人际交往中,能够平和待人,诚信待人,有博爱之心,同情之心,友爱之心,能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实现自我价值并充分地展现自己,能在帮助他人中不断增强社会凝聚力,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

宽容是实现人与社会和谐的需要。拥有宽容心的人,能以发展的眼光看待现实社会,以包容的心态面对新生事物,以积极的心态紧跟时代步伐,争创时代先锋,这样的人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能形成与该社会文化相适应的人格,自觉遵守该社会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树立和实践正确的荣辱观和是非观,努力推动社会有序发展。

宽容是推动人与自然和谐的需要。宽容的人能够善待大自然以及与人类共存的生物,尊重和认同其他生物乃至环境的价值,欣赏大自然的美丽,对大自然的造化怀有敬畏之心,从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生发展,达到“天人和谐”的理想状态。

有了宽容心,人们就会自觉地克制自己不合理的欲望,调适实现理想的路径和实现程度,就会使个人的追求与社会的总体秩序相协调,使个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相协调,从而也能更好的促进自身的发展。(人类文明的呼唤河北人民出版社宁克强魏茹芳2009.8)

二、宽容是当代大学生遗失的美德

宽容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和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检点今日威胁人们生活秩序的种种因素,宽容的缺席实在难逃其责。翻开每天的报纸,打开每天的网页,人们由于不宽容导致的斗争之声不绝于耳,虽然都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但似乎一切磕碰恩仇都一定要导向一个沾满怨毒的死结。

1.大学生宽容意识缺失的现状分析

大学生群体作为全社会知识的载体,其思想应该是社会的前沿,其行为应该是社会的先锋。但是大学生精神生活的匮乏、不和谐、不宽容意识却是我们这个社会、我们这个时代最残酷的现实。看看我们的校园:云南大学的“马加爵事件”,中国矿业大学和清华大学的“砣中毒事件”,中国政法大学的“学生弑师事件”,大学生接二连三的自杀、跳楼事件,当这些事件以及其它学生暴力案件一再发生时,我们不得不反思学校的人文和道德教育了。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校园里不宽容的现象却随处可见。

日常生活中,一部分学生表现得很自私、狭隘。孔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这句话说明了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我们要用平等的眼光看待别人和自己。但在现实生活中,有那么一部分人“斜眼看人”,城市独生子女优越感很强,甚至会在人格上对别人侮辱。在宿舍中大家会因为一点小事大动干戈,在生活中因为一点小矛盾也要恶语相加,这些人以自我为中心,处处找别人“麻烦”,缺乏宽容与理解,尊重与互爱。

在学习上,一部分人表现出清高、自傲的倾向。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所有的大学生都有一种“天之骄子”的骄傲心理,尤其在名牌高校,这种心理养成了一种不甘居于人下的傲气。再加上信息时代学生掌握知识的渠道多元化,导致学生认为自己了解的知识“多,全,新,精”,在同学面前自高自大,对老师的“老套见解”也不屑一顾。

在人际交往上,部分学生表现为唯我独尊,对他人漠不关心。马克思说“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要在社会上生存,必须与他人发生这样或那样的交往。但现在的问题是,很多学生在物质生活上都富足了,但精神生活却荒芜了。在人际交往上我行我素,对人不冷不热。高兴了就说几句,不乐意了就“摆架子”。在与同学、老师交往的过程中往往会表现出唯我独尊、狭隘的个人主义色彩,从不思考别人的感受,只顾自我实现。

2.从时代背景来探讨大学生宽容意识缺失的原因

通识高校教育的现状,学校里频繁发生的暴力和自杀事件总体上都与大学生没有宽容意识有关,不宽容别人,自身也难保。这是特定时代背景的产物,也是我们现在教育的痛心之处。

第一,复杂多变的政治环境和市场经济的不良影响。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日益明显,西方“和平演变”图谋不断加强,再加上我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攻坚时期,也是矛盾的突发期,这些都强烈的冲击着人们的思想观念。于是,西方政治观、价值观(自由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利己主义、过度强调自我价值的实现等)乘虚而入。在多种文化观念的相互激荡以及强烈的竞争意识的影响下,大学生思想观念也在转变转变。尽管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主流是健康向上的,但在具体的价值观选择上,部分大学生更加注重自我发展。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也越来越功利化,淡薄了集体意识、责任意识、宽容意识。

第二,嘈杂的社会环境。当前的社会环境有诸多不利于培育学生宽容精神的元素存在。在信息化的今天,以信息技术支撑的大众文化渗透到了学生日常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网络的出现为教育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同时网络中也隐藏着大量不健康的信息,冲击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比如“杀人”等暴力游戏宣扬“弱肉强食”的伦理,增加了不宽容因素,同时虚拟的网络拉大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容易是人产生陌生感,没有感情。再看电视上,一些电视台(比如湖南卫视,江苏卫视)在经济主义的主导下,策划一些“选秀”、“征婚”等节目,选手的尖酸刻薄,评委的无情言语,一方面打击了选手,另一方面也教了坐在电视机前的广大学生“不宽容”。凡此种种,这些“不宽容的”大众文化形成是一种不宽容的教育环境。

第三,宽容教育的缺乏。一直以来,“分是学生的命根”的基础教育以及“就业至上”的大学教育,是宽容教育缺乏的主要原因。在基础教育阶段,由于存在“择校”问题以分数作为指标的应试教育就占据着统治地位;高中阶段由于存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压力,学校更忽视了对人文和道德的教育。在大学阶段,学校本应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培育学生的宽容精神,然而现实却不尽人意,在生活节奏加快、毕业生就业压力愈来愈大的情形下,宽容教育又成了一句空话。因此,在道德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荒漠里,很容易导致学生的不宽容,发生意外的事件。

第四,缺乏心理健康教育。一个人格健全的人,不仅仅在身体上是健康的,更要在心理上是健康的。由于社会发展节奏不断加快,学习、工作压力逐渐加大,大学生承受着更多的心理压力,但又缺少人际情感沟通,所以常会导致情绪淤积或病态发泄。大学生面临的抉择多,诱惑也多,更容易导致人内心的失衡与不和谐。高校心里健康方教育的缺乏,也是导致学生不宽容、不和谐的原因。

三、对当代大学生进行宽容教育的必要性

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关键时期,人类文化和科技的快速发展已经对我们的社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学培养什么样的人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至关重要。在这个多元价值的时代,宽容精神是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组成部分,也是我们大学教育不可缺少的内容。

1.培养宽容意识是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全球化多极化的迅速发展,使我们国家处在多元文化交互撞击、生活方式复杂多变的时代,世界各国文化、现代文化、后现代文化和传统文化并存发展。文化的多元化使现代的人们处于一种“无所适从”的状态,成长中的大学生更是如此,多种文化的撞击使它们产生的不同的复杂的迷茫的心理。于是,一些社会问题应运而生:道德荒芜,信仰缺失,宽容缺乏……无论是大学生的心理积淀,还是价值观都脱离不了自己所处的民族文化,文化的重要性在此刻显得尤为重要。宽容是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生进行宽容意识的培养,就是在弘扬传统优秀文化,使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与现时代的大学生融合,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协调。宽容是人与自身和谐,人与人和谐相处、人与社会和谐、人与自然和谐的基础,是构建和谐社会必不可少的美德。培养大学生的宽容心理,促进大学生的健康发展,使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培养宽容意识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马克思主义的终极价值目标是实现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现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人文教育,以人为本,其目标是培养“四有新人”、“全面发展的人”。而当代大学生的生长环境,所受的教育各不相同,其思想、行为与个性也呈现多样性的特征。既然人各有个性,各有所取,那么就应该有宽容、尊重、兼容并蓄不同的思想,允许其自由个性的发展。大学生思维还具有自主性和动态开放性,所以他们在对各种思想意识与行为的评判和吸纳上具有灵活性、反复易变的特点。人是生成的存在,是动态发展的,对于这些处在发展中的还未成形的思想和行为,我们要抱以一种宽容的态度,使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发展。从一定程度上说,宽容是全面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本质要求和任务所在,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

3.培养宽容意识是新媒体发展的需要。

网络、电视、新闻等新媒体的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带来了很多不宽容的因素。但是新媒体作为一种新的生存发展方式,除了一些弱点外,也确实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新的发展平台。网络、电视这种以数字化、交互性和开放性为重要特征的传播媒介已逐渐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方面,大学生从中更是受益匪浅。它们不仅是信息的开放,更是所有人智慧的开放,我们从中学习、交友、生活等。这种对所有人都开放的“信息化”要求它在道德观念上要有一种海纳百川的气势,不能“一意孤行”,要允许他人发表观点,在合理平等的地位上进行交流,要虚心接受新媒体中一切优秀的文化成果。在这样“糅杂”、多样化的信息交流中没有参与和虚心接纳的精神是不行的,大学生要利用好新媒体这个资源,就要树立宽容的原则求同存异,这样才能与他人融洽交往、沟通、共享网络资源,丰富和扩大自己的视野,以适应时展和社会发展。

四、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培养大学生的宽容意识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集中地,大学生又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所以高校理应把宽容意识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来培养大学生。宽容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特征,是提高大学生精神文化和道德素质的重要条件,它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始终。对大学生进行宽容意识教育,不仅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需要,更有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1.构建和谐宽松的校园环境

校园是大学生生活和学习的主要场所,校园环境是否和谐影响着大学生的宽容意识。所以学校一定要为大学生营造一个和谐的环境,高举和谐发展的旗帜,“一切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摒弃规训,给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多举办一些活动,让大家都能参与其中,亲历集体的力量。要培养大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因为学校是群居生活,集体观念不仅是培养宽容意识的桥梁,而且能克服“利己主义”的思想观念。同时,又要利用好网络、多媒体等资源,发挥它们的积极作用,培养学生的兴趣和道德情操。有条件的学校要带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参观名胜古迹等,创造和谐的氛围,培养大学生的宽容精神。

2.实行宽容的教育范式

培养大学生的宽容意识,需要学校、社会、家庭各方面的密切配合,学校是实行宽容教育的主力军。首先,当代大学生面临着学业、就业、感情、生活等多方面的困然和压力,学校应开展相应的课程教育,让学生学会减压,学会宽容,宽容别人,也给自己一条生路,不会再发生跳楼、弑师、杀亲的事情。其次,教师要理解、尊重学生。一直以来,我们都提倡“师道尊严”,强调教师的权威,学生对教师的尊重。殊不知,学生也是一个需要被尊重的个体,他们渴望得到教师的理解和尊重。大学生处于由未成年人向成年人转化的特殊时期,教师要有一颗宽容心,允许学生犯错误,更要给学生改正错误的机会,以达到保护学生尊严和个性发展的目的。同时,老师要多表扬少批评,鼓励、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热爱和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劳动成果、兴趣爱好、个性、宗教信仰以及民族习惯等。只有这样,师生双方才会有心灵上的共鸣,学生才会向教师讲出他们的心里话。学生在如此和谐的环境中才能自由地发展个性,才会产生宽容的意识。最后,善于欣赏,注重交流。欣赏是一门生活的艺术,欣赏别人的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品位,这是一种“双赢”。对话与宽容是一对“孪生兄弟”,因为对话意味着释怀,意味着不同观点甚至相互矛盾的观点之间的碰撞和交流,也意味着允许各种对立观点的充分表达,并在此对话沟通的过程中使双方打破僵局,实现和解。由此可见,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欣赏和对话本身就表现出了强烈的宽容精神,它不仅是一种教学方式和策略,更是教育本身。

3.确立符合社会主导价值准则的心理导向,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正确的价值观是培养宽容意识的前提和基础,正是借助价值观体系的主导,个体活动才能沿着一定的方向高效而有序地进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和谐校园,都要坚持以人为本,注重从心理层面关心人,努力通过各种喜闻乐见的教育形式,引导大学生从心灵深处牢固树立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消解人们身心的矛盾与冲突,为人的心理走向和谐提供关怀。另外,当前应重视社会心理咨询机构的发展,充分发挥其心理援助和疏导的功能;发挥新闻媒体的育人功能、宣传功能、导向功能,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指导现实生活,加强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总而言之,和谐社会是一个宽容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尤其需要倡导宽容的理念与精神,营造人与自身、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睦相处的社会环境。大学生是“天子骄子”,时代的先锋,培养他们的宽容意识是当代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