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心理调节和控制思考论文
时间:2022-11-30 06:08:00
导语:学生心理调节和控制思考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本篇文章从造成学生心理障碍、造成恐惧心理的表现、对恐惧心理产生的原因及外在表现的分析、结论与建议四个方面,阐述了体操课上如何进行学生心理调节和控制。
关键词语:心理障碍;恐惧心理;客观原因;场地原因
体操课不仅是体育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被作为一项全面发展学生身体素质而重点开设的运动项目。经常进行体操运动可以促进肌肉、骨骼、韧带和内脏器官的发展,增强各器官功能,并全面发展身体素质,特别是力量、柔韧、灵敏等素质。然而,由于体操动作复杂多样,难度较大,且有一定的危险性,加之场地设备的不完善,在训练和教学过程中学生随时都可能会产生各种运动心理障碍,尤其是在教学和训练过程的初期,这种情况更为突出。如不及时帮助学生克服相应的心理障碍,则不仅不能顺利完成教学任务,达到预期的目的,甚至有可能导致严重的运动损伤事故。
一、心理障碍
通过调查发现,在体操教学中,造成学生心理障碍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种:
(1)性格方面:①内向,不爱活动。②天生胆小,不敢做动作。
(2)情绪方面:②情绪低落。②情绪过于激动。
(3)教师方面:①教学方法不合理。②保护措施不当。
(4)场地器械不好,无保护措施。
二、害怕、恐惧心理的表现
1.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每个学生存在着兴趣、爱好、身体素质的差异。但是具有恐惧心理的学生却有着共同的特点,即对自己的弱项缺乏热情和兴趣,一遇到练习此项目时,便寻找种种借口,予以逃避。
人的行为是心理反应的外在表现。对某种运动项目存在着畏惧心理的学生,则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特别在初学阶段,练习时往往缺乏信心和勇气,总是往后站,唯恐老师让自己做动作。
2.对自己的行为能力缺乏信心。对完成规定的技术动作顾虑重重,对困难看得过多、过重、总担心自己做不好,情绪低落,信心不足,害怕实践。
3.完成规定动作多是在被逼迫的情况下进行的。有畏惧心理的学生,有时也能完成一些规定动作,但多是在老师或同学的逼迫下进行的,有的是为了完成学业,通过考试;有的是为了自尊,想在同学面前争口气;还有的是在老师的监督下,被动地完成练习。
4.生理和心理因素出现异常。在恐惧心理的作用下,学生会发生一系列动作、生理和心理的异常变化,如肌肉僵硬、动作不协调、用力不当、出现多余动作、心率加速、呼吸困难、思考能力降低、注意力分散、出虚汗、尿频、血压升高等。同时,在恐惧心理和紧张情绪的支配下还会引起其他各种心理因素的异常,如:思维能力降低、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注意力涣散等。
三、对恐惧心理产生的原因及外在表现的分析
练习者自身的主观因素:
(1)性格方面:①不敢上高器械,不敢做旋转、空翻之类的动作。②由于某一次练习过程中或在其他学习高难度动作时不小心失误受伤或是由于看到其他同学练习的失误,从而在心理上留下不良的影响而产生消极情绪。
(2)身体方面:①由于身体疲劳因素产生害怕心理。体操在其整个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必须体力和思维紧密结合才能完成任务。学生在掌握体操知识、技术和技能的过程中,身体要直接承受运动负荷。负荷的大小对人体生理状况影响很大,当运动负荷所要求的机能能力与练习者具备的机能能力不相适应时,人体生理就会产生不适感或痛苦感。②另外,运动损伤也是导致心理障碍的典型例证。运动损伤不仅会严重影响学生的体能状况,而且会产生相应的紧张和恐惧感。某些特定的损伤(如跳马的摔伤)甚至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造成对某特定动作环节的深刻恐惧和牢固的条件反射,致使同一损伤在同一环节中频繁出现。公务员之家
四、结论与建议
在体操课的教学中,由于项目的危险性、动作技术的复杂性,学生的恐惧心理是普遍存在的。恐惧心理是阻碍学生发挥学习效能的最大障碍,它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动作的完成,进而影响体操课的教学质量。恐惧心理的形成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与制约,尤其在主观因素方面的培养和训练是重点,这对消除恐惧,建立信心至关重要。运用适当有效的练习方法和手段,能锻炼和培养学生的指向性和意志力,对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消除恐惧有积极的作用。克服恐惧的方法归结起来就是客观的外部解决和主观的内部解决两种方法。外部的解决方法虽然有效,但最终的解决只能靠学生自己。教师必须清楚地认识到这个问题,除了采取直接的方法手段外,要积极引导传授学生各种心理训练方法,最终有效地克服恐惧心理。因此建议在体操教学中,教师尽可能优化教学形式和烘托课堂气氛,让学生在和谐宽松的氛围中学习和掌握技术动作。在场地使用和器材的布置等方面,为学生学习创造比较好的练习环境,这是减少学生恐惧的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