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物流专业教学问题及建议

时间:2022-12-24 02:57:21

导语:中职学校物流专业教学问题及建议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中职学校物流专业教学问题及建议

【摘要】企业员工素质决定了企业的发展和前景,而随着物流行业的信息化技术化发展,即使是最基层的操作人员,也要求他有较高的信息基础现代化技术的操作技能,甚至对员工的综合素质有了更高的要求。

【关键词】物流;企业;中职教学;技能型人才

企业员工的素质决定了企业的发展和前景,而随着物流行业的信息化技术化发展,对于员工素质要求越来越高。

一、中职学校物流专业教学现存的问题

1.专业方向定位不准确,培养方向不明确。在本市开设物流专业的中等职业学校超过15所,遍布市区和周边郊县,招生人数超过5000人。以后我们的毕业生所面对的岗位集中在库管员、配送员、叉车工、运输人员、数据处理员等等,那么在现有的教学条件和情况下,培养目标应该准确,对于不同的岗位我们应该考虑培养的重心不同。2.专业师资不专业,教学能力无法满足行业需求。中职学校的物流师资力量却非常薄弱,物流师资大多是从管理学、市场营销学等专业教师转移过来的,特别是教师的实践能力较缺乏,从没有或者很少接触到物流的实际操作,而物流又是一个对实际操作技能熟练度非常依赖的专业,这样的师资力量如何能满足教学要求,如何能培养出企业想要的熟练的技能型人才。3.物流技能证书不实用,导致在就业市场上缺乏竞争力。物流专业现在的技能证大都不实用,比如说现在我们的学生在校期间能考的“仓库管理员”,企业的HR表示没有听说过,也表示没有在招聘员工的时候考虑这个因素;而现在物流企业最需要和看重的“叉车证”,由于属于特殊工种,学校不能直接进行培训,因此现在学生所取得的技能证并没有使得学生在就业的竞争中增加竞争力,反而变成了“鸡肋”。4.实训设备及实训要求无法与企业要求对接。在我市开设了物流专业的中职学校内,大部分都采购了相当数量的专业实训设备和设置了专门的实训场地,可是我们在与企业的对接中发现,学校采购回来的设备在功能和数据参数、实训场地布置上都与企业的要求有一定的区别,这些差别使学生缺少安全意识和防护意识培养,以后他们进入到企业岗位的时候,需要花很大的力气来能形成这些意识,甚至更严重的有可能还要付出一些安全代价。

二、中职物流专业教学中的建议和想法

1.加强对区域行业、企业的了解,明确培养方向和目标。笔者认为,我们应该根据当地区域特点和市场需求,进行详细的市场调查和明确的定位。比如笔者所在地,以公路运输和铁路运输为主,还有一个物流工业园区,以仓储为主,所以我们可以将培养方向定为仓储和公铁联运中需要的岗位,课程设置上突出《仓储管理实务》《配送和运输实务》等,弱化一些理论性强的课程,强调技能操作课程,提升在就业市场中的竞争力。2.将“双师型”队伍建设落到实处,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职业学校的专业教师都要求是双师型,但我们要将“双师型”队伍建设落到实处。深化校企合作,通过企业行业来着力改善物流专业师资力量薄弱的短板。3.学生的综合能力、应掌握的知识和技能。(1)道德素养,吃苦耐劳精神的培养作为一个物流从业者,要与全国甚至全球的客户打交道,为客户保管、运输、处理成千上万价值不等的货物,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是最基本的要求和前提条件。吃苦耐劳的精神,成为了物流一线员工胜任本职的关键。(2)知识结构的培养作为一个合格的物流专业技能人才,不仅要掌握物流的基本理论知识、还需要掌握物流专业技能、物流设备操作和基本维修保养知识、相关法律法规、相关政策。在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我们还需要将计算机操作和办公自动化设备及办公软件操作作为专业课程,这样,学生可以顺利地适应企业的岗位需求。4.编写校本教材。我们依据社会对物流人才专业知识结构和职业技能方面的要求,再结合本校学生的特点,体现“服务于当地”的市场定向,编制出符合本地区物流发展大方向的教材。5.采取多项技能考核制度。实践考核应该是专业技能考核的重点内容,一方面还可以通过专业技能资格证的考取来综合考查学生的实力,另外还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实现考查学生的实际能力,比如技能比武、校外实训等等。作为中职学校的一线教师,只有真正地从企业的角度来看学校培养的学生,才能发现我们在培养学生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偏差;只有真正地与企业对话,我们才知道企业对人才的渴求,尤其是对操作型人才的渴求,才能坚定我们职业教育的信心,才能让我们的教学有了目标,有了方向。

参考文献:

[1]张艳君.中等职业学校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改革初探[J].商情,2010(31).

作者:胡旸 单位:四川省新津县职业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