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管理课程改革论文
时间:2022-01-11 09:19:59
导语:物流管理课程改革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1研究背景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学生没有积极性参与课程互动并不是学生主观能动性差,而是我们的教学方式只体现了教学方式本身的改变,并没有体现其中的适时评价和事中控制。也就是学生并不知道付出什么样的努力才能达到设定的目标。经过思考,我们尝试把质量管理理论里的质量环模型导入到课堂教学方法改革里。质量环模型由质量管理之父戴明提出,也经常被叫做戴明环,但人们更喜欢叫它PDCA环。PDCA环本身是用于学习和改进产品或过程的流程图,P指的是计划(plan),就是人们想改进产品或流程的构想,被叫做第0阶段,任何好的想法都必须在这个阶段提出;紧跟着的就是第1阶段,选择制定好测试或比较的方案,确定实现目标的可行策略;D指的是执行(do),在可控范围内实施计划,测试其可行性;C指的是研究(check),就执行结果与预期对比,如果两者差异较大,寻找出原因;A指行动(act),总结有效的实施方法,发现有待解决的问题和新出现的问题,改进实施方案。进入下一个PDCA循环。如下图所示。
我们发现在实施质量环之前的翻转课堂尝试失败的原因是只注重各种具体方式的应用,而并没有告诉学生该任务的具体实施目标,产生的收益以及衡量任务的评价标准和改进方式。也就是整件事情只有内容,简单粗暴的以分数论长短,并没有让学生看到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学生只知道老师让“我”这样做,“我”交了差,就有一个相应的分数,而并没有意识到“我”从中能得到怎样的收获。在此基础上,我们进入了第一轮质量环的进程。2.1最重要的一环:计划,P阶段首先是第0阶段,提出构想。我们认为任务驱动、项目驱动、问题驱动、课题驱动都是很好的方式,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把这些方式渗透到教学内容中去,既要学生有收获,又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还要活跃课堂气氛。为了实现这几个目标,我们制定出一套比较可行的方案,选取了项目驱动和任务驱动两个手段作为第一轮PDCA循环的手段。随后进入第1阶段,制定出可行方案。首先我们把大纲规定的各章节以专题的形式呈现给学生,20章的内容我们分成四个大专题:供应链服务&服务供应链、运营供应链、供应链里的物流、供应链中的物流运营,四大专题形成四个大项目,将全班学生分成4大组,分别完成这四个项目。每个项目规定相应的阅读书目大概3~5本,制定具体的项目要求,完成目标和期限,并规定阶段性成果的完成时间及修订时间,并在规定时间要求各大组展示成果并用课堂中学到的评分量表做出各组完成情况的曲线图。在四个大组完成整体项目的同时,针对每个项目若干子任务,其中有案例分析、课后习题、市场调研等,由组内同学自由认领,形成文本后课堂分享成果。比如在第一个项目里嵌套四个子任务,分别是鸿海集团的供应链合作关系、跨境平台的海外物流现状、零食行业BtoC的对比、以及合作第三方物流公司的选择等,这些子任务的评判由小组成员和教师随时互动修改完善文本成果,终极目标是实现课堂展示,在此之前的准备阶段小组随时提交文本教师给出修改建议直到教师认为满意为止,如果在合理时间范围学生不能根据反馈做出合理的修改,学生将得不到展示机会,教师也会将在此过程中互动的所有资料整理在课堂上,和全班同学共同寻找没有完成的原因,如果是小组成员偷懒没有完成任务,在全班同学面前成为焦点心里总是不舒服的。2.2测试正式开始:准时化实施,D阶段计划阶段的各项工作要在开学前完成,所有思路都理清楚,目标和方案也确立了,才能在正式上课时进入实施环节。教学总共16周,每周3课时,前期制定的计划要在这个时间段内完成必须要实现准时化,一环扣一环,任何一个步骤有所拖延都会让整体计划的效果打折扣,而拖延症在整个群体中非常普遍,为了杜绝这一问题,我们把每个时间节点都作了详细的规定并把推迟完成纳入考核内容,并且作为一项主要指标在全体同学面前展示。我们在课堂管理上使用了准时化思想即JIT,justintime,是供应链运营管理中一个重要的方法,基本思想是在需要的时候,按需要的量生产所需的产品。我们直接应用到课堂里,让学生有了一个直观的认识,即在规定的时间向大家展示令人满意的小组作业。如果没有按时间和质量要求完成任务相应评分表里将会给予相应的体现。我们还在相应的时间段引入了两个课堂游戏,一个是在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章节导入了红黑大战,另一个是在库存管理章节引入了啤酒游戏,这两个游戏都是数字类的博弈游戏,大概分别需要2个课时。这两个游戏很直观的让同学们了解了相关知识和理论,而且课堂的参与感爆棚,几乎没有哪位同学置身事外的,游戏结束后同学们要自己把得分写到黑板上,还要共同讨论自己的所思所想,大家讨论的都很积极,一点“与我无关”的感觉都没有。据我们的分析认为,以往的课堂教学改革主要聚焦于让同学们做,老师评价,而评价结果和改进意见并没有及时反馈给同学,也没有表达出让他们有所改进的强烈意愿。所以,在使用PDCA模型时,只比以往多了一点点,效果就完全不一样了,让学生懂得了各种任务是我自己的事,而不是为应付老师而敷衍了事的作业,每一项都清清楚楚的。2.3C阶段,教学检测教学检测是对学生对本门课程整体学习情况的综合检测,通常以期末综合测试的方式呈现。在改革中我们尝试期末综合测试改为化整为零的方式,每项教学任务都赋予相应的分值,再与期末成绩相结合形成最后分值,一般情况下平时分值比较高的同学,期末试卷成绩普遍较高。在本阶段,教师拟订检测方式与检测内容的行动可应用PDCA模型完成一轮二级子循环。如在课程最开始第一次课时就告诉同学们课程的性质,在16周课程中将以什么性质教学,大家都要完成什么样的任务,如何考核检查,评分依据是什么,清清楚楚,大家也不会存在过多异议,而会比较理性的按规则办事。如国际商务专业的检测,主要是靠任务考核量表评分,大家心服口服。在第一周课上告诉大家主要有四种需要完成的任务:课堂理论教学、小组任务、每课播报、课堂游戏等。在这四项任务中,比较难以把握的是课堂理论教学,教师在讲台讲的热火朝天下面同学看手机认认真真,这种样子是大学课堂的常态,为了打破这个僵局,我们使用了简单粗暴的检测手段。课内教师随机找同学回答问题,同时每堂课后留出十分钟时间就本次介绍的理论知识做总复习,还是以提问的方式随机找同学介绍。比如在供应链运营部分的需求变异章节,课堂提问:“什么原因会产生需求变异”;课后复习又可以就牛鞭效应、曲棍球棒理论、双重边际效应等理论要求学生即时回答,制造紧张气氛。如果同学答不上来或各种敷衍,对不起直接打开记录表在相应位置做减分处理,该动作通过投影让大家都看到;并每四周在班内公开一次扣分情况,大家都是熟人,看到自己名字后面的扣分总会难为情。通过这种即时检测方式既可以时刻提醒学生要认真学习,又可以随时知道哪方面知识有所欠缺,什么任务完成起来有困难,这样有利于对教学的总结和改善。通过两轮的PDCA循环,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把学习渗透到学生的生活中去。让学生感受到学习随处不在,与日后的工作息息相关。2.4A阶段,教学总结与改善教师对教学的总结是保证教学质量得以不断提升的关键,学生综合检测的结果是教师进行总结的重要依据之一。在学生完成检测之后,教师应对检测结果进行整体分析,对本门课程教学总体情况进行总结,找出存在的问题,并将其纳入到下一轮循环之中。而在课堂任务的即时实施,即时检验时,即时的总结与改善也应该随之进行。我们在课程里能开展的即时总结和改善主要体现在每课播报、小组任务和课堂游戏。每课播报由学生轮流每次课由一个同学向大家介绍这周业内发生的一件新闻,然后就此教师再向全班同学解释该事件的发生背景及意义,并当场与同学们讨论该同学在介绍该新闻时有哪些地方做得比较好,哪些地方还要收集资料做出更详细的介绍。如,有一次有位同学介绍顺丰速运借壳上市,班里很多同学很疑惑为什么不能直接上市,我们马上要求该同学做出进一步解释,实际上他自己也很疑惑这件事,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这个时候老师就要做出进一步的解释,在讲解的过程中遇上其他课程的知识要求同学们一起来回忆,很多时候同学们并不能很快有所反应,我们就一边解释,一边要求学生通过手机查询相关的知识,次数多了,形成条件反射,播报新闻的同学会有意识的查询自己也不太懂的内容,听得同学们也会条件反射似的想到其他课程中的知识,并习惯性的拿出手机查询。知识的学习,习惯的改善就通过这些细细碎碎的方式得到改善。
3质量环模型在供应链与物流管理课程改革中的效果
PDCA模型的应用也是想通过任务驱动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知识、方法、社会三方面的能力提升达到终极教学目标。在实施质量环模型时,更进一步的让我们明白不仅是企业需要通过结果导向来实现企业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应用于生产领域,企业管理领域的方法也一样适用于课堂教学,只是场景发生了变化。PDCA模型在教学中的体现可以总结为计划主导,责任到人,检查及时,激励明确。好的结果在于充分的前期准备和得当的协调配合,而积极的协调配合需要明确的激励机制促成;计划的完成必须有支撑的行动,而责任到人才会有真正的行动;而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不会做你期望的事,而只会做你监督和检查到位的事。所以说,PDCA环能够在供应链与物流课程中得到有效的应用,和企业中的结果导向是如出一辙的,强调质量生成主体对质量的责任,由内部对质量进行保证。
4质量环在课程中的推广应用建议
PDCA环在供应链与物流管理里的成功应用,应该可以推广到其他课程中去。不同课程在应用上可能会有差异,但其应用原则和基本方法都是一致的。在推广应用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首先,PDCA模型是一个突出全面质量管理的工作环,必须连续应用,中间不能中断,不然应用结果不但达不到应有效果还有可能适得其反。其次,作为教师是课程的主导者,必须要非常了解自己的课程并且深知PDCA环应用的步骤及其要素,并能及时的调整在应用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最后,学生是质量环的实施对象,特别是在检测这个环节有些做法有可能使学生产生逆反情绪,特别是负面的评价会让学生不舒服,遇到这种情况时,要注意调节学生的情绪,拿规则说事,切忌以人情替代规则,规则是什么就要遵守,如果一旦突破,提高学习质量的效果也将打折扣。5结束语把质量环模型应用于供应链与物流管理课程也属于偶然为之。虽然整体效果还不错,但在实施过程中也遇到了各种困惑,也曾质疑过它的使用。好在我们坚持下来了,也通过各种沟通途径与学生进行磨合,最终实现了师生间的有效协作。希望本文能够为同行间的教学交流尽一份力。
[参考文献]
[1](美)W•爱德华兹•戴明.戴明论质量管理[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3.
[2]张先华.陶行知的“行知论”对应用型大学教学改革的启示[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7(1):49-52.
[3]胡颖梅,等.PDCA模型在高职课程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J].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7(1):270-273.
[4]范荣华.“四让”教学法在物流与供应链管理课程实训中的应用研究[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5(4):122-124.
[5]余锋,杨世英.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过程及总结[J].经营管理者,2017(1):360.
[6]赵娅.价值链模型视角下教学改革中的组织惯性研究[J].科教导刊,2015(12):40-42.751
作者:李菁苗 潘洪刚 单位:杭州师范大学阿里巴巴商学院
- 上一篇:典型教育在创业教育的作用
- 下一篇:任务驱动物流教学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