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课程教学与地域文化的融入
时间:2022-03-22 11:02:16
导语:舞蹈课程教学与地域文化的融入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舞蹈作为一种动态的艺术形式,与地域文化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高职舞蹈课程教学要与地域文化有机融合,这在一定程度决定高职学生舞蹈学习的兴趣和舞蹈艺术创新发展的可能性。从实际的舞蹈教学经验出发,结合当前高职舞蹈课程教学的实际情况,阐述高职舞蹈课程教学与地域文化融入的必要性,探索推动高职舞蹈教学与地域文化融合的重要途径,实现高职舞蹈课程教学的改革创新。
关键词:高职院校舞蹈课程地域文化
近些年,随着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对于地域文化保护意识的增强,高职开展舞蹈课程对于培养舞蹈专业人才,促进中国舞蹈成长,提高人们对于地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等方面一直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地域文化是舞蹈赖以创新发展的土壤,高职舞蹈课程教学是地域文化得以有效保护、传承和发展的重要渠道。因此,高职舞蹈课程教学与地域文化的融入是时展的必然趋势,是当前高职舞蹈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命题。
一、高职舞蹈课程教学现状
1.高职舞蹈教学重技能轻思想。高职教育以满足企业和社会对高技能人才需要为目的,对于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无论是在课程设置、师资配备、考核内容等方面都明显过于重视学生专业技能的提升。例如,在舞蹈课程教学中,如果舞蹈课仅是选修课、人文基础课等非专业核心课程,其轻视程度可谓惨不忍睹。就算舞蹈作为专业核心课程存在,学校和老师也往往只关注学生舞蹈动作技能的培养,而对于舞蹈文化素养、学生舞蹈创新能力的培养缺乏重视,逐渐让学生跳舞变成了机械的模仿,淡化了对于舞蹈作品思想内涵的了解,失去了对于舞蹈文化学习的兴趣,丧失了舞蹈创新的能力。2.教学内容过于传统和单一。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发展以及职业教育体制的不断完善,高职舞蹈课程教学理念更为先进,教学内容更为丰富,教学方法更为多样。但就高职舞蹈课程教学而言,仍然存在着大部分课程设置单一、课程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落后、标准教材缺乏、地域特色缺失等问题,严重阻碍高职舞蹈人才培养的效果。高职舞蹈课程教学应该区别于社会上的舞蹈培训教学,必须建立完善、科学的课程教学体系,注重于高职学生鲜明的个性基础上,不断地创新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手段、甄选和编写优秀教材,才能满足于时代快速发展步伐。3.舞蹈教学缺乏创新性。高职舞蹈课程教学的目标是加强学生的舞蹈基本功学习,对于学生进行美的教育,陶冶美的情操,培养舞蹈创新意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因此,舞蹈课程教学除了对于学生舞蹈技能的提升以外,通过教学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舞蹈创新能力,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之目的。但在实际课程教学中,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都往往忽视舞蹈课程的特殊性,对于舞蹈是一种古老的艺术形式和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这一事实认识不清,缺乏对于地域特色文化、不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以及高职学生个性化差异等方面的考虑,使学生对于舞蹈课程教学概念、知识体系和舞蹈内容的理解固化,很多学生在舞蹈学习中不能进行自主思考、揣摩和应用创新。
二、高职舞蹈课程教学与地域文化融入的必要性
1.有利于完善高职舞蹈教学体系。高职舞蹈课程教学主要是千篇一律的基本动作与舞姿、形体、节奏、韵律、音乐、情绪和创编等内容。而地域文化的融入,可以在高职舞蹈课程中纳入绘画、建筑、手工艺、戏剧、音乐、舞蹈等多种艺术形式,让学生感受舞蹈课程与地域文化融合魅力的同时,丰富舞蹈课程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对于舞蹈课程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果。另外,开展丰富多样舞蹈课程教学模式,将理论与实践、课内与课外、课堂与舞台相结合,让学生感受地域文化的内涵。2.有利于培养舞蹈创新型人才。高职舞蹈课程教学以培养舞蹈创新型人才为基础,而地域文化是舞蹈艺术作品的重要创意源泉,是创新人人才培养的必然条件。高职舞蹈课程教学与地域文化相融合,一方面有利于促进舞蹈艺术作品不断地推陈出新,既要对传统舞蹈保护、继承和发扬,又要融入地域文化、新时代美感因素,进行仔细的研究和创新发展。另一方面有利于培养具有人文科学素养、舞蹈娴熟技能和艺术创作能力的综合性人才,进而推动舞蹈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完善。3.有利于地域文化传承和发展。地域文化经过千百年的流传和发展,凝结了本地域人们的劳动智慧结晶,其传承和发展由于传承思想封闭、传承方法单一、传承体系陈旧等原因,使地域文化在传承过程中不断地遗失、中断和停滞,成为地域文化发展历程中的一大难题,而地域文化与高职舞蹈课程教学的融合无疑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方式。例如,苏州地域文化深厚,文化形式多样,无论是江南水乡内在的温婉神韵,还是令人如痴如醉、流连忘返的苏州园林、丝绸、刺绣、苏扇、千灯跳板茶、周市舞狮、陆家断龙舞等丰富的地域文化,借助高职舞蹈教育人才培养,可以得到有效的传承和发展。一方面,地域文化与高职舞蹈课程教学的融入,可以借助于高职舞蹈教学体系,让更多的学生深刻理解、掌握和运用地域文化,并通过舞蹈表演可以广泛传播地域文化。另一方面,地域文化在高职舞蹈课程的融入,经过师生的提炼、简化与创新,有利于促进地域文化的创新发展。
三、高职舞蹈课程教学与地域文化融合的重要途径
高职舞蹈课程与地域文化的融合,要遵循时代性与地域性有机结合原则、教学方法与教学设置的多样性原则、教学的包容性与开放性相结合的原则,构建完善的舞蹈课程教学体系,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融入更多的地域文化。1.构建完善的舞蹈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体系。高职舞蹈课程旨在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具有丰富文化素养的高素质舞蹈人才,要顺应新时展需求和人们对于舞蹈艺术的审美需求,构建系统性、科学性、多样性、完整性于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体系。首先,舞蹈课程教学目标的设定要充分体现地域文化和舞蹈艺术的传承性、时代性、目标性,引导学生了解不同地域、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舞蹈艺术风格,让舞蹈课程教学成为养育地方文明、促进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渠道。其次,根据高职学生个性特点、舞蹈艺术特性,改进舞蹈课程教学考核评价系统,突出高职学生的技能培养、人文素质提升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建立舞蹈课程评价和督促机制,改革考核评价模式,让校内、校外专家和学生一起对于教教师上课情况、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考核评价。将理论考核与技能考核相结合,学校评价与企业单位评价相结合,专业测试与实习成绩相结合,对学生进行全面、系统的考核,引发学生舞蹈艺术的实践意识和创作能力。再次,建立“教、学、演”一体的教学模式。通过根据舞蹈课程教学目标,逐步建立学演结合、校企合作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让学生舞蹈艺术的创作中感受地域文化形态,在舞蹈艺术实践中用肢体艺术美感来传播地域文化,服务于地域文化的发展。2.积极开展校企合作,提升学生文化素养。通过校企合作活动的开展,学生在实践中感知地域文化在舞蹈创作表演中的重要性,同时也让学生加深对于地域文化的了解,为舞蹈创作和表演提供创意来源、丰富文化内涵。学生对于地域文化的理解、掌握和在舞蹈中的应用,仅凭借时间和资源有限的课堂教学显然是不能够实现,这就需要让学生走出课堂,接触更多的地域文化,感受地域文化的魅力,而校企合作无疑是最好的方式。一方面,通过讲座、校园演出等形式,让校外的艺术名家和艺术团体进入校园,让学生了解更多的地域文化形式、领略地域文化魅力,感知具有地域文化内涵的舞蹈魅力,在开阔学生眼界的同时,也能让学生对于地域文化具有更多的认识。例如,苏州旅游与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通过“高雅艺术进校园”的形式,将苏剧引入校园,让学生在欣赏《醉归》《春香闹学》等经典曲目之后,让学生对于苏剧艺术具有更深的了解,同时对于推广、普及和传承苏剧艺术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通过校企合作,让学生深入企业和舞蹈节目实践,在节目编排、演出中学习舞蹈技能、深入了解地域文化。注重将更多的民间艺人、舞蹈大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参与高职舞蹈课程的教学中来。3.注重社团活动,校园氛围创建。在高职活动中,为了增强学生对于舞蹈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从地域文化中汲取营养进行舞蹈创新的能力,除了常规的课堂教学外,还需要利用社团活动、校园文艺活动等第二课堂。一方面,学生通过丰富的社团活动和文艺会演,可以将自身掌握的理论知识、舞蹈技能运用到实践中,提升学生舞蹈技技艺水平。另一方面,学生在社团活动的参与过程中可以有效培养自己的社交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利用地域文化进行舞蹈创新能力。例如,苏州旅游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舞蹈的学生在演绎舞蹈《千丝一缂》时,从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缂丝艺术中汲取营养,通过蓝色绣服、织梭、丝线等艺术化地再现了缂丝“通经断纬”的织法,再现编制丝物时竞技比拼的活泼场面,深深感染了在场的所有观众,赢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同时也获奖无数。这一切的成果都要归功于舞蹈队学生利用五四文艺会演的机会,为了更好地表演《千丝一缂》而远赴镇湖缂丝工艺制作现场,深入体验和感知缂丝艺术的魅力,为更好地创作和演绎缂丝故事做了充足准备。
四、结束语
地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舞蹈课程教学与地域文化的融合,有利于高职院校培养众多具有娴熟舞蹈技艺和文化内涵的高素质舞蹈专业人才,为地域文化的传承和繁荣贡献更多的力量。当然地域文化涵盖内容多、范围广,不断地增长和丰富,高职舞蹈课程教学在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禁锢、融入地域文化的道路上,仍然困难重重,需要教师不断的努力和创新。
参考文献:
[1]袁茵.试论地域文化与学前舞蹈教学的融合[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
[2]杨爱笛.谈谈民族舞蹈教学中地域文化特色的融入[J].大众文艺,2016
[3]曹秀秀.地域文化与中职学前舞蹈教学融合对教学产生的作用分析[J].明日风尚,2016
[4]吕扬.论地域文化对舞蹈创作的影响[J].大学教育,2012
作者:刘广予 单位:苏州旅游与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 上一篇:舞蹈钢琴伴奏教学二次创作研究
- 下一篇:论舞蹈教育对幼儿发展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