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舞蹈教学提升学生情感表现力
时间:2022-05-13 09:20:00
导语:大学舞蹈教学提升学生情感表现力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大学舞蹈教学对学生舞蹈素养的培育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在大学舞蹈教学中,涉及到民族舞蹈、现代舞蹈等类型,本文章就以民族舞蹈教学为例,探讨如何在教学中提升学生的情感表现力。民族舞蹈能够传递民族特色,民族舞蹈中的情感表现对于民族舞蹈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本文通过从民族舞教学现状出发,对民族舞的艺术表现情感表达上的不足,提出了“内在感受能力”和“外在的表现能力”的情感表现教学方式,进行双重培养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民族舞蹈的情感表现力。
关键词:舞蹈教学;提升;情感表现力;思考
一、前言
舞蹈是一门艺术,只有舞蹈技术,不融入情感元素,无法表现舞蹈的张力,因此,必须要通过丰富的情感来表达舞蹈的内涵底蕴,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舞蹈的灵魂就是情感元素。但就大学舞蹈教学情况来看,很多教师忽略了情感教学,对学生情感表现力的培养不足,只在乎对学生技巧和舞蹈技术的培育,这样无法传承舞蹈教学的精髓,也无法给欣赏者带来震撼,所以我们必须要强调在教学中加强对学生情感表现力的培育,让舞蹈者通过自己的真情实感演绎舞蹈,以此来打动他人,实现舞蹈艺术的表现。好的民族舞蹈,除了来源于生活的感悟,还必须通过规范的动作展现舞蹈的风格、律动,同时通过对舞蹈本身的情感体验,充分将舞蹈的情感表现出来,引起观众的共鸣,从而让观众得到一种美的感受。要想达到这种艺术境界,必须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情感表现能力,才能将民族舞的艺术魅力展现出来。然而,就目前大学舞蹈教学现状而言,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因此,要培养学生民族舞的情感表现力,必须注重对学生外部形态动作的培养以及内部情态感受力的培养,将情感与舞蹈技术融合。
二、舞蹈和情感的关系
舞蹈艺术是通过人体动作呈现的一种表演艺术,通过舞者的动作来传递感情。舞蹈,可以说是人类内心情感世界的一种表现形式,是人们抒发情感的重要渠道,也是人类情感的一种极致表现,舞者正是通过自身的肢体语言来传递丰富的情感世界,与欣赏者之间达到一种心灵上的沟通。舞蹈和其他艺术不同,不能借助外界力量表现情感,主要是通过自身动作、眼神、呼吸等传递情感,要想达到这种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必须充分发挥舞者的情感表现能力。如何在民族舞教学过程中有效地进行情感教学,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舞蹈与情感,两者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注重舞蹈与情感之间的关系,才能培养出具有丰富情感表现力的舞蹈艺术者。
三、民族舞蹈情感教学现状
在我国民族舞的教学过程中,对基本功训练的时间长,动作表演要求比较高,基本功的扎实学习无可厚非。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对民族舞蹈的要求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欣赏水平也不断提升,仅仅靠舞蹈编排和完美的动作无法打动观众情感教学的不到位,导致学生在舞蹈演绎中很难展现完美的民族舞。要知道任何一种舞蹈都是需要舞者倾注自己的情感在舞蹈之中的,过于形式的肢体动作只会给这样的舞蹈打折扣,观众也能从中感受到这不是真正的舞蹈。
四、培养大学生的舞动情感表现力的建议
(一)外部形态表现力的培养。对于学生外部形态表现力的培养,必须已掌握各种不同民族舞蹈的风格,对不同民族舞的律动、节奏把握有所了解。众所周知,作为一个优秀的民族舞蹈着,其表演动作融会贯通,如涓涓流水,如大海汹涌澎湃,动作间的转换连贯,富有内涵。在培养学生情感表现力的培养过程中,首先对学生进行动作的基础训练,民族舞的动作基础训练,一般是分三部分进行:首先是民间舞基本动作的练习;其次是在动作练习中节奏的把握;最后是将动作与节奉融为一体。在民族舞训练过程中,大部分教师都市从民间舞的启蒙教起,然后再对每个动作一一示范、讲解、训练。在训练过程中,教师也可以打破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从众多民族舞当中提取那些特征明显的部分,组合起来进行教学。如舞蹈《手臂组合》,可以是傣族、维吾尔族、朝鲜族等等,将多姿多彩的动作作为学生的常规训练,使学生短期内理解不同民族舞蹈的特点,这对训练学生外部动作形态有着重要的作用。(二)内在情态感受力的培养。闻一多先生曾说:“舞是生命情调中最直接、最实质、最强烈、最单纯而又最充足的表现。”古往今来,舞蹈作为情感的表达是最直接、最优美的表现形式,引起人们心灵的感染是舞蹈的魅力,舞蹈的魅力来自舞蹈的内在情感,如果没有情感表达,舞蹈技巧再高超,动作再完美也是苍白无力的,没有生命力的。由于一些学生缺乏对舞蹈情感表现力的认知,辅导老师经常会安排学生在练习某个动作的时候能够在脑海里面想象相关的画面,并用语言描述这种情景下的自我感受.所谓“感于先者,莫先于情”,在培养学生情感表现力的过程中,教师首先应注重激发学生的情感。首先,我们必须被舞蹈中的情感所打动,这样我们才能给予情感的语言和行动,激发学生的情感交流。只有学生有舞蹈的情感,才能激发内心的情感,融入舞蹈动作,为舞蹈注入活力。其次,教师也应该注意为学生创造一个适当的情境,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受到情境的感染和熏陶,加深对舞蹈情感的理解。如,在舞蹈教学中,教师应先介绍舞蹈的内容,让学生对舞蹈的内容和背景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进行情感渲染,激发学生的情感。(三)融入个人体会感悟。一个好的舞蹈作品应是动作情感的完美结合,舞由情发,情系舞中,两者是相互依存、必不可少的统一整体,没有投入情感的舞蹈,就会失去生命力,成为一堆动作的叠加,舞者喊累,观者乏味,整个舞蹈毫无美感可言;而没有融入感情的舞蹈,就如同缺少了灵魂的主体无法表达自身的想法,无法和观众产生共鸣,毫无影响力,无法体会舞蹈所含有的情感。就比如前一阵上映的电影《了不起的菲丽西》中小姑娘菲丽西为了追寻自己的芭蕾舞梦不畏艰辛最终实现了梦想,其中必定艰难险阻重重,菲丽西碰到了非常有实力的对手,两人较量不分上下,但最终凭借自己对芭蕾舞的热情和执着赢得了掌声。最初的菲丽西并没有达到肢体上的解放,对舞蹈也仅仅是怀揣热情,在追梦的路上处处碰壁。但正是她对舞蹈的这份执着这份情感这份不放弃打动了她的恩师,并驱动她一步一步走向专业,一步一步接近自己的梦想,最终以自己无可挑剔的舞姿加上对舞蹈特殊的情感打败了所有对手,赢得了观众的掌声。想必每一场舞剧、每一个剧目、每一个组合甚至每一个动作,其中也必定掺杂着编导和作者复杂的情感牵绊,所以那么多舞剧最后会看到流泪、那么多舞蹈会感动着我们,情系着我们的人生,成为经典,流传百世。同时也教育我们后辈要用心感受、用情跳舞、用脑编创。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艺术都是相容的包容的也是无可代替的。未来的道路上,还需要一波波怀揣梦想的青年传承舞蹈文化,不要把舞蹈的艺术只停留在肢体上,情感表达至关重要也必不可少。
五、结语
舞蹈是一种视觉艺术,心灵艺术和行为艺术,它虽包含着技术的成分,但人们在无法用言语来形容自己的思想情感时就会用来抒发内心的情感波动。无论是舞蹈的造型还是美的意境都包含着特有的情感意义,把中国民族传统文化渗透在民间舞蹈的每一个细节里,并随着自身的发展,添加更加丰富的文化内涵。时而豪放,时而细腻,时而婉转,时而奔放,它的美不是直观语言所能描述的美,是渗透到骨子里的美。在蒙古族的舞蹈表演中,蒙古族人将自己的现实生活与自己的情感融入在一起,舞中有情,情中有舞,舞情结合,把无形的情感融合到舞蹈有形的动作当中,加入传统文化的色彩,让舞蹈在艺术的道路上大放异彩,源远流长。
【参考文献】
[1]饶莉娜.高校舞蹈教学中提高学生情感表现力的策略探究[J].艺术评鉴,2018(20):143-144.
[2]肖凡.浅谈在舞蹈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的表现力[J].艺术评鉴,2018(15):140-141.
[3]任晓凡.高校舞蹈教学与大学生艺术素质教育研究[J].艺术科技,2018,31(6):274.
[4]李宇博,郭璐.探析高校舞蹈教学中学生舞蹈表现力的培养[J].黄河之声,2018(7):118.
[5]高娟.论舞蹈教学中学生情感的培养[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2(5):21+23.
[6]涂元元.高校舞蹈教学中提高学生情感表现力的策略分析[J].艺术评鉴,2017(21):135-136.
[7]汲艳蕊.试论舞蹈教学中的情感激发与培养[J].北方音乐,2017,37(18):217.
作者:秦滨 单位:山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舞蹈系
- 上一篇:高校民族舞蹈文化教学理念与实践
- 下一篇:中等职业院校钢琴教学现状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