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在舞蹈教学中的思考

时间:2022-08-18 11:14:36

导语:传统文化在舞蹈教学中的思考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传统文化在舞蹈教学中的思考

舞蹈是一种艺术形式,它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舞蹈通过特定的编排方式,特定的服饰和道具将生活中有意义或者是有价值的事,展现在舞台上。舞蹈起源于原始的傩戏,是原始社会庆典的活动形式。经过几千年的发展,舞蹈形式已经具备了完整的形式和文化内涵。而我国特有的民间舞蹈文化也散发着特有的魅力。高校的舞蹈教学除了吸收外来文化的精髓外,继承民间传统舞蹈同样重要。因此用什么样的方式、什么样的教学,将传统文化渗透到舞蹈教学中尤为重要。

一、传统文化与民间舞蹈的关系

民间舞蹈是劳动人民长期在生活实践中创造出来的,蕴含着劳动人民的智慧。在舞蹈教学中,不仅要传授舞蹈技能,还要让学生了解民族的传统文化。民间舞蹈是传统文化表现的形式之一,民间舞蹈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具有很强的民族性。民间舞蹈从内容到形式体现着特殊的文化现象。同时民间文化是特定时间内的生活反映,体现了文化再造。在舞蹈教学中,将传统文化渗透进去,有利于学生了解传统文化,让学生体会舞蹈的内涵。

二、舞蹈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

(一)将不同的民间舞蹈形式,运用到舞蹈教学中

不同民族的舞蹈都有着自身的特色,蕴含着独特的民族文化内涵。不同的民族舞蹈传达的内涵、舞蹈风格都不相同。在舞蹈教学中将不同的舞蹈元素运用到其中,可以加深学生对舞蹈文化的理解。例如藏族舞蹈是农牧文化和宗教文化之下的产物,深受封建文化的影响。舞姿重心靠前,呈现出身体向前倾的朴实之态。无论是踢踏悠还是摇跳翻甩,都呈现出沉稳有力、柔韧多变的风格。藏族舞是连绵不断的颤动或者屈膝,在步伐上呈现出重心的转移。因此在舞蹈教学中,教师必须把握住藏族舞蹈的特点和基本要领,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训练,寻找舞蹈中的内涵美。在将民间舞蹈渗透进舞蹈教学中时,要把握舞蹈形式的核心。而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把握民族舞蹈的内涵,将民族舞蹈所蕴含的文化渗透进其中,让学生了解舞蹈背后的文化。例如东北秧歌,是在东北土壤上发展起来的,体现的是东北人的直率、乐观,因此东北秧歌体现的是活泼、有趣。传达的是一种娱乐和欢快的信息。不同的民族舞蹈所蕴含的文化是特定历史背景和土壤文化的产物,在表现形式上都打上了民族地域烙印。

(二)营造传统文化氛围,将舞蹈文化运用其中

在舞蹈教学中,失去了民间传承环境,同时教学时间上的限制,民族舞蹈教学的深刻内涵不能尽快传达给学生,因此在一些外部因素的限制下,让学生体会舞蹈的文化有些困难。在实际的舞蹈教学中,我们不可能将各族文化和环境移植于教学当中,因此就必须在教学中营造一种文化氛围,来传达传统文化。在实际的教学中如何营造氛围这也是我们在教学中要探究的问题。在既定的舞蹈课程中,营造具有民族文化的课堂氛围。

(三)融入民间舞蹈养料,加深学生理解程度

在传统的教学中一般都是教师讲授示范,学生听看。这样的教学方式也固定了学生的思维模式。将传统文化渗透在舞蹈教学中,首先可以改变教学方式。一是在高校的舞蹈课堂上,让学生将自己理解的民族舞蹈展示出来,之后教师对学生的舞蹈进行点评,然后再讲述舞蹈的要领,这样能够与学生形成互动,在实践中改善学生的学习状态。民族文化是在特定的文化中发展起来的,因此可以采用民间还原法来进行授课。根据课程的内容,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本土文化的训练,让学生在舞蹈的发源地感受舞蹈的生命力。深入舞蹈发源地,吸收民族舞蹈的养料,让学生在民族舞蹈中了解传统文化,寻找继承和发展民族舞蹈的路径。

(四)将民族舞蹈动作融入教学中

传统文化的渗透除了在舞蹈形式、舞蹈氛围中体现之外,还可以通过舞蹈动作来渗透传统文化。舞蹈主要就是通过肢体动作来表达的,因此将舞蹈动作融入到舞蹈教学中,也是渗透传统文化的重要方法。比如我们常用的抖肩、甩胯以及新疆的肚皮舞,这些动作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其中蕴含着什么样的民族文化,这些思考都可以加深学生对舞蹈的进一步理解。同时教师要仔细研究课本和舞蹈,给予相对确切的解释。通过这样的分析让学生把握舞蹈文化内涵。

三、小结

舞蹈的学习是长时间的学习和训练,舞蹈的学了展现形体美之外,重要的是将文化传承下去,将舞蹈精神延续下去。学生在学习舞蹈的时候,会刻意地注重舞蹈动作的训练,忽视了舞蹈文化的内涵。这样的教学只有形式,也不会长久下去。因此在舞蹈教学中,教师除了要传授舞蹈技巧之外,还要将舞蹈内涵贯穿其中,让每个舞者可以体会舞蹈的灵动和优美,领悟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切身感受舞蹈文化的灵魂。

作者:朱露露 单位:宿迁学院

参考文献:

[1]杨荔.做心灵的舞者———谈高校舞蹈教学中的文化渗透[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24(11):103—104+107.

[2]张晓红.开拓探索树立高校舞蹈教育教学新观念[J].克山师专学报,2004(4):167-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