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式训练在舞蹈教学过程中的实践

时间:2022-03-31 10:18:00

导语:表演式训练在舞蹈教学过程中的实践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表演式训练在舞蹈教学过程中的实践

课堂训练是舞者提高自身技能的基础,而舞台表演则反映出舞者综合完整的表演能力。这一过程的跨越不仅是舞者由学生到演员身份的转换,更是由“形”到“意”的身体体验。在当下的舞蹈教学中,课堂训练与舞台表演往往是脱节的。教师在课堂上只注重学生动作的规范性,强调基本功及技能的训练,而到了舞台表演时,又要求学生忘记教室的“条条框框”,走入内心真实的情感表达,塑造立体的艺术形象。在这转换的过程中,对舞者的要求不仅是“质”的跨越,更是颠覆性的转换。笔者认为,舞者的课堂训练不应仅仅是身体的训练,更应是由内至外的全身心训练,即心理训练、感觉训练、思维训练、想象训练和自我意象训练的综合体。笔者在参考了前辈教育工作者及同仁的经验后,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将“表演式教学”这一概念应用到日常教学中,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提出舞台习惯意识、形象美感意识、作品表现意识、大胆创新意识,试图寻找一条能够将训练有效地呈现在舞台上的道路。

一、解放天性,释放内心潜能

表演式教学与以往的教学模式最大的差异性就在于将学生内心的情感激发出来,不再局限于日常的训练规范。对不同教育背景的学生都能够有针对性的教学,使学生更加关注生活中细微的情感变化,并通过艺术加工能够“夸张”地表现出来。就笔者授课班级的学生来说,大部分学生来自普通高中,没有接受中专阶段舞蹈专业训练的身体基础,这让这类学生进入高等艺术院校以后较为迷茫。在课堂上,笔者不断用语言鼓励学生—“舞蹈是以身体为载体,但是高级的舞者表演已经不局限于肢体的展现,更重要的是心灵的表达。”这类学生受过完整的义务教育,因此艺术修养和精神世界较为丰富,有了语言的鼓励和启发使他们在面对镜子里的自己即兴起舞时,不再羞于自己四肢的延展度不够或者技术技巧的量化标准,而更加在意内心意识的表达和延伸。同样,在面对经过中专阶段专业化训练的学生也要有专门的训练方法。这类学生性格普遍外向,更愿意通过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他们的身体条件通常更加灵活、好用,因此对待他们时,表演式训练就更加有针对性,要求他们的情感表现更加细腻、精准。表演式教学不仅可以应用在剧目的排练课上,甚至可以成为一种方法论应用到各个课程中。在民间舞组合课上,教师可以通过语言启发,将所学民族舞蹈的风土人情、衣食住行展现给学生,让学生想象自己仿佛置身于大草原或者雪山之巅,体会不一样的心境和状态,如此完成的组合才会更有韵味。而在剧目课上,教师应该根据学生所表演的作品加以分类,面对情感表达类的作品,应该启发学生理解其中喜、怒、哀、乐的来龙去脉,对其感同身受;而人物塑造类的作品则应当了解人物生平,撰写“人物小传”,自身能够在表演之前对角色有准确的价值定位,才能够对角色的把握更加细腻。值得注意的是,在教学过程中,要秉承“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教学原则,教师的作用在于启发和引导,能够让学生在情感表达时大胆释放,真实地表达内心情感,甚至可以夸张、夸大,这是表演式教学实践中的第一个过程,也是需要师生高度配合的过程。

二、身心结合,训练情感表达

在教师与学生相互配合完成内心情感的表达之后,就需要以正确、有效的方法对释放出的情感进行整理和规范,防止舞台表现的过犹不及。学生的任务是能够学习、掌握动作要领和情感的表达方式。教师的首要任务不仅是提高动作规格和情感外化,而且要帮助学生将身心合一,使二者更好地相互提高。首先,教师要通过个性化的教学为学生营造出一个规范的表演氛围。表演式训练对授课教师的特色教学具有很高要求,教师通过语言引导能够营造出适合的情感状态,从而达到表演式训练的目的。学生对于情感的拿捏依靠教师合理、细致的情感经验把控,过于严谨的课堂气氛和一成不变的教学内容很难调动起学生表演的欲望,这就需要教师具有对现场即兴的控制力、对每一位学生身体和个性的了解,能够对学生的表演做出及时的反馈和调整,才能达到有效的教学和引导。教师在这个过程中的作用是双向的,对于内向型的学生要鼓励、激发他们的情感,而对于外向型的学生则要规范教学,让这类学生的情感更加细腻。其次,教师应借助多种方式帮助学生进行有效的情感表达。例如,有的学生天生比较内向,找不到情感表达的途径。教师可以利用音乐的想象给学生营造出一个虚拟的空间,给学生想象的翅膀,使其肢体与情感很好地融入音乐之中,从而达到身心合一。还有的学生对表现的情感和人物不够了解,无法体会当时的时代背景和人物处境,教师可以为学生推荐相关的电影和书籍帮助学生开阔眼界,更加立体地了解所表现的情感内涵。最后,教师对于表演式训练的课堂节奏的把握十分重要。一成不变的课堂训练会使学生产生逆反情绪和审美疲劳,难以带着愉悦的心情投入舞蹈表演中。灵活多变的课堂节奏不仅会使整个训练过程循序渐进,使学生对课程内容吐故纳新,更会使学生的情感表达更加生动。经过教学实践,笔者认为,表演式训练可以通过“基本动作—动作组合—综合性表演组合训练—舞蹈小品—教学剧目”这五个过程加以强化。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综合的教学过程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在潜移默化之间完成整体的表演式训练。由此可见,教师在完成表演式训练的第二个过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表演式训练不仅在教学过程上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考验,同时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对多媒体教学方式的运用以及对课堂的整体把控提出更高的要求。

三、综合提高,规范表演意识

经过教学实践,笔者将表演式训练的训练方法归纳为四种意识,即舞台习惯意识、形象美感意识、作品表现意识和大胆创新意识。这四种意识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克服心理上的恐惧,将课堂训练中最好的一面呈现于舞台上。首先,是舞台习惯意识的培养。从课堂到舞台的过程往往使学生存在不安和忐忑,担心从教室到舞台的方寸之间不能巧妙转化。这就需要教师加以引导,在日常课堂中对学生加强训练。教室与舞台基本的差别就是,舞蹈排练厅一般都是“3+1”的模式,即三面墙加一面镜子,镜子的作用就是方便舞者在舞蹈时关注自己的动态、及时修正自己的动作。而到了舞台,镜子的方向换成了观众,原本可以修正自己的位置变成了无数双的目光,这无形中给了舞者压力。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适时的调转授课方向,在学生水平达到一定程度时将教室的“一点”定为没有镜子的方向,使学生上了舞台面对观众的目光时也能泰然自若。另外,舞台的镁光灯容易加剧学生的紧张感,教师可以将一部分实践课的课时安排在剧场当中完成,使学生对于舞台的构造不再陌生,从而使舞台表现更加放松和自如。其次,是形象美感意识的培养。有时,教师讲解的动作要领全部能够听懂、理解,但是学生在完成时往往达不到要求,到了舞台上精神愈加紧张,原本的动作缺陷被放大了,肢体愈发僵硬。这就需要审美的“同化”,即形象美感意识的培养。当学生对正确的形象美感有了一定的观察和认识后,这种形象会潜移默化反映在身体上。审美能力的培养会使学生的形象美的意识不断进步。再次,是作品表现意识的培养。学生与演员最明显的差别在于,学生需要教师告诉表现什么,而演员能够自主选择所想表现的。作为一名演员,对所思、所感的内容有表达冲动是非常重要的。在面对一个艺术题材时,学生应当对作品具有独到的表现意识和表现冲动,这也是表演式训练不同于以往教学模式的关键点。对学生进行作品表现意识的训练,不仅要从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力出发,即能够完整了解舞蹈作品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表达的冲动和情感的内驱力,这是“吞”与“吐”的过程,需要学生自身的艺术修养和内涵的支撑,能够使作品的表现更加鲜活,适宜舞台表演的要求。最后,是大胆创新意识的培养。作为一种教学方法,表演式训练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出艺术素养高、专业技术好、表现能力强的专业舞蹈演员。因此,就不能局限于刻板的艺术表达。学生应该结合自身的专业修养,大胆的进行艺术实践,从而完成作品的表达。学生应拥有针对性的编创能力,在作品表演之前完成二度创作,能够在舞台上随机应变,大胆创新即兴应对舞台上随时可能出现的状况。创新意识可以缓解学生在舞台上的紧张感,是表演式训练的最终目的。结语表演式训练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可以贯穿舞蹈教学的全过程。加强表演式训练,有助于学生在课堂上达到身心合一的训练状态,慢慢体悟舞蹈本身的情感内涵,并且能够使学生在课堂上训练的最佳状态和效果呈现在舞台上,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发挥失常。表演式训练能使学生更好地在舞台上展示作品的艺术品质、展现自身的表演能力,从而成为一名优秀的舞者,完成艺术作品的至高追求。

作者:刘佳 单位:湖北艺术职业学院舞蹈系

参考文献:

[1]平心.舞蹈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吕艺生.舞蹈教育学[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

[3]孙琳芳,崔宗祥,魏爽.浅议“表演式训练”在舞蹈教学过程中的应用研究[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1(1).

[4]杨帆.浅谈学前教育舞蹈技能课的训练方法—表演式训练[J].科技致富向导,2013(21).

[5]张荪.谈“表演式训练”[J].舞蹈,2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