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民族民间舞蹈教学论文
时间:2022-09-29 11:47:41
导语:我国高校民族民间舞蹈教学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一、我国民族民间舞蹈教学的基本概述
民族民间舞蹈是指产生并流传于民间、以当地的民族文化为基础,并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舞蹈形式。受到当地的环境、当地文化传统、当地生活方式、当地风俗习惯、当地民族性格等因素的影响,民间民族舞蹈在不同的程度上反映了当地的文化。以我国传统文化为基础的高校民族民间舞蹈教学,通常以民间文化特征为依据,而课程的设置,一般是通过不同教学模式来进行强化。学术对民族民间舞蹈的理解一般都只在表面,只是对一些简单的舞蹈动作以及舞蹈技巧加以记忆,这是因为学术的舞蹈水平参差不齐,某些教师教学也只是通过示范的形式,让学生们进行模仿与练习,这就忽略了学生舞蹈素养培养与文化理论的拓展,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到的只有动作外表,缺乏内在的感情,再加上受现代舞蹈的冲击,导致了多数学生跳舞的风格、情绪都是一样的,让人看起来没有新意,没有特色,导致了高校民族民间舞蹈教学质量水平不高。民族民间舞蹈是我国舞蹈文化传承的有效途径,它的教学质量好坏情况,影响着我国民族文化发展方向。民族民间舞蹈是我国舞蹈文化传承的分支,在其舞课堂教学中,我们应当拓展传承民族精神的舞蹈文化内涵,不仅仅是要教给学生关于舞蹈的技巧,传授舞蹈形态,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生活积淀和文化理解,来领悟舞蹈所表达的情感以及舞蹈的真谛。
二、当前我国高校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目标错位
民间民族舞蹈,是我国各族人民日常生活与劳动的剪影,它扎根于人民群众的社会生活,反映社会群众的情感,并由群众自发创造和组织的舞蹈形式,是有着深厚积淀的民族文化。在教学中,教师没有重视民族民间舞蹈在舞蹈理论上的教学意义,却一味偏重于技巧教学,导致了民族民间舞蹈教学目标的错位。在一般的舞蹈教学中,常常以同一动态方式为基准,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进行练习,教学的过程呈直线式递进上升,从而使学生的身体能呈现出同一种鲜明风格,这与中国民族舞蹈教学截然不同,例如古典舞的提、沉、冲、靠、含、腆、移、拧最终呈现的是一种动态的风格。而民族民间舞则是呈现多个民族的舞蹈风格,它包含汉、蒙、朝、藏、维等不同民族的舞蹈,使习舞者的姿体能体现出绚丽多彩的舞蹈风格,从而增强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过,仍有部分教师未能深入了解民族民间舞蹈所蕴含的各种文化内涵,在教学过程中,未让学生感受舞蹈背后的民族文化,更体现不出生动的形象,从而降低了民族民间舞蹈的教学质量。
(二)教材建设不合理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集合体,它具有流传广泛、风格迥异的文化特征,这种文化的集合体蕴涵了中国民族文化的典型心态。民间舞蹈教学的基本工具就是可以体现教学内容的教材,它是舞蹈系学生获得民族民间舞蹈专业知识的重要途径,也是舞蹈教师能否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条件。可是在民族民间舞蹈专业化教育的这些年里,教材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内容一直未有太多的改变。但民族民间舞蹈的教材要能够突出地域特色,注重民族传统文化,也是导致民族民间舞蹈教材普遍存在着老、窄、缺的问题,它应着重于包容舞蹈中能够反映本民族典型心态的动态语汇,并且突出那些能够体现本民族精神气概的风格韵律,此乃民族民间舞蹈的精华所在。如今的民族民间舞蹈在编排教材过程中没有注重本土民族舞蹈的教学内容,未能根据民族民间舞蹈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将具有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格的舞蹈在民族、民俗、民间文化上进行系统地研究、整理和提炼后,编写出一批有时代特征、体现民族舞蹈内涵的新教材,这是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育中的一项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
(三)教学方法太单一
由于民族民间舞蹈形式有着鲜明的本族风格和地方特色,其主体风格和基本特征已经被绝大多数舞蹈院校采用,却没有将民族学和历史学、艺术学等相关学科所结合,因此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固定没有创新,在民族民间舞蹈教学过程中呈现出单调的动态的传授,例如有些课只教动作和舞姿、节拍、律动,不求技能和内在的感觉、乐感的培养、不求风格等。这种教学方法只注重了舞蹈课的实践性,但是忽视了教学创造性,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随着电子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课堂教学广泛引入多媒体教学,虽然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可实际教学中由于缺乏的相应资料,互动性不强,这种教学手段没有得到很好的运用。
三、高校民族民间舞蹈教学改革的建议
(一)树立民族文化的教育观念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文化历史,民族民间舞蹈就是祖先为我们留下的丰厚的文化遗产其中之一。在五十六个民族的大家庭里,我们每一个民族都有着独特的文化特色,形成了自身独具魅力的舞蹈艺术,这使我们的民族民间舞蹈格外的徇丽多彩。因此教师在教授民族民间的舞蹈课程中,要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广泛收集民族民间音乐及舞蹈录像资料,将民族民间舞蹈与本民族对应的民间文化相融合,让学生充分领悟舞蹈中蕴含的文化内涵,如在学习苗族舞蹈的时候,应该让学生们了解到我国南方地区多山地,而山地民族生活在山谷之间,因长期的劳作生活便形成了一顺边的动作和体态,故苗族舞蹈的表现中,学生在学习“踩鼓”动作时,身体就是一顺边的摆动。只有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民族的文化才能更好地学习舞蹈。学习舞蹈和表演舞蹈的目的在于一种情感的表达与文化的传承,都有责任和义务将这种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下去,这是舞蹈艺术的本质特征所在。因为这不仅代表了这个民族所特有的地域文化和民族风情、民族审美等特征,而且让我们通过艺术的方式来进行认知。同时,在全球化的今天,要想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华民族,毫无疑问民族民间舞蹈就是一个很好的载体。因此在民族民间舞蹈的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起民族文化责任意识,从而激发学生们的民族自豪感,让学生信心满怀地将舞蹈艺术传承下去,这是我国高校民族民间舞蹈教学的关键。
(二)合理编制教材
教材作为教学的载体,它承载了培养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内容。舞蹈教材的建设与使用,将直接影响到所培养人才的质量。当代民族民间舞蹈教育的教材要强调文化传承,讲究规范系统,以建设科学规范的舞蹈教材。民族民间舞蹈教材编制中应注意两个方面,应该分为科学规范了的民族民间舞蹈和原生态民族民间舞蹈两部分,规范了的民族舞蹈要求对民族民间舞蹈的素材加以选择和提炼,并准确地把握民族文化的内容,传达出民族的性格、气质、精神和风骨,而原生态的民族舞蹈表现出无拘无束和个人的强烈情绪的宣泄。故教材的编写应该在现有的民族民间舞蹈素材的基础上,利用挖掘、整理、提炼等方法,充分搜集民间舞蹈资料,了解整个社会和学生的需求以及当今国内外相应学科的最新理论、观点、动态和方法,编制出既反映民族民间特色精神,又紧密结合现代教育特点的实用性民间舞蹈教学教材,进而提高学生的舞蹈表现力和舞蹈视野。
(三)教学方法多元化
对高校民族民间舞蹈的教学方法,不仅有其特殊性,而且又不能脱离现代化的教育对培养人才的要求。在民族舞蹈教学中,第一,要树立多元文化观,开设动态教学法。要利用多媒体动态资料来讲授民族民间历史和文化背景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更立体地了解民间文化,拓展知识结构,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激发学习的兴趣。第二,发散和创新思维,即兴创作的教学方法。教师应善于以文化启发、文学引导、音乐刺激、美术联想、空间构图等方法启发学生并进行引导,尊重学生的感受和创作,爱护学生创作的积极性,要使学生成为主体,无论学生的基础如何,都可根据各自的心境变化尽兴发挥,提高学生的创作兴趣和创新意识。第三,开设实践课程,结合组合教学的方法。以学生实践能力发展为目标,以便让学生深入到社会生活中观察、感受、了解各民族的民间舞蹈的活动为课程的组织方式,让学生从中获得直接的生活体验和丰富的舞蹈经验,让学生把各民族舞种不同的体态、动律、步法以及风格韵味做比较,从而联系成有机的整体。
作者:贺群莲单位: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 上一篇:西部地区中小学校体操教学论文
- 下一篇:音乐教育专业舞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