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手工艺在特殊教育的传承路径研究
时间:2022-10-12 02:54:56
导语:传统手工艺在特殊教育的传承路径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传统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社会生活实践中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思想智慧和文化价值,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而职业教育是残疾人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获得传统手工艺职业能力,实现就业与创业的根本途径。高等特殊教育是面向高中文化水平的残疾学生,通过“职业+学历”的形式,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高等职业教育。因此,高等特殊教育要充分利用职业教育的优势,担负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重任,切实加强残障学生的文化艺术素养和职业能力教育,从而实现高等特殊教育的发展与传统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共赢的效果。
一、传统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等特殊教育中传承的困境
(一)专业设置薄弱,听障生的优势有待开发。虽然越来越多的高等特殊教育院校已经认识到将传统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引进高等特殊教育体系的重要性,也开始尝试对传统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展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但是笔者通过对全国24所高等特殊教育院校的调研发现,目前只有西安美术学院特殊教育艺术学院、浙江特殊教育职业学院等少数高等特殊教育学院开设了与传统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专业,对听障大学生实施比较系统的传统手工艺职业教育,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而多数高等特殊教育院校的专业设置仍主要集中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视觉传达设计以及美术绘画等常规专业,没有注重对听障学生优势与潜能的开发,导致传统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还处于一种薄弱边缘的状态。听障大学生由于失去听觉,其在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方面存在一定的障碍,但因为代偿功能,其又具有敏锐的观察力、精细的动手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1〕。而传统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之处是手工之艺,是创造性的手工劳动和因材施艺的个性化制作,具有很强的技艺性和独立操作性。因此,听障学生对于传统手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习与普通人相比更具有优势和契合性。(二)课程体系缺乏特色,人才培养质量有待提高。目前,我国高等特殊教育艺术专业的课程设置基本模仿普通高等教育同类专业的设置模式,过于注重学科体系的完整性,并没有根据听障学生的优势与潜能开发个性化的课程;虽然有些高校的艺术类专业也开设了一两门与传统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选修课程,并通过学术讲座和田野调查等多种形统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课程体系,导致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比较零碎。整体来说,高等特殊艺术教育课程体系缺乏特色,听障大学生传统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质量不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不强。(三)师资实践经验不足,教学团队建设实效有待提升。作为高等特殊教育传统手工艺教育的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特殊教育知识,而且还需要有扎实的实践操作技艺。而一方面,多数高校的师资力量还较为薄弱,教师缺乏手工艺的实践经验和过硬的技能,还不能完全胜任传统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践指导。另一方面,虽然部分高校聘请了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为学校的客座教授,开设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师工作室,但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师进校园”的实际成效却并不明显,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也只是到学校开设几次讲座,并没有定期进入课堂给学生手把手地传授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四)社会支持体系不健全,保障机制有待多元化。基于传统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等特殊教育中的传承具有复杂性、长期性和艰巨性等特点,需要国家的帮扶和各种社会力量的支持,需要建立政府、残联、行业协会和文化企业等多元主体参与的社会支持体系。由于政府在政策制定、资金扶持和资源协调等方面支持的不足,以及学校与地方残联、行业协会、传统手工艺企业、社区等各级社会组织合作深度不够,导致高等特殊院校的传统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建设、设备、资金与师资等投入机制的不健全。
二、传统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等特殊教育中的传承路径
(一)加强传统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专业建设,科学开发听障学生的优势。第一,高等特殊教育院校应该借助学校现有的美术学和设计学等相关艺术学科优势、人才优势以及文化辐射力,同时依托地方丰富的民间美术资源与文化产业优势,以就业为导向,开设适合听障学生就业和自我创业的传统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专业,从而培养出一大批既懂传统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和内涵、专业和技能,又精通市场法则、现代意识、创新能力的传承者和职业者,这将会促进我国传统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得到进一步的创新与发展〔2〕。第二,科学开发听障学生的优势和潜能。首先,学校通过聘请手工艺大师和专业教师共同组成选拔考核团队,依据《残疾人职业能力评估系统》对听障学生开展职业能力、人格特征和职业兴趣的科学测验,对他们的言语能力、形状知觉、手眼协调、坚持能力、交际能力以及严谨能力等进行系统分析〔3〕,选拔出对传统手工艺有兴趣爱好和职业倾向的学生。其次,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个体差异和兴趣爱好来选择不同的传统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重新组合成学习小组,运用多种教学模式和手段,对听障大学生开展个性化的手工艺人才培养。(二)构建传统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第一,构建理论性、传习性和拓展性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模块。构建传统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课程体系,应该结合艺术专业自身的特点,不仅需要开设与传统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理论课程,而且更要开设专门的传统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实践技能和校内外拓展性课程。第二,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式教学模式,将传统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分步骤渗透、融入艺术专业课程教学之中〔4〕。第一步,在通识课程中增加传统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用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熏陶听障大学生,增强他们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热爱。第二步,在学科基础理论课程中将传统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历史、种类、造型、色彩及其审美特点等理论知识进行全面渗透,使学生比较系统全面地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实现从“文化自知”到“文化自觉”的转变。第三步,在专业核心课程和毕业设计等综合实践教学环节中以传统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为设计灵感来源,将其深厚的文化内涵、艺术元素和审美特点吸纳、融合、转化到学生的创意设计项目中,创新设计出符合市场需求、契合时代审美的传统手工艺衍生产品。(三)组建“特殊艺术教育教师+传承人”教学团队,提升传承实效。第一,加强艺术专业教师实践技能的培训。一方面,艺术专业教师可以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培训、拜师学艺和田野考察等多种方式,加强学生对传统手工艺的历史文化、工艺技艺和艺术创作等方面的学习,树立起保护与弘扬传统手工艺文化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另一方面,鼓励艺术专业教师进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师工作室,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师结对组建“双导师”教学团队,共同开发、设计传统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编写教材,共同承担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教学任务。第二,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师进校园”传承活动的成效。一是可以聘请传统手工艺传承人进校园举办学术讲座和艺术展演活动,让全校师生近距离地接触地方优秀传统手工艺,并领略地方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二是可以聘请传承人进课堂承担传统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的实践教学任务,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师手把手地传授学生手工艺技艺,将现代的课堂教学与传统的学徒传授相结合。三是学校可以聘请知名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师进校成立大师工作室,专业教师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师共同选拔人才,进入大师工作室,接受传统师徒制的培养。这部分在大师工作室“拜师学艺”的大学生应不仅具有图形创意、计算机辅助设计等现代创新设计能力,而且还精通传统手工艺技艺和文化内涵。他们当中的优秀者将会被选拔为传承人或文创设计人员,毕业后可以直接进入地方文化创意产业工作或自我创业,成为新时代的传统手工艺传承者和创作者。(四)构建多元主体参与的社会支持体系,保障传承发展。第一,搭建校内外结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基地。学校要与地方残联、行业协会、传统手工艺企业及社区等组织加强合作,共建校内外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和残疾人文化创意产业就业基地。具体措施有:一方面,通过在校内建立传统手工艺实训中心、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师工作室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等多种形式,搭建集科学研究、教学培训、社会服务于一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基地。另一方面,学校还可以和地方民俗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师工作室及文化创意产业基地等文化机构加强合作,建立校外大学生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研习基地和文化创新创业基地,使得校内外基地互为补充、开放共享,既可以为学校师生提供一个多元立体的传统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习、研究和素质教育的场所,还可以为广大社会残疾人手工艺职业技能的提升提供必要的服务。第二,构建多元主体参与的社会支持体系。首先,政府是残疾人参与传统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最主要的支持主体,尤其是《“十三五”加快残疾人小康进程规划纲要》和《残疾人职业技能提升计划(2016-2020年)》文件的出台,都明确提出支持残疾人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促进就业。地方政府可以通过政策制定、资金扶持、资源协调和无障碍环境建设等举措为残疾人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提供具体的支持保障。其次,要充分发挥残联等非政府组织的作用。学校要与地方残联、行业协会、传统手工艺企业和社区等组织加强合作,为残疾人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培训提供设备、资金、师资和就业等多方面的支持。第三,为了更好地开展残疾人传统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学校还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通过微博、微信公众号等社交媒体和虚拟平台,大力宣传残疾人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活动,同时也可以与专业的文创虚拟平台、实体平台开展跨界合作,帮助残疾学生展示与销售传统手工艺作品。
参考文献:
〔1〕张金福.以残疾人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性向测试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18):30-32.
〔2〕谭宏.构建民间美术的教育传承体系———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视角〔J〕.民族艺术研究,2011,(1):155-160.
〔3〕何侃,范莉莉.残疾人职业能力评估系统改进研究〔J〕.残疾人研究,2014,(1):58-62.
〔4〕张伟.职业教育视角下传统文化的传承研究———以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为例〔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4):74-78.
作者:郎家丽 单位: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美术学院
- 上一篇:大学生文明素养养成教育探究
- 下一篇:幼儿园感恩教育的内容及实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