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通识课程改革与实践
时间:2022-05-18 05:59:52
导语:高校通识课程改革与实践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将核心素养引入通识教育,完善高校通识课程的教学目标体系,解决通识课程价值观教育“教什么”的问题,将促进我国高校通识课程价值观教育的进一步落实,更好地实现课程知识教育和价值观教育的协调发展。核心素养导向的高校通识课程的建设和改革,可从通识课程体系改革和各门课程的教学改革两方面来推进。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校通识课程;价值观教育
核心素养是学生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关键能力、必备品格和价值观念[1]。据2016年《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我国学生的核心素养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3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和审美情趣)、科学精神(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学会学习(乐学善学、勤于反思、信息意识)、健康生活(珍爱生命、健全人格、自我管理)、责任担当(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实践创新(劳动意识、问题解决、技术应用)六大素养。当前,以核心素养引领素质教育发展是我国教育教学改革领域中的重要课题。将核心素养作为教育之魂,推进以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为本的教学改革,已成教育界共识。[2]本文提出将核心素养引入通识教育,以完善通识课程教学目标体系,促进高校通识课程价值观教育的进一步落实,使之真正体现素质教育的精神和价值。
1核心素养引领通识课程建设的价值意蕴
核心素养被称为“教育之魂”“课程设计的DNA”,对于重塑我们的人才观、素质观、课程观、教学观有着重要价值。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要注重持续性,要逐步建立包括高等教育在内的核心素养培育的垂直连贯体系。通识课程是高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重要载体和途径。而核心素养作为新时期人的素质发展目标和要求,可完善高校通识课程教学目标体系,解决课程价值观教育“教什么”的关键问题,有利于课程价值理性彰显和“育人”本质回归。价值观教育是通识教育的重要目标和内容。通识教育旨在培养一个“健全的人”,回归教育的本质,克服“片面”发展,避免培养“单向度”的人,彰显教育的价值理性,促进人的全面发展[3]。但时至今日,价值观教育缺失或者薄弱仍然是我国通识教育的一大弊病。而其中的一个关键因素就在于,我们长期以来都没有搞清楚通识课程的价值观教育应该“教什么”。学者不断强调通识课程应注重价值观教育,但对于价值观教育要传递的具体内容却语焉不详。因此,通识教育对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这个问题的回答是不彻底、不具体的,缺乏实践指导性,现实中也就造成“通识教育是个筐,什么都能往里装”,通识课程成了学生心目中的“水课”。和通识课程一样,核心素养也强调教学的跨学科性,重视学生方法、情意、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也旨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但不同于通识教育目标的模糊不清,核心素养则明确规定了一定教育经历后学生必须拥有的基本素养和能力,为推进素质教育提供了可参考的核心点和关键点,使“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教育目标更加清晰、具体,更具有指导性和操作性,是对教育目标的另一种诠释[4]。因此,以核心素养理念来引领通识课程建设,使核心素养成为通识课程价值传递的重要内核,促进通识课程价值理性和通识精神的彰显,不仅是可行的,也具有重要价值。
2核心素养导向的通识课程体系改革
引入核心素养,将有助于高校构建专业教育目标和核心素养目标相结合的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系统和课程体系,有利于高校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实现专业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有机统一。落实到通识课程体系改革上,则要强调以核心素养来塑造高校通识课程的教育价值观,形成课程“育人”整体氛围。要明确以核心素养为重心的价值观教育的重要价值和地位,让教师知悉教学中应教给学生哪些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要引导教师结合课程教学进行学生价值观的引领,以实现知识教育和价值观教育的协调发展。在具体发展模式上,提出以下三种模式以供参考。一是借鉴复旦大学的模式,构建核心素养和课程模块一一对应的“目标-模块型”通识课程体系。复旦大学目前实施的通识教育课程方案包括七大模块,即文史经典与文化传承、哲学智慧与批判性思维、文明对话与世界视野、社会研究与当代中国、科学探索与技术创新、生态环境与生命关怀、艺术创作与审美体验。可以看出,各个模块对学生某一方面的品格和能力培养均形成支撑,而这些价值观构成的价值观体系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中的核心素养体系基本契合。二是引导教师独立地开展核心素养导向的课程教学改革,形成“松散耦合型”通识课程体系。在这种体系中,各门课程看似各自独立,但却“藕断丝连”,共同形成培养核心素养的教学合力。三是在“松散耦合型”或多模块型等通识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开设一些专门的核心素养培育课程,作为高校的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形成“核心课程型”通识课程体系。三种模式中,建议有条件的高校推进“目标-模块型”通识课程体系建设,使课程体系建设更有序、更有效。
3核心素养导向的通识课程目标改革
核心素养导向的通识课程教学改革必须以课程目标改革为先导,要让高校教师能理解和接受核心素养,并将之融入通识课程的目标设计。目前,高校的课程教学目标有多种表述,如“知识、能力(或技能)、素质”、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而基础教育改革中一些新的表述也在影响着高校教师,如“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基本态度与价值观”,以及“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但总体来讲三维目标框架是主流[5]。那么,核心素养与课程原先的三维教学目标的关系是怎样的?二者又该如何实现融合呢?首先要明确,核心素养与通识课程原先的目标并不是替代的关系,而是补充和发展的关系。褚宏启教授指出,核心素养是跨学科的,高于学科知识,核心素养是综合性的,是对于知识、能力、态度的综合与超越[6]。结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来看,核心素养是可以独立于各学科教学内容的目标引领,是站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终身发展的立场,对课程原有教学目标的有力补充和发展。譬如,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等素养的培养,均可融入各门通识课程的教学之中,并且可通过对课程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来实现其引领和提升作用。然后,核心素养对于通识课程原先的三维目标等目标体系也是依赖和发展的关系。核心素养并不脱离学科知识的教学,反而必须依赖于学科知识教学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因此,课程原先的三维目标等框架体系可沿用不变,课程的知识涵盖范围也不会受很大影响,只是在三维目标中补充、强调了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和内容,并渗透于教学过程中,从而让课程“人的教育”的价值理念更加凸显。总之,核心素养导向的通识课程目标设计不是对已有的三维目标等框架的否定,而是以回归教育“育人”的本质为导向,强调人发展所需的关键素养来为课程三维目标等框架提供重心和引领,“画龙点睛”。
4核心素养导向的通识课程教学改革
既然核心素养与通识课程原有的目标体系是渗透、融入的关系,那么,核心素养导向的通识课程教学改革,就要把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与要求,融入高校通识课程的教学目标、内容、过程和评价等各个方面。从课程实施的角度看,这一系统性改革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4.1以凝聚学校核心素养共识为改革
先导以核心素养来引领通识课程建设的主导权在高校。高校要在通识课程中落实核心素养,首先就要在学校范围内凝聚核心素养共识,否则改革将无所适从。目前,我国核心素养研究如火如荼,核心素养指标体系研究方面取得了“21世纪核心素养5C模型”“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等重要理论成果,但这些成果是否适用于大学生还要进一步研究。因此,有必要有针对性地加强大学生核心素养研究。同时,还应注意在学生核心素养体系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以落实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社会主义事业需要的合格人才。
4.2以学科核心素养来引领单门课程的实践
对学校来讲,要在通识课程建设指导思想中倡导核心素养,引导形成具有适切性的核心素养共识。对教师而言,则应以学科核心素养来直接引导自己的课程教学实践,包括指导编制课程教学大纲、内容设计、教学过程与方法设计、教学评价设计等。毕竟核心素养的内涵丰富,不可能让单门课程承载所有核心素养的培育责任。因此,要将那些与课程契合的核心素养融入课程,转化为学科核心素养。这个过程也是促进教师反思课程具有的育人价值的过程。学科核心素养是课程标准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关键中间环节,是课程标准研制和修订的纲领和灵魂[7]。
4.3以基于问题的学习来引导课程及其教学设计
一直以来,我国通识课程有着明显的知识本位和学科中心特色。专家学者不断倡导应摒弃学科专业式的组织思路,立足于培养和谐发展的“全人”,以问题或研究方法等为主线,对不同学科领域内容进行融会贯通,在知识领域和生活世界相统一的基础上(体现为具体的问题情境)来设计课程。而核心素养是在问题情境中通过问题解决逐步发展的[8],学生要形成灵活的、内化的核心素养,需要以复杂的、灵活多变的具体情境为载体。可见,创设问题情境是二者推进融合的可行路径。因此,要引导教师无论是在课程内容设计还是教学法上,都要注重将基于问题的学习贯穿始终。
4.4以混合式教学对课程教学组织进行整体优化
核心素养导向的通识课程教学强调问题式学习,而问题式学习的基本流程包括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合作探究、解决问题,拓展延伸、内化问题,总结提炼、升华问题[9],这对课程的教学组织提出了高要求。我们知道,很多高校的通识课程都倡导经典阅读和小班讨论教学,但在有限的课堂学时和单向度面授惯性等的影响下,这些理念往往流于空泛而缺乏操作性。因此,要通过单一课堂来完成教学是天方夜谭。而利用混合式学习思维,将学生学习的空间由课堂延伸至课外,由线下延伸至线上,实现对课程教学组织与过程的整体性优化,扩展教育活动的空间,将有利于课程教学目标的达成。
4.5以面向核心素养的教学评价改革为落实保证
在倡导和实施核心素养的国家,大都会根据具体的核心素养培育目标,设置一定的质量标准,来引导和评价课程教学。具体方式是描述经历一段时间的教育后,学生应达到的基本水平,建立从知识向能力、从能力向素养不断提升的发展水平等级标准。这样高标准的要求可在一些全面落实核心素养的高校中试验,覆盖所有课程和教育活动,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设置不断提升的等级标准并开展评价。但对于多数高校而言,单门课程面向核心素养的教学评价改革是最好的方案。评价方案一般可包括教师对任务完成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基于小组开展自我评价和学生互评,通过自我全面报告来反馈真实体验和收获等。
5结语
当前,成果导向的教育理念和课程思政正逐步变革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各个要素,核心素养的目标取向研究正逢其时。但逐步形成核心素养导向的通识课程价值观,并将之落实到课程设置和课程目标、内容、过程、评价等各环节,还需要不断革新,努力尝试。
参考文献
[1]甘秋玲,白新文,刘坚,等.创新素养:21世纪核心素养5C模型之三[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0,38(2):57-70.
[2]杨柳,张旭.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减负”政策的历史回溯与反思[J].教育科学研究,2019(2):13-21.
[3]周谷平,张丽.我国大学通识教育的回顾与展望[J].教育研究,2019,40(3):107-116.
[4]常虎温.核心素养中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及对教师教学的启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38(20):53-54.
[5]黄翔,童莉,李明振,等.从“四基”“四能”到“三会”———一条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主线[J].数学教育学报,2019,28(5):37-40.
[6]褚宏启.核心素养的概念与本质[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1):1-3.
[7]余文森.论学科核心素养的课程论意义[J].教育研究,2018,39(3):129-135.
[8]杨向东.关于核心素养若干概念和命题的辨析[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0,38(10):48-59.
[9]孙天山.指向“基于问题的学习(PBL)”模式的思考与实践[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34(26):53-55.
作者:王泽 单位:武汉商学院高等教育研究所
- 上一篇:计算机通识教育课程智慧课堂探讨
- 下一篇:网络文化提升学前教育专业的综合素质
精品范文
10高校网络安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