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通识教育的启示研究

时间:2022-10-12 11:09:14

导语:创新创业通识教育的启示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创新创业通识教育的启示研究

【摘要】以大历史的视角,从中国创新创业教育的历史、国外创新创业教育的历史对当前双创教改的启示,梳理了古今中外创新创业通识教育的历史沿革,汲取其中的有益经验:双创教育关系到哲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的互动;应从国外吸取企业管理和市场培育开发知识等,丰富现行的双创通识教育内容,以提高双创人才培育的成功率。

【关键词】大历史视阈;创新创业通识教育;智慧教育;启示

创新创业教育包括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两部分,前者是后者的基础。说: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机遇、新挑战层出不穷,更加需要培养有创造性人才,采用新技术、新方法、新思想,解决从出不穷的新问题。需要更深入的思考创新创业通识教育的本质规定性,从历史源头进行梳理,找出具备可行性新机制,提高双创人才培育成功率。300万年的人类发展史,上万年的文明史,中西方出了无数的创新创业的大师。在修齐治平的层面上,出现了如孔子、管仲、柏拉图、马基亚维利、范蠡、亚当•斯密等,至今是我们学习的典范。我们欣慕他们的成功,也渴求能够寻踪追踵,复现他们的辉煌。但学其羽毛者众,得其精髓者少;可谓学道者过江之鲫,得道者稀如兔角。何以故?因为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我国以儒释道为根基的国学,是习得智慧,开启幸福的教育,是教人做人做事做学问的教育,是君子养成指导书,本质是创新创业通识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环。为此,必须梳理其中的源流。西方人以宗教为信仰,中国人以历史为信仰。何以故?所谓五经皆史,当下的大多数事业,均可征诸于上下五千年信史,历史教训历历可数,可知此事可为不可为,这是我国的一大优势。因此探讨创新创业通识教育,也可能从历史源头进行梳理。

一、中国创新创业教育的历史对通识教育的启示

1.中国学术史钩沉。五千年以降,诸子百家学术、两汉经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心学)、清考据学是国学的精华,其间产生着三次思想大争论。其时虽无创新创业教育之名,但旨归在“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其实质与创新创业教育息息相通。(1)先秦时期。先秦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思想最为解放、文化研究气象最为蓬勃的时代,儒家和墨家是当时影响非常广泛的学术流派。儒家是布衣卿相的养成者,偏重于民众德行的塑造和政治能力的培育;墨家是科技教育事业的开创者,偏重于国防科技和生产技能的研究推广,开创了教育事业的重要分支。管仲时的齐国,继承和发扬了姜太公搞活经济的思想,大兴盐铁之利,兴办国有事业机构,如建三归之台、女闾、学校等,是较早的教育制度改革者;秦国是当时法家思想的积极践行者,自商鞅变法后,重农战,严刑峻法,在各种产品生产上推行严格的过程管理、质量考核,是个人征信制度的首倡者,标准化生产的先声。先秦时期,我国双创教育出现了萌芽,形成了官学、私学两大流派彼此之间互融共生的局面。(2)秦汉实践。秦始皇统一天下后,统一度量衡、文字,建直道,以郡县制替代封建制,进行了国家统一市场建设的初步实践。汉建立后,以汉武帝为代表的汉代有为令主们,根据盐铁论的精神,积极施行官山海盐铁专卖、轻徭薄赋的财政政策,国防上北击匈奴,凿空西域,经济上实现了小农经济时代第一个盛世。学术上两汉经学兴起,开启了儒学成为显宗的时代。(3)魏晋南北朝隋唐唐学术沿革。中国的第二次思想大争论,产生在魏晋南北朝从公元220年曹丕建魏称帝到公元581年隋朝建立。汉代末年,由于儒家礼教僵化且不能阻止豪强兼并,维持阶层流动的察举制被门阀贵族操控导致严重阶层固化等,最终陷入各路豪强兼并、新势力反抗而导致的长期战乱中,战乱使普通百姓流离失所,当世枭雄曹操在他的诗《蒿里行》写道“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这个时期争论的焦点,是要解决儒家礼教、等级制度的强化带来的社会严重不平等,玄学从道家思想出发,从理论上否定名教崇尚自然崇尚个性,而佛教直接给出了众生平等的答案,在社会中大受欢迎。魏晋南北朝思想大争论的成果,是人的思想得到空前大解放,人的个性发挥成为时尚,玄学佛学成为热点中心。而隋唐科举制度建立,打破了汉代察举制和魏晋九品中正制带来的阶层固化,让下层寒门子弟看到了公平的希望,让全社会爆发出积极向上的活力。而唐太宗李世民着力于社会各阶层、各民族平等,充分发挥人的个性能力,成为中国历史上皇帝的典范。对内以文治天下,虚心纳谏听不顾情面的反对意见,励行节约扶持民生开创了贞观之治。对外实现了开疆拓土攻灭外来侵略势力,设立安西四镇,让各民族友好相处,被各族人民尊为天可汗。经唐高宗武则天至唐玄宗形成开元盛世,社会经济空前繁荣,国力空前强盛,文化空前开放兴盛。世界各地使节商人纷至沓来,周边国家纷纷以学习唐朝制度、文化为荣,使“唐”成为中华民族的标志之一。该时期在学术上隋唐佛学兴起,儒释道三教开始融合为主要特征,双创教育制度、机构开始成熟,我们处在世界文明之巅的位置。(4)宋元明清学术变迁。该时期出现了以司马光为代表的旧学、王安石等为代表的新学、以二程、杨时、朱熹为代表的洛闽之学(即理学)、以陆象山王阳明为代表的心学、清考据学。其中明武宗正德三年(1508),心学集大成者王守仁在贵阳文明书院讲学,首次提出知行合一说。知行关系,也就是指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践履的关系,也包括一些思想意念和实际行动的关系。王守仁的“知行合一”思想包括以下两层思想: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以知为行,知决定行。王守仁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所谓“知行合一”,可以推广到一般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对于当前的创新创业通识教育,有一定的价值。明代的徐光启、方以智诸人治学方法值得学习、研究。清代以降,文字狱大兴,学者们只能在故纸堆中整理国故,考证得失,考据学成为显学,由此也形成了一大批考据精严的大家及作品,如顾炎武、阎若璩、戴震等大家,其求真务实、严谨治学的作风值得继承与发展。(5)中国近代学术史梳理。清末以来,国学研究因其内在纯粹化的要求日趋保守,不能解决当时救国图存的历史任务。为此,有识之士纷纷提出自己的主张。曾国藩先生自幼服膺与桐城派学术(宋理学的一个分支流派),但也认知到依靠传统国学,虽可以“内圣”,却难以“外王”。因此在义理、考据、辞章之外,提出要研究经济(实学),其门人如桐城吴汝纶先生在桐城中学门联上题“后十百年人才奋兴胚胎于此,合东西国学问精粹陶冶而成”,鼓吹中西融合,将西方科学思想引入到日常教学,特别强调数理推理逻辑体系和实验实训体系融入到双创教育,用来弥补传统国学之不足,到今天仍有发人深省之处。逮至清末民国以来,以马克思主义为代表的社会主义思潮、民族主义思潮、科学主义思潮对传统国学造成了极大冲击,彻底打破了国学在我国学术上一统天下的地位,以来各种政治文化运动重构了中国文化,为新中国打下了文化建设的新根基。但因为破坏太过,建设未竟其功,出现了传统文化断层的现象,以至于现在出现了零零总总社会乱象,大体因为传统教育缺失。学者们有见如此,在传统学术的基础进行改造,出现了新儒家、新道家、新佛家思潮,其中优秀文化传统部分,有益于当前世道人心,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重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融合、发展,以为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构建文化自信、学术自信的必由之路。中国的第三次思想大争论,是一次痛定思痛的自我革命,很像浴火重生,前两次大争论,为中国带来了引以自豪的汉和唐。第三次大争论之后,中国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又找回了自己的复兴之路,中国用自己的创新理论主导发展,超出了全世界的预期。综上所说,每一次经济文化大繁荣,都必须以学术上繁荣为引领,从国家层面上建构四个自信。因此,必须深刻认识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哲学的新发展的重要意义,必须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哲学实现有机融合,才能更好实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2.中国当代创新创业教育政策。2010年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通识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将创新创业教育定义为“适应经济社会和国家发展战略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教学理念与模式”。这是第一个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全局性、纲领性文件,明确了创新创业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结合专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的教育价值定位。2015年5月,国务院颁行《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通识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了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通识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目标,提出了9项改革任务、30余条具体举措,将在高校普及创新创业教育确立为国家长期政策导向。

二、国外创新创业教育的历史对当前双创教改的启示

1.古西方学术史史话。古希腊罗马时代及欧洲的文艺复兴时代,是西方哲学最为璀璨的两大高峰。特别是后者,培根为代表的实证逻辑、笛卡尔的推理演绎成为近现代科学的两大内核,是促进科学主义形成的奠基石,有力促进了工业革命进程。社会学、生物学、数学、物理及化学的进步,端赖如此。经济发展靠科技、科技发展靠教育,已经成为全世界共识。但创业教育发展靠学术(特别是哲学),虽然经中西方历史反复证明,但尚未成为大多数的共识,这也正是本文要再三申明的一大旨趣。2.近代西方创新创业教育回溯(1)德国创新创业教育的历史——基于质量优先策略的创新创业通识教育。德国是近代教育的先行者,柏林大学是现代大学的起源。德国人崇尚哲学,遵循理性,在创新创业通识教育上求真务实,双元制教育成为现代职业教育的通识性教育模式。德国的公办教育较为发达,充分发挥国家、学校、企业的三方优势,基于质量优先策略,能够数十年如一日的打造精品,磨砺人才。(2)美国创新创业教育的历史——基于成本优先和大市场驱动策略的双创教育。美国是实用主义占主导的国家,新时代的“罗马帝国”,吸收了英国的风险投资经验,利用大市场来培训和孵化新技术,基于成本优先策略来打造新产品,取得了很大成功。美国在素质通识教育的基础上,强调面向社会、个性培养,造就有世界一流的战略家,一流的金融市场和专业技术,是新技术、新产品、新企业的渊薮。但美国近数十年经济脱实向虚,产业空心化趋势明显,其中的教训也值得我们汲取。(3)日本创新创业教育历史——基于管理学的双创教育。日本和中国相似,是一个专制传统比较浓厚的国家,因此对管理机制的重视自不待言。日本人个人修养上学习中国内圣外王之道,王阳明的心学对其有很大影响;在企业管理上以丰田为代表,将精益生产做到极处,对我国双创工作有一定启发。但由于日本人产业政策调整不及时,缺乏前瞻性,在美国发展互联网技术的时候,发展重点转向了高清数字电视,错过了信息技术革命,其中的教训也值得我们汲取。(4)其他国家的有益经验。古希腊人重视辩论、古印度人重视佛学中的因明学,强化逻辑论证训练,对于双创人才培养有一定益处。现在很多大跨国企业如微软、谷歌等公司,印度人做CEO的很多,而中国人大多只能做CTO,主要原因一是印度人在学习工程技术的同时,往往也学习MBA,然后就业,二是印度人喜欢辩论、喜欢汇报,英语口语好;我国学生或者美国学生大多只学习工程技术就工作了,辩论、沙龙参与度不足,导致企业管理成为我们双创人才的短板,很多国内大企业家人到中年,还要到海外学习MBA。这是我们双创教育的一个短板,需要补齐。

三、结论

双创教育关系到哲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的互动,主旨是培养有创造力、创新意识的人、事业、企业,其核心是在于人的素质养成。征诸信史,要想有强大的国家,必须先有强大的国民。要想有发达的经济制度文化,需要有发达的科技;要想有发达的科技,先要有繁荣的学术,特别是有不断融合发展的哲学。我国正处在第三次思想文化大融合时期,在国民人格养成及智慧培养方面,在马克思哲学的指导下,积极融合我国传统国学以及新儒家、新道家、人间佛教理论、西方的理性主义哲学中有益部分,应是双创教育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在企业管理方面,认真学习日本丰田的精益生产等理念,借鉴我国古代商鞅变法、王安石变法、张居正变法的精神,信古而不泥古,进一步提高数目字管理能力、绩效考核能力,同时要进一步学习美国和印度的MBA教育优点,培养造就一批精通现代企业管理的人才。在市场培育与开发方面,要继续学习美国依托大市场发展新技术、新产品、新企业的先进经验,强化学生风险投资意识和能力。

【参考文献】

[1]吴红云.基于人本主义教育视角的研究型大学创业教育模式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图书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8.

[2]王逢博,丁三青.文化认同与价值取向: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观确立的逻辑前提[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4):52-60.

[3]王爱文.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模式——德国、以色列比较研究[J].教育管理,2020(1):99-100,106.

[4]赵军魁.比较视阈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路径优化研究——基于日本、韩国的经验借鉴[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6):118-124.

[5]张嫒.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观培养的四维向度[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20,32(1):23-28.

[6]谢芳,伍丽.大学创业教育的再思考[J].江苏高教,2020(4):91-95.

[7]夏利波.双创升级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研究[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0,3(09):73-74.

[8]董良杰,崔强,王朝.高等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质量提升路径探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31):88-91.

作者:江凌云 张红英 单位: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