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音乐通识课程现状及对策

时间:2022-02-17 10:48:08

导语:大学音乐通识课程现状及对策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大学音乐通识课程现状及对策

【摘要】音乐类艺术通识课程是高校实现美育教育的重要途径,但存在不少现实问题。受网络教学信息化改革风潮的影响,在原有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基础上,各种形式的网络教学开始成为一种辅助性教学方法,由此引发了课程模式、教师角色、教学管理等一系列变革。

【关键词】音乐通识;理工科大学;课程模式改革

随着我国高校教学模式的深化改革,人们对通识教育的认识也在逐渐转变。作为高校通识教育内容中不可或缺的艺术通识教育,在培养理工科学生的审美情趣,完善自主人格、引领个性健康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音乐类艺术通识课程作为艺术通识课程的重要构成部分,深受高校学子的喜爱,是高校实现美育教育的重要途径,其中以各种音乐鉴赏、音乐基础理论、中外音乐史、音乐表演等课程为主,这些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涉及音乐、影视、文学等多门学科,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艺术综合素质。理工科大学秉承着科技与艺术相结合的办学理念,通过艺术课堂与艺术实践让艺术走近理工科大学生,使之成为文理兼修、平衡发展的优质人才,音乐通识课程主要包括四大类,一是音乐欣赏类,旨在培养学生音乐素养、个人情操,拓宽学生视野,包括中外音乐作品鉴赏。二是音乐理论类,主要包括基本的音乐理论知识以及音乐历史知识,如中西音乐史、基础乐理等。旨在增强学生的音乐兴趣,使得学生更加全面掌握音乐知识和读谱技能。三是音乐实践类,主要包括表演类课程在内的具体音乐实践类课程,如音乐演唱、演奏技能学习、提高的训练和表演。四是艺术创新类,创新类课程主要是指通过参与演出活动的策划与执行,培养学生艺术综合能力与创新能力。如演出设计与表演实践等。从另一方面来看,在以理工科为主的高等院校教学中,艺术通识课程发展还存在不少令人遗憾之处。这些传统的课程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存在不少问题和矛盾,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课堂现状问题。音乐通识课地位低下,课程边缘化,大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从课程性质来分析,由于音乐通识课属于公共选修课,大多数通识课程都是以校选课的形式开设,学生来源于不同学院、不同专业,复杂多元,音乐基础异常薄弱,能识谱的学生屈指可数,因此,教师的授课难度很大。从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来分析,在社会浮躁与现实功利主义的影响下,大学教育成为以提高就业率为第一目的的实用主义教育,这极大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学习通识课的功利性很强,仅抱着拿学分的目的,趋利避害,模糊了纯粹的学习焦点,也偏离了音乐通识教育的目的和初衷。这两方面直接影响了任课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及教学效果。

第二,教学方法问题。在学生音乐基础和教学制度缺乏激励的双重作用下,师生之间的积极互动性较差,任课教师在课堂上通常还是以传统的灌输式单向输出教育为主,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如果用启发式教学法去开展教学工作,那么会以学生的沉默或教学进度拖沓为代价。长此以往,导致教师缺乏教学热情,教学方法单一陈旧,学生成为了被动接受知识的群体,丧失了主动思考的能力。针对这种现象,如何更科学地设置师生同为主体的课程管理模式,发挥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改变“讲授—被动接受”的教学模式,是值得深究的。

第三,教学内容问题。前两个问题产生的直接后果即是任课教师必须被迫降低授课难度,精简教学大纲,导致课程内容缺乏必要的深度和广度,音乐通识课基本演变成音乐概论课。同时,音乐通识课程一直以来都以各个学校教师的自选或自编教材为主,缺乏科学系统的权威学科教材,目前市面上能够看到的适合理工科大学音乐通识课程体系的教材,内容杂乱、不规范。在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之外,受网络教学信息化改革风潮的影响,推动高校从传统教学方式向现代化教学方式的转变,慕课、微课等各种形式的网络教学也成为辅助性教学方法。这实现了音乐类通识课程实现线上线下有机结合,互为补充。这种共享课程在课程模式、教师角色和课程管理等方面产生了一系列新的变革,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优化了教育资源,实现了教育公平。作为学校的公共音乐部门,师资有限,线上课程可以弥补优质课程与师资力量不足,使学生不出校门就可以得到名师的指导,学习到精品课程。二是课程模式的变革。该课程采用在线视频与见面课直播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方式。从教师角度来看,教师把精彩的、重复的知识点讲授变为在线学习,在线视频每课时为30-40分钟,节约了大量时间。教师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放到有益的科研探索和建设新课程上。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其学习方式更自由。碎片化的视频,自由的学习时间,符合大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能够参照整体学习进度安排,利用零散时间进行自学,随时随地,随时重复,并突破时空限制在课程论坛与同学、教师进行交流,答疑解惑。当学生们走进教室,知识内容已被提前消化,学生们带着需要解决的问题而来,见面课通过直播和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进行远程同步视频互动,进行现场集中解答难点疑点,由此学生们对知识难点的理解更加透彻,提高和加深了学习效果。三是教师角色的变革。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单向主导课堂的传统角色被弱化,平台自动评分、学员互动、论坛答疑这些技术优势凸显出来。学生通过按照学习进度要求自行观看课程视频、完成章节测试等方式实现基本的在线学习交互,然后借助课程论坛、见面课直播等实现与教学内容、教师、同学之间的交互,完成学习过程。四是课程管理。学生的成绩统计与以往有所不同,课程总成绩根据学生在线学习情况、见面课情况、阶段性客观题测试以及期末考试的成绩予以综合评定。这种网络教学模式也有其弊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学生课程视频观看效果难以有效监督,有的学生会按照课程要求在每次见面课之前分批观看学习视频,合理消化教学内容;有的学生则一次性看很多的课程视频,这种囫囵吞枣的方式其实不利于教学内容的消化。因此较少学生能主动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或提出有深度的问题。二是在线学习无法构建出师生围坐一起的学习感受,学生与教师之间“隔着屏幕”的交流感也低于传统课堂建立的面对面的交流感。今后,音乐文化的教育与传播很明显已不单是教育资源匮乏或技术滞后的问题,而更多在于教学内容的认同、教育资源的重组及有效课程设计。围绕学校高水平大学的建设和新工科人才培养的需要,我们对于课程建设有一些积极思考和对策。第一,深化课程改革,不断凝练专业特色,提升办学水平,在课程建设上积极向适合普及并提高理工科大学生的艺术精品课程努力。在规划教材建设上取得突破,争取创编出符合理工科大学通识课程教学实际的教材。第二,充实并优化教学与科研团队,提高教学科研与服务水平,稳步推进科研工作。通识教育能否真正实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拥有一支能够“融会贯通”的教师队伍,培养具备“通达性”的通识课教师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程。第三,增强通识课程中的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比重。

目前高校音乐通识课程都以介绍西方音乐、流行音乐、影视音乐为主,和传统音乐相关的内容严重不足,这使得当代大学生对本民族优秀的音乐文化越来越陌生,加强当代青年对传统音乐文化的认同,增强对自身文化属性的自豪感,这也是音乐通识教育承载的重要任务之一。

作者:苏海鸣 单位:上海理工大学沪江学院音乐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