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教育下大学生文化素质提升路径
时间:2022-09-06 03:29:15
导语:通识教育下大学生文化素质提升路径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通识教育是一种相对于专业教育的教育理念,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一种模式,它与文化素质教育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本文从通识教育的视角,分析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现状,深切感受到新时代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提出培育大学生文化素质的路径和方法,以期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通识教育;文化素质教育;提升;路径
一、通识教育的含义
通识教育源于古希腊的(generaleducation)“通才教育”或“博雅教育”思想,它是一种非职业性、非专业性的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即对不同学科有所认识、知识渊博、情趣高雅、能独立思考的健全公民。我国自1995年在大学启动并实施素质教育,试图在通识教育中增加知识的广度与深度,把学生培养成兼备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的“全面发展的人”,自此通识教育逐渐得到广泛重视,理念深入人心,成为新时期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
二、通识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的关系
通识教育是大学教育的一种理念,也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贯穿本科教育的全过程,与文化素质教育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培养和造就和谐成长的人,是人才培养的灵魂。通识教育为文化素质教育提供广阔的视角、价值和引领平台,而文化素质教育是通识教育的提升。在通识教育的平台上实施文化素质教育,在文化素质教育实施过程中贯彻通识教育理念,使两者在大学教育体系中深深扎根。(一)通识教育为文化素质的养成提供土壤。教育部从实施素质教育以来就有计划、有组织地在高等学校开展以文化素质教育为切入点的通识教育,构建了通识教育体系,内容涉及人文、社科、自然科学方方面面,提供广博的多学科领域,引导、启发学生对各学科的入门与兴趣,扩充宏观知识基础,提高学生综合素质。1998年4月,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重要文件,科学地阐释了通识教育在文化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即通识教育课程具有“文化性”,既能开阔视野,拓展心智,又能陶冶情操,提升境界。实践证明,通识教育能提供通行的知识和价值观,可以实现文化育人,是提升大学生文化素质的重要途径。(二)文化素质教育负载通识教育的意蕴。文化素质教育是以各种文化为载体,以教会学生如何做人为核心,通过知识传授、社会实践、环境熏陶等方式潜移默化地把人类最优秀的思想文化内化为学生的人格、气质、修养等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21世纪的大学生应该是具备综合知识和人文素养的复合型高技能人才,对当前人类发展所面临的纷繁复杂的重大问题应有所了解和认识,因此,在文化素质教育实施过程中必须贯彻通识教育理念,用文化素质教育提升以育人为本的通识教育,赋予其新内涵,培养新时代高素质的合格公民。
三、高校素质教育现状及原因分析
(一)大学教育等同于职业教育。实施素质教育以来,大学教育理念发生了很大变化,强化了科学与人文的结合,从“教书”走向“育人”,从培养专才转向更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然而,学生们普遍认为,上大学就是学一个专业,掌握一门技能,毕业后获得一份好职业。如,有学生就说,我毕业后想当个销售员或会计,为什么要学一些与自己专业没有任何关系的历史、哲学、文学等课程呢,认为通识课就是选修课,就是凑学分,通常是“选而不修”;还有的学生抱怨开通识课还不如用这些课时来学专业课,功利主义色彩严重,只注重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训练,忽视心灵的滋养和人格的培养。因此,人文艺术类课程就不受重视,这使得人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不易发挥,同情心、道德感、审美感被忽视,不利于培养具有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的全面人才,也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二)人才培养须涵养文化素质教育。大学不仅要有品牌和质量,更要关注人的成长,培养“和谐的人”。爱因斯坦说过,“学生离开学校时,是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一个专家”,更不能成为“一只受过很好训练的狗”。同样,把“培养健全的人格”放在第一位也是北大老校长蔡元培先生的教育思想。如果一个人掌握了众多的知识,技术也很高明,但人不好,或缺德,没有良知,或没有独立性,甘当奴才,那才是教育的最大失败。现在大学生所读专业和自己日后从事的职业不对口的趋势有增无减,在这种情况下,了解社会、人生,学点文学、历史,陶冶情操,养成健全人格,拥有乐观的生活态度,再加上很好的思维训练,走上社会才能获得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三)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不足或缺失。文化的滋养从来就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传统文化教育缺失或不足,人的“身”“心”不能和谐发展,那就失去了“根”。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高等教育中出现了功利主义倾向。如,与语文相比,学生更重视英语,认为优秀传统文化已经过时,学习传统文化和阅读古典文学的人极少。高校所设置课程也一直是以专业课程为主,传统文化的教育课程通常只开设一些选修课或不开,或由于课时受限,受众面小,效果并不明显。另外,本科姓“本”,基本本领很重要,基本精神更重要。关心人的精神成长,就是要教给学生如何建立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合理健全的关系等根本性问题,思考、探索人生目的,进而建立起自己的精神信念,以致信仰,为一辈子的安身立命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民族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民族的真正命脉,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缺失,很难培养出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创造性人才。(四)评价标准和政策机制的导向问题。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实施通常是通过开设系列相关的通识教育选修课来实现的。然而,通识教育课没能在素质教育中很好地发挥应有的作用。只要是选修课,对教师对学生都有一种放松的态势,学校对课程考核无明确要求;课程评价机制“太温柔”,通常都是考查课,实行开卷考试;开课没有连续性和系统性;教授、名师缺乏开选修课的主动性;学生往往选择和自身就业密切相关的“实用型”课程、新奇好玩的“娱乐型”课程和考试容易通过的“轻松型”课程。而真正有价值或有利于文化素质提升的课程不一定选,不利于学生文化素质的提升。
四、通识教育视角下大学生文化素质提升路径
(一)充分发挥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育人功能。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是实施文化素质教育的主要载体,要高度重视学生的传统文化修养,加大中国传统文化、古典文学等课程在通识教育中的比重,把培养学生的中国文化思维作为提高大学生文化素质的重中之重。另外,教学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活动,课程的教学效果直接影响文化素质教育实施的成效。因此,教学过程中必须进行严格的教学管理。首先,采取文化素质课程“准入制”,对开设课程的教学要素由专家进行评估、审核,确保课程的实效性。其次,要建立学生选课指导制度,指派专门教师或辅导员讲解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在学生成人成才中的重要性,明确教学目标。再次,加强日常教学管理,建立科学合理的成绩考核制度,使学生选有所学,学有所获。还有,鼓励高水平、有经验的相关教授、名师开设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增强课程的吸引力。最后,要不断深化课程体系、课程设计和课程内容的改革创新,构建通识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有机融合的课程体系,提升课程的深度与广度,以文化素质教育丰富通识教育的内涵。(二)构建课内外有机融合的教学模式。首先,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以增强课程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课上通过理论讲解、师生讨论、心理游戏或微视频、图片、案例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讲身边故事,进行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提高学生的理论高度和文化认同。同时,理论要点要对接文化素养。如,以“实事求是”培养学生“求真、务实、脚踏实地”;以“待人以宽”培养学生“正直、宽容、善良”;以“公共秩序”培养学生“自律、诚信、文明”等。其次,学校要注重在课堂以外创建多元文化的氛围,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深度挖掘第二课堂对第一课堂的补充作用及育人价值。如,文化周、读书月等,通过古今诗歌朗诵、经典剧情表演、名人故事讲述等形式深刻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先进文化,使青年人从文化自觉走向文化自信。还有,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科学地将文化素质教育课融入实践,变学生被动学习为在实践中主动探索,培养其自主、认真、务实等职业素养,在服务社会中使自身素质得到检验,增强社会责任感。如,利用寒暑假组织学生到贫困地区的中小学义务支教或深入基层进行调研,了解社会、发现问题,撰写研究报告等。(三)加强培养具有较高文化素质的师资队伍。“要把学生造就成一种什么人,自己就应当是什么人”(俄,车尔尼雪夫斯基)。要想学生成为站直了的人,教师就不能跪着教书(吴非)。因此,提升学生文化素质,最重要的是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热心文化教育的师资队伍。第一,学校有意识的组织相关活动,潜移默化提升教师文化素质;加强师资培训,强化育人责任和敬业精神,出台相关政策鼓励教师投身文化素质教育。第二,加强学科交叉融合,建立跨学科课程组,促进教师自主整合知识结构,内化其综合素质和文化素养。第三,教师要站在学校人才培养、学生个人发展的高度,自觉自愿地学习和加强自身文化素质,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升学生文化素质大学阶段是一个人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学校要通过思想和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育高尚的道德情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学校要让每一面墙都能说话”,学校无闲处,处处都育人。因此,学校应充分利用校园内外环境,积极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例如,走进内蒙古财经大学校门,广场上巨石雕刻的“崇德、尚学、明理、包容”校训、位于喷泉中央的C型玉龙就是对这里每一位师生寄托的力量和殷切希望;利用教学楼、图书馆、宿舍楼的墙面、走廊以图片、墙报、校园雕塑等媒介,常态化宣传中外文人的典型事迹;增加文化素质讲座的数量,提高质量、扩大受益面;邀请优秀校友、作家、文学匠人作专题讲座等,处处陶冶情操,时时激励师生,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五、结语
通识教育背景下加强文化素质培育,是社会进步、学校发展和学生就业的需求,教师应以工匠之心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将培育文化素质落到实处,与专业知识、职业技能、思想意识有机结合,培养学生成为人格健全、和谐发展的人,最终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钱理群.上大学到底要干什么?[J].现代阅读,2016,(10).
[2]王义遒.文化素质教育与通识教育关系的再认识[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9,(7).
[3]赵丽,胡新.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反思与前瞻[J].教育教学论坛,2018,(1).
[4]胡在东.试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途径及其评价体系的构建[J].教育教学论坛,2017,(5).
[5]张怀南,杨成.论高职院校博雅教育的缺失及其对策[J].高等农业教育,2016,(10).
[6]王燕.加强通识教育提升高职院校学生文化素质[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6,(1).
[7]何慧星,卿涛.对新时期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15,(1).
[8]李波.改进地方高校通识教育选修课课程管理的探讨[J].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研究),2010,(9).
作者:王金花 单位:内蒙古财经大学
- 上一篇:美术欣赏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
- 下一篇:简述高职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