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通识教育课程建设探讨
时间:2022-04-09 09:41:34
导语:高校通识教育课程建设探讨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通识教育是一种理念,是一种知识体系,更是一种实践,通识课程建设成为通识教育的重点和关键。三亚学院将各专业学科史学类课程作为通识教育的建设目标,在学校每个学期的授课任务中实施通识教育,但在实施过程中仍有很多可革新和改进的空间,从课程理论基础内容、教学方法、学校通识教育决策等方面进行探索,构想出更好的建设三亚学院通识核心课程的路径和方法。
关键词:通识教育;教学方法;教育决策
1引言
如今,通识教育已成为高等教育重中之重的教学内容,通识教育可以让高校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的同时,深入了解专业知识的历史和起源,通识教育是一种知识体系,更是一种信息传递体系。通识核心课程是实施通识教育的关键和着力点。三亚学院在2016年学校提出了建设一个具有综合性、跨专业性,能培养学生价值观、思维方式,能启发学生思维的新的课程教学体系——通识核心课程,该课程教学体系立足于史学,从学科史(史论)和学科比较史两个角度共建设150门课程,从学校的课程开设方向上可知,三亚学院开设该通识教育课程,是为了让学生能更好的了解学科专业的历史,探索学科专业的渊源和起点,让学生在学习现如今专业知识的前提下,了解到该专业内容的本源,正所谓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本着该课程教育体系的目标,融合三亚学院提出的品质教育理念,并落实学校提出的“课程饱和度、深度和学业紧张度”的三度建设意见与决定,更好的教学体系、更好的教学质量和更好的教学方法也是三亚学院在通识核心课程上一直不懈追求的目标。本文从课程理论基础、教学方法、教育决策这几个方面,谈谈本人对通识核心课程的建设构想。
2课程建设构思
通识教育本着“古为今用,理为实用”的原则,以史为鉴,回顾过去,总结经验,吸取其成果。在课程开设的实践中,通过课程内容的教授和与学生的沟通中,慢慢摸索出了以下三个方面的教学路径和方法。(1)深入教授理论基础。通识教育课程中学科史的理论知识应作为是学生参与课程学习后,在个人理解和分析的过程后,逐渐积淀的知识与财富,那么加深理论知识的深度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课堂上,以纯粹的理论知识与学生进行交流,会显得该知识内容苍白无力,学生也会有堕怠的表现。在讲授通识教育核心内容时,让学生先了解当时的实际情况和所当时所面临的问题,由学生来提出解决议案,再揭示当时理论真相,继而以实际的教学情境,将理论知识与当时人类社会活动的发生建立具体的联系,构建一种融合式的理论教学模式,把这门通识核心课程的理论知识体系以演绎的形式结合到实践中来,在学生与教师的沟通中理论知识得以存续,使学生把理论知识真正贯通到自己的知识结构当中,认知到该项内容的意义,也使理论的课程教学从“演绎”变为“实践”,将课程理论知识触及学生智慧思维,深入到中国古代建筑管理思想产生的起源点,让学生在接受理论知识的同时加入自己的思考,将知识深度融合到自己的思维当中,学生所学的知识在社会生活经验中得以传递、改造和重构,知识内容在正规与非正规的、偶然与有意识的教育形式下深入延续下去,也有助于学生更好的掌握学科史的理论基础知识。(2)构建多样化教学方法。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教学方法也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良好的教学方法会使得知识的传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美国学者桑代克认为,在一个与具体教师、学生和教室完全隔离的特殊环境里,对教学成果、智力测验的数据进行量化研究是科学性的基础和保证,由此而得到的结果才是有借鉴性的结果。从他多年的研究中也不难发现,教育方法的运用对课堂教学的成效具有非常显著的提高与推动作用。进入21世纪后,随着各种媒体技术的高速发展和计算机技术占领式的来袭,纯粹的传统教学方法已经无法在课堂上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课堂上掌握到应该学习的知识。并且通识核心课程是一门史论性较强的史学类课程,理论性内容较强,倘若依然完全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传道受业”,那么也是将学生拒于千里之外,而最终无法真正实现通识核心课程开设的意义。所以,在进行通识教育的时候,一定要将传统教学模式和改革创新的教学模式结合起来,以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来完成课堂教学,从而使学生真正掌握相关知识,达到开设通识核心课程教育的目的。例如,在讲述史论内容时,可利用现如今学校配套课堂教学的设备——多媒体,进行一些更直观的课程内容教学,如图片、影音等。首先,图片可以将以文字叙述的内容直观的反映出来,文字所描述的内容是需要经过大脑深加工后再想象出来的,而图片可以略去相应步骤,在抽象的文字知识下,配合上相应的图片,就可以精准的表达出学生应该要理解的内容,那么在此之上再讲授台基的不同表现形式分别代表不同的皇家建筑等级制度,就变得简单易懂了;其次,影音能够更形象生动的刻画知识内容,如果说图片是直观的内容反映,那也仅仅是一个2D的效果,而影音可以把直观变得更引人入胜,它就完全达到了一个3D的效果,在通识核心课上播放一些能与文字内容相关相连的影音,那么学生会在一种很轻松的课堂氛围中掌握住知识内容。通过实践教学的观察发现,学生在课堂上如果被激发出他的观察、记忆、推理、判断等各项能力,那么他的知识掌握水平会有一个质的飞跃;相反,让学生呆板的听课,教师以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来教授通识教育知识,会有一种事倍功半的效果。所以多样的构建多样的教学方法就是落实通识教育,达到通识教育开设的意义的关键路径。(3)课程效果验证体系。通识课程是一门艺术性的课程,授课的过程也是一项操作规程,它应该适应于知识水平各有不同的学生,它不能保证一定百分百的出优质品,但它应该要保证只出合格品,而不出残次品。在此种操作规程下,课程应按照一定的进程进行,那么课堂教学是一个所占权重较大的操作,其次还有一个权重较大的规程就是教学的“效果验证”。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恒流下,考察教学结果是一项必经的程序,中国人习惯将考试作为检验教学与学习效果的有效手段。通识课程教学效果,当然也要用此手段进行检验。但通识核心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学科历史,增强学科深度,重在学生的学习过程。那么这种考察的手段应该因学科特性而做出适当调整,不仅应当把考试结果作为重要考核内容,还应当把学习的过程作为评价的重要部分。首先,考试内容应该与教学重难点保持一致,不应当出褊狭的和冷僻的内容。考试内容应当是在课程伊始就确定且公开的,考试大纲应是教学大纲的一部分。其次,试卷不应有标准答案。传统答案的0-1分部并不适合通识教育的评分,通识教育的评分应该是模糊的,不能出现所谓100%、75%、50%的有档次的正确率。而是要根据学生运用归纳演绎的思维方式推敲出答案来衡定学生答案的XX%正确性,这种XX%正确性也并非是在正确答案之下所占的百分比,因为百分比依旧是标准答案的传统模式。这种XX%正确性是依托学生的学习过程,最终推演出的理论结果,虽可能与社会公认结论不符,但依然是学生在通识教育学习后的思维演进的表现,依然应该予以认可。通识教学的教学效果验证体系应因地适宜,不能和传统专业教学的效果验证体系一概而论,这样才能体现出通识教育开拓学生思维方式,增强学生知识深度理解的意义,考察了学生学习成果的同时也考察了学生的学习过程,真正体现出“学以致用”的“教”“学”原则。
3结论
通识教育是培养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的必然趋势和必然要求。国家现在大力提倡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不仅要将此政策以文件制度式落实,更重要的是践行式落实,创新型人才应当具有丰富的知识,开阔的视野,用通识教育增强学生的专业深度和理论广度也是现如今高校教育的必然要求。三亚学院所开设的通识核心课旨在实现这一培养要求,也为了能更好的达三亚学院通识核心课程的办学目的和教育要求,我校教育管理机构和师生一直在不懈努力,追求通识教育不断的该和创新。本文分析了开设此类课程时本人使用的一些教学方法,总结了一些讲述此类课程时应当具备的一些教学与考核方式,通识教育不应是枯燥无味的,而应是一件精品艺术,使学生在学习时,不仅能感受到知识的传授,同时也能体味到艺术的享受。当然,通识教育的课程开设也只是这项精美教学体系运行的开端,改革与创新通识教育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制度是高校不断努力达成的目标,只有不断的加深对通识教育的内涵的认知,才能真正推动核心通识课程的建设,也只有这样做,才能真正实现通识教育的意义,实现开设通识核心课程的目的,造福学生,使学生更深入更广阔的掌握知识。
参考文献:
[1]张翼星.试论当今大学的通识教育[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4(03):9-18.
[2]李曼丽,汪永铨.关于“通识教育”概念内涵的讨论[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9(01).
作者:侯文丽 单位:三亚学院
- 上一篇:企业绩效管理现状调查分析
- 下一篇:高等数学课程通识教育与能力教育
精品范文
10高校网络安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