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通识教育讨论课探索

时间:2022-05-18 03:35:34

导语:高校通识教育讨论课探索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高校通识教育讨论课探索

1讨论课的重要意义

经典阅读和小班讨论在通识教育课程中是相辅相成的两个环节。当下很多综合性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经历如下环节:一是教师课堂讲解,二是学生课外阅读,三是助教带领学生小班讨论,四是学生课后撰写总结。相较而言,经典阅读是整个过程的基础,每个环节的最终目的都是更好地实现经典阅读的良好效果,教师和学生理所当然地在整个过程中扮演着最重要的角色。因此,助教带领学生小班讨论可以说是一个非常特殊的辅助环节,它的目的是协助教师和学生更好地完成经典的研究和学习。但是,这个环节并不因其“辅助”性质而减少重要性,它起着督促、检查、深化和评价学生阅读经典的重要作用。

2讨论课的前提条件

讨论课的顺利开展需要某些前提条件:第一,确定班级人数。一般而言,讨论课的学生数量应该限定在20位左右。道理很简单,在有限的时间之内,助教必须能够有效地掌控讨论的过程,同时必须准确地评价学生的表现,这些工作能否做好,都取决于助教对学生的熟悉程度。人数过多,不免影响讨论课的成效。第二,确定时间和地点。讨论课的时间以2个小时左右为宜,时间太短的话讨论不容易充分展开,时间太长的话参与者容易疲倦。讨论课的地点以小型圆桌会议室或讨论室为好。如果在普通教室中开展讨论课,应该调整桌椅,至少保证参与者能够面对面。这样容易营造参与者之间的团体感和平等感。第三,布置讨论主题和讨论材料,这一般是主讲老师的任务,但是助教和学生在获知讨论主题和讨论材料之后,也要做好审题工作。有时候也要跟主讲老师进行协调沟通,进一步弄清讨论主题的具体含义,以及讨论的重点和难点。如果学生普遍反映讨论主题不易理解,或者阅读材料过多过难,就应该及时向主讲老师反映,以便做出适当的调整。第四,公布评价方式。助教应该预先公布评价方式,并且尽量细化评价方式,以便学生明了应该具体从哪些方面去努力。比如,可以从讨论课的出勤、发言的次数、发言的质量、论文的质量等各方面进行评价,明确各环节所占分值。助教在讨论课过程中尤其要注意记录每位学生的发言次数和发言质量,以便客观公正地评价。

3讨论课的组织方式

讨论课有多种组织方式,每种方式都有各自的优点和局限。第一种组织方式:轮流发言。这是最简单朴素的方法,具体而言,先让每位学生分别发言,发言之后让其他学生对其发言提问质疑,这样就自然而然地形成讨论。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方式有时候要根据讨论时间充裕与否进行调整,如果时间比较紧,就可以让多位学生连续作主题发言,之后让其他学生针对这几个发言一起互动问答。这种方式虽然简单朴素,但也有明显的优点,能够保证每位学生都有发言机会,促使他们认真准备,积极参与。它的缺点是,主题发言过多导致时间不够。第二种组织方式:世界咖啡。借鉴著名的世界咖啡(WorldCafe)讨论交流方式,或许可以克服轮流发言时间不足的缺点。这种方式的大致流程如下:首先,由助教说明讨论主题和讨论方式;其次,全体成员分小组讨论,比如20人分成4至5组,每组选出一名组长,组长组织小组成员进行第一次讨论;第一次讨论结束之后,除组长外,每个小组的其他成员离开本组,加入新的小组进行第二次讨论;第二次讨论结束之后,全体成员又回到原来的小组,进行第三次讨论;第三次讨论结束之后,每组组长向所有人汇报最终结果。这种讨论方式不仅节约了时间,而且能让不同观点相互碰撞,有助于引发新的思考。但是,无论采取何种讨论方式,要想取得较好的讨论成效,前提都是参与者在讨论之前认真准备。否则,时间总是不够,积极性不高的参与者还会因为没有强制的发言任务而怠惰。因此,进一步改进世界咖啡讨论方式,加入预先准备的环节是必要的。第三种组织方式:预讨论法。世界咖啡讨论方式最突出的特点是现场小组讨论。但是,通识教育讨论课不同于一般会议讨论,往往涉及大量的经典文本,需要充足的时间去阅读和思考,只有做好充分的准备,才可能达到讨论的效果。所谓“预讨论法”,就是将小组内部讨论环节转移至正式讨论课之前进行,让学生在课下组成4至5人的小组预先准备和讨论,之后在正式讨论课上以小组为单位按序汇报和互动。这种方式可以更加节约时间,不仅每组的主题发言会更加充分,还可以留出大量时间让组外学生提问或驳斥。每个小组的学生可以针对讨论主题的不同方面进行准备。小组成员之间需要更多的配合,这就促使成员之间有更多课外交流。第四种组织方式:辩论会形式。预讨论之后的正式讨论课,效果往往更好,大多数小组分工会比较合理,各人所讲的内容省去了不必要的重复和资料的堆砌,主题发言的层次会变得更加清晰,学生在自己选择的角度上会挖掘得比较深。但是如果仅仅在预讨论的基础上,让各小组汇报预讨论结果,其他小组针对这些讨论结果提问或反驳,讨论的主题还是过于分散。这个问题可以通过集中归纳各组讨论的主题,最后形成正反辩论题来解决。如此一来,整堂讨论课就分成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各小组汇报预讨论结果,其他小组提问或反驳,第二阶段是助教总结出讨论中呈现的问题,设置辩论题,让学生自由辩论,这种辩论不必以小组为单位,而是可以让每个学生自由发挥自己的观点。由于通识教育与思政教育有很大的共性,下面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为例,说明讨论主题的设置或辩论主题的设置:第一章:说不尽的圆明园(圆明园应不应该重建?)第二章:江南造船厂的前世今生(如何看待曾国藩的功过是非?)第三章:改良与革命的竞赛(辛亥革命是成功还是失败?)第四章:五四时期家庭和婚姻的变革(孝道的利和弊哪个更大?)第五章:红军长征的故事(反围剿胜利的原因主要在军事上还是经济上?)第六章:抗日英雄的故事(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各自作用是什么?)第七章:国民党溃败的原因(主要原因是军事方面还是政经方面?)

4讨论组织者的角色定位

无论是教师还是助教,在组织讨论课的时候都最好不要过分发挥自己的观点,而是对学生的发言给予引导。但这并不意味着助教对讨论主题可以不熟悉甚至很陌生。助教必须在讨论的过程中控制讨论课局面,让学生围绕主题发言,把不必要的离题引领回来,鼓励不发言或少发言的学生多发言,适当打断发言次数频繁却内容空洞的学生。这些只是最基本层面的工作。助教还要善于敏锐地抓住学生发言的真正含义,让各个学生从不同角度阐述的共同的本质话题显现出来,展示讨论主题的深层含义。如果可能的话,助教应该结合具体的例子给予深入浅出的说明。所有这些工作应该建立在正确把握主讲教师的讲课意图之上,甚至所举的例子也可以借鉴主讲老师。如此复杂的工作要在学生发言的间隙适当地总结提出,这是非常富有挑战性的工作。因此,助教一定要对相关知识具有足够的积累和思考,最好能够做到游刃有余。讨论课的成败取决于学生是否能够深入理解讨论主题的丰富含义,最终将这种理解落实到自己的生活实践中去,化为对具体的社会和人生问题的关注和思考,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抽象的理论和术语之上。这当然很难做到十全十美,可见做好助教工作并不是容易的事情。此外,助教在讨论结束之后,要对讨论课进行简短的小结。讨论课上每位同学的表现也都要仔细地记录下来。总之,讨论课的组织者应该在引导讨论时把握恰当的分寸,既不应该过于干预,也不应该放任自流。

5以读书会补充讨论课

讨论课的根本盲点,是无法落实阅读任务。根据调查问卷和平时经验,学生普遍认为文献阅读、教师课堂讲授、讨论交流与发言、论文写作四个方面都给他们很多收益,其中最获益的是文献阅读和教师课堂讲授。这很符合大学生初步接触经典的实际情况,毫无疑问,对他们而言,最迫切的任务是阅读经典原著和理解课堂讲解,但是完全顺利地完成这些任务还存在一些困难,有超过一半的学生认为,自己没能花更多时间阅读文本,最大的原因是“选课太多,挤不出来时间来”,还有接近一半的学生感到“原文较难理解,频频受挫”。对于文献阅读量较大的人文类课程来说,这些情况具有很大的共性,直接或间接导致学生觉得自己在“掌握阅读原典的基本技巧和方法”方面相对较弱。读书会将通识教育的三种角色“教师、助教、学生”融为一体,在同一时间达成多种学习目的。特别是非研究性大学,缺少博士或硕士研究生,缺少助教的合适人选,以读书会补充讨论课更是一种值得尝试的方式。

参考文献

[1]甘阳.文明国家大学[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

[2]陈独秀.新青年(第四卷第六号)[M].北京:中国书店,2011.

作者:陆建松 单位:上海电机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