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通识教育云共享研究
时间:2022-04-12 09:39:37
导语:高校通识教育云共享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一、通识教育资源共享平台的现状
教学资源是指所有能够改善、促进学与教的条件,包括人、媒体、策略、方法以及环境等[3]。在通识教育的教学资源准备中,课程开发显得尤为重要,民办高校和高职院校亟待解决这一问题。通常他们开设的通识教育课程大约有一二十门,无法覆盖通识教育的领域且资料无法全面共享。为深入了解这一状况,笔者利用问卷在武汉设计工程学院、湖北经济学院、湖北美术学院、武汉传媒学院、汉口学院、文华学院等高校进行了小范围试测,调查对象既有公办院校,也有民办高校,涉及高校师生、教辅人员、行政人员以及高校其他人员,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81份,有效率为93.7%。经过调查发现主要有几下方面的问题:1.共享技术障碍。虽然计算机与网络等软硬件技术经过多年发展,已经能够满足大部分课程共享需求,但要达到全面共享,尤其是数量众多的通识教育课程共享,技术障碍仍是首要问题。首先,硬件利用率低。硬件升级需要高额费用。在信息化日新月异的今天,更新周期越来越短,通识教育课程更新的速度远远落后于网络,所以在硬件的换代升级上疲于追赶,造成财力和精力的消耗。“不断地更换服务器需花费大量的经费,如何聚集闲散资源,为用户提供持久可靠的存储服务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4]但目前硬件的利用效率,延缓更新或无需更新方面工作做得不够。其次,资源建设混乱,彼此之间缺乏统一的接口。各个高校的教学信息各自为政,有自己的检索系统和服务器,形成一个个独立的通识教育教学资源系统,彼此之间的访问困难重重,数据如孤岛一般,无法实现全面共享。2.通识教育线上课程缺少互动性与连续性。随着“慕课”“微课”在全球范围内流行,网络课程、建设产生了较多的教育品牌,如超星尔雅通识教育、网易公开课、麦课等等。其中超星尔雅通识教育课程最为完善,有超过300个的通识课程可供选择,涉及1500多个高校的精品通识课,课时量已逾数万小时。这为师资短缺的民办高校提供了极为丰富的通识教育资源。调查问卷显示,绝大部分线上课程是在各个高校录制好之后,经过剪辑上传至网络进行资源共享,授课教师会将自己的联系方式留在授课视频上。然而,用户在学习这些线上课程时表示,这些课程缺少互动,教师讲学生听,部分学生的提问没有得到教师的及时反馈。这样的教学效果不利于线上课程的有质进行,学生仅限于网络上的单向学习,提问讨论、即时交流这些环节在线上课程的学习中也有缺少。通识教育课程的连续性也不够,学生所选的课程一般是外校教师的课程,本校教材与外校教材存在一定的差别,学生在听课时也无法准确把握教材的连续性,课下会淡忘所学习的内容,如果有统一的教材就可以温习。3.知识产权保护问题。信息资源共享与知识产权制度对立统一,相互促进,同时信息资源共享与知识产权二者也存在一定的矛盾性和关联性。调查问卷显示,大部分学校资源共享还是“犹抱琵琶半遮面”,一方面愿意共享,一方面又有诸多担心,如知识产权问题、安全问题等,收费现象还是比较普遍的,笔者根据调查的上述几所学校所有教学信息资源共享情况,制成表1。由表1可见,不开放的核心软件在所有信息中占比较高,由此可以看出高校在资源共享上的取舍标准,也反映出资源共享与知识产权之间的矛盾。资源共享建立在信息开放的基础之上,用户要求信息无偿或低成本使用,限制信息专有;而知识产权是对信息资源利用的规范,因此,如何解决资源共享与知识产权保护的矛盾,以求得制度均衡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通识教育教学资源云共享平台的建构优势
在线上课程存在诸多问题的情况之下,教学资源云共享就应运而生。与普通的共享平台相比,云共享指云计算环境下的信息资源共享,能满足用户在更广阔、更自由的空间环境中的资源共享服务,是信息资源共享在云计算环境下的又一发展。各个高校借助云共享提供的服务平台,将已经构建好的通识课程教学资源上传到平台上,服务商负责平台的运营、硬件配置、数据安全维护等,并给高校教学管理人员一个API接口,使各高校负责通识教育网络课程的人员管理本校资源的上传与更新,这样形成了一个高校—云共享平台—学习者的传递关系,也使通识教育课程在当今云共享的服务中得以更好、更快地传播。同时,云共享也有着资源存储安全的优势。云共享平台在设计时已将所有的用户资料和数据资源交由云端服务器处理,云端服务器有专业的精英团队来管理资源,保障了用户信息的安全。用户间还可以随时进行交流互动,随时对资源进行线上和线下的讨论分享,这就增强了用户对云共享学习的积极性,也使资源共享效果更明显。从这些方面来看,云共享平台比传统普通共享平台有着更为便捷、安全、互通性强的优势,这也成为通识教育课程云共享平台建构的最大优势。因此,我们可以将教学资源云共享运用到通识教育课程教育资源共享之中。这也是新时期教育改革的重要体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加强网络教学资源体系建设,引进国际优质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网络学习课程。建立数字图书馆和虚拟实验室,建立开放灵活的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以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普及共享。”[5]各大高校纷纷响应教育部号召,都在积极利用教学资源,通过制度完善来构建通识教育教学资源的云共享平台。
三、教育教学资源云共享平台的建构策略
应用技术型高校一般以民办高校或多所单科性专科院校组合而成的高校居多,这些院校在通识教育课程的安排上总是捉襟见肘,无力满足覆盖面宽广的课程要求。为解决这一问题,应用技术型高校尤其是民办高校往往会选择网络通识教育课程,实现课程资源的共享,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广泛需求。因而,通识教育课程教学资源的云共享在需求量很大的今天以其优势被教育者和学习者青睐,综合现在的教学模式,对云共享平台的建构提出几点意见:1.应用和推广通识教育云共享教学资源。为了实现校际通识教育课程资源共享,各高校应在本校目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上对通识教育进行改革,强化“因材施教、突出特色”的人才培养理念,搭建通识教育平台。高校应对自己已有的公共选修课进行改革,要将通识教育选修课纳入校级课程建设,并鼓励教师积极准备校级优质通识教育课程的讲授,筛选出优质课程,精心剪辑并上传至云共享服务平台,并与服务平台的管理人员沟通,及时甄别学生意见以完善教学资源云共享。民办高校可借助这一平台积极探索新颖的教学模式,不仅是让学生学习,教师也可借助云共享平台提高自己的专业学识。云共享平台所提供的网络教学模式也在不断改变传统课程的教学方法。教师及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在网络上学习互动。2.遴选与甄别通识教育云共享教学资源。通识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以设置通识课程为主要途径,其间遴选和甄别通识教育课程至关重要。张鹏振教授在谈到这一问题时强调:“遴选课程内容,要把握好‘三个维度’和‘五个层面’。‘三个维度’即基础、个体、社会。……‘五个层面’指知识融通、科学理解、文化传承、中西交流和为人处世。”[6]张教授主要从课程设置方面来谈论这一问题,每个高校都有自己的重点课程、精品课程,在开设通识教育课程时也会不自觉地侧重自己的优势专业,因而在课程设置上会有偏差。因此,在将教学资源上传至云共享平台之时,组织者也要对所上传的通识课程进行甄别,不受当下观念左右,也不能盲目攀比,甄别标准要体现出“精”“细”“准”“广”的原则。“精”就是要分清主次,不图大贪多,注重教学资源整合,集中精力保障上传至云共享平台的课程质量;“细”就是要深思细做,防止粗枝大叶、花拳绣腿,广泛搜寻细致查筛,教学资源的整合要符合教学规律,深入学生层面挖掘教学实例,使教学与时俱进;“准”就是要直击要害,忌胡子眉毛一把抓,从云共享平台上开展深入研究,积累经验和素材,以云共享平台课程资源整合带动师资培养、师生观念转变和教学形态优化,满足学生的合理要求,促进云共享教学资源的建设;“广”就是要内容广博,宽口径厚基础,将“概论”“原理”“通识”等讲得好的优质课程列入共享之列。3.保障通识教育教学资源云共享。在线上课堂推进通识教育课程的改革首先要得到线下政策的保障。通识教育课程要做到网络共享,并在各高校之中得到学生的认可,最关键的还是学分的统一与互认。尤其是民办高校在办学之初本身就与市场经济挂钩,因培养方案总是会有市场的标杆。学生在线上选择的课程是否符合培养方案,学生通过线上课程学习所得到的学分学校是否认可,这些是多数学生所担忧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学校要给予学生更多宽容与指导。在制度层面不断创新以做到与时俱进,制定相关条例允许学生多角度、多层面、多维度地选择通识教育课程,允许学生根据个人兴趣爱好和发展意愿选择不同课程,要让学生在更为多样的课程中充分发展自己的个性,提高自己的学养。与此同时,各个高校也可以在通识教育教学资源云共享的平台下搭建小范围的校际优质共享平台,鼓励学生深入到共同体成员单位学习,感受其他高校通识教育课程的精彩课堂,学习前沿知识,这对于学生开阔视野、激发学习兴趣,也为进一步学习发展能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校内各部门之间也要做到相互支持和合作,必要的硬件投入也是重要的保障,这都能促进教学资源共享。
云共享平台有着安全性高、应用性广、费用相对低的诸多优点,在通识教育教学资源的推广中起着重要作用。通识教育教学资源云共享平台建构并非易事,任重而道远。在课程的组建上,通识课程需要横跨各个学院、各个学科组成学术共同体,统一部署,不断探索,才能建构出比较完善的课程体系。云共享平台的构建则属于技术层面的工作,需要教育技术专业的人员在前沿科学的引导下,将通识教育普及推广,更需要教学第一线的教师、教育技术专家同心协力在实践中完善,在完善中推广。
参考文献:
[1]于业成.通识教育视野下高校教师的角色转换[J].中国成人教育,2013(14):125-126.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Z].教高〔2012〕4号.
[3]秦媛媛.刍议高校教学资源库建设策略[J].机械职业教育,2012(5):37-38.
[4]曹则新.云存储中开放网络资源稳定存储机制的研究与实现[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1.
[5]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办公室.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2010-07-29)[2017-08-05].http://www.gov.cn/jrzg/2010-07/29.
[6]张鹏振.应用技术型高校通识课程体系建构的策略[J].赣南师范大学学报,2017,3(2):98-102.
作者:彭维危 王亚萍 单位:1.武汉设计工程学院 2.湖北美术学院
- 上一篇:阅读推广通识教育论文
- 下一篇:中职德育课程改革论文
精品范文
10高校网络安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