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理论通识课教育研究
时间:2022-04-11 08:38:14
导语:思政理论通识课教育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笔者所在学校的思政理论通识课教育起步较晚。鉴于此,本课题组在学校开展了针对本科生和硕士生的调查。通过大量发放问卷的回收分析,发现二者在课程体系、教材体系、教学方式等衔接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和不足之处,进而根据最终数据与文献资料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思政理论本硕通识教育;实效性;教育实践
一、调查方法与步骤
课题组所关注的核心问题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本硕的衔接问题,集中调查时间为2016年9月至12月。通过学科的专业化发展为自然辩证法研究与教学找到一块可以立足的领域,从而根本性地解决问题。课题组首先检索、研究了以往学界针对相关问题的调查研究成果,以此作为本次调查问卷设计的基础和参照。结合本校实际具体设计问卷,避免问题过多、过难、过细,避免引发被调查者的误解和顾虑,影响调查的顺利进行和实际质量。问卷的集中发放与回收均由课题组成员完成。对本科生和硕士生各实际发放问卷51份,回收有效问卷51份,有效回收率100%。问卷样本科学覆盖不同学科、不同年级、不同性别,本科生(D班)问卷中:学历主要集中在大一至大三;文科27份与理科24份;男女生比例分别为32%与68%。硕士生问卷中:学历主要集中在研一至研二;文科45份与理科6份;男女生比例分别为24%与76%。对问卷编码后利用SPSS分析软件分析。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对统计结果展开样本描述和数据解释,得出最终结论与分析报告。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通识教育在通识教育的体系中占据着重要位置,其在人才培养以及本硕生人格的健全等方面有着重要而独特的作用。调查显示,对哲学专业课或者哲学通识课的认知程度本科生和研究生认为一般的人数大致相同,说明同学们对哲学专业课或哲学通识课不是很了解。选择哲学类专业课或者哲学类通识课的理由。D班:选择必修课28人,占本班50%;选修课13人,占31%;兴趣10人,占19%。H班:选择必修课25,占本班50%;选修课16人,占31%,兴趣10人,占19%。可见本科生和研究生大部分人选择哲学类专业课或者哲学类通识课的理由是因为是专业课,大家对哲学的认识不是很专业。希望通过哲学类专业课或者哲学类通识课获得何种哲学训练。D班:选择知识的积累24人,占35.29%;学习直接的方法论4人,占8.82%;思维训练23人,占33.82%;更好地认识世界和自己13人,占19.11%;启迪智慧2人,占本班2.96%。H班:选择知识的积累13人,占25%;学习直接的方法论9人,占18%;思维训练23人,占45%;更好的认识世界和自己22人,占43%;启迪智慧10人,占20%。可见本科生和研究生希望通过哲学类专业课或者哲学类通识课能够积累知识,进行思维训练,让自己能更好地认识世界和自己。对于你认为什么是“科学”这一问题。D班:A(理论)6人,占9.23%;B(实践)26人,占40%;C(强调数理逻辑)11人,占16.92%;D(视为科学文化)9人,占33.85%。H班:A(理论)7人,占14%;B(实践)17人,占%31;C(强调数理逻辑)16人,占33%;D(视为科学文化)11人,占22%。可见本科生普遍认为实践即为科学,研究生普遍认为科学强调数理和逻辑,或许处于不同的学位层次对科学的认识也有所不同。这一问题回答的不同,主要源于思政本科生开设了《科学哲学》这门课程。本科生通过课程了解到前沿学术动态。硕士生,尤其是理科生没有开设《自然辩证法》的相关课程。目前,笔者所在学校哲学类专业课或者哲学类通识课课程存在问题。D班:A(过度专业化)29人,占56.86%;B(可以接受)20人,占39.22%;C(难以接受)2人,占3.92%。H班:A(过度专业化)18人,占35%;B(可以接受)27人,占53%;C(难以接受)6人,占12%。针对现存哲学类专业课或者哲学类通识课课程存在问题,本科生普遍认为过度专业化,研究生普遍认为可以接受,不是很难理解。关于哲学类专业课或者哲学类通识课课程内容。D班:A(马克思主义哲学)9人,占16.36%;B(中哲)7人,占12.73%;C(热点问题)28人,占50.91%;D(针对文理工科各自实际)7人,占20%。H班:A(马克思主义哲学)16人,占31%;B(中哲)12人,占24%;C(热点问题)20人,占39%;C(针对文理工科各自实际)3人,占6%。可见多数人认为哲学类专业课或者哲学类通识课课程内容应该包括热点问题,了解事实,才能与时俱进。关于哲学类专业课或者哲学类通识课课程是否需要进行跨学科整合教学资源。D班:完全不需要3人,占5.88%;一般性需要32人,占62.75%,非常需要16人,占31.37%。H班:完全不需要0人,占0%;一般性需要32人,占63%;非常需要19人,占37%。针对哲学类专业课或者哲学类通识课课程是否需要进行跨学科整合教学资源问题,研究生和本科生普遍认为一定程度上需要,可见任何一门知识都不能故步自封,需要与其他学科交流渗透。关于哲学类专业课或者哲学类通识课课程在教材资源方面存在的问题。D班:希望建立网上共享资源31人,占60.78%;有必要改进15人,占29.41%;一定要改进5人,占9.81%。H班:希望建立网上共享资源23人,占45%;有必要改进20人,占39%;一定要改进8人,占16%。针对哲学类专业课或者哲学类通识课课程在教材资源方面存在的问题这一方面,本科生和研究生大多数人希望建立网上共享资源,这样更方便学习。关于是否需要哲学类专业课或者哲学类通识课配套教材。D班:不需要9人,占17.65%;一般需要23人,占45.10%;非常需要19人,占37.25%。H班:不需要1人,占2%;一般需要30人,占59%;非常需要20人,占39%。针对是否需要哲学类专业课或者哲学类通识课配套教材这一问题,本科生和研究生多数认为一般需要,因为当今教学一般都是ppt授课,教材显得不是过于重要。关于具体哲学类专业课或者哲学类通识课教材需求。本科生选择通俗类13人,占本群体25.49%;专业性与趣味性36人,占本群体70.59%;选专业类教材2人,占本群体3.92%。研究生选择通俗类7人,占本群体13.72%;专业性与趣味性39人,占本群体76.47%;选择专业类教材5人,占本群体9.80%。其中,研究生选择专业性与趣味性较多,本科生选择专业性与趣味性较多。可以看出,不论是研究生还是本科生,对于哲学类的课程教材更多地希望可以接触到趣味性的东西,同样这样也能够提升学生对哲学类课程的兴趣。关于哲学类专业课或者哲学类通识课的授课方式问题。本科生:选择单调灌输的14人,占本群体27.45%;缺乏互动的16人,占本群体27.45%;内容无聊的21人,占本群体41.18%。研究生:选择单调灌输的27人,占本群体5.29%;缺乏互动的20人,占本群体39.22%;内容无聊的12人,占本群体23.53%。其中,研究生认为单调灌输较多,本科生认为内容无聊较多。可以看出,中国传统的教学方式存在一定的问题,研究生已经达到了一种认知层面,对于哲学类课程的内容已经完全认同,只是对于教学方式还是不能认同,认为只是单调灌输,或许可以增添一些其他有趣的东西。本科生更多地认为内容无聊枯燥,说明本科生对哲学类课程的内容未达到较为理智的认知。关于哲学类专业课或者哲学类通识课的考核方式是否合适。研究生认为不合适的8人,占本群体15.69%;一般合适的37人,占本群体72.55%;非常合适的5人,占本群体9.80%。本科生认为不合适的10人,占本群体19.61%;一般合适的30人,占本群体58.82%;非常合适的11人,占本群体21.57%。其中,研究生选择一般合适较多,本科生选择一般合适较多。可以看出,哲学类课程已经有了较为科学的考核方式,不论研究生还是本科生大部分都能接受。通过本硕生对“翻转课堂”“慕课”的态度可见,本硕生对教学模式的改革充满了期待。具体如下:是否了解“翻转课堂”。研究生选择一点都不了解的17人,占本群体33.33%;了解一点的33人,占本群体64.70%;非常了解的2人,占本群体3.92%。本科生选择一点都不了解的21人,占本群体41.18%;了解一点的29人,占本群体56.86%;非常了解的1人,占本群体1.96%。其中,研究生选择“了解一点”的较多,本科生选择“了解一点”的较多。可以看出,内地高校对“翻转课堂”较为重视,笔者所在学校的研究生和本科生对“翻转课堂”的概念大多数为“了解一点”。关于是否了解“慕课”。研究生认为一点都不了解的28人,所占本群体54.90%;了解一点的23人,占本群体45.10%;非常了解的1人,占本群体1.96%。本科生认为一点都不了解的32人,占本群体62.74%;了解一点的17人,占本群体33.33%;非常了解的2人,占本群体3.92%。其中,研究生选择“一点都不了解”较多,本科生选择“一点都不了解”较多。可以看出,内地高校对“慕课”都较为重视,而笔者所在学校的研究生和本科生对“慕课”的概念大多数为“一点都不了解”。关于学校是否需要“慕课”的教学改革。研究生认为完全不需要的1人,占本群体1.96%;一般需要的27人,占本群体52.94%;非常需要的17人,占本群体33.33%。本科生认为完全不需要的7人,占本群体13.72%;一般需要的31人,占本群体60.78%;非常需要的13人,占本群体25.49%。其中,研究生选择“一般需要”较多,本科生选择“一般需要”较多。可以看出,不论研究生还是本科生,都已经认识到“慕课”是一种较为理想和必要的教学方式,希望通过此类教学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因此,学校需要推进建设“翻转课堂”和“慕课”,以此贴合本硕生对于新型教学模式的需求,实效性地发挥哲学通识教育在人才培养,教会学生“认识世界,学会做人”方面的独特作用。
三、调查结论与建议
通过抽样数据分析,本研究发现了当前笔者所在学校哲学通识教育在本硕衔接中课程体系、教材体系以及教学方式等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同时也了解到本硕生对其的期望与需求,提出具有实效性对策。第一,当前笔者所在学校通识教育的课程体系设计不能很好地满足本硕士生在衔接时的需求,没有发挥“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的作用。第二,本硕生在思政理论课教材体系衔接中有更高的认知需求。强烈需求建设与之相互释义的网络共享课程资源。第三,当前针对本科生和硕士生的思政理论课授课方式存在一些缺陷,本硕生都认为有些单调、缺少实践互动等。
作者:张燕 单位:伊犁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 上一篇:艺术团通识教育论文
- 下一篇:人才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