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通识教育探析
时间:2022-02-26 02:53:11
导语: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通识教育探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麦可思研究院在针对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调查报告中,提出了高职高专毕业生在就业初期和中长期发展过程中职业能力缺乏的问题,反映出当前高职院校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不足。为了满足社会对职业能力培养的新要求,必须纠正过分注重专业教育、忽视通识教育的思想,在借鉴国内外相关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建立并完善高职院校通识教育体系。
关键词:通识教育;职业能力;高职院校
一、高职院校职业能力培养需求分析
(一)高职院校毕业生职业能力不能满足岗位需求
2015年6月,麦可思研究院连续第七年了《就业蓝皮书: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并首次针对高职高专毕业生独立版本。该报告基于麦可思对2014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的调查研究,以及对2011届大学生毕业三年后的跟踪调查研究,分别用于分析应届毕业生就业状况和中期职业发展情况。通过调查发现,一个显著的问题是高职高专毕业生毕业时掌握的基本工作能力水平低于工作岗位要求的水平[1]。职业能力不足所导致的问题是显而易见的,它使得应届毕业生就业质量较低,虽然与往年相比有所提高,但2014届毕业生的就业满意度仍然只有59%。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包括“收入低”(66%)和“发展空间不够”(59%),仅有43%的毕业生认为工作与自己的职业期待相吻合。职业能力不足导致的另一个问题是毕业生工作后必须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培训,2011届高职高专毕业生三年内有52%的人接受过雇主的培训,12%的人接受过自费培训,旨在提升职业能力。当前职业教育形势发展以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为主要责任,为了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高职院校的任务是为社会培养大量符合需求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如何提升毕业生职业能力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职业能力的具体内容
提升职业能力必须首先明确职业能力的具体内容,这一问题需要借鉴国外相关研究成果。1990年,为了测定年轻人完成工作任务所需要的技能,美国劳工部成立了就业技能委员会(TheSecretary’sCommissiononAchievingNeces-sarySkills,即SCANS)专门对工作场所进行调研,随后了相关报告,提出21世纪美国对就业人员的素质要求。该报告影响力广泛,考察工作人员是否能够对工作场所的资源、人际关系、信息和技术等问题进行深入地了解和有效率地处理,并以此为依据阐述“有效率的工作者”所应具备的能力,如表1[2]所示。与此类似,致力于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加拿大社区学院联合会(TheCommitteeoftheAssocia-tionofCanadianCommunityColleges)提出了与专业学科无关却影响终身的基本就业技能,如表2[3]所示。以“双元制”职业教育闻名世界的德国将职业能力也称为职业行动力,从能力性质的角度将其纵向划分为基本职业能力和关键能力[4],也可按照能力内容的角度将其横向划分为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虽然对于职业能力的具体内容缺少定论,但根据高职院校教学实际可以理解为“与专业学科相关的能力”和“不受专业学科限制的能力”,麦可思将35项基本工作能力划分为五大类型,即理解与交流能力、科学思维能力、管理能力、应用分析能力和动手能力。目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大多重视专业能力,强调培养学生针对某一职业某一岗位的应用分析能力和动手能力,却或多或少忽视了每个职业岗位的任务都是综合性的,需要具有多种能力才能真正胜任岗位。考虑到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带来的岗位变迁以及本身居高不下的离职率,与专业无关的一般技能或关键能力对于高职毕业生职业生涯发展具有更为重大的影响,如交流、团队合作、时间管理等。
二、高职院校职业能力培养需要重拾通识教育理念
(一)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关系辨析
通识教育(GeneralEducation)起源于古希腊的自由教育,对欧洲现代教育模式产生了重大影响,后来在美国建立起一套相对成熟和完备的教育模式,它的目的不是培养学生实用性的专业技能,而是以培养“完整的人”为目标,重在塑造灵魂、陶冶情操。专业教育(ProfessionalEducation)则是随着工业革命而兴起,社会对专业技能和专业人才的迫切需要使实用化的专业教育大受推崇,各种以培养专业技能和实用人才为目标的功利主义范式在大学成为主流,甚至逐渐取代了通识教育。布鲁贝克在《高等教育哲学》一书中将专业教育等同于职业教育,认为它正是为了工作而接受的训练。虽然在培养目标、教学模式上体现出来的结果大相径庭,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并不是互相对立的,它们之间主要的区别不在于教学内容,而在于教学方法和观点上。通识教育旨在培养“负责任的人和社会公民”,通过共同的人性和价值观将人们团结起来;专业教育旨在培养“能够从事某种职业的人”,根据功能不同使人与人之间的能力有所区分。过分注重专业教育的缺陷显而易见:一方面,在这一理念下人们切割了知识系统,根据需要分为不同学科和专业,不利于对知识本身的探索;另一方面,专业教育忽视人文素养的培养,使人们变成韦伯所批评的“没有灵魂的、冷冰冰的技术专家”,缺少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有鉴于此,通识教育并不是对专业教育的替代或补充,而是一个自主的完整的系统。
(二)通识教育对职业能力培养具有重要作用
根据麦可思2015年就业蓝皮书的报告,2014届高职高专毕业生职业能力中最为看重的包括口头沟通能力、科学分析能力、说服他人能力、新产品构思能力和电脑编程能力等,但其满足度并不高。而毕业三年的学生(2011届)认为最重要的工作能力包括有效的口头沟通、积极学习、学习方法、理解他人、协调安排、时间管理、谈判技能等。毕业三年内晋升次数在三次以上的优秀人才认为最重要的工作能力以有效地口头沟通和积极学习为最高,分列一二位。这些能力并不能由现有的专业教育来提供,必须重塑通识教育理念。1.通识教育追求用系统、完整的知识体系来培养和熏陶人[5],对思维能力的训练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判断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2.通识教育重视共同价值观的传承和维护,既能实现人的心灵塑造,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理解他人,更好地实现人际沟通。3.通识教育重视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在工作和生活中实现良好的时间管理、高效利用身边的资源。4.通识教育从统一规划的角度出发设计课程体系,力图使学生广泛地接触各种学科,便于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基础,从而能够根据需要实现对各种技术的合理运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立足于提升学生职业能力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要避免过度专业化带来的学科知识割裂、专业口径窄等问题,为毕业生奠定更好的职业基础。
三、高职院校通识教育体系的构建
(一)国内通识教育改革实践的启示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文化素质教育在高等教育领域进行探索,国内一些本科院校开始对通识教育理念和实施机制进行研究探索。2000年,清华大学建立了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并通过讨论确立了“在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2006年正式实施文化素质通识教育课程方案和文化素质通识教育共同核心课程计划。2001年5月,北京大学启动本科教学改革计划(即“元培”计划)。2005年复旦大学成立了通识教育研究中心。其他如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南京大学等也都进行了一些课程或教学方案的改革。相对于本科大学而言,高职院校对通识教育的探索实践则更为谨慎。目前,国内高校对通识教育的实践尚未取得令人满意的成果,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从主观上来说,对于通识教育的认识还存在一些误区。比如有的人认为通识教育与社会主流价值观教育存在冲突,有的人认为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水火不容,有的人认为通识教育排斥专业技术技能培养等。这些看法阻碍了通识教育模式的推广。客观上,我国通识教育实践缺少制度支撑和理论指引。一方面,通识教育要求对于人才培养有全面、统一的规划,包括培养目标、培养方式、师资队伍配备、考核评价机制等,但目前高职院校缺乏专门委员会来统筹规划,在二级管理制度下更加缺少实施机制。另一方面,高职院校通识教育的实施理论研究仍为不足。美国通识教育模式的成熟完善经历了长时间的探索,以《耶鲁1828报告》为开端引入了欧洲通识教育理念,到1943年《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才开始真正明确什么是适合美国的通识教育。国内目前尚无此类研究能够提出适合中国的本土化的通识教育理论。
(二)高职院校通识教育体系构建思路以及可能存在的挑战
知识的更新和专业化的发展对年轻人提出了更高的职业能力要求,普通的工作也需要较高程度的综合素质才能高效完成,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通专结合”趋势已经是众望所归。仅就通识教育理念的落实而言,还需要从机构设施、课程内容等方面进行反复研究和考虑。
1.为通识教育提供必要的组织机构和制度保障
建议成立类似于专业建设委员会的专门机构(以学院基础教学部和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为基础),站在学院人才培养目标的角度对通识教育计划进行统筹安排,包括教学资源的使用、课程开设、学分设计等问题都由专门委员会来研究决定,打破学科界限,对通识教育进行统一的规划与管理,为学生在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业务素质、审美素质和心理素质等方面提供更加全面和规范的学习和实践条件。同时,建立健全关于通识教育的相关制度,比如学分、师资、绩效评估考核等,保障通识教育的实施与长期发展。高职院校通识教育体系构建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是将通识教育等同于基础教育或者人文教育,而基础类、人文类课程总是为专业课程让步,仍然落入专业教育为主的固有模式中。
2.制定合理的通识教育教学计划
通识教育的课程内容选择至关重要,直接体现价值观塑造和文化传承等目标,服务于职业能力培养目标的实现。从时间安排来说,目前比较流行的做法是在大学的低年级安排语言、写作等课程进行通识教育,而高年级集中安排专业课程以适应岗位的需要,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截然分开——包括教师也分成通识教育教师和专业教育教师两类,其结果就是通识教育与职业能力培养脱钩,往往显得通识教育过于理论化,学生没有学习兴趣,教学效果当然也不容乐观。高职院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设置,首先要考虑到高职院校学生学习时间短、逻辑思维能力培养不足、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存在一定欠缺等特点,按照“必需、够用”的基本原则来确定课程范围和考核难度。其次,应根据专业特点将通识教育课程分为相应的系列,如人文与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与技术、文学与艺术、职业教育等。其中,人文与社会科学包括哲学、历史、法律、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伦理学、心理学等学科;自然科学与技术包括科学史、世界科技发展大事、科技发展前沿问题等;文学与艺术包括文学、美学、艺术鉴赏、艺术实践等学科;职业教育包括职业规划、职业现状与前景介绍、面试技巧等。同时,应积极拓展通识教育的课程资源范围,结合教学资源库建设的相关成果丰富通识教育内容。
3.创新通识教育方式和手段
网络的普及和电子技术的发展为教育带来了更多新机遇和挑战,也为通识教育的开展提供了更多可能。基于网络传播的方便快捷,可以在更广阔的空间内安排教学,进行考核评价和及时地反馈,有利于学生在学习期间从事公益等社会活动,不仅能够锻炼学生人际交往、口头表达等重要的职业能力,而且能够实实在在地培养其责任感和社会意识,实现陶冶情操、人格完善和建立知行合一的行动体系等目标。当然,这对于教学管理和教学资源整合利用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实践中存在诸多障碍。
4.建设高水平通识教育的师资队伍
通识教育本身就具有共同性、基础性和多元性等特征,要求教师不仅具有全面而深厚的专业造诣,还必须具备深厚的通识文化基础。学校应制定相对应的激励措施,调动教师的积极性,鼓励教师外出学习培训,逐渐建立起一支高水平、负责任、稳定的通识教育师资队伍。
5.加强校园软环境建设,提升通识教育“隐性课程”的影响力
校园软环境建设包括良好的校风、校纪、校园景观设计以及丰富多彩的校园社团等方面,它们与校园内的建筑布局、装饰、校园文化长廊等硬件设施共同作用,就像“隐性课程”一样将各种通识教育的知识与理念贯穿其中,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无意识地获得经验、价值观、理想等意识形态内容和文化影响。
6.设立科学的通识教育评价体系
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在教学效果呈现方面有较大差异,一是难以通过专业资格考试等方式获得量化数据,二是通常要经过长期积累才能逐渐产生影响。如何真实、全面地评价通识教育的成效是一个难题,应借助大数据环境下相应的技术手段和专门机构,从内容、评价方式、评价主体和评价途径方面加以综合考虑。通识教育改革在高职院校起步较晚,也存在诸多困难,但“通专结合”才能为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能力提升奠定基础,因此,需要对通识教育的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考核评价和制度改进等具体内容进行深入探讨。
作者:吴伶 裴俊 杨晶 单位:四川财经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麦可思研究院.就业蓝皮书:2015年中国高职高专生就业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
[2]万作芳.美国能力分类、培养及启示——以SCANS为例[J].教育研究与实践,2014,(5).
[3]钱小龙,汪霞.加拿大通识教育课程改革:以基本就业技能培养为导向[J].现代大学教育,2013,(2).
[4]彭振宇.英、德、日三国高职通识教育研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职教论坛,2012,(10).
[5]哈佛委员会著,李曼丽译.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 上一篇:教育技术的实验教学模式研究
- 下一篇:基于企业文化的人力资源管理探讨